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八次货币战争 欧洲货币危机 1欧洲为什么想统一 -- 水管子

共:💬52 🌺7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9.危机之后

      9.危机之后

      来自美国的金融资本对欧洲货币体系发动的攻击,造成了1992-1994年的欧洲货币危机。这次危机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来说是一次噩梦,在危机中意大利里拉、英国英镑、法国法郎等多国货币先后被攻克,直接造成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崩溃,沉重打击了人们对于欧洲单一货币的信心,欧元的正式发行被迫推迟到了《马约》规定的最后期限——1999年1月1日才得以实现,而且英镑至今游离于欧元体系之外。由于英国至今未能加入欧元区,这使得英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经常与美国靠得更近,而不是欧盟,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美国还在这次危机中攫取了巨额收益,补贴了美国的经济。

      尽管欧洲货币体系在欧洲货币危机中遭受重创,但欧洲人并没有放弃欧洲一体化的努力,欧元最终于1999年在11个成员国流通,并在2002年1月1日完全替代欧元区内的所有货币。在2000-2008年,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先后加入欧元区。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超过3.8亿人直接使用欧元。

      欧元的成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巨大成功,此后,欧盟又推动《欧盟宪法》,尽管《欧盟宪法》在法国、荷兰等国的全民公投中遭遇失败,但2009年11月3日《里斯本条约》的通过,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欧盟选举了自己的“总统”和“外长”,欧盟也越来越像是一个国家。也许将来真的有一天,欧洲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实现欧洲人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梦想,这不禁让人想起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在1849年的那段话:“早晚有一天,这个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将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早晚有一天,除了思想斗争,不会有任何其他战场;早晚有一天,子弹和炸弹会被选票所代替”。

      2009年12月13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在《里斯本条约》签署后合影留念。

      关键词(Tags): #第八次#货币战争
      • 家园 所以延缓欧洲统一进程乃至分裂欧洲

        应该是中美俄的共同利益

      • 家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

        欧洲人想玩空手套白狼。

        老欧打的如意算盘:享福我来,送死你去,ex-国防部长所以要骂街了。

        10万美军在欧洲(也像老山一样,拉到阿富汗去轮战),还有一个舰队,外加一个空降旅。而且上个月刚刚敲定在波兰开始长期驻军。

        欧洲人想这么容易,不流血就变成世界第二的货币?慢慢来吧。

        • 家园 那么,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准备在哪里流血?

          欧洲人想这么容易,不流血就变成世界第二的货币?慢慢来吧。

          是在哪里流血,就在那里流通么?

          就像二战末期,谁的鲜血洒在哪里,谁就统治那里?

          这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 家园 好书,果断买了实体书

        跟电子版太累了。

        • 家园 谢谢支持,花!

          第一版纸质书一共只印了4000本,存量不多,呵呵。

          纸质版书刊误:

          1、目录 第1章 第4节 张居“正”,漏了个“正”字

          2、目录 第9章 第4节 新台币,多了个“币”字,这里的“新”指新加坡、“台”指台湾,出版社的人不理解,给加了个“币”字,无语。

          3、P19,第4段,“1669年,牛顿升任……”,应为“1699年……”

          4、P94,小标题,新台币的“币”字应删除

          感谢支持正版!

      • 家园 这一篇怎么没人顶?

        “美国还在这次危机中攫取了巨额收益,补贴了美国的经济”-这一句有出处/证据吗?

        对于欧洲(即使排除英国)的统一,我宁可相信是波伏娃在《人都是要死的》里说的,即使生命无限,也看不到那一天!

        • 家园 你考倒我了!

          的确,我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证明这句话。

          但从逻辑上来得出相关结论并不难。

          第一、货币战争是一种负和游戏。

          第二、欧洲货币危机中,欧洲各国遭受了惨重损失。那么欧洲的损失成了谁的收益?

          第三、欧洲货币危机中,发起攻击的一方,正是来自于美国的资本是攻击的主力部队。那么谁是受益者。

          第四、欧洲货币危机中,欧洲遭受的损失并不仅仅是外汇储备相关损失。当欧洲各国间汇率不稳定时,那么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就会受到影响,并不得不选择使用美元进行结算,那么谁从中受益?

          • 家园 美国基金受益不等于美国受益

            欧洲受损,没错;来自美国的对冲基金受益,也没错。而且证明上述两点不难。

            来自美国的对冲基金背后的金主是谁?美国政府?美国私人机构(金融的和非金融的)?石油美金?很难搞清楚。美国,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人民,我看即使受益了也有限,联想到昨天三大评级机构纷纷看衰猪猡五国,希腊CDS一度暴涨200多个基点,美国的银行,对冲基金大概都笑不动了,可那边奥巴马总统还在为8月初要到期的美国国债挠头。

            大部分的对冲基金经理都在摩纳哥有房产,为什么?逃税,说白了不想尽公民义务。对于资本家而言,如果国家这两个字可以卖钱,我看他们会抢着出手-不由让我想起《华尔街》里Gordon Gekko和人砍价的那一段:对方在叫价过程中问候了GG的母亲,GG先是暴怒,然后来了句经典的:

            “考虑到你把我母亲牵扯了进来,71块5!”

          • 家园 这种数据怎么可能有?

            只能从逻辑推理判断一个大概。呵呵,楼主的贴子每篇必看!!

    • 家园 8.索罗斯的惨败与掠食者的胜利大逃亡

      8.索罗斯的惨败与掠食者的胜利大逃亡

      国际资本的获利并不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因为在前几场战役中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德国,尽管他们在其他欧洲国家已经获利了结,但涌入德国的资金还没有来得及撤离。这些投机资金进入德国的成本也很高,其中相当数量的资金是在德国马克升值中进入的。此时他们推高马克升值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必然要再换成其它货币(例如美元)逃离德国。因此,对于德国来说,趁着国际资本尚未撤离之时,立即主动贬值,围歼这些境外资本。

      举例来说,假设投机者进入德国时是1美元换得1马克,在马克升值后1马克可以兑换1.2美元,这样投机者就获得20%的利润,而德国则会损失大量的外汇储备。但如果德国在投机者出逃之前主动将1马克贬值到0.8美元,投机者撤离将亏损20%,投机者的亏损就会成为德国的盈利。

      因此,国际资本并不是没有破绽和不可战胜的。对此,索罗斯明察秋毫。他认为,欧洲内部的固定汇率制已经结束,德国没有必要为了维持马克的汇率而不惜血本,德国马克应该立即贬值以围剿投机资本。早在1993年6月时,索罗斯就断言德国马克将会贬值,并写信把自己的对马克即将贬值的预言发表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打垮英格兰银行之后,索罗斯名气太大了。他的观点一经发表,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德国马克汇率从6月11日的80美分跌到6月25日的59美分,量子基金因此而获利约4亿美元。一篇文章就为他赚得4亿美元,索罗斯决定发起更大的行动。

      1994年初,索罗斯开始斥巨资卖空德国马克,当时传言他卖空了30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不仅如此,索罗斯预测德国马克贬值将利好其出口,他还大量买进了德国出口企业的股票,以求获得股市、汇市的双重收益。刚开始的时候,德国马克兑美元的汇率有一定的下跌,似乎印证了他的看法。应该说,索罗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名气太大了,德国央行似乎产生了逆反心理,决定要维持汇率。也许是因为国际资本在衍生品市场对德国马克贬值布下的陷阱让德国人感到恐惧,也许德国人认为只要打垮了索罗斯,就是砍倒了制造欧洲货币危机的国际资本的一杆大旗,这样就算取得了胜利。总之,德国人决心维持马克的汇率,并教训一下索罗斯。德国的经济实力比1992年时被索罗斯击败的英国要强大的多,在德国央行的坚持下,德国马克最终维持了坚挺的汇率,这让索罗斯在汇市与股市上遭受双重打击,损失惨重。

      但是,在索罗斯被德国央行击败的同时,无数中小投机者得以在高位顺利大逃亡,德国央行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关键词(Tags): #第八次#货币战争
    • 家园 7.法郎保卫战

      7.法郎保卫战

      美国对冲基金挟战胜英镑之威,迅速扫荡了欧洲货币体系的一些外围货币,瑞典克朗、挪威克朗、葡萄牙埃斯库多先后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西班牙比塞塔、爱尔兰镑等货币纷纷贬值。除了居于欧洲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的德国马克,就只剩下法国法郎了。

      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也是整个欧盟的经济大国。如果把欧洲货币体系比做一幢大厦,那么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就是支撑起整座大厦的最大的两根支柱。如果说连法郎也失守了,那么欧洲货币体系就土崩瓦解了。因此,法郎保卫战是整个欧洲货币危机中交战双方最为核心的战役。

      1992年9月18日,在对冲基金的攻击下,法郎同马克的比价跌到了欧洲汇率机制规定的最低限,法兰西银行被迫关门半小时。

      9月21日,为了维持汇率,法兰西银行一天之内就买入了510亿法郎。到此时,法国已经动用了除黄金以外将近一半的外汇储备。

      9月23日,法兰西银行宣布提高利率,但仍然无法阻止法郎贬值。

      德国可以不在意芬兰马克脱离欧洲货币体系,可以坐视里拉沦陷,也可以毫不留情的抛弃英镑,但德国绝不会任由法郎贬值。1993年元旦刚过,对法郎的攻击就进一步增大,仅1月4日一天,德国联邦银行就买进了100亿法郎,法兰西银行则买入了250亿法郎。法国的外汇储备此时已经不足280亿法郎了,法郎危在旦夕!

      国际资本对欧洲各国的发动的货币战争,主要是抛售其他各国货币而买入德国马克。德国因为支持东德经济建设而引发通货膨胀,为抑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而提高了利率又导致德国马克升值和国际资本涌入,国际资本的涌入又扩大了德国的货币供给,从而进一步促进通货膨胀。因此,德国当时的经济陷入了一个“通货膨胀-提高利率-马克升值-外资涌入-货币供给增大-通货膨胀”的循环怪圈,境外资本的涌入导致其紧缩货币的利率政策失效。但德国最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断拒绝其他成员国的降息要求。其他成员国为了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不得不一再提高利率,从而进一步损害自身的经济发展。因此,德国采取的高利率政策,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实在是一场灾难,英镑就是这场灾难的牺牲品。

      在其他国家的强烈要求下,经过反复权衡,德国政府决定降低利率。1993年2月4日,德国联邦银行宣布降低利率,贴现率由原来的8.25%降低到8%,抵押贷款利率从原来的9.5%降低到9%。德国降息后,欧洲各国弱势货币对马克的汇率普遍上升,各国得以稍作喘息。

      由于德国降息,马克出现了贬值的可能性,国际资本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德国来说,降息固然能够减轻由于外资涌入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但降息却增加了国内经济扩张所带来的通胀压力。因此,德国对于降低利率十分谨慎,轻易不肯降低利率。

      7月,国际资本再度发起攻击,法郎保卫战进入惨烈的最后阶段。7月28日,德国联邦银行再度降息,但由于降息幅度太小,市场没有太大的反应。7月22日-29日,短短一周内,法兰西银行共买入1000多亿法郎,其外汇储备降为负28亿法郎。此时,德国联邦银行已经借给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将近2000亿法国法郎。

      自此,各国耗费巨额外汇储备,所有手段都已用尽,付出巨大代价后回到原点。

      1993年8月3日,欧盟12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在中心汇率的基础上,将法国法郎、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西班牙比塞塔、葡萄牙埃斯库多、爱尔兰镑6种货币的浮动幅度扩大到上下各15%,德国马克、荷兰盾、卢森堡法郎3种货币维持上下各2.5%的浮动幅度。联合浮动汇率制实际上已经崩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法国法郎等欧洲货币对德国马克、美元等货币的比价大幅下跌,国际资本又赚得盆满钵满。

      关键词(Tags): #第八次#货币战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