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国际形势谈到菜价 -- 燃烧的河床

共:💬145 🌺1309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的观点没有根本性的分歧

                          我说的轻工业和农业,应该就是你说的社办企业吧。国家把一部分剩余留给农民,让其自己决定使用的方式,这才有了社办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

                          实际上知青问题,就是失业问题。毛时代没解决的办法,就让他们上山下乡、自我奋斗(自生自灭?)了。而在知青返城的头几年,失业问题也没有解决,无所事事的知青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这才有了82年的严打。我觉得失业问题的真正解决可能要等到90年代吧。

                          毛时代农业机械化很不错,提高了人均生产率,但毛没有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虽然毛重返了联合国、和美国搞和缓,但他死的早,不知道他有没有类似邓的思路,放开计划体制,推行市场经济。(好像是有?不太清楚)

                          毛粉口中成为发达国家的方式,不是靠知青的上山下乡,而是靠国家投资重工业,以举国之力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只要重工业发达了,相对容易的轻工业和农业就很好搞了。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毛粉的思路。不过有苏联的前车之鉴,这条道路走不走的通,我不知道。

                • 家园 亲爱的经济学家,要不换你试试?(欢迎讨论)

                  计划和市场不应该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野。这两者都是一种经济管理模式,是不能说谁优谁劣的,即使是经典自由主义也是不否定政府的计划调控作用的,按照我的认识,这两者对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作用还不是属于核心层次的。那么什么可以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呢?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身内部都有多种形式,那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性认识,我选两个指标,一个是税收,另一个本想用分配,但这个不直观,我改为福利。取一个长时期为考量, 如果是低税收低福利,那么是经典资本主义,低税收高福利,那是不可能的,能做到这一点,你要在长时期内都处于国际利益分配格局的上层,或者就是传说中的共产主义。高税收高福利,比较经典的社会主义,高税收低福利,我看是专制主义。

                  回过头看你给前三十年计划经济带上管制的标签,那么我觉得给小罗斯福添上这个标签,小罗斯福也一定笑纳,但小罗斯福一定心里说:我不这样搞,能行吗?要不换你试试,亲爱的经济学家。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两者是有共同特点的,那就是处于非常时期,小罗斯福那边就不去讲他了,我们就说前三十年。我们那可以说是边经济发展边要战备,我大致数一下:抗美援朝,剿匪,金门海战,达赖叛逃,新疆伊犁动乱,越南战争对越南的支援,珍宝岛战役,中苏决裂等等,那么主席大可象小罗斯福一样对管制笑纳同时,心里说:亲爱的经济学家,要不换你试试?

                  • 家园 罗斯福搞的不是计划经济,管制不能等于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否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我不知道!但是老毛和苏联搞的肯定不是罗斯福的管制政策。罗斯福的管制政策是建立在资本和市场基础上的。而老毛和苏联是消灭了资本和私有制的,从经济基础开始就是公有制,这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 家园 貌似现在已经没有农业税了
              • ...
                家园 再说,农产品的差价

                蔬菜有几十倍的差价,有其合理性。蔬菜属于生鲜产品,对运输的实效和销售的速度有严格的要求。即使在西方国家,这些易腐烂的东西的市场价格 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容易出现西红柿价格远高于番茄酱的价格。

                这一点可以问一下国外的同学。

                但是也不是不可以缓解。

                比如政府可以对食品类的东西一概免税,能够大幅度降低超市的成本,使超市能够与菜市场形成真正的竞争,从而压低菜市场收取的管理费。

                又比如,政府可以免去高速路费(实际上这一点政府已经做了)。降低运输的油费,可以对柴油减免一些消费税和增值税,来降低油价。

                鼓励农民自发地组织合作社,这里的关键在于“自发”,也就是说农民自愿,对合作社的“民主”环节要有一定的章程,防止被滥用。合作社这东西能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也可以用来农超对接用。

                政府所作所为已经要立足市场,使市场作用更为充分的发挥,而非走老路。

                • 家园 现在造势说农民如何如何,看来国家打算搞动作了;危险啊

                  其实还不如给农民组织的自由,国家不要介入。自然就形成了博弈集团,要相信农民的组织能力。博弈啊,给予博弈能力最重要,现在是打算国家出面博弈,最终一个个阶层都给博倒。那才真正危险呢。

              • ...
                家园 关于农产品价格起点和终端的巨大价格差距,

                我的看法和你不同,我认为这主要反映了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全国意义上的统一市场,而之所以会形成这一点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政治现实决定的,包括农民毫无议价能力也是由政治决定的。仅仅依靠新的农村合作社,不仅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而且在现有体制下,有效的农村合作社能否组织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 ...
                家园 你说到问题的关键了
              • ...
                家园 葡萄终于说到合作社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的,好处自然是多了去了。

                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销售,削弱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对农业的打击。缩短农田到餐桌的距离,提高效率和利润。进一步的还可以提高并规范农产品的品质,化解目前炒得沸反盈天的食品安全危机。

                但是怎么领导合作社呢?国家领导?会不会弄成第二个石油化工行业,每年没事就闹闹柴油荒,给老百姓找别扭?农民自己领导?民主决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专业分工?

              • ...
                家园 葡萄少说了一个

                解决十三亿人吃饭问题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其核心是:

                1、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2、农用化肥的普及;

                3、大规模水利建设;

                4、良种工程。

                经过上述4个科技进步,中国从传统农业一举迈入现代农业(即所谓工业化的农业),这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根本。改开以后,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建设的普及都停滞了很久,因为大部分个人买不起农机,水利更加不用提了。这几年搞农机补贴,算是推广得不错的。改开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就停下来了。

                (毛主席时代,上述的科技进步,包含在“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中。)

                世界农业强国,美国、荷兰、以色列,他们农业的强大,其实都依靠了科技进步。

                反面的例子,朝鲜在90年以前,依靠苏联的帮助,基本建立了现代农业,保证人民吃饭是不愁的。90年以后,苏联垮台,西方封锁,朝鲜马上出现饥荒。为什么?禁运导致了物资匮乏,特别是工业必须的石油缺乏。农业机械都开不动了,化肥生产不了。你看,他发动军人,学生下乡种田割稻了。这个现象证明,朝鲜在一夜间退回了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是不能抵御自然灾害的,传统农业也养不活那么多人。所以一旦来个水旱灾,朝鲜马上饿肚子。

                所以说,改开宣传的,依靠包产到户,提高了积极性,最终养活了十三亿中国人。这种屁话只有文科生和小孩子才会相信。你只要想想,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如果提高积极性就能解决吃饭问题,显然,以前的中国人都是傻x,宁可饿死,也不愿拿出一点积极性。不是吗?

                还不服气的话,让他自己动手种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看积极性能有多大作用。如果住在城市,试试摆弄一下花草也行。看看是积极性的作用强大,还是良种、肥料的作用更强大。呵呵

                • 家园 相信积极性的人就是新时代的亩产万斤啊

                  要想逆天就是生产力改造自然的能力

                • 家园 你忘了还有兼并问题

                  你只要想想,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如果提高积极性就能解决吃饭问题,显然,以前的中国人都是傻x,宁可饿死,也不愿拿出一点积极性。

                  几千年都是王朝初年兼并不厉害的时候不错,王朝后期兼并厉害的时候就会有人饿饭。而新中国是搞了土改的,改的比历史上还平均,因为新贵不需要土地,这种情况不饿饭是正常的。一般公认土改后,搞高级社之前都搞的不错。

                  • 家园 这个问题需要高屋建瓴,眼光要看得高一些,深一些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1、你找找看,哪个朝代可以在30年内把人口翻一倍?只有本朝。

                    2、哪一个朝代曾经通过国家法律限制人口增长,搞计划生育?也只有本朝。

                    为什么呢?想想看。

                    你要知道,人口增长其实是逆天的,历史上,人口生产和粮食生产的一对矛盾始终无法解决,其实是人在和天掰手腕。历朝历代,从来不需要由政府出面限制人口增长(事实是只有本朝破天荒头一回,搞计划生育)。难道那个时代的官员不担心吗?显然不是的,事实是,有天在帮着控制,所以人口总量始终上不去。譬如,清朝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中国人口4万万,结果到了49年,还是这点人。为什么?逆天,老天爷会收拾你的,懂吗?什么是天?就是自然规律。随便来个水旱灾,一下就把人口总量打下去了。要打破自然规律,靠什么?靠积极性?呵呵,所以我说,那些饿死的人都是傻x,宁肯饿死,不肯提高积极性,你说是不是?

                    所以我常常和人说,邓宣传的“提高了积极性,就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个发明完全可以申请炸药奖,真的。这么伟大的、旷古绝今的发明,如果不申请炸药奖,实在可惜!

                    至于说平分土地,就能解决吃饭问题。你只要回答几个:

                    1、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搞“土地流转”?

                    2、为什么美国人用1%的人口就能养活其他人,农产品还能大量出口?

                    3、老马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凭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