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 听右翼讲那动人的故事 -- 子玉

共:💬31 🌺2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对工农做点有益的妥协,就是进步,路总要一步一步走。
      • 家园 渝州牧如果换防,有没有办法不好说....

        不过可以断言,渝州牧绝不会换防广州。

        既然大家都听之任之,那就最好就局限在广东吧,呵呵呵。

        • 家园 咋可能换防呢,换防简直是公开打脸啊

          多谢子玉兄抬爱回复!

          换防那是断然不可能的,晋王上辈子欠了粤督啥么?凭啥让晋王处处给粤督擦屁股啊!

          如果真的在18大只有一年多的情况下换防,呃,其实不是换防,粤督难道还有脸回重庆?难道还有资格回重庆?哈哈。

          我对这两位的评价是,晋王无论如何至少是一个裱糊匠,粤督是连裱糊都懒得做。

          公司里的年轻同事问我,你对晋王也意见这么大,但为什么还是支持晋王?我也只能说,我有更好的选择吗?

    • 家园 这种文章就是无厘头

      一副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放大效应说,又不仅此一家,反正就是拒绝改变。

    • 家园 临门一脚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赞!不是我无能,是谁也没办法
      • 家园 还是有办法的。

        广东太大,只说广州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多村办得挺好,很有钱的村,大多也都是集体制,并不是小岗村那样的各顾各,土地也是村集体所有,可以自己跟政府换地起楼给村民住。同时一个村一个村的与地产商和政府谈,力量还是大得多,村民利益保护的也挺好。

        就说钱会云那个事,俺在乌有也看到一个反例。就是在他们村旁边有一个村,是走集体的,人家村支书带领村民集体跟拆迁的人谈,分得的利益比较合理,村民和拆迁的人都满意。

        • 家园 广东是民风坏了,大家都短视,难办得很

          广东某地有一个村,集体没分地的,很明显比周围村搞得好很多的,但这两年村民投票99% 要分要卖地, 就是要求利益短期贴现,不管长远。 那个村的老支书真是毛泽东式的好干部,刚刚退下来,估计他也是有点心灰意冷了。

          从政府到民间,不吃大苦头大概是不想回头的。 广东这么多年的政策优势,被钱惯坏了。

          • 家园 同感

            在广东生活这些年,感觉相对其它地方,广东人的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都比较缺乏,大到城市之间,小到城中村,这些问题都很显示

            • 同感
              家园 可不可以用“农民文化”来形容?
          • 家园 有的时候不走点弯路,确实不知道好坏

            这似乎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规律,事物总是螺旋上升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工人下岗,中国人也根本不知道社会主义到底还要不要追求。

            有些苦头一定要吃,那就只好吃。

            另外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村搞得好,是不是也有搞得时间长了,没有些微的改变,造成了村民思变?当然我肯定是不主张根本性的改变的,但是在量变上,是不是没有做到能吸引新一代的村民?

            比如很多村虽然经济条件好了,可是在组织上,有没有让他们继续学习党的政府,世界变换呢?有没有让村民到外边旅游开阔眼界呢?有没有让村民出门去了解那些单干的村做对比呢?

            这个其实就是涉及到全国各地集体村如何继续前进的问题。在保留集体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村民新的环境。不能总是将村民圈养,时间长了,必然思变。不理智的,就是会一刀切,走上极端之路。

            悔之晚矣,改之难矣。

            • 家园 你太想当然了

              这个其实就是涉及到全国各地集体村如何继续前进的问题。在保留集体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村民新的环境。不能总是将村民圈养,时间长了,必然思变。不理智的,就是会一刀切,走上极端之路。

              这个评论太想当然了,这个村当然没有圈养村民,在广东那个大环境下更没有可能圈养 。 和周围单干的村对比也很明显,比如村民日子好了重活不太愿意干, 没有机械化的重话大多是雇工,雇工是什么人呢?不少是周围村庄的,哪一个不说羡慕这个村。 但也架不住村民还是觉得不满足,不如一次性把村里地卖了分钱, 每人分个几十万来得爽快。

              人人向钱看, 短期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不改, 南街村将来也扛不住的。

              • 家园 我说的圈养正好不是你说的让他们不劳动

                而是要让他们劳动,但是呢,不能让他们还是像从前一样单纯的劳动,单纯的只是物质出现改善.要让他们多学习,看世界,把劳动当成思想成熟的动力,把自己真正的变成劳动的主人,懂得这个集体才是他们拥有财富的基础.

                这种精神建设,是要下苦功的.

                全中国的集体农村将来能不能继续走下去,这个认识很重要.

                如果真的认识不到,分,只怕是必然.洪水来了,挡不住啊.

                在乌有刚开始宣传南街村的时候,俺就在乌有问过一个问题:王宏斌死后南街村怎么办?还能不能走集体道路?

                对比一下,就更能理解太祖说的人民要关心国家大事,人民要当家作主的意义.不管是广东这个村,还是南街村,如果人人都只是依赖一个领导人,到最后就是会出现改开的结局:

                王宏斌死后,南街村可能会被上面派来一个人拆掉.

                广东那个村长走后,那个村被下面的村民分掉.

                我说的圈养,可能更在意精神这一面吧,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是会失败的.

                • 家园 他们当然也是劳动的

                  重话雇工来干也是有现实原因。这个村不像南街,来去自由,广东机会那么多的地方, 有能力的大都出去做工商了,留在村里做农业大都是老弱病残。

                  你说的没错, 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 但这是大环境, 为村庄为单位是很难对抗的。

                  王宏斌死后,南街村可能会被上面派来一个人拆掉

                  这个我倒不担心,很现实的讲, 南街的税收占了那个县税收的一大半,所以,无论意识形态, 县市一级不会自己杀掉下蛋的鸡,除非更上级为了意识形态一定要做--九十年代可能,现在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我担心的是和广东那个村类似,将来被下面的村民分掉。我到南街村民家里同吃同住聊天过, 村民自己讲学毛泽东思想对下一代影响有限--扛不住媒体电视里整天“向钱看”经济理性的宣传;等到他们这一辈人交班到下一辈,能不能坚持下去就很难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