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圣经故事与货币流动性权力 -- 唵啊吽

共:💬19 🌺1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圣经故事与货币流动性权力

    货币战争在西方古已有之,铸币的重要性不仅是财富转移手段的“铸币税”那么简单。我在唵啊吽:操作性解读国际美元经济。一文中讲到货币作为贸易结算手段的重要性。这里要讲一讲“流动性权力”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货币战争的机制,理解美国军事金融国际政治格局。

    让我们从耶稣闹殿堂的故事说起。《马可福音11: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了殿,就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西方教会的神殿何以会出现做外汇兑换业务呢?而且还是暴利行业,由于这个暴利盘剥,被耶稣斥为“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马可11:17)。要理解这个故事,我们还得看看圣经的另一个故事:“【马太22】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注意“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句名言所指的是货币上的头像。西方国家货币都是君主头像,象征主权征税的权力,美国呢,都是总统头像。再回头看教堂里耶稣掀的桌子。信徒们到耶路撒冷逾越节朝拜给神的贡献,是在教徒们教堂殿堂里买的牺牲和放生的鸽子,所以有耶稣掀翻那么多摊贩的桌子。但是,教堂里卖东西不收印有凯撒头像的银币,因为摩西十戒中规定崇拜偶像是死罪,教堂使用没有凯撒头像的教会钱币,“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是两种货币,所以有兑换。两种货币,就硬通货来说都是银子,实物价值本来没有区别,之所以有区别是王权和神权的政治区别,是两个权力霸占的两个流通领域。教会有教会流通的货币,教会垄断铸币权在教堂殿堂内做霸盘生意。信徒市井交易得到的凯撒货币不能朝觐上帝,要朝觐上帝必须要兑换教会货币,所以这个盘剥被耶稣斥为贼。回想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三来一补,为了加入全球经济分工,不得不把人民币贬值,使得西方投资者可以廉价购买中国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保持中国低工资廉价出口换取昂贵的进口这种中美贸易价格剪刀差的中美二元经济。那时候中国进口的货物奇贵,记得刚到纽约的时候,感觉到文化冲击之一就是在美国正好反过来,买国产制造贵,买外国进口商品便宜。南美水果价格的95%是运输成本和美国零售业服务费。98亚洲金融危机是西方压人民币贬值,中国政府不贬,还被西方呵斥了一番,人民币被低估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操纵的汇率,结果如今西方倒打一耙,说中国操纵汇率压低人民币价值。人民币国际不流通,没有流通权力,汇率定价权力在美元手中,操纵汇率的是美国。那么,如今人民币升值就能够多买国际市场的东西吗?那就太天真了,国际市场流通的是美元,美国压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不是乐见中国人的国际市场购买力大幅提高,而是要把中国挤出全球分工,由印度和墨西哥来接中国在世界分工中位置的盘。人民币吃亏吃在国际市场流通范围太小。随着人民币国际流通领域扩大,人民币价值自然会升值,届时“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就是“人民币归中国,美元归美国”,各自有自己的流通权力范围,那时人民币才有实力摆脱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不被低估,扭转中美贸易价格剪刀差。

    再说说“凯撒的归凯撒”,圣经故事说的明白,铸有凯撒头像的银币是用来给罗马帝国纳税用的,罗马帝国因此可以像殿堂汇兑商盘剥教徒一样盘剥老百姓:老百姓生产的东西不能纳税,必须换成罗马帝国铸造的货币来纳税,这个交易是帝国垄断交易,罗马帝国控制货币的购买力,由此可以任意盘剥老百姓,变相加税。秋收后农民都卖粮换钱纳税,结果粮价暴跌,青黄不接时候农民要买粮,粮价暴涨。这和中国不同,中国古代税赋收实物,万一那家错过农时收不上粮食,只得到市场上购买粮食纳田赋,市场商家不垄断铸币权,而是中央政府垄断铸币权,因此对商家有制约。西方资本主义先发展起来而中国资本主义珊珊来迟,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中央集权与资本对立,而西方帝国政权与资本利益一致。我们说的法定货币,就是政府税收认可的货币。如汇丰银行1865年开始发行的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但不是法定货币,不能用于港府税收,因为汇丰是为中国口岸海贸发行的货币,一开始以白银做银行储备,直至1931年英镑和美元展开货币战争之时,汇丰发行的货币与白银脱钩,与英镑挂钩,才成为港英法定货币。

    现在来谈正题:流动性权力。中国古代军队是兵役法,所谓壮丁。而西方雅典文明和罗马文明都是雇佣军法,是雇佣兵。中国古代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西方争战就是强制货币流通,以货币购买军队所到之处的军需。所以,铸币权实际上是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能铸币的军事才能强大。两国交兵,即便两国财富和军队实力相当,拥有铸币权的国家才能动员社会资源发动战争。这和一般教科书说的金银是硬通货、一般等价物,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流动性权力是政治力量,是支配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比如说,你有一栋房宅价值五百万,但是,这五百万财富不能流动,要换成市场认可的钱才能购买军需。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张飞颇有资财庄田,结义后起兵,自然是张飞变卖田产筹军备。但卖房地产要流动性好的话,你的五百万也就是卖到四百万了不起。97回归香港人大量移居温哥华,结果香港房产大跌,房地产虽然是财富,但缺乏流动性。西方古代有金银是财富,但缺乏流动性,必须铸币流通产生流动性权力,才能支持强大的军队。如果是一般等价物,列强就不会为了金矿银矿大打出手了,有了金矿银矿,就能铸币,有了货币,就能征杀天下建立帝国。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元是全球通货,美国无需增加生产,就可以动用全球资源支持它的战争。美国独立也是一样,开始是抗税,当然是抗英镑缴税。后来美国自己发行货币,以贵金属做储备的货币,一般等价物吗,但是英国议会禁止北美殖民地自行发行货币,结果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就是北美殖民争夺流动性权力的战争。西方争霸期间,开始是西班牙发现新大陆的银矿,墨西哥铸造墨西哥银圆流通世界,成为霸主,后来英国占领南非金矿,加上鸦片贸易豪夺中国白银,很快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十二世纪初威尼斯商人铸币,侵蚀东罗马帝国的流通权力,最后商人战胜教权。七世纪欧洲各王子自己铸币,欧洲铸币厂星罗棋布,欧洲分裂成几百个公国。铸币就是权力。左宗棠西征没有军饷,通过胡雪岩由汇丰发行公债筹饷,即虽然左宗棠打仗的粮草都是中国的资源,汇丰银行发行公债也是上海香港发行,集资于中国,但是,清廷没有流动性权力调动中国资源,反倒是英资银行有流动性权力调动中国社会资源用于战争。晚清钱庄票号兴起,钱庄有银票的流动性,而且外国银圆涌入中国,银圆币碎银交易成本低,市场上外国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外商带入的银圆取代了清朝铸币的流动性,流动性权力在外国银行手中,外国财团要中国军队赢则赢,要中国军队输则输,流动性权力成为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后来外国银行不给孙中山贷款,而给袁世凯贷款,结果孙中山只得让位于袁世凯。军阀混战,蒋介石控制四大银行,所以蒋介石嫡系部队有军饷而其它军阀没有流动性权力。国际资本用他们的流动性权力控制中国资源,左右中国政局。只有毛泽东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在解放战争中调动了中国的资源,打败了掌握中国所有黄金储备的蒋介石。毛泽东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有美式装备并控制中国黄金储备的蒋介石,使得西方大跌眼镜,出乎罗斯福斯大林的意料之外。从流动性权力角度来看,蒋介石败,就败在通货膨胀,使得金圆券失去流通信用,失去流动性权力,失去控制中国社会资源的权力。

    教科书讲货币起源于贸易,那不是全部的真实。西方货币还起源于政权税收权力,起源于战争动员社会资源的流动性权力,其历史文化根源完全和中国文化根源不同。毛泽东按照中国的实物而非货币的控制社会资源的手段,竟然打败了深得西方金融精髓的蒋介石,令美国空遗“失去中国”之憾。

    大布什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欧洲要买单,美国发战争财。小布什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欧元已经起来了,而人民币还没起来,结果战争十年是中美贸易逆差中国持有美国债券飞涨,即小布什伊拉克战争美元流动性动用的是中国财富。中西文化不同点之一,历史上就是西方文明货币收税,华夏文明实物收税。流动性权力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埃及文明、雅典文明和古罗马文明都靠流动性权力崛起,也由于流动性滥用而崩溃。这些文明倒塌特征之一就是过度税收导致经济崩溃。这和蒋家王朝过度税收超级通胀如出一辙,和今天美国量化宽松令全球通胀如出一辙。今天国际金融面临大变局。人民币升值步伐肯定要与人民币国际流通范围扩大同步。同时,还应该有非货币形式的南南合作,就看中国能否从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中开发出新的全球经济制度来了。

    西方货币霸权与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西方民主战争相辅相成,此文可与唵啊吽:【原创】中国的军垦与西方的商征唵啊吽:殖民、移民、民主和玻璃天花板两篇文章参照一起看。

    关键词(Tags): #金融货币浅谈#货币战争通宝推:gschen,文化体制,赫克托尔,褐色的火车,某人a,上古神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得是印钞权,现实是中国的印钞权授予美国人了

      民国时候,也有很多军阀自己印钞,如阎锡山在山西发行自己的钞票,不准中央钞票流通,东北张作霖也是这样。

      掌握印钞权是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否则,别人印钞就拿走财富,还怎么积累财富。但是掌握印钞权不是充要条件。

      我国明清两代都使用外力白银做货币,等于将印钞权拱手于外,北大韩毓海在其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中,将印钞权列为明朝灭亡的两大内因之一。

      共产党搞革命,在各根据地都自己发行钞票,也是同样道理。建国以后,我们的人民币是自己根据需要印制的,按照官方说法,是依据国内实物印制的。

      但是,到了1994年,那个经济沙皇朱上台以后,以当时发生通货膨胀为理由,制定法律取消了我国政府印钞权。自此以后,人民币就依据手里的外汇美元来增印了。也就是说,出口商品换来美元,央行就增印人民币,从企业手里换取美元,国内人民币供应量就增加。这等于人民币是美元等外汇的代用券了,人民币的印钞权送给美国人了。央行副行长易纲和央行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大教授周其仁都发文确认过。

      参见:周其仁的说法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285118

      央行副行长易纲:http://www.talkcc.com/article/3300523

      讨论经济,不了解货币发行机制,是不可能对经济有深刻了解的。

    • 家园 很清晰

      老百姓在中国就是纳粮,服劳役、兵役,在西方就是纳税。

    • 家园 如果换个方向,可能比“流动性权力”的提法更通俗

      把“钱”理解为物品,可能更容易理解这种铸币行为。也就是说,铸币本身不代表什么,但是收取铸币的行为非常重要。比如,一个新王需要知道自己可以收上来多少物品,那么他必须以只收自己铸的金币税收为准,如果1000金币代表1000头羊,那么收税时收上1000自己的金币,就代表自己的库房里的确多了1000头羊,而如果是别的头像的金币,那么很可能库房里只多了500头羊,其他500头可以理解为前任的欠账被抵平了。

      也就是说,金币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借据”,真正的钱是物品。西方人一定要耗费精力重铸钱币,那是因为金多而物品稀少,所以为了保证每次能收足物品,当然需要重新铸造“欠条”。

      • 家园 英国使用了七百年的木筹法定货币

        THE TALLY STICKS (1100 - 1854)

        King Henry the First produced sticks of polished wood, with notches cut along one edge to signify the denominations. The stick was then split full length so each piece still had a record of the notches.

        The King kept one half for proof against counterfeiting, and then spent the other half into the market place where it would continue to circulate as money.

        Because only Tally Sticks were accepted by Henry for payment of taxes, there was a built in demand for them, which gave people confidence to accept these as money.

        He could have used anything really, so long as the people agreed it had value, and his willingness to accept these sticks as legal tender made it easy for the people to agree. Money is only as valuable as peoples faith in it, and without that faith even today's money is just paper.

        The tally stick system worked really well for 726 years. It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form of currency in recent history and the British Empire was actually built under the Tally Stick system, but how is it that most of us are not aware of its existence?

        http://www.xat.org/xat/moneyhistory.html

        The tally stick system is credit-based money and not debt-based money. The king spent the tally sticks into circulation when he needed to buy something. The tally sticks were retired from circulation as they were used to pay taxes. If "money spent into circulation by king"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axes collected", then the system works and the money supply is stable.

        Even though tally sticks were intrinsically worthless, taxation created a demand for them.

        http://fskrealityguide.blogspot.com/2008/10/tally-stick-monetary-system.html

    • 家园 货币的价值没那么大

      后期的几段不是很靠谱。

      金钱在社会对抗的胜负中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并没有占据决定性的地位。

      • 家园 给你个链接看看

        http://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07/cash_wars.asp

        讲的是英属北美发行货币与英国出冲突,导致美国独立战争。有很大文章记述这个事件,已经西方历史类似事件。

        有多重要?值得发动战争。

    • 家园 这篇文章把我绕得一塌糊涂

      小生愚笨,要请教大师几个地方:

      “98亚洲金融危机是西方压人民币贬值,中国政府不贬,还被西方呵斥了一番,人民币被低估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操纵的汇率,结果如今西方倒打一耙,说中国操纵汇率压低人民币价值。人民币国际不流通,没有流通权力,汇率定价权力在美元手中,操纵汇率的是美国。”

      ------人民币不在国际流通,所以这里说的“兑换率定价权”(我当然理解为人民币兑美元),在美国?如果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是美国,为什么美国一再压迫中国ZF升值?他自己敲一个回车键,人民币不就升值升完了吗?大大方方地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操纵在中国ZF,这是中国的主权之一!有种你美国不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跟人民币一样不在国际流通,美国ZF也就完全拥有这么个主权了。美国要影响中国的这个主权如何行使,方法很多,毕竟你中有我嘛,但按钮的人,不在纽约。

      “随着人民币国际流通领域扩大,人民币价值自然会升值,届时“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就是“人民币归中国,美元归美国”,各自有自己的流通权力范围,那时人民币才有实力摆脱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不被低估,扭转中美贸易价格剪刀差。”

      ------这句话,没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从实物贸易出发,境外客户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产品,相当于现在用美元外汇购买(这是不是“人民币国际流通领域扩大”?),到那时,不是“人民币归中国,美元归美国”,恰恰是“人民币归美国,美元归中国”,就是说,像我们公司,会在加拿大的银行里就近存有人民币现汇,用以从中国进口时结算。而中国的公司即便收了美元,因为没有强制换汇了,美元随时可换为人民币,也就无所谓了,可以让美元先压在自己的公司帐户里。到那个时候,作为互相的最关键贸易国和债务相关国,中美就被迫在货币政策上协调,催生“中美元”;随后在财政政策上协调,进而在全面社会政策上合流,催生“中美国”,就是类似欧元和欧盟那样,由中美构成“G2盟”,和谐全球。

      大师的话说得,好象如今中国ZF哭着喊着要摆脱“人民币被低估”,可是被殖民势力压着,没有能力升值,等我们推翻三座大山了,美国佬就只好惊恐万状地眼睁睁看着人民币升值了。

      文章以后的部分就没法再提问题了,太晕了。

      小本就说两点:

      一,中美合作是主流。美国有那么些人试图对抗主流,我们不用跟风。我们也不用老是说犹太人或其他人坏话,他们的理论和思路是多么恶毒。只要美国的犹太人觉悟了,都主张合作了,那就全部火线入党,都跟基辛格一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同理,不管你信什么教的,都有机会提高觉悟。

      二,小本这绝对不是跟大师搅局,我确实不明白,所以请教。如果这个算搅局,那么在忙总带的班级里,我算是最调皮学生之一了,也没见班主任用粉笔头丢得我五海六肿。

      • 家园 我不一定对。你有主见,也不必非得明白我的思路

        比如说,耶稣在掀翻兑换货币的桌子,说这是“贼”的行为。这个兑换的兑率是谁操纵的呢?如果没人操纵,就不是“贼”的行为,耶稣不必动怒。这个操纵应该不是你说的“按电钮”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么,怎么判断谁操纵了市场价格呢?那些把市场炒得高低波动而从中谋取超额利润的就是操纵物价的人。这种操纵,就是做霸盘生意,榨取最大利润,但它有个限度,就是也得让被压迫被剥削的还活着。如果这个故事你不理解,那么看看电影《乔家大院》,看看《大宅门》,理解一下什么叫欺行霸市。人民币中国无非提高,虽然是主权所在,还得让农民工有饭吃,就被剥削还是比饿死强。与其人民币一步到位升值让印度和墨西哥被剥削,还不如中国先被剥削,这就是中国无奈的“操纵”。这在中国不是什么秘密,ZF不敢升值人民币太快就是就业市场督在那里。

        如今中美贸易,中国厂家大多数是薄利多销,2008年金融海啸东莞外向型企业成片倒闭,就是利润空间一直在低位运行。中美进出口贸易,美国赚的是超额利润,中国赚的是农民工糊口。中国制造业卖到美国的价格,中国产值部分不足20%,超过80%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值。这就是进出口价格剪刀差,造成这种剪刀差的汇率低估绝对不是中国操纵的结果。中国不能提高,就是农民工还得吃饭,否则就都下岗。人民币按照美国提出的一步大幅升值方案实际上是美国要把中国制造挤出全球经济,让印度墨西哥取代中国制造。

        什么时候中美贸易是中国赚垄断利润美国赚市场竞争利润,而且中国劳动成本还比美国劳动成本高,那我就相信不是美国操纵汇率了。现在让我相信是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 家园 这样说我明白一点了,不过大多数还是不同意
          • 家园 我的思路是这样

            我对西方历史上争夺铸币权不理解,所以想找出原因。古代硬通货是金银,为什么要用争夺铸币权?要用军事力量来支撑其流通?把其它国家的金币融化了铸成自己的货币烦不烦,不都是“一般等价物”物吗?铸上谁的头像不行?美国政治这种军事支撑美元,美元支撑军事,这好理解,因为是纸钞,印出来的赚老了。但古代是真金真银,值得大打出手吗?采矿冶炼成本也不菲,多了市场自动会调节金银的购买力,别人采矿铸币和自己采矿铸币有何区别?布尔战争残酷,就是争金矿。所以,铸币不仅仅是“铸币税”这点蝇头小利。因此我找出了背后的“流动性权力”。

            我主贴给出另外两篇文章的链接,那两篇还有相关链接,联系起来看,西方文明的模式就清楚了。从埃及、雅典、古罗马、大英帝国到今天的美国,都有共同特征:帝国、殖民、西方民主、军事货币一体。这是帝国公民控制非公民的体系。雅典公民控制爱琴海、罗马公民控制地中海,英伦岛公民控制亚非拉殖民地,美国公民控制全球经济。在这套体系中,说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是掩耳盗铃。

            我和你一样对G2合作乐观,区别在于我认为G2是中国实力顶起来的,中国没有实力就不可能有G2。不是经济规律自然使然,不是美国发善心提携中国,是中国有理有利有节一步一步斗争出来的结果。

            • 家园 G2或许是长期竞争的自然结果;

              但当前美国版本的“G2”相当于张仪欺楚的“连横”现代版,目的是破坏中国和欧洲、俄罗斯之间的任何“合纵”尝试。

            • 家园 这样我就比较清楚了

              古代中国以文明教化“化外地区”(周边不想去费力占领的缓冲地带),但文明是虚的,必须辅以大量的物质力量,这里就是中土货物,比如说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时沿路馈赠。有了这个实物基础,各地酋长贪慕丝茶,自然望风来拜,乐意把儿子送来孔子学院镀金。

              而西方是以传教来传播自己的强势文明,但这个文明也是虚的,也必须辅以大量的物质力量,这里就是欧洲物产,比如英国的呢绒之类。但欧洲列国比起中国,国小人少,不能像中国可以有大量国民下南洋(既有做生意的企业家,也有打工穷人),欧洲只能提供少量商人散布世界,而海外欧洲人数量少,海外殖民地无法富裕起来(主观上殖民主义者不愿意,客观上也不可能提供大量欧洲培养的厂长工程师给海外领地)。这就决定了海外的欧洲产品市场无法扩大,会演变成“长期化的郑和下西洋式的单向贸易”,这种规模的开业大酬宾,连大明国都吃不消,何况店小二之国?所以为平衡贸易,鸦片和货币流通权是很硬的两手,毕竟通路为王嘛。

              从这个方向看,您的研究倒是别辟蹊径,请继续深化下去。

              • 家园 从你们对话我得到了不少知识

                唵啊吽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贯的,西方通过殖民,商征,和文化上的公民等级,把其他文明吃掉,毁掉。铸币权只是殖民母体对子体输血的一个手段。

                我想问的几个问题是,在东方古代的诸文明,不也被吃掉了么,没有留下很多痕迹。现在争论的古代很多东西,就是因为历史保留不全。

                其二,西方文明里面,犹太文明还是以一个比较完整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且西方文明里面,破碎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德国人和法国人区别大于山东人和河南人的区别。

                其三,中国人包括东亚人现在整体上非常萎靡,生育率低,公众形象差,从来不能输出价值观和文化,反而常常被输入价值观和文化,男多女少,男的找不到老婆,女人喜欢外嫁。是不是说在和伊斯兰和基督文明的竞争中,基本完败了。我指的是东亚文明,普偏都有这个问题,中国更加严重。100多年来这个趋势没有任何的改变。是不是说以后的世界只有白人,黑人,和阿拉伯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