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精神支柱始缺失──忆80年代初期的思想波动 -- 潇洒书生

共:💬219 🌺1641 🌵6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精神支柱始缺失──忆80年代初期的思想波动

    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思想领域最大风暴始于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出台。

    当时,我在一家军工企业当工人,兼职是厂团委宣传委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看到《决议》的时候,心里极其痛苦:咱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居然犯了那么多、那么大的错误!尽管当局一再讲,要把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分开,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真的能够这次理解吗?据我所知,即使是普通的工人,也很清楚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人为切割的。后来才知道,《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还算“客气”,若按有些“幸存者”的主张,恐怕会说得更难听。当年有一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文献汇编公开发行了,里面收录了邓小平对决议起草小组的不少讲话,表面上看,邓小平是“维护大局”的。不过,既然中央的决议已认定毛泽东犯了大错误,他发起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毛泽东思想还会有啥“指导作用”?我所在车间的党支部组织委员老宋当时就讲,“毛主席从天上掉到地上了,毛泽东思想却从人间供到天上了,让党员们敬而远之了”。

    北岛当年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曾轰动一时,只是被许多青年人当成光明之火的不再是“四项基本原则”,而是来自西方的种种理论和生活方式。

    老邓大概也感到这样的状况不妙,于是,大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可是,经济体制等等既然在加速向一直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靠拢,这思想上“自由化”就不可能反得彻底。

    八十年代的党务工作者是郁闷的。他们真的成了职业的宣传干部。他们过去大批特批的“大毒草”早已成了香喷喷的宝贝,而长期坚持的原则要求已成了僵化保守的“垃圾”;他们现在照本宣科的东西并不是自己内心信仰的但又是自己不能不声嘶力竭去宣扬的,因为自己的职业就是干这个的……

    这时,比较“聪明”的政工干部纷纷要求“改行”。没有“改行”的政工干部和所在的部门也很快被“边缘化”了。

    如今崛起于政坛的所谓团派“大佬”们,当年在各级团委供职时干得最多的事是搞“五讲四美三热爱”,或卖力的组织青年人跳集体舞、唱《金梭与银梭》。于光远那句“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一度成为团内组织生活激辩不已的热门话题。所谓坚定的政治立场是需要养成的,而不是标签化。

    百花齐放之于社会可能有益,但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在信仰、信念、理论、理想上百花齐放,那就难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潇洒书生:【原创】城头变幻大王旗──难忘1980

    通宝推:李寒秋,hullo,尽量不冒泡,威武,起于青萍之末,爱吃吐司,老老狐狸,程不悔,洗心,子玉,
    • 家园 【讨论】无尽的感慨

      两年后,重看这篇文章,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是信仰。虽然,官方并不公开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而实际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问题。我认为:从八十年代起,执政党的指导思想逐渐丧失了主导、垄断的地位,尽管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增加了什么邓理论、江代表、胡发展观等等,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其认知度、认同度与毛泽东思想当年的地位比较,实在有天壤之别。这是什么原因?

      我的体会是:一、中共的理论根本是突出阶级性的,所以,中共创建之初,就宣称代表工人阶级、劳苦大众利益,工人、农民、穷人是党的阶级基础,并在很多年间也确实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中共这样的理论和实践自然能够争取占人口大多数的普罗大众的支持、信服。现在,则强调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而中下层民众只是寓于“最广大中国人民”之中。现实中,工人、农民这个阶层或阶级则总是被代表,再没有政治上、经济上曾经有过的尊崇地位。目前,“最广大中国人民”之中最活跃、最有权利和手段的只能是官商而已。所谓无产阶级的思想现在大多写在纸上,而过去坚决反对的资产阶级思想、坚持改造的小资产阶级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实际上的支配地位。长期以来铺天盖地大肆宣扬和社会实践就是这样的理论或主张,后果不言而喻。不再固守坚持依靠和根本维护的阶级基础,事实上左右不讨好。这是中共执政的最大危险。二、邓小平讲了“四项基本原则”,于是,一些人跳出来攻击他“左”,真的是冤枉他老人家了。“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最落实的就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如果共产党所言所行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灵魂,其“伟大、光荣、正确”又在哪儿?现在一些所谓左派,只是在过去语录上寻章摘句骂骂咧咧而已。而那些在官媒上维护国体形象,在网络上封杀异见的言行,居然被称之为“左”,同样不够准确。因为,其立场、观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看不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去年,上面出了一个课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纯洁性”。上面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我发言说: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应当全面。首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当成摆设,而应作为指导思想体系的根本和源头。当然,这些话只能说说,别人没有听进去。

      我仍然认为:百花齐放之于社会可能有益,但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在信仰、信念、理论、理想上百花齐放,那就难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宝推:nanimarcus,老老狐狸,
      • 家园 瞧不起寻章摘句了?

        看来足下浓眉大眼如此,不让马恩列斯毛专美于前了。

        且看足下高论,如何批倒批臭经典著作,让非党非团分子从此闭嘴,再也不能“寻章摘句”。

      • 家园 下岗职工,农民工支撑的发展

        下岗职工,农民工好像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吧,理解了这两个群体存在的原因,就会对改革开放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本质不过是典型的右派专制,经济开放而已,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先例,只是中国最为典型而已。

        百花齐放,是要有前提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总的来讲都是,主题鲜明,百花齐放,现在中国不是需要百花齐放,而是需要主题鲜明。

        不争论,不折腾,不犯颠覆性错误等等,不也就是补,改开后的各种理论不过是补窟窿而已,但仍总是捉襟见肘。

        左派专政,已经不可能了,右派专制,也难以为继,中国还有三条路,要么维稳硬挺,要么陷入混乱,要么出现中流砥柱,但中流砥柱的群体在那里呢?在硬挺与混乱之间,可选择的只有维稳硬挺。

        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人类历史有法制废弛,道德败坏的复兴与崛起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的内因有两个,一是毛泽东红利,二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血汗,后者又是基于前者而产生的,至于中上层的官僚买办和野蛮资本,主要是寄生者。

        只是一点感慨。

    • 家园 有些相关话在内链贴说了,不重复,内链之:

      http://www.talkcc.com/thread/3367790

    • 家园 把反右、三年困难时期,文革看成和平时期的失误是有待斟酌的

      新中国开创前二十多年一直遭受孤立围剿,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说成是和平建设时期是有点勉强。朝鲜战争、西藏叛乱,中印战争,越南战争,伊犁事件,珍宝岛战争,这二十年依然是准开创时期。一直打到文革接近尾声,尼克松访华,中国进入联合国,中国才完成开创之功。此前以阶级斗争和半军事化的供给经济制度建立了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为此付出了三反、五反、反右、文革之类的社会成本,路径的经济效益明显是显著的。一直到文革蒋家王朝都在在做反攻大陆的活动,这种和平最多只能是战争威胁下硬撑出来的和平。前二十多年实际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继续,中国还是处于应付战争的状态。这种战时经济,目标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只能是损失最小化。反右文革的社会损失绝对小于被外国占领的损失,而外国侵略企图一直是不断的明目张胆事件。

      49年到76年,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战时经济状态下发生的。看看美国反恐战争国内的人权状况,就能理解中国在受到美苏两霸封锁之下难以顾及一些所谓“人权民主”的发展途径了。看看印度没有这类政治运动,其发展的社会成本就低?不见得,实际上,印度发展的社会成本比反右文革的社会成本高多了,种姓压迫绝对比反右和文革迫害的人群要大要多,至今印度农民自杀率世界第一。以为实行西方民主就可以避免付出这些社会成本是痴人说梦。几乎是同一时期,印度的宗教冲突就比64天安门广场冲突死亡人数要多得多。

      国家决策错误各国都有,中国新中国建国后的一些失误,比起中国在两霸封锁下走入联合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太大的失误。毛泽东不是急功近利的的人,新中国走成这样,是在国际环境下走出的好路子,用诗人的话来说,就是险韵出好诗,都是逼出来的。对照历史和世界所有风云人物,都绝对走不出比毛泽东领导的中华民族翻身的更好的路子。

      通宝推:飒勒青,hullo,box,collaps,
      • 家园 三反、五反,不该反吗?

        网上很多喷子,连三反、五反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喷。

        百度一下: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 家园 续貂,关于80年代----爬楼的一些感想

      1。张志新

      看了下面“工业革命”的介绍,如果张志新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呼“打倒毛泽东”之类的口号,那是她自己找死,被判死刑一点都不冤枉。我记得我小学一二三年级那时候,毛主席还在世或刚去世不久,我们那院子里有野猫出没。曾经有大孩子追猫玩,边追边喊“打猫打猫”。被人汇报后,“打猫”成了一起相当严重的“政治口号”,派出所和单位都来调查的,查孩子,查老师,查父母。所以父母不让我们讲和“猫”有关的话。现在当然宽松了,不会这样了,可是你也不能拿现在的标准硬套当时的社会现实。

      粉碎四人帮时,我们还是小孩子,连江青是谁也搞不清楚,毛远新根本就没听过。有个同学,平时挺皮的,大概听家里讲到毛远新什么,有天课间玩闹,他就跟我们说:“毛远新也是反革命。”我们就嘻嘻哈哈笑他瞎说。他见我们不信,大怒,一下跳上课桌,振臂高呼:“打倒毛远新,打倒毛远新!”然后觉得威慑力不够,跑到教室外,正好有个路过的老师,他跑到老师面前,又一次振臂高呼:“打倒毛远新!打倒毛远新!”这才把我们镇住。牛!

      张志新另一个是著名的关键词是“割气管”。当时的普遍印象是割气管后枪毙。七九年光明日报登文章的时候,我们还小,讨论不了,后来正式的受教育是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私下曾经争论过,割了气管,人还能活吗?有个孩子的妈在医院工作,说,我妈说的,割了气管马上就死了,根本不会再枪毙。不过这在当时还算不上什么“怀疑”。

      2。四人帮。四人帮确实是毛路线的继承者。其实华,以及吴德陈锡联等在政治上更靠近四人帮而不是邓小平。但是,继承毛的路线而没有毛的本事,其实是害了他们。江青在文革中迫害了很多文艺界人士,因为这些人了解她30年代在上海的一些破事。就凭江青的这个气量和水平,离毛差得太远。她要是有朝一日作了主席,那还不知道把中国折腾成什么样呢。在“四人帮”和邓之间,我情愿选择邓。

      记得粉碎“四人帮”后,对康老有个特别的称呼,叫做“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顾问”。我听多了就问老爸,谁是四人帮的顾问,老爸支支吾吾地不说,后来才知道是康生。对毛远新也有个称呼,叫“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代理人/死党”。不过以我们那个年纪,也不知道康生毛远新是何方神圣,

      现在的毛派的关键问题是,你找不出毛这么一个人。中国2000年历史,皇帝这么多,单要说啥啥之治,也就文景、贞观、开元、康乾数人而已。往事可忆,来者不可追。象文革那样,为了“反修防修”,利用自己的超级威望,一举摧毁官僚阶层,这个事情只有毛能做到。毛后无人,人亡政息,也属正常。

      对人的自私的本性,毛有深刻的洞见,并且试图以文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可惜的是,当时人们,包括打倒人的人和被打倒的人,都不理解他的举动。前两年回家和老爹闲聊,他在文革时是个青年老师(不是党员),说,听到毛主席说,资产阶级就在党内,我们吓了一跳,谁呢?看看这个不象,那个也不象,大家都是紧跟毛主席的。毛的这种洞见,今天去回望,你才能理解一二。

      3。不歪楼了,说说80年代。80年代初到中后期,和压抑、拘谨的70年代不一样,社会环境在一点一点开朗起来。当然这也许和我当时从少年到青年的年龄有关。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社会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气氛。从70年代末,就听过姜昆的相声“我看那包子熟了没有”,后来还有个“那大裤衩子(指毛远新)是怎么爬上来的”,以及“祝酒歌”,这些算除旧吧。下面是迎新,从歌曲看,最早解禁的歌曲是李谷一的乡恋,那时也不会唱,就哼几句,现在看看那歌词一般般,似乎有点语句不通。然后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稍后“希望的田野”,这是真正是社会思潮的反映,充满了朝气,有点象50年代的中国----当然我没有经历过50年代,纯属想当然。你也可以说现在也充满了希望,朝气蓬勃,不过那时和现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

      当时,社会矛盾还没有显现,或者说似乎还没什么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也很正。农民,工人,城市阶层,大家都满意,共赢,端的是和谐社会。有人说这是邓的收买,就算是吧,可是能收买出这个效果也是不容易的。

      可是,美好的日子总是太短,矛盾终究要出来,当有人发现权力可以转成利益,并且这样做了以后,全民的盛宴就结束了。其实那时的腐败,和后来比起来真是毛毛雨啦,也就是大吃大喝,以权谋私,官倒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到了80年代末期,终于酿成了大事件。

      通宝推:唵啊吽,南山南,只是想看看,AleaJactaEst,
      • 家园 这一段很同意

        80年代初到中后期,和压抑、拘谨的70年代不一样,社会环境在一点一点开朗起来。当然这也许和我当时从少年到青年的年龄有关。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社会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气氛......从歌曲看,最早解禁的歌曲是李谷一的乡恋,那时也不会唱,就哼几句,现在看看那歌词一般般,似乎有点语句不通。然后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稍后“希望的田野”,这是真正是社会思潮的反映,充满了朝气,有点象50年代的中国----当然我没有经历过50年代,纯属想当然。你也可以说现在也充满了希望,朝气蓬勃,不过那时和现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儿子突然说起当年美国航天飞机项目,就是航天飞机上有几十公斤的多余载荷,就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征求小实验方案,带到太空做实验。当时中国也参与了,我设计的方案还选到了北京,不过最后没选上。介绍完了当年的方案,附带说到当时的社会,我也觉得一样是中学生,我们那时确实比今天的少年人有朝气。

      • 家园 这句话不对

        割了气管马上就死了,根本不会再枪毙

        他可能误会成血管了,或者被勒住气管。割开颈动脉人很快就会死,气管不会。医院里抢救病人,有的时候,需要气管切开,便于病人呼吸。

        切开气管的患者,很痛苦,无法说话,因为气流无法上送到声带。但是,仅仅气管切开,是不会死的。

        网上找了段:气管切开术

      • 家园 我个人不喜欢您说的“张志新的言论在当时就是该死,一点也不

        我个人不喜欢您说的“张志新的言论在当时就是该死,一点也不冤枉”。我觉得就因为一个人说了 “打倒毛XX”,向党组织的一些政策提出些反对意见,就要被处以极刑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儿。您呢?如果您认同当时对于张志新的处理,那我无话可说,从此对您绕道而走就是了;如果您不认同当时对于张志新的处理,那么您写这个贴子的目的何在呢?张志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她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因言而死的无辜人。那些怀着赤诚而含冤而死的人。您不能说,因为当时就是文字狱的时代,所以他们死了也活该。我们后人的任务应该是唾弃文字狱,并且让文字狱的事件不再出现吧。

        您说的80年代的社会风气的那种积极向上,我个人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粉碎了四人帮,国家走上了正轨之后的一种表现,与49年国家新建时是一样的。

        • 家园 张志新的死亡在俺看来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因为她当年一开始并没有被判死刑,她在监狱里可能坐了好几年牢,到最后才被判了死刑。

          所以这个案子,如果细细纠缠起来,俺个人认为应该等到全面开放卷宗档案之后才评说比较好。

          至于你说的张志新‘赤诚’?这个就有点不对付了。一个成天高喊要打倒伟大领袖的人,如何证明她的赤诚?

          除非你是想说,张志新的赤诚,是应对的另一种社会或者领袖,那俺没话说。

          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她所处的现实社会判她死刑,不就是正常的吗。

          自相矛盾呢。

        • 家园 在抗日战争时期满大街高喊日本天皇万岁

          被当成汉奸干掉是不是该死?尽管也有可能出现,这个人是被迫无奈的,或是假意骗取皇军信任的情况。

          言论自由也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大多数人承受的底线。

        • 家园 向上兄,你误解我的意思了

          我并不是说张志新死了活该,而是说,在当年那种环境下,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止一次大喊“打倒毛泽东”,必然是死罪。张志新是成年人,是党员,这种常规一定是知道的。她这样做,就是冲着死去的。所以我说她死得一点也不冤。

          比如封建社会,绣龙的黄袍是专给皇家穿的,平常人,无论官民,穿了就是死罪,这是当时社会的共识。可是有人觉得这个规定不合理,偏偏要穿着个黄龙袍逛大街,结果被官兵抓起来判了死罪。你说他冤枉吗?

          我并没有赞赏这种让张志新死亡的制度----就是你说的文字狱吧。而是说这种制度是当时的一种客观存在,你和它硬碰硬就是自取灭亡。随着文明的发展,这套制度很快走向寿终正寝,这对所有的人是个好事。

          另外,就我自身的感觉来说,80年代初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了80年代中后期,即使有李燕杰曲啸等人的鼓吹,以雷锋为代表的经典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就被经济利益,个人价值所取代,其中88年的蛇口争论就是一起典型的事件。当然,这个“取代”并不是蛹变蛾子那样突然的转变,而是个逐渐的、混杂的过程,可能各个地方还不一样,这个过程一直到“东方风来满眼春”后定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