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伤寒论》辨六经病的理论渊源 -- 弦音醉舸

共:💬21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伤寒论》辨六经病的理论渊源

    张仲景一部《伤寒论》(“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流传千古,其本人亦因之被尊为医圣。由于历史的原因,《伤寒论》逐渐变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从古到今的解读者们成立了各式各样的“伤寒学派”,近现代则流行起用象数理论来解读《伤寒论》,不否认这些学者的努力,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建立在虚无飘渺的象数上,这多少有些滑稽!

    《伤寒论》是在《内经》系统理论基础上成书的,其“六经辨病”的框架,是来源于《素问.热论》。这个观点在宋以前无争论,之后的争论,大都来源于对《素问·热论》“每日传经之说”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列举种种理由。我们有了对《内经》中“阴气”“阳气”是什么的基础知识后弦音醉舸:(十五)总结,来看看《素问.热论》到底描写了些什么?《热论》中的六经理论肇源了《伤寒论》的六经辨病体系?还是张仲景超越的独创了另一套的六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再理顺《伤寒论》的版本,我们可以说,《伤寒论》是本简单易懂的中医书籍。

    关键词(Tags): #中医(说了就走)#《伤寒论》辨六经病的理论渊源 [ 弦音醉(不大不小)通宝推:乌金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四)总结之外的补充

      鉴于朋友们理解的差异郭立中:我写两句,觉得有必要对生活中最常见的“热病”做个补充(不管是伤寒还是温病),《伤寒论》厥阴见症:发热烦满而囊缩仅仅是一个厥阴经脉循行部位上的一个见症而已,这个见症仅仅提示厥阴经脉的失衡,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对生死的提示意义。《内经》中充斥着判定生死的经文,绝大部分都有临床实践依据。对于“热病”,同样也不例外。

      热病有危症,从业者皆知,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这方面知识尤其重要:谁也不想让一个“发烧”症状的病人在自己手上离世,现代医院尚且要避免这个麻烦,不要说古代的个人医疗了。所以《内经》中明确指出,对于热病,但凡有以下九种见症的,一律不治疗:

      1.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2.泄而腹满甚者,死。

      3.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4.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5.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6.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7.咳而衂,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8.髓热者,死。

      9.热而庢者,腰折瘛疭齿噤介也。

      临床诊疗中,发热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见症,近百种疾病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且有许多发热都是不明原因发热,这个最普通的见症,对于医生恰恰是挑战性最大的,故而判断清楚“发热”的转归甚至生死,对于在临床摸爬滚打的任何一个医生都很重要。临床不少见什么检查都做遍也找不出原因而死于发热的病例,如果你没有相关的素养,提前告知患者家属,就现在的医疗环境,后果不用我讲吧!当然,如果误判(不严重被说得很严重),对医生个人的声望,多少也会有影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三)兼总结

      黄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而热相合,故有所遗。

      ----前文已经强调过“知常达变”了,理论上完美实现的过程,在现实总有各种干扰因素导致偏差。热病照“邪进: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邪退: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过程完美无误差实现的话,是不会有遗留问题出现的。但是现实不是这样,其中,发热时过度进食是造成热病残留的原因之一,上次和朋友闲聊时说他们湖南老家那边有“伤风怕吃饱”的说法,感冒了吃得饱饱的睡一觉第二天就能缓解。这个说法对外感轻症应该有效,卫气足则外感清浅的外寒自散,对于温热之邪,吃饱则阳明气足,经得起消耗,但大部分情况是不适合的,比如伤寒已化热,暴食会留邪热;比如温病,暴食则会助邪。

      黄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顺,可使必已。

      ----对于遗留症状,合理的调理,是可以治愈的。

      黄帝曰;病热当何禁?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里谈到了“食复”的问题,我自己的经验,小朋友们外感痊愈后食复的出现机率较大,身体经过外感消耗后,对食物的需求会有一个反扑(感冒好后有一阵胃口会特好),这个时间段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就容易出现“食复”,尤其是进食膏梁厚味,我们知道,五谷之精多化气,而五味入五脏,肝脏在拼命解毒的时候,你过度摄入五味,一来对肝脏是个负担,二来五味入五脏,有可能反助五脏残留之邪热!造成热邪的反扑。

      黄帝曰∶其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如何?

      ----以下开始讲两感于寒。其发生的原理在文章开始时便已交代清楚,再强调一次: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的组合形式出现,仅仅是理论模型,现实中并不一定按照这个牌理出牌。

      [岐伯曰∶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

      病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肠满身热,不食谵言。

      病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水浆不入,则不知人。

      六日而死。

      黄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之长也,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

      ===>综上所论,《素问·热论》“每日传经之说”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病理基础的,但对于临床而言,这个理论框架,仅仅是伤寒发生的“常”态,依据这个“常”,一来我们可以这个病理过程推演到其它外感性疾病,二来,我们可以分析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以此把握疾病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所谓“知常达变,善莫大焉”。整个一部《伤寒论》,完全建立在《热论》这个六经传变的理论基础之上,其记录的细节,不过是“达变”的刻划罢了,我也在别的文章中提到过,《伤寒论》的精髓,就在辨病论治和审机论治的结合,这篇文章,也算是为这个观点的一个辩护吧。

    • 家园 逐篇送花,期待后文
    • 家园 (二)

      黄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腰脊皆痛。

      ---- 伤寒在人体的最早表现,是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出现各种症状,这是由太阳经脉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

      ---- 我们知道,卫气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当寒邪侵袭人体全身后,全身之气多少都受影响,当然最薄弱的足太阳首当其冲了,最早出现症状。但当入夜,卫气入腹,次晨外感寒邪没有解除,这时卫气欲行体表就不再那么容易咯,大量卫气郁滞于体内,积聚化热,于是发热加重,而足阳明又是胃的附属经脉,这个时候,足阳明经脉会是体内热量的惟一出口,所以出现足阳明循行部位上的各种见症,也就不奇怪了。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

      ----前文强调过了,寒邪侵袭人体,带来的是人体全身性的变化,只是因为生理特性的差异,因“敏感”而较早出现症状而已,当体表气机因寒邪郁滞,而体内气机又因卫气积滞而致热量积聚,外寒内热,外寒欲内入,内热欲外出,两者相争,这个时候,由于足少阳特殊的生理特性:少血多气。由于少血,当外邪侵入带来全身症状时它是影响最小的(邪由孙络入血络,入经......),由于多气,它对外寒的抵抗力有是最强的,所以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是外寒郁滞的最薄弱环节。而当体内热量积聚有外出需求的时候,会自动趋向外来寒邪在人体的薄弱环节,这会带来大量的热量和气血,超过了组少阳正常的生理范围,故而会出现其循行部位上出现各种症状,且肯定是实证。

      三经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腑也,故可汗而已。

      ----如果卫气在体内的郁积生热没有造成胃腑津液的过度损伤(没有出现腑实证),那么发汗是最佳疗法!一来汗出则寒邪散,体表卫气复,二来体内积热因汗而散。所以《伤寒论》中在太阳病篇包涵了有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见症的处置法,都是以宣通表里气机为第一选择。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如果“三日少阳受之”但体内郁热并没有能在足少阳这个位置打破外寒的约束,那么体内逐日积蓄的热量只会带来自伤,损伤部位首选,当然就是与胃关联密切的脾藏了,脾藏多血少气,体内的邪热会带来大量的津液损耗,脾藏多血,那就责无旁代,其附属的足太阴脉循行的部位,亦因之有见症。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如果在脾脏及足太阴这个环节,体内的热量还没有消解,那么“壮火食气”,体内的火热需要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了,肾藏恰恰又是五藏之中“多气少血”之藏,肾脏气血因之大量损伤,便有出现肾脏不足之症:口热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五藏各有自己的分工,肝藏主疏泄,不但疏泄正常的气血津液,还能疏泄五脏出现难以负荷各类病邪,现代医学称之谓“解毒”。当体内邪热损伤至肝藏时,当然也会出现肝经的见症,但由于肝脏独特的生理特性,这里往往是“邪气”的不归之地,邪热要么战胜肝藏(死亡,即下一条“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要么就是邪热被一点点消解,此时体表郁滞之邪在身体功能的对抗下亦逐日而衰,于是正气渐复,其过程理论上即以下八条条文(再次强调一下:这是“常变”之“常”):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十日太阴病衰,腹如故,则思食饮,欲食;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咳;

      十二日厥阴病愈,囊从少腹微下,

      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

      ----------------

      已过子时,睡觉要紧,呵呵,天明赶工。。。。

      • 家园 我写两句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腰脊皆痛。

        这是麻黄汤证。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

        这是白虎汤证。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

        这是小柴胡汤证。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这是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证。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这是麻黄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证。

        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这是死症。看下文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 就知道。病发展到囊缩舌卷必死。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就知道。不死的症状应该是伤寒厥阴病描写的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但就是这个症状也得看脉,脉紧而弦,就很危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伤寒论与素问应该存在理论渊源,

          张机自己在自序也提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八十一难胎卤药录并凭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中明确指出有素问。

          2素问热论及评热病论及刺热论,主论热证与热病,而发热是人类疾病的永恒主题,也是今古最普遍的医学主题,临床家几乎每天都要遭遇发热与疼痛之证。伤寒论时代也必然要遭遇。因此,对外感热性病的研讨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人的临证实务,应数以千年或万年计。学术传承与进步可分几阶段。

          3单从素问与伤寒论传承来看,可以下判断:

          1)都是以热病为论,所论之病,若比照现代病名,则属于急烈传杀病,如H1N1,肠伤寒,各种肺炎,脑炎。。。甚至类同SARS等病。

          2)都是以所谓外感病为论,外,指的是自然之变,自然之变,又挑战人类生理机能,也决定地球的生物机能发生改变,而生物原致病,是最重要的人类疾病,主要是病毒与细菌所导致。比如,天花麻疹水痘白百破心脑肺肾肝炎等等。因此,中医也是靠对抗外感病起家的,伤寒时代也如此。

          3)素问热论,将外感热病分成三阴三阳,以阴阳区分病的层级,也以阴阳标定经络,经络再连接脏腑。但是,素问及灵枢所论虽函盖最原始最基本的中医主题,是最经典之作,但是,论经络,重针法,所占大比重,论药物,用方很少,或许另有专著专论,对热病也是如此,也以经络定病程,以脏腑描述病证,所以素问论病重在经络,治病主要是用针刺。

          伤寒论则不然,也重经络,也用经络,也以素问的三阴三阳之名,但是,已经将素问的模式又向前推进一步。一是,以三阴三阳直接标定命名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总共是六病,六病之名,是伤寒论首次提出,这已经不同于素问。篇名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更因此,说六经辨证,不如说六病辨证。二是,伤寒论用三阴三阳来区分病层次,并非仅限于经络走行,而且,高度发展了阴阳学说对外感热病的判断与指导,将其实务推进一步,也不仅限于用针,高度丰富了用药,并留下113方,极具临床学价值。三是,伤寒论以阴阳或三阴三阳统筹,观察,判断,规纳伤寒热病,具有特别的临床学价值,也将阴阳学说诉诸于时分精确具体的临证应用,使阴阳由玄学变成实务,甚至对于某方某药的使用也作用巨大,对推断病情进退,推断预后,识别复杂的万千病象,据有重要意义,伤寒论是对素问的继承与发展。

          • 家园 有个疑问

            “伤寒论用三阴三阳来区分病层次,并非仅限于经络走行”,对,那么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内涵是什么?

            • 家园 兄所提出的问题,1,阴阳,2,三阴三阳。

              阴阳,是2,是2个元素。

              但是,阴阳互根,对立,转化,消长。。。其所表达还是2,还是2个元素,这不足以表达阴阳学说的全部元素。

              因为,阴阳,还是无界的,阴阳无界,因此难分成2个元素,就如同1枚鸡卵,卵黄为阴,卵白为阳,但是,卵黄与卵白是血肉相连,其实并无界,因此,阴阳貌似两种态势,其实,还存在第3态,即,阴阳是无界的,是混沌的,是模糊的。

              阴阳的四种哲学意涵,对立,互根,转化,消长,只能表达阴阳的两态,其数是2。并无法表达阴阳还是混沌态,其数是3。

              换言之,阴是1态,阳是1态,非阴非阳不阴不阳。。。混沌是1态。阴阳,是3种元素所构建。

              阴阳,虽然是两个字,却表达3个元素,3种态势。

              阴阳运动层面,是旋转的混沌态,而宇宙,云河系。。。也是混沌的,旋转着,运动着。。。星系分界,难以截然,万有引力,更难区分大小。。。在物质属性上,还是难以截然区分。

              3,因此成为另外1个大数,不过表达了阴阳的3态,表达了宇宙至少有3态,3也因此成为宇宙的大数,表达了宇宙这种大存在的某种真相,当然,也表达了存在的基本态势,与存在的真相。

              阴阳也就不仅仅是黑白,还有灰。

              阴阳也不仅仅表达正反,还有全。

              阴阳也不仅仅表达左右,还有中。

              因此,至今人们对阴阳的理解是缺失的,因为,忘记了3,忘记了运动,而宇宙与生命,即是阴阳,还是运动着的,是运动着的混沌态,不光是光明与黑暗,不光是黑与白,不止是昼为阳,夜为阴,还是昼夜在运动,在混沌着运动,昼与夜,也就不再是黑与白,而是1种混沌,是1种灰。黑白灰。。。是3态。

              3态说,是阴阳说的全部。老子用1段话表述了,1,2,3,到3就戛然而止,以后就是万物了,万字,诉诸于西式数学语言,就是N。N,在当代数学,可用以表达无限大,无穷大,其实,也不过是无界,无极,模糊,混沌。

              当中国的老子发现了3这个宇宙大数,再诉诸于生存实务,诉诸于对生存实务的解答,诉诸于表述之时,3这个数也就是1种度量衡,就是1种程序设定的标准与尺度,1种刻度,1种建构思想系统,建构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分级分层次的基本哲学思想。

              在中国人认知宇宙大数是3,而所有的空间结构,点,线,面最终成1体,所有的物体,也都密涵3。。。

              3,也成其宇宙的系统之谜,系统之密。

              当中国的哲人发现这1宇宙秘密之时,西方人们还在2与2进制中苦苦思索,1时难走出思想黑暗。

              当中国人以阴阳三态思索生命,再以3,将阴分3阴,阳分3阳之时,西方人仍然用2进制思索生命,将生命的态势分为4,其实,还是2,还是2个元素,而2个元素,不足以完美表达存在,3,可完美表达生命与存在,因为宇宙是存在,生命也是存在,大小系统再混沌,但是,系统具有同1律。3,是完美的,2,是不全的。

              希伯克拉底提出了4液学说。

              中国人提出了阴阳学说,提出了5行学说,我提出了3态学说,其实,也不是我提出,而阴阳学说本来就涵有我所谓的3态论。

              将阴分3层,或再分,将阳也分3层,或再分,是1种多快好省完美节能的人类哲思,思想的意义重大。

              现存的记时法,即可以2为公约数,还必须以3为公约数。

            • 家园 阴阳学说,是中国人,中国土著人观天观地观生命,观象所得

              最精确,最简练,最高度,最伟大的表达,最终不过诉诸于阴阳这两个符号。

              也因此,是超西方的,是中国人最独特的哲学思想。

              中国有过诸子百家,最终,其所有观象之哲思,都尽归于阴阳1家。

              东西方地球人类都在观象与思想,思考与探索,思索与表述。

              但是,中国人的表述是最成功的,因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天地之道过于精确,过于宏大,过于难知难解而神秘,但是,人类们还是要表述。。。而最完美的表述,不过两个字——阴阳。

              阴阳,也可用另外字符以表达,比如—与— —。就是易经卦爻符号了。

              以我对东西方人类哲学的浅读与理解,西方人类与东方人之哲思起源,可以苏格拉底与老子孔子为代表,而老子之思涵盖孔子,则西方哲人苏格,东方哲人老子。

              苏格与老子大致生于同时代。

              当苏格满街跑,到处拉着人们讨论探索,即给别人解惑,也给自己求解惑之时,老子已经对很多重大哲学主题或宇宙,自然,天地,生命主题获解,获正解,此类哲学主题的正解,也算是终极之解,此类哲学主题的正解,至今,还有很多,西方人类还没能超过,也许永远不能超过,也不必超过。

              我看到美国的哲学家,或德国的哲学家,手中握有老子道德经,很多美国人甚至将道字写在1面墙上,刺在自己的前胸,或后背上。。。表达了西方人对老子哲学,或对中国人哲学思想的痴迷与好奇。

              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西方人很读懂了老子,但是,老子之思,其最高境界的表达,不过两字:阴阳。

              道生1,1生2,2生3,3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如此而已,呵呵。

              老子道德经5000言,总论宇宙万物,总论生命与人,总论人与社会,总论人与自然。

              但是,最终止于阴阳之论。

              以我看,近现当代的中国哲人,科学家,大师,医学家,中医师们至今并未读懂阴阳,也至今未能读懂中国人自己所独有的,独创的哲学思想,而这种哲思,其意义涵盖了终极的宇宙之理,与天地之道。。。中国人创造了人类史上很优秀辉煌的文明,中国人的大脑也产生制造了人类史上很顶级的哲学思想,就是阴阳学说思想。

              中国人所有的创意,所创所有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其最高统领思想是阴阳,最终归属于阴阳学说。

              近现当代的中国人,因为西风渐进,却被西风所薰染,最终有些迷惘,竟然忘记了中国的老子,也不在想深知老子说。

              而西方人却在朦胧之间好奇老子,读老子,但是,老子之思诉诸于中国汉字加以表达,西方的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很难读懂,因此,失望之时,竟然说中国无哲学。

              而中国人深信此说,也就丢弃了老子,更放弃了阴阳学说。

              但是,此说却深存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之中,是中医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内核,并诉诸于中医临床学的实务与实证。

              但是,现存中医读本,现存中国的中医人并未能深解阴阳学说,因为,读中国古哲学需要宁静致远,当代中国学人1直被物欲与西方科学人类的喧嚣所搅扰,以致于6神无主,任凭西方人的电器火车在自己大脑里往来奔驰,于是自己的思想也就寒热往来。。。失去了常温与常态,头脑过于发热的中国人,中国中医人应当降降温,冷静地思索1下中国老子说,思索1下:何为阴阳?

          • 家园 4)素问之中,记载大量的刺法,着重于用针,鲜少用药,

            或许另有专篇,或许药存于《外经》之中。不过,针与药殊途同归,各具特色,各有其独特之用,针药并举,亦是完美之举。

            但是,灵素所存用针经验,价值重大,即使外感病,极重的热病,亦可施以针术,当今之世,人们多用针于内伤杂病,或慢性病调理,或所谓疑难病,已忘却了针刺术对急性热病的施用,而这恰恰是内经时代国人的国术。我粗略翻捡国人抗萨的经验资料,用药居多,鲜少有用针之举,令人遗憾。

            5)伤寒论中也承继了灵素之学,也重用针,惜全论只留下少数文字记载,如“。。。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之类,皆表明伤寒论时代,医家也以针刺应对急性热病,或针药并举。

            总之,以针刺之法应对外感病,应引起重视。

            6)伤寒论主要记载了用药,与内经相比,应是存世最早,最完善的临床学经典之作,是临床家入化境,所躲不过的必经之途。

            其临证的作业模式,至今也是科学合理的。

            付:关于“六病辨证”的提出

            我高度重视原创,研讨伤寒论,必须高度以原论原文为依据。

            比如,所谓六经辨证,就不如称为六病辨证,因为全论有六病之记载,没载六经之名。六经,是指经络,六病则含意深广的多。而且,以经络论病,是素问之初的热论所创,至伤寒论时代,已经发展创新,将外感病的学术大大推进了,推进之处:

            1是,以阴阳,再分三阴三阳,用以标定病的层次,深浅,轻重,演变。

            2是,以三阴阳论病,将人与病投放于大宇宙,大自然的运转时空中加以观察。比如,与地球生命规律最相关的时空是太阳,是昼夜,是四时,是寒热。。。人体之变,生物(病毒,细菌等)之变,都随此时空的规律变而规律变,因此,以三阴阳为尺表定人与病,容易把握病之真相,在万千病象中把握总趋势,准确用法用方用药。这是三阴阳辨证,或六病辨证的新奇之处及价值,超过素问热论。

        • 家园 我理解

          ,你在强调“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是危症,但临床上“烦满而囊缩”的情况非常多见,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生活中仔细观察,当冬天洗澡时,如果水温偏低,这个生理过程也会发生(轻度)(这个发生的原理是和伤寒热病的发生原理一致的,只是程度的不同罢了),所以没必要强调有这些见症便是死症,这不符合临床,也不符合《内经.热病》,《伤寒论》也没有具体讲到这些,事实上,当受病程度重的时候,在厥阴层面是很危重,但是受病程度轻浅的时候这个过程也是必然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时间长短或者发生的程度容易让人忽略罢了。当然,正确的治疗,可以在这个节点之前将病势打断,提前痊愈。“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的表意指向当热邪到了厥阴还不能缓解,因之会出现脏腑不通的情况,这会导致死亡。并不是指向当热邪到了厥阴就会死亡。这一点兄台应当仔细体会!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伤寒论》的原文,这条经文是指向外感疾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倒不是说就这个就安全,那个就死亡(烦满而囊缩)。

      • 家园 花,兄的这些对伤寒论的解释大概是我见过的最不玄虚的了

        这几天感冒咽喉肿痛,历程和您列出的几乎一致。

        先是头稍疼,咽喉疼。苦思后,用了蒲地蓝消炎片试探。不见缓解。翌日,喝炙甘草,加剧。更不解。第三日,用葱豉汤宣通,稍有缓解。下午贪喝老火汤,木棉花扁豆煲猪骨(南方这个季节爱喝的汤),母亲还别出心裁,加入了党参黄芪(无语),晚间发生小腹泻。喉痛加重。第三日,用单味豆豉汤。喉痛减轻,但痰黄,耳稍聋。应该是加深了。

        平时对这些小病痛,愿意一个方子一个方子摸索,虽然不免庸医杀人(当然连庸医都不够格,只是爱好者),但去医院,效果也不见地比自己瞎吃药好。

        这么说,我开始得用泻法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