西西河

主题: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何近来很多人提到文革就激动? -- slyypp

共:💬245 🌺2748 🌵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是实际

      现在社会上和大多数70后,几乎全部80后,90后说文革,就是茫然。和经历过文革的60后说,集体失忆,没人搭茬。和50后说,基本是不要再文革。40后之前的分人群了。知识分子受难的几乎一口一个毛怎么坏,中国怎么倒退十年。

      西西河是个相对小众的所在。

    • 家园 向老先生致敬,上宝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无知也可以带来战斗的激情,所谓民科

      现在的社会不公需要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发出呐喊,但不需要呼喊为文革翻案的弱智声音;也需要有丰富阅历的实干家牺牲个人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但不需要在网上崇毛的小白。

      指责和不满是容易的,你我他都可以看不惯,但口袋里有多少主张?你所说的这个教授,他是否是沉迷于自己对理想国的编织的快感,宗教式地骗自己相信现存的一切不义在理想国里应该消灭,可以消灭,怎么可能不被消灭?这个人确实具有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戒慎恐惧吗?他经历过严苛的自我拷问吗?他确实听说过“太阳底下没有新思想”,很仔细地去学习审查历史上和自己现在脑子里的的东西类似的学说是怎么被赶下台面的吗?我猜测是没有,因为我见过类似的人,在提出/信奉自己闭门造车的哲学主张、社会观点时无比轻率,靠小聪明恍然顿悟就自以为成佛了,而在付出自己的青春岁月、家庭生活,在逃避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对亲人的义务时,又无比勇敢,无比残忍,浑身上下是为真理而献身--为献身而献身的悲剧英雄主义。“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他们在花时间折腾那些没谱的事儿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无情且无耻地杀死了儿女需要的父亲,妻子需要的丈夫,这和一个有家有口的男人,整天不务正业,由着性子打网游,有什么区别?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没说完全,思而不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信自己”。不过我还是相对尊重这些社会学+政治学双料民科的,毕竟五四以后“匹夫有责”是政治正确的口号,文革又把几乎所有底层中国人变成了思考中国往何处去,人类往何处去等宏大命题的狂信徒,遗毒一直流传至今,流到西西河,流到你我身上。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可以合法接触的人文资料是陈腐而贫乏的。贫乏加上终日里胡思乱想,怎么可能不变态?我喜爱的《北方的河》的作者张承志,也是北大毕业,后来投入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写了恶心巴拉的《心灵史》成了过街老鼠,最近好像又冒出头来了;那个臭名昭著的宣扬法西斯主义的《狼图腾》的作者姜戎不还是社科院的研究生吗?这都是思而不学走火入魔的样板。什么时候为文革翻案宣扬毛思想的大作也来出一本,再去请爱舔金正日屁沟的孔庆东整理一下,编一套《近二十年中国知识界笨蛋大全》,反正孔先生除了卖家谱当走狗其他的也不会,学术水平除了自吹,就只会编选集。北大中文系啊,王力先生当系主任的时候,曾经是做学问的地方。

    • 家园 河里一些80后的帖子

      透着老气横秋看破红尘凭天由命的味道,没有一点战斗精神,没有朝气,缺乏年轻人应有的“理想”。当兵的没精神,工作的少闯劲,做学生的缺鲜活。多看看双石的帖子吧。

      看了这个帖子,很敬佩这位老人,活的有理想,哪怕是“空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家园 你太悲观了,试看未来的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共产主义学说本来就是阶级社会的异数,如果他们不是遭遇到目前的尴尬,那倒真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然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路线正确,资源再少也会变多;路线错误,资源再多也会变少。

      • 家园 我不悲观就不正常了。

        就看他资助支持的几个左翼社团,最后不了了之,我就替他感到难过。

        • 家园 没什么可难过的

          我自己就曾经参与过这种团体,准确地说,是参与组织过。

          时间很早,在高中阶段。结果很灿烂:因为观点不同,在多次的摩擦后,爆发了一次大争论,然后大家分道扬镳了。

          那些朋友们后来各奔东西,最坚定的一个,现在在香港,应该算是托派了。

          很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团体,里面成员多数是家庭相当不错的,包括香港那位托派朋友。我是里面家庭条件最差的,可是,我却是里面对人民的政治觉悟估计最低的,我经常对他们说:你们设想的那种人民,只存在在你们的想象中。

    • 家园 一提文革就激动, 这不正是文革埋在人们心中的种子发芽了吗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成功的秀才无非两条路:依附统治阶级或者依靠人民大众。

      前者有无数成功的例子,但无法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乎’的周期律;

      后者只有一例成功案例,就是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文革就是这个成功理论的再次实践,虽然因为主席的寿命限制而失败,但它是种子和2000年前的“侯王将相宁有种乎”一样深深的植入了人民的心中。

    • 家园 04年aokrayd兄有篇文章,通过比较季羡林与遇罗锦的

      的不同人生态度,引出了革命与改革后知识分子命运的两个急转,还有知识分子如何真正融入社会。或者可以回答你的部分疑问。

      总之,我觉得随着知识的普及化,未来应该是更乐观些的。

      aokrayd:【原创】从季羡林的自传想起的

      • 家园 谢谢您了。

        主要是老教授的事,他的人品,他的做事风格,以及他总是失败,让我感慨很多,此文里其实很多都是模棱两可的话,因为我本人实在很彷徨。

        • 家园 呵呵,我猜其实就是你自己在理想(或者叫期望?)与现实中

          犹豫的一种反应。

          当个酱油派就很好呀,永远与大多数站在一起,民众还没有觉悟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当先烈与祭品;群众已经自觉了,也不要螳臂当车就是了。

    • 家园 标准的小资产阶级软弱性那,继续下去就是投降性了

      不可否认你所说"非左"的力量很强大,但你片面强调了力量,却没有全面的看问题.

      首先"非左"顾名思义就包括中和右,左和右是很难调和的,但中间力量是可以联合的,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能简单的把它们看成铁板一块,那等于左派自己树个靶子让人打.

      其次实际当权的右派力量大,相应的担的责任就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社会矛盾那么多,右派难咎其责,尤其是其中的极右,做错事越多,还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出问题."力量"不是死水一潭,是会随着情况变化发生转变大的,你能肯定右派的力量就一直那么强大吗?当然如果左派不争取的话,不发动人民的话,上面的话当我白说.

      最后,不到真正发生的时候,不要妄谈别人会如何如何.誓死捍卫理念的勇气中国人永远不缺,经过启蒙的中国人更不只有凤毛麟角的勇者.最明显的例子,远的有前代共产党先贤,近的有奥运青年和汶川志愿者.最忌讳的是以己度人.另外说一句,本人认真考虑过当需要我上的时候我的选择,我给自己的回答是义不容辞,我做出了自己的准备.

      结尾再说句,不用为老人担心,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撒在神州大地上的种子总是要发芽成长的.

    • 家园 文人造反,3年不成。花并谢铢钱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你对主流精英知识分子的接触面还是太窄

      你对主流精英知识分子的接触面还是太窄。

      西西河离知识分子的圈子其实还是太远,甚至整个网络包括所谓强国、天涯、乌有、凯迪更是如此。不过西西河里喜欢自我吹捧、互相吹捧的“大牛”们太多,以至于不少人真的就以为自己就能代表“主流”了。其实不要说网络,就算是邓力群巩献田也好,又或者你这片贴子里提到的“老先生”也好,离主流知识分子的圈子也是有好大一段距离的。把网络或者几个边缘的人物当作主流,是想当然了。

      知识分子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说,绝大多数都是“liberal”的。而这里面“liberal”的意思,可不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意思。“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指的是“free market capitalism”,而“liberal”这个词本身就是指代的左派。从广义上来讲知识分子当然是左派的多。

      知识分子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说,绝大多数也都是“反对政府”的。这也是知识分子的传统了,就是保持一种独立的姿态。现在看到左派的知识分子少,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把左派定义为“支持政府”的知识分子。实际上从哪里都不可能得出左派知识分子就要“支持政府”的结论,这样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政府立场的问题。八九以后,政府是以政治高压来限制言论的。老邓说了“要反对右,但主要是反对左”,这样的圣旨下来,政府是当然坚决不允许左派立场存在的。而对于右派立场,政府反而是赞同的,唯一的底线就是右派不推翻政府就可以了。李泽厚的“告别革命”为什么政府不反对?因为“告别革命”持有的是右派立场,反对的是左派立场,但同时又反对从外部推翻政府。“告别革命”这样的立场最符合政府的心意,当然也是最受政府欢迎的了。

      正因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反对政府”的“liberal”们,才造成现在看似是右派知识分子为多的局面,因为过去十几年多数知识分子在面对少数右派知识分子抛出的一个又一个话题的时候,一般是回避的态度,不愿卷入其中。原因有两个:第一,多数知识分子不愿意给人造成自己是支持政府的印象;第二,政府以高压来限制言论,特别是限制左派的言论,那么多数知识分子当然就不愿意发言。这也是知识界“沉默的大多数”的原因。

      即使是知识界“沉默的大多数”为多,也并不是右派知识分子完全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当前西西河讨论的不管是文革也好,革命也好,看似热闹,看似站在潮流的前沿,其实这些话题在十几年前的九十年代早就被知识界讨论过了。而网络里面的各种立场,不管是左派的立场也好,右派的立场也好,在十几年前也都被论述过,现在的网络所表现的,只不过反映了认识从知识界逐渐扩散到大众的过程。

      比如说俞书记提到的关于文革的讨论以及关于革命的讨论,早在90年代前期就开始了。94年左右王山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让据说是“胸怀坦荡”的王蒙老先生大动肝火,难道仅仅是王老先生妒嫉王山的才华?显然不是。95年左右李泽厚的“告别革命”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难道仅仅是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显然也不是。90年代后期《读书》刊登的关于文革的一些回忆,是给小资伤痕看的么?还有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战,到底是在讨论什么?

      不过,当时的各种论战,由于政府的高压原因,以至于大家一般限制在一个影响很小的范围内,同时在表述的时候给自己套上一个既不是左派又不是右派的外套。当时一般右派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少了“资本”两个字),而左派要么宣称自己是“新左派”(强调自己不是正统的“左派”),要么宣称自己是“威权”甚至是“新儒家”。其实本质上还是左右的争论。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左派知识分子不情愿参与其中的论战,这也造成了看似右派思想占上风的局面。

      到了现在,实用主义被抛弃,而左派知识分子一贯所有的理想主义正在回归,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连郑永年这样背景的右派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这本身已经说明什么了。主流的左派知识分子正在告别沉默,或明或暗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这样的形势下,精英知识界中被边缘化的恰恰是贺卫方朱学勤他们。而他们这一代才是要被时代抛弃的。

      举个例子,就算在十年前公开反对“告别革命”的知识分子还根本没有几个,因为大多数是不情愿表态的。而今天表明反对“告别革命”立场的越来越多,但在精英知识分子当中赞同“告别革命”的仍然是当年就持这样观点的老一代如朱学勤而已了。这还不说明问题么?

      当然,知识界的认识要扩散到大众毕竟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一般左派知识分子还是倾向于反对政府的,所以当前网络的现状并不能完全反应将来的走势。知识界的认识,还是多少要先于社会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能说目光是短浅的。

      通宝推:心文连博,喝点红茶上会网,史文恭,马哥,readerg,起于青萍之末,契毖何力,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