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派在转基因棉上的一误再误 -- 子玉

共:💬27 🌺21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转派在转基因棉上的一误再误

    [原创 2011-05-24 07:43:47] 字号:大 中 小

    转派在主粮上大势已去。其主要错误就是把转基因神话。而这个神话的源头就是棉花。

    转基因棉在1997年引进之后,到了2000年后逐渐试种成功,抗棉铃虫效果良好,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的支持进一步发展成全面推广改造农业的大鸿图。于是政治上成为绝对正确,铠甲批上去之后,再也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

    刚愎自用误判次要虫害的发展

    棉铃虫不再危害,但是不打药的结果是次要虫害渐渐增加。但是承认这一点对于转派是那么的难。因为一旦承认这一点,就是承认转基因棉还是要打药,那么优势就不明显了。

    盲蝽的问题是中国人自己发现的,受到重视的是美国。当时在康奈尔学习的王圣慧回国做研究,调研转基因棉的种植情况,写的论文,受到大名鼎鼎的世界粮食奖的获得者Per Pinstrup-Andersen指导,两人的文章在2006年美国农业经济学会的年会上报告,2009年发表于《国际生物技术期刊》。王圣慧的文章的几个观点是这样的:

    1. 中国481户棉农的长期研究发现,从2001年到2003年,他们的平均杀虫剂用量比种植非转基因的普通棉花者低70%,而收入要高出36%。

    2. 但情况从第4年,也就是2004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种植户使用了与种植普通棉花者同样数量的杀虫剂,由于转基因棉种价格更高,前者的收入反而降低了8%。

    3. 为什么会又要使用农药了?因为“造成2004年杀虫剂用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以吸食植物茎的盲蝽蟓为代表的其他昆虫数量的增加,Bt基因无法杀死它。”

    这篇论文发表后,转派很快对其表示不满。根据南方报系的报道“Pinstrup-Andersen的名头让这项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却让王圣惠的中国合作者——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和研究员胡瑞法不满。黄季焜和胡瑞法的课题组向王圣惠提供了数据并陪同她走访了部分农户。”这个话上来就很负面,说是这个文章因为名人的名头引起关注。接着又说合作者实际上是不同意康奈尔的结论的。似乎数据也是靠国内提供,但是竟然做出不利于转基因棉的解读,所以不满。

    ““她的推导也非常不严谨,没有考虑到很多因素。”黄季焜当时告诉本刊记者。本刊记者试图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采访王圣惠,但是没有得到后者的答复。”推导非常不严谨,呵呵。“黄季焜还说,康奈尔大学对比转基因棉花种植户与普通棉花种植户收入的做法,低估了转基因棉花的收益。”

    总之,转派完全排斥了王圣慧的结论。

    但是孟山都却在后来宣布自己开发了第三代抗虫转基因棉,可以同时抗棉铃虫和盲蝽。

    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剧减10%,2010年再减5.5%。转派坚决反对转基因棉次要虫害严重是主要原因。可见国内也不可能开发第三代抗虫棉。排斥康奈尔的论文,实际上忽视了开发第三代抗虫棉。其影响日后自然会被事实所验证。

    神话转基因阻碍其他治虫手段的发展

    由于转基因的优势就是不用药,所以转派总是死守不用药的底线。因此对于此生虫害的农药研究就得不到重视。老实说天晓得孟山都有没有什么第三代种子,也许就是配合新的农药加以治理。

    但是转派的没有远见和心胸狭窄容不得像康奈尔论文这样的意见,坚持不用药,坚持说“2005年和2006年的随访表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过的田地中,盲蝽蟓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

    因此,综合治理的意见在中国已经得不到重视。仿佛只有走转基因的道路才是唯一的道路。

    一叶障目错失综合治理的开展

    实际上盲蝽增多是因为盲蝽等次要害虫不怕Bt,所以不打药之后当然就会得到了发展的环境。这个道理本来是很浅显的。康奈尔的报告只是用数据确认了这一点。黄季焜的说法就是否认这种可能性。

    但是另一个研究,就是吴孔明小组的报告恰恰也是肯定了康奈尔的结论。2010年5月,吴孔明等在《Science》发表论文《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花了12年追踪观察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的Bt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表明,Bt棉花大面积种植有效遏止了棉铃虫,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却给盲蝽蟓的种群增长提供了温床,致其暴发成灾。而受盲蝽蟓虫害冲击的,还有梨、枣等多种作物。

    也就是说,在康奈尔发表文章(2006)之后的4年里,吴孔明也研究了这个盲蝽的问题,从题目和上面从南方报系的寥寥数语可以怒能看出:

    1. Bt棉花可以减少使用农药

    2. 农药使用少了导致盲蝽爆发成灾。

    但是转派包括吴孔明本人,都不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样的结果,还是不承认康奈尔研究的意义,继续误导下去。比如吴孔明,南方系的文章这么报道“表面上看,吴孔明的研究似乎论证了转基因反对者的忧虑。但身兼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他说,“如果权衡利弊,我认为转基因棉花利大于弊。””似乎论证了反转派的忧虑,但是吴孔明说“权衡利弊,利大于弊。”

    这种时候不是权衡利弊,是承认现实,寻找对策来防虫害。连真话都不说,还在利大于弊,自己不从正确的方向解读自己的研究,只能说明转派自我迷失到了何等程度。

    转基因棉的软肋-还是要用药

    实际上,转派翻转腾挪,不断制造罗生门,就是要证明转基因棉花不要用药。这个是转基因棉的优势,唯一的优势。一旦次生虫害成灾,用药就不可避免,于是转基因棉的优势尽失。

    这根软肋碰不得。因此转派舆论强压下,任何有意义的讨论都陷入罗生门。也就成根本上堵塞了解决问题的其他渠道。

    自己已经走到门口了,尽管比人家晚了4年,但是本来可以认真思考综合治理的,却固步自封。转基因棉花最后的灾难性局面,已经注定了。

    种业管理混乱更难治理

    转基因棉花的问题还不至次要虫害问题,更严重的是种子管理混乱。这个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转基因棉行业实际上最后会毁在这个上面。

    但是转基因行业一直以来就是生物技术界的绝对话语权,仿佛别人都是外行没有资格说个不同意见。因此,中国的转基因农业败局已定。

    这些生物技术派的致命缺点:

    1. 不懂社会,无视社会民众的心理

    2. 不懂商业,只会照抄美国模式

    3. 由此决定了他们只会沿着孟山都的路线走下去。

    但是他们不懂,孟山都是一个农药公司,孟山都的模式包含了农药和转基因两个要素。他们还不懂,孟山都是在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环境下设计产品体系的。中国还是小农经济为主。为了适合孟山都的思想体系,还要搞农村土地流转等社会工程,生物技术派的转基因派实际上是误国误民。

    通宝推:鳕鱼邪恶,readerg,莫飞,非闲人,非真,李根,海峰,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子玉兄难得写回长的

      很精彩,学习了,多谢!

    • 家园 连俺都闻出一些政治的味道了~

      任何大规模的社会变化,不可避免的要引起一些政治上的变化与猜疑。

      转基因这个事情,反方主要的疑虑,是对推广转基因的“人”的不信任;推广方的作法,又确实不那么符合“正直”这个基本条件。

      所以,在中国全面研究推广转基因,就需要一个能取得大众信任的。。那个。。政治势力。。执行能力。。。或者是能取得大众政治信任的政治人物,比如毛泽东。

      呵呵~

    • 家园 我给急转派出个好主意

      弄点转基因的橡胶品种出来,去占领东南亚的橡胶市场吧。

      再弄点可可的转基因品种,去占领美洲市场,反正天天喝咖啡的也没几个中国人。

      可惜,这帮子转基因买办,只有在国内扮学霸撒泼的本事,要他出去外斗,就缩头了。

      • 家园 就是,转基因的天地大得很

        为啥就要做孟山都的马前卒,老打中国人主粮的主意呢?

        你们真有技术有本事,可以转基因又不入口或者中国人不太吃的东西多着呢。

    • 家园 给您送了N多花,才得了八猪

      恭喜:我意外获得 8 铢钱。

    • 家园 这段总结的深刻!

      他们还不懂,孟山都是在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环境下设计产品体系的。中国还是小农经济为主。为了适合孟山都的思想体系,还要搞农村土地流转等社会工程,生物技术派的转基因派实际上是误国误民

    • 家园 发在西西河的长文啊,标记一下
    • 家园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开发几种针对不同害虫的转基因棉,在各个地区有计划地轮作,也就是种几年针对棉铃虫的以后改种针对盲蝽的。就像传统的种地,同一块土地,必须在旱地和水田之间交替,以控制盐碱,并保持肥力。这种轮作方法对于有政府主导的中国并不难实现,开发针对单一品种害虫的转基因棉也应该比开发复合型的要容易些。

      只是国内那些学霸,按照这次这个事情的表演,到底有没有能力独立地完成一个开发过程都大可怀疑。照着老美已经做过的描一遍可以,自己干很可能就不行,又要维持自己的地位,脑子不行,只好嘴皮子多出点力气了。但愿事实不是这样,否则的话。

      • 家园 在棉花上您说的的确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还要注意到农村种业的一片乱象,啥是啥已经分不清楚了。

      • 家园 我们正在选育害虫.

        只要进化这种过程存在,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帮助这些物种("害虫")更好更快地进化.我们还过在人工选择出越来越有抗性的"害虫".

      • 家园 这帮家伙也就是一帮买办学者
      • 家园 不幸的是,事实就是这样滴

        脑子不行,出力也成。

        人只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劳心劳力的事情,中国不有的是人吗

        不过你想简单了。害虫种群的更替,尚无法完全预测

        • 家园 基于BT蛋白这样的还是有可预测性的

          毕竟是改变了最基本的东西--食物来源,可以预见的是对应的特定品种的害虫必然减少,但是其他品种会增多,这时候就可以切换到相应的害虫最多的那个品种。

          这个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还是很繁复的,是非常巨大庞杂的项目,做好了也是收益巨大的。多好的项目,一但申请下来,差不多够干一辈子的了。

          但是这帮子啥也不干,光想数钱的家伙,忽悠课题都不会。看着这帮学霸就生气,不仅懒、贪,而且蠢。唉。。。。。

          • 家园 植保这一块,是俺的短板

            不过的确可以吃一辈子这个饭的。

            害虫还有迁徙的问题。

            而爆发的机制依然没有搞清楚。

            哎,那么多要做的事情。恰恰该忙的人在四处游说。

            无话可说啊

            忙总说的对,精英淘汰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