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我对“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看法(1) -- 达雅

共:💬165 🌺847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怎么了?

            我就这副德行了,你怎么着吧。

            你有什么负面评价,尽管往我头上砸啊。

    • 家园 线代

      作为非理科专业(工科)的毕业生,线代就跟小说一样的简单,但是学过就忘了。

      线代的难度跟数理方程不是一个等级的。

      而且理科,甚至数学系的线代要远远难过普通专业。

      你们老师应该只是鼓励你们罢了。

    • 家园 工农兵学员水平有高有低

      我表哥就是工农兵学员,人很聪明,过目不忘,当兵后全团推选一个大学指标,就选上了他,从年龄看,由于当兵早,所以也是很年轻上大学的。78年恢复高考也恢复考研,他考上了研究生,经过刻苦学习,在学业上,事业上都有成就,现在是空军少将。

      但也有水平不高,跟不上的,和文革前大学生比起来差多了,走后门进来的就不用说了。

      楼主还要看一个事实,工农兵学员开始于什么时候,规模有多大,应该是文革开始好几年的事情,其规模也不是很大,学员哪怕在好学,中学耽误的功课也不用多讲了,还有走后门进来的。用工农兵学员这一抹红光来展示文革时期的高等教育还是不够的

      • 家园 现在的大学生不也有好有坏吗?

        讨论这个有意义吗?

        原来单位有几个工农兵大学生工程师,我看活干的很漂亮啊。

        但是也不能认为工农兵大学生都好啊。

      • 家园 记得是72年开始在知青中招生...

        或是73年...

        反正第一次招生时...俺知道...不想上也没回乡报名...

        第二年招生...母亲逼俺报名...队里给聊三天脱产复习时间...就是不用下地干活...自己找书看...

        知道前一年的招生情况...

        书也没有看...俺实在不愿看书...在家只上到初二...也看不懂...

        到县里...在一教室...几位老师坐在课桌后...轮流问...教室中间有把椅子...你坐在那答...

        几个题问的俺张口结舌...

        后来又到一间教室...拿到考卷做题...

        一会儿就完聊...

        记得...俺报的自愿和学校...是华东工学院...炸药系...

        俺喜欢炸药这东东...还喜欢一样...就是画画...捏泥巴...

        但是没看到美院招生...

        回到了队里继续下地干活...一段时间后...

        队长叫俺到公社去一趟...谢副书记找你...

        谢书记对俺说...

        文化分过聊...队里的贫下中农反映你钓鱼...打架...不团结...

        俺知道...公社一把手李书记是造反派出身...原是县小学一教师...对俺一直反感...

        文化分过聊?俺估计自己比白卷差不了多少...

        关键是公社放不放你走...

        钓鱼打架团结只是公社的托词...这些事...俺也没干过...

        后来公社说...弄错聊...不是你干的事...

        当时...知青里的情况...

        大家是从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段参加考试的...

        大家都不复习的话...也是高三的成绩好...

        低年级的别说聊...

        当然各年级里面也有一直自学的...或保持学习习惯的...

        这些人进聊大学值得...

        俺没遗憾...反感学校...这事到现在俺也没转过弯来...

        所以...俺特别佩服那些完成聊各种高级学业的人们...

        咋熬过来的?

        嘿嘿...

        关键词(Tags): #插队时的一些事
      • 家园 现任中科院院长也是文革时由群众推荐上大学的。
      • 家园 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

        工农兵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入学之前知识准备不足。

        所以我认为,工农兵学员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伟大尝试,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过于超前了。

        我并不认为工农兵学员就什么都好,完美无缺。我只是说,文革期间的高等教育不是一团漆黑,我们都被当局洗了脑而已。

        • 家园 学科和学科不同,工科这样强调实践的工农兵学员比较合适

          动手实践能力强,但是象搞陈景润那种研究,就不大合适了。

        • 家园 和工农兵学员类似还有从工人中培养大使的计划也失败了

          最早是从严加其那本《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里知道的。文革中,计划从产业工人中选拔人才,经过培训,担任外交官。当然,书中认为这是四人帮要把黑手伸进外交系统。

          另外,看一个女作家的回忆录,说文革前,培养外交官,计划是从娃娃抓起,小孩子上外交学院附中,要家庭背景好,相貌好的,学外语,学跳交际舞,然后上外交学院,以后男的当外交官,女的当夫人。该女作家就是一个幸运儿,但不幸敢上文革,停课闹革命,好像当了知青,还是参军当了女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