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车战之式微——兼与诸君商榷(一) -- 苏苏苏

共:💬48 🌺3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骑兵对步兵在战略上有优势,车兵未必

      要论冲击力,在平原上车兵未必输给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步兵既然可以抵挡车兵的突击,为何难以抵挡骑兵呢?汉代李陵凭借弓弩在战术上可抵抗绝对优势的匈奴骑兵,而宋代在历史上对武器的研发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而难以对抗北方的骑兵,原因何在?

      骑兵的机动性比步兵和车兵都要强,而突击力比步兵强,这在战略上是决定性的因素。面对强大的骑兵集团,步兵很难对抗:侦察部队和前卫部队不能脱离主力太远,这样就很笨拙,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大部队始终要保持集中和警惕,就容易疲惫。即使打了胜仗也难以追击,就无法扩大胜利成果。因此,在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战斗行动中,步兵集团即使人数众多也难以对抗骑兵集团。

      步兵的优势是适应于多种复杂地形和气候,粮草消耗少。步兵对抗骑兵,需要借助地形采取防御态势,凭借弓弩在局部和一段时间内可以抵抗骑兵的冲击力,但是如果战场运动范围很广,没有城市之类的工事为依托也撑不了多久。

      骑兵在拿破仑时代仍然是一个重要兵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是由于速射武器的出现和步枪火炮技术的进步,骑兵在步兵面前失去突击力的优势,只有侦察作用,而当汽车等机械普及的时候,连机动优势也没有了。

      • 家园 宋代武器强于秦汉这未必正确

        秦汉之所以能打败匈奴除了强大的骑兵外就是武器的先进,特别是弓弩,比如有名的“大黄”,按照刻铭记录,大黄弩力最高可达四十石。史书上明确记载十石以上的强弩是禁止出口到匈奴的。

        而宋代有名的"神臂弓能"射二百四十余步,穿榆没半竿",但仅仅相当于7,8石的汉弓弩的射程,而且还不是大量装备的武器。秦汉的弓弩技术经过南北朝时期就失传了,沈括有一次见到了一个当时出土的大约为秦汉时期的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所以李陵5000步兵因为有强弓弩也就能够对付匈奴的10万精骑,可惜箭不够了。同等情况换在宋代那就不可能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匈奴能和辽军比技术?这才是关键!
        • 家园 别发明历史了

          先说这“大黄弩力最高可达四十石”这又是你从哪里发现的历史“真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上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至今为止汉弩弩力最高纪录。“二黄廿石”“大黄廿石”

          另据居延汉简,大黄力一般纪录只有十石到十五石。

          52·17/82·15 大黄力十石弩一……

          EPT50:95 大黄力十五石具弩一

          再次,你似乎根本没分清汉与宋弩的种类。手弩,肩弩,连弩的射程被你胡乱比较。你要比射程的话,神臂弓算啥。来来,让你看看床子弩的射程:

          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宋史.魏丕传》

          沈括也根本没有说过什么秦汉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梦溪笔谈卷十九》原文

          “余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宋代武器水平如何,你自己去看看《武经总要》吧。

          • 家园 汉宋军力谁强谁弱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靠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的

            首先汉朝对匈奴的战绩比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好不用再证明了吧。

            其次对弓弩的水平判断可以用出土的弩机来判断吧,问一下有多少出土的宋朝弩机?我告诉你光兵马俑出土的弩机就有200多个。现在出土的弩机基本上秦汉时期的,解释一下吧。

            汉朝没有40石的大黄?对,这时应该叫“太黄”了,

            近年来在居延汉简和长安武库的发掘中经常见到“大黄”的称号,而实地发掘残片显示,太黄弩有二十至四十石者,弱一点的也有“大黄力十五石具弩”、“大黄力十石弩”,

            外链出处具体文献我没有,我想他们不会无根据的瞎说吧。

            你说的宋朝的大型弩车,其实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墨子攻城就用了“连弩车”,人家还是连发的。

            沈括也根本没有说过什么秦汉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呵呵,汉朝是十发十中,中皆同处,沈括自己弄的是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再说你好歹拿出一个宋代的出土弩机文物啊,不要跟我说弓比弩强的话了。

            如果你要说宋朝发明了火器并应用在战场上,这个不假,但效果如何?火器鸟铳的三组配合(一组射击时,另两组填弹引火)是在明朝时有的,但人家汉朝应用强弩时也是三组配合的战术,你吃惊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石大约相当于多少力量?

          作为优秀统帅, 岳飞“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

          他的体力应该是超过常人的

          否则不能做武将

          所以人力大致如此了。

          你说的40石的弩, 可能是当时的床弩, 或者叫车弩。

          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 箭 ,待机发射。

          • 家园 各朝代的重量标准是不同的

            宋朝的一斤比汉朝的重,相当于现代的1.2斤,汉代一斤为250克。但汉秤1石米340斤,宋秤一石米95斤,所以从重量的角度直接比较误差比较大。

            但长度单位的”一步“应该在宋汉两代应该区别不是很大,因为人的身高不会变化很多,所以一步的距离应该差别不大(当然这没有经过考证,这是逻辑推理而已),所以我们可以从弓弩的射程来计算。

            汉朝的六石弓弩合180公斤,有效射程200步,一尺为23.1厘米,约277米。而

            宋朝神臂弓射二百四十余步,从长度单位来说折算回汉朝的重量单位大概是7-8石。

            40石的弩不是车弩,是弩砘的范围,需由壮士脚蹬腰引,就是电影《英雄》的秦军的那种弩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汉朝的六石弓弩合180公斤”,谁能拉开?
            • 家园 射程应该跟箭枝的重量也有关吧?你要考虑箭的因素

              箭的全重,重心,箭蔟重量(秦时箭头的形制重量是全秦国统一的)。

              • 家园 古代的弓弩的射程是指有效射程

                就是说能够射死人的距离,不是最大距离。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缟,就是说射到最大距离没用,箭枝的动能不够了。

                最大射程和箭枝的初始速度有关,用同样的弓弩,箭枝轻的能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当然射得远。但箭枝的动能和速度重量有关,但归根到底和弓弩的强度有关。所以不用讨论箭枝的重量,箭枝的大小形状重量都是经过千万次试验的,肯定是最佳选择。

      • 家园 笑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