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峡水库与鄱阳湖水位的关系 -- njyd

共:💬62 🌺2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一下, 国家可不可以把几个湖挖深?

      这样可以更好的调节水位?

      • 家园 河道倒是越来越深了。不过估计是挖沙挖的

        一幅湘江长沙站的河道断面图显示,湘江长沙段河床呈逐年整体下切趋势。其中,1990年—1995年,湘江河床最低点下切0.69米;2000年—2008年,最低点下切1.76米;1990年—2008年,25.00米水位以下河床平均下切2.3米。湘潭站、株洲站河床也平均下切1.6米以上。

        充分体现了长沙基建规模比湘潭大

    • 家园 花!又想到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

      水位的调节所涉及的方面有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生态地质。三峡集团是企业但又受制于上级部门以至最高层级 要兼顾上游下游地方政府,所以极为复杂。冲沙是运行的任务之一。对策是“蓄清排浑”,即枯水期蓄水 汛期防水,在汛期之前先要放水降低水位以接纳上游洪水。问题是 蓄清之时也是中下游抗旱之时 排浑之时也是中下游战洪之时 想不清楚 怎样应对。

      还有长江不同于黄河 除了有泥沙 还有卵石。据说这个问题已经充分论证 解决了 但愿吧。真要是运行了N年以后 淤住了 会怎样?还有库区的污染问题 几大水系没有不污染的 不同程度 三峡建成 水体成了相对静态的 各种 固体液体的污染 只会更多

      • 家园 关于什么时候是蓄清之时,河里早就有过解释。

          三峡截流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之际运行证明卵石并没有黄万里说的那么严重。即使运行了N年后真淤住了也没什么了不起,要么拆掉重建,要么就不管,把三峡大坝作为一座径流电站,只是防洪功能与未建前一样,发电航运一样没问题。黄河上游的青铜峡水库早就淤满了,现在还在发电,只是原来的库区变成了生态良好的湿地。

          污染,不是三峡造成的,三峡只不过是使污染物下泄的慢些,没有三峡大坝这些污染物都被下游吃了,有了三峡,还可促进库区的污染治理。

          现在三峡水库中污染物严重的主要是支流入库处,因为被污染的水来不及混入长江干流中,集聚在河口造成局部污染严重。整个三峡水库总体来说水质还是良好的,否则武汉没法活了。

    • 家园 三峡蓄水给鄱阳湖带来的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三峡水库的水位变化图中可以看到,每年的六到八三个月,水位变化比较剧烈,这是受上游洪峰的影响。每来一个大的洪峰水位就猛烈上升,三峡要留蓄其中的一部分洪水,削去洪峰。这从第二张图中也可看到,下泄流量大大小于峰值。10年最大洪峰在7月份,第二张图中没表现出来。

        从这一段的水位变化也可以看出汛期尽力保持低水位的必要性,如果洪峰过后不尽快降低水位,谁也不敢保证能削去后面可能来的更大洪峰。

        这张图中也可看出,10年9月的蓄水是从大约158米开始的,也就是说这次蓄水有相当一部分是8月的洪水(145到158米的部分),可以认为是从8月22日开始。这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因为9月份也可能会来相当大的洪水,不过概率较低,只要加强上游的洪水预报,三峡应该能应付。提前蓄水的好处是万一汛期提前结束也能蓄到足够的水位,而这足够的水也给冬春补水建立了基础。

       下面再贴几张鄱阳湖水位的图:

      2010年11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平均水位9.95m,月最高水位12.43m;鄱阳湖星子站月平均水位10.13m,月最高水位12.54m;

      2010年12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最高水位10.63m,月平均水位9.08m;鄱阳湖星子站月最高水位11.14m,月平均水位9.43m;

      2011年1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最高水位9.54m,月平均水位9.15m;鄱阳湖星子站月最高水位9.86m,月平均水位9.40m,;

      2011年2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平均水位8.58m,月最高水位9.13m,高于多年同期平均值;鄱阳湖星子站月平均水位8.81m,月最高水位9.32m,低于多年同期平均值;

      2011年3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平均水位8.80m,月最高水位9.76m;鄱阳湖星子站月平均水位9.11m,月最高水位10.17m;

      2011年4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最高水位9.59m,月平均水位9.08m;鄱阳湖星子站月最高水位9.84m,月平均水位9.31m;

      2011年5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江湖口站月最高水位10.55m,月平均水位9.32m;鄱阳湖星子站月最高水位10.89m,月平均水位9.67m;

        从上面可以看出,鄱阳湖水位只会比湖口的长江当前水位高十几到四十几厘米,只与湖口处长江的当前水位密切相关,与几天前的长江水位关系不大,与几个月前的水位更是毫无关系。因为鄱阳湖口相对流量来说太宽太短,流水阻力不足以形成较大的水力坡度。

        结论就是,2010年三峡蓄水只影响到九月到十月中旬的鄱阳湖水位,使鄱阳湖枯水位提前N天到来,这算是给下游通江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N有待找到更多的数据考证,我估计不超过10。

        三峡蓄水给下游鄱阳湖带来的好处是从1月初可以开始往下游补水,补水必然带来下游水位比自然水位提高,这同时也就提高了鄱阳湖在枯水期的水位。

        补充一下,10年10月下旬三峡蓄水期已经结束,而直到11月中旬鄱阳湖水位还在持续下降,这也说明了鄱阳湖冬春的低水位与三峡蓄水无关。

      通宝推:履虎尾,南山贼,
      • 家园 相比鄱阳湖,三峡对洞庭湖的影响更大

        相比鄱阳湖,三峡对洞庭湖的影响更大也更直观,相信再过几十年,我旁边的藕池河就将断流

        • 家园 断流与长江有关吗?

            看上去藕池河是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一个通道,要断流也应该是洞庭湖来水少或淤满了,总不能要求武汉每年全民抗洪来保证这条河的冲刷吧?

      • 家园 论证缺了一环。

        先论证鄱阳湖水位与湖口处长江当前水位密切相关,这个没有问题。

        结论是三峡蓄水只影响到9到10月份中旬的鄱阳湖水位,这里隐含了一个条件,就是三峡蓄水只影响湖口处9、10月份的水位低于常年值。11月份以后长江水位有没有恢复到常年值,这才是三峡蓄水有没有继续影响鄱阳湖水位的关键,如果11月份之后长江水位一直偏低,那鄱阳湖还是受影响了,包括1、2月份补水使当时长江水位上升,上升后超过了常年值还是仍然比其低,这个是衡量补水效果的关键。上文没有论及这个环节。

        • 家园 这个无法与长年值比,只能从当前三峡的入库流量比。

            自然条件下,每年长江水位也在变化,每年同期的变化还相当大。就靠这221亿的水要保证任何时候下游水位都不低于长年平均值显然不公平。

          • 家园 将“长年水位”改为“应有水位”上述问题依然成立

            应有水位,即没有三峡大坝蓄水时应该有的水位。

            长江中下游水位不只由三峡出口决定,还有中下游江湖的补水。中下游补水占年径流量一半以上,影响很大。

            补充,鄱阳湖水位一直在下降,下降的慢说明水被留在湖里的时间长了,也就是被蓄住了。

            比较三峡蓄水对1月份鄱阳湖水位是否有影响不能以最低水位为准。因为鄱阳湖上游降水对水位有影响,由2010年12月的图可以明显看到14日起水位有个上升,这是因为

            12月降雨主要集中在中、下旬,上旬无降雨, 11-14日出现了一次强降雨过程。12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在水情分中心42个站点中,3个站点出现暴雨,37个站点出现大雨,日降雨达到31.4mm之多。

            12月中旬,受全市大面积强降雨影响,九江水文站、湖口水文站和星子水位站的水位均出现大幅度上涨过程,而永修水文站由于柘林水库的调蓄作用,水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呈波动态势。

            如果本月降水都集中在下旬那么中旬水位会出现个很低的值;降雨平均分配就不会出现这么低的值。两种情况下水位平均值相差无几,所以应该以平均水位来衡量湖里水的多少。

            星子每年1月:

            2005年全市月平均降雨量为73.8mm 月平均水位8.71m;

            2006年月平均降雨(雪)量为88.6mm 月平均水位8~8.5m(估算);

            2008年月平均降雨(雪)量为111.0mm 月平均水位7.72m;鄱阳湖入湖总流量为1605 m3/s,出湖流量为2040 m3/s。入湖出湖差值:月平均流出435m3/s。

            2010年月平均降雨(雪)量为49.3mm 月平均水位8.06m;

            2011年月平均降雨(雪)量为33.9mm 月平均水位9.40m。 鄱阳湖月平均入湖流量为1440m3/s,湖口站月平均出湖流量为2110m3/s。入湖出湖差值:月平均流出670m3/s。

            其中,2005比2008月降雨少,但平均水位高了近1米,2011比2010月降雨少,水位高了1.34米,2010比2008月降水少,水位高了0.26米。月降雨最少的2011年比月降雨最多的2008年高了1.7米,并且1月净出湖量2011年比2008年多235m3/s。

            原因分析:2004年蓄水只到139米,对下游影响小;2007年9月25日开始蓄水,起始水位145米。2009年是9月15日蓄水,起始蓄水位为146米;2010年9月10日正式蓄水,实际此时水位160米。说明蓄水越早,下游流失的水越少,1月份的水位越高。2011年1月月均降雨最少,11、12月降雨也分别为多年平均值的28%和47.5%,月均水位却是最高的。

      • 家园 鄱阳湖的湖口的河道很有特点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

        因为鄱阳湖口相对流量来说太宽太短,流水阻力不足以形成较大的水力坡度。

        所以长江的湖口水位高低对鄱阳湖水位影响不大,而对九江的长江堤坝影响反而大些。

        这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因为9月份也可能会来相当大的洪水,不过概率较低,只要加强上游的洪水预报,三峡应该能应付。

        11月份长江上游也会来洪水(2008年),提前蓄水就有些冒险了。不过金沙江枢纽的建立,提前蓄水变成必要:串联的干流水库要逐步蓄水,等到汛期结束再蓄水就有点晚了。

        9月至10月底长江上游流域来水在保证下游的用水的情况下才可能将三峡22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蓄满,而向家坝洛溪渡调节库容是55亿立方米,这个增加的蓄水量使得三峡枢纽未来必须在汛期内蓄水--比如至8月底预先蓄水至调节库容150亿立方米,将9月至10月底的蓄水量调整为50亿立方米,加上金沙江向家坝洛溪渡两库55亿立方米共计100亿立方米,这样9-10两个月内总蓄水量反而比往年的蓄水方案减少100亿立方米,既可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洪汛对重庆的压力,又向宜昌以下的长江下游增加下泄量100亿立方米。这个增加的下泄量可以防止下游的河道湖泊在10月可能的干枯。

        由于金沙江枢纽中的另外两个白鹤滩乌德东水库的调节库容是82亿立方米(56+26),所以未来的金沙江枢纽中的白鹤滩乌德东在汛期中期就要开始蓄水,而三峡枢纽在汛期的中后期蓄水,向家坝洛溪渡则作为防止9-10月可能出现的洪汛做预备,在9-10月蓄水。

        长江上的这5个水库的依上游排列是:白鹤滩-乌德东-洛溪渡-向家坝-三峡。这5个水库建成后,在枯水期除了天然流量之外,可以为下游提供56+26+46+9+220=357亿立方米额外水量。

        长江枯水期从12月开始至4月中旬末结束(百万雄师过大江就要抢在4月20日前),总共140天,这个357亿立方米下泄量在这段时间里等于给下游提供了额外3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按长江中游天然最枯流量2000立方米/秒计,长江上游水利枢纽可以保证最枯年份长江中游流量是5000立方米/秒。

        所以所谓建造三峡大坝造成长江下游干旱根本不是理由,恰恰相反是长江上游建造的大坝群还不够多才造成长江中下游的干旱。

        建造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初衷是解决中下游的涝灾,现在发现还可以解决旱灾。

        在金沙江枢纽的8-10个水库和嘉陵江枢纽全部建造完毕后,配套三峡枢纽和下游的水利枢纽加上闸化库化的洞庭湖洪湖鄱阳湖,长江宜昌以下汛期和枯水期的差别将变得更小。

        以前有论文预计金沙江枢纽和三峡枢纽联运可以将长江中游枯水期缩短2个月,考虑洞庭湖和鄱阳湖整治后,长江枯水期将不显著了。

        • 家园 如果传说中的虎跳峡龙盘水库上马,其调蓄能力更好

          而且好处是蓄能效果好,1方水4度电,只可惜移民问题不好谈

          • 家园 水力发电将来不是个主要考虑了,而是水资源控制和利用。

            以前宣传说一个三峡可以照亮半个中国,那是50年代的说法,现在只有2个北京城了。

            三峡全负荷出力按32台70万瓩机组是2240万千瓦。

            北京2010年夏季最大负荷1468万千瓦,杭州899万千瓦,上海2500万千瓦。

            搞水利现在首先是考虑防洪,然后是水源利用(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其后是发电运输旅游等等。

            龙盘枢纽发电有利,但集水流域面积不大,那个地方的年径流量几乎等于调节库容(400亿立方米),所以用来做反季节调控水量和枯水期调峰发电不错。单单为解决云南干旱地区的工农业和生活水源,就是这些水库应该造的理由。

            上游水库都可以用来进行水量调控,保证防洪抗旱。水库串联运行可以做到不弃水和尽量在洪汛期和枯水期以最高保证水位发电。

            中国的水电可开发总量是4亿瓩装机,而中国要达到小康人均装机至少是1瓩,而水电无法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

            而水利枢纽为解决旱涝水患和开发中国西部的意义则更大。

            • 家园 龙盘本来的规划就是“滇中调水”的水源地

              云南矛盾的就是牺牲20万亩水田为主的耕地,能换多少滇中调水增加的耕地。四川人就好办多了——向家坝灌区灌溉面积370万亩。

              作为最好的调峰电源,水电的地位无可替代,就算是人均1千瓦装机,水电也能维持现有比例,加上调峰能力对风电光伏并网的帮助。当然还没算抽水蓄能——这个可以和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结合着做的。

              告诉你如果三峡在31000的流量下把水位提到156,32台机组可以发出超过2400万千瓦的电力——三峡水轮机出力可以达到75.6万,发电机容量是840MVA的。基本够上海用的了——可惜要防洪。

              要中国的水库水电站不弃水难得很,海河63年洪水的时候,南支8天的洪水相当于整个海河的年平均径流量,然后到现在没发过洪水。就是长江黄河都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出现的,没办法,气候如此,一边防洪一边节约用水吧。

        • 家园 怎么会不大?

          所以长江的湖口水位高低对鄱阳湖水位影响不大,
            两者水位相差不到半米,相对来说九江水位比鄱阳湖还高些,从我给的图中就可看到,九江线老是在星子线上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