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南科大学生不参加高考随想 -- 大西洋14

共:💬243 🌺743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深圳市政府么

        有位河友说的有一定见地,南方的共产党和北方共产党不是一回事,深圳市政府和国家教育部也未必全是一条心,南科大自治如此,恐怕已经是他们默许了的

        • 家园 对教育部文凭看法,党内只有一个看法

          南科大只是一枚棋子。

        • 家园 深圳市当然有自己的想法

          花这么多钱办一所大学,当然希望这大学可以给深圳市带来荣耀,问题是南科大这样的办学方式真可以培养大师?

          香港那几所大学,前几年还牛哄哄地跑到内地抢状元呢,又培养出什么大师了?居然好意思号称亚洲第一?

          要我说,这南科大比香港大学都不如

    • 家园 南科大到底是想培养什么人呢?

      不用考试,只要你上就可以。这么愿者上钩的事儿,很可以培养颜色革命的战士。

    • 家园 比较老实的穷人家肯定支持高考。

      比较老实的穷人,因为比较怯懦,怕死,造反对他来说机会成本更大,所以他是支持高考的或者叫科举的。

      智商特别牛叉又有进取心的人,无所谓,你高考、竞赛或者素质教育对他来说都一样。而且这类人通过排座次可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内心比较爽。

    • 家园 没有八股的限制,南科大的做法将来必大行于世
      • 家园 那也不过是把标准提高了而已。

        其实俺觉得大学都可以直升,全部不用考试,只要社会经济达到这个水平就可以。但是考试只怕一样不会取消,只不过会变成:大学学历都只能算义务教育,要考博士你才有机会取得好工作。

        人人都大学生了,那怎么选优秀呢?只怕还是要考试的。

        • 家园 现在基本已经如此了,我侄子在上海,当年的目标就上个211

          而且还得是本地的,否则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照样不能减负,照样得寒窗苦读。

    • 家园 不管怎么说,高考任然是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最公平的一条道路

      在现有体制下,高考算最公平的让平民子弟突破阶级,改变命运的方式了。

    • 家园 连高考都不敢参加的人水平咋样,俺就不瞎评论了

      就算在免煮石油的典范精英的干爹米国,新生申请进入米国高校联合会认证的大学之前也是要参加SAT考试的。当然,去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就不必如此麻烦了。

      按南科大的种种所谓不拘一格的举动看,南科大正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野鸡学校,很快就能赶超西太平洋大学了,可喜可贺啊!

    • 家园 高考与科举有本质不同

      虽然形势上与科举很像,大家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楼主说科举弊端不过是近几百年才有的事情,要知道科举延用了一千多年,是打破士族垄断的利器。八股那些也不过是考试的内容出了问题,就像现在的高考为人所诟病也只是针对考试内容,但对于高考这个形式还是普遍认同的。因为这是唯一尽可能公平的形式。

      让我们试想一下,当古代上层皇权与相权激烈斗争的时候,科举作为一个搜罗新鲜人才的利器,各大考官又岂能不尽心尽力?皇帝又岂能不着重关心?与现在考好考不好都与考官自己没关系的高考能同日而语吗?

      当然,如果一件事人的因素一放大就容易造成不公平,比如古时候经常会出现的科考舞弊案。但科考舞弊案中几方的角力和斗争之精采程度又岂是什么三权分立所能望其项背的?

      其实我几年前也是支持素质教育而不喜高考的,但当听到有人说:如果不再高考,农民子弟恐怕再无出头之日。我想了又想,确实再没有什么制度能更好了,高考确实是一条笨一点的公平之路。

      科举考试的内容

      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另外,在武则天时代开始,亦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

      宋代大部份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为以经义 (解释经书) 、论 (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 (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

      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摘取一部分关于科举的内容,相比来说古代的科举似乎更贴近素质教育的本意啊。不过也是与考试目的不同分不开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