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只猪的生与死 -- 淮夷

共:💬65 🌺46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惨

      过去三十年的生活水平看上去提高了,其实不过是从吃不起肉到吃得起质量很差的肉而已。

      • 真惨
        家园 我很久不吃猪肉了

        当然,不是因为这本书闹的。

    • 家园 国内养猪还好吧

      我在国内的一个养猪场干过一个月,照顾一个200头猪的猪圈。我也参观过别的养猪场,我怎么感觉养猪场猪的生活环境比养鸡场好得太多了,绝不是文中描述的这样。

      冬天我们要烧煤给猪圈保温,给猪换褥草。猪圈里面还有夏天淋浴降温的装置。而且是7到8头猪一个圈,它们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每天也会打扫。猪圈里面有自动饮水器,猪自己去咬就会喷水,这样不会把猪圈弄湿。我每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猪拌食,就是在玉米粉中混合少量鱼粉,然后加水到一定湿度。湿度很讲究,要不干不稀,适合猪的口感,峰值的时候一头猪一天吃10块钱的口粮,比我吃的还要多。

      一头生猪那个时候就是1000块钱啊,死一头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啊。所以都是小心伺候。而且猪有瘦肉率这个指标,不能像鸡关在笼子里面,还是要有一定的活动。养猪切忌惊扰,猪受惊之后就不长膘,所以没事我们都不进去的,更不可能虐待猪,一头猪叫唤起来整个猪圈都没有宁日了。

      进养猪场肯定是戒备森严,卡车进门要停在石灰水的池子里面。而且我们都是封闭的,闲人免入,自己也不准探访别人。这样的政策是防止猪的流行性疾病的传播。猪瘟很厉害,一个下午就可以挂掉几百头。

      但是也有养僵的猪,会被提前处死,不过我们是电死,干一天活很累,谁也没精力去虐杀猪。小猪来的时候也是被切尾被阉割的,那个是种猪场的事情。不过现在都很正规,会根据地区接种不同的疫苗,然后终生耳朵上有表明接种的耳标,没有耳标屠宰场拒绝接收,抓到会被重罚。我没去买过小猪,不过接小猪的人回来都是盛赞种猪场的环境,祖宗三代都有明确记录的种猪,怎么着也不会沦落到文章里面说的这个下场吧,好的种猪可比车贵多了。

      养鸡场就是那个样子,无论蛋鸡肉鸡都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很可怜,而且的确要切喙。不过那张切喙的图片怕是也有问题,正规是电热丝切喙,切后会封闭的。

      • 家园 国内工业化水平和米国有差距

        也许,也许,晒选和改造出比较白痴的猪的品种,他们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 家园 现在的养猪场更好一些,不过还是建议暂时不吃猪肉

        我刚去看过一个,新型农业项目,从种猪、蓄养、沼气发电、种植、饲料加工一条龙。我问董事长,如何避免猪过度使用抗生素?他说,道理很简单,把猪的生活条件搞好,发病率自然就低,那就不用很多抗生素。我看他们全部现代化封闭厂房,有暖气,有自动清除粪便,饲料和水自动调配,号称猪的宾馆。

        现代化养猪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比农户散养高的多。双汇这次出事,还是因为没有全部自养,而没有自养的原因还是成本太高。

        所以,为了挽救中国中毒60%以上的养猪业,我建议,第一,目前暂时不要吃猪肉,消灭散养和小刀手;第二,拒买双汇,让双汇好好疼一回;第三,以后吃猪肉也只吃品牌货,宁可吃贵一点的,让养殖业有钱赚,有动力养好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谢分享

          双汇不知道会不会变成三鹿啊。

          • 家园 可能变半死三鹿

            猪肉比牛奶好一些,储藏期长,能冷库储藏二三年不变质;双汇自产的还是比较多的,喂瘦肉精的应该不是全部;双汇是上市公司。

            但不死也得扒几层皮。万老板的身家估计得缩几番。当年我还曾陪着万老板忽悠过几十家机构投资者,把18道检验说的舌头起泡,想起往事不由得不说:万总,活该啊!

      • 家园 为什么要切嘴啊?
        • 家园 切喙是为了适合饮水器,

          现代化养鸡场鸡不是从盆里喝水的,因为那样容易把鸡弄湿,会生病。饮水器是个小管头,鸡咬它时才出水,不切喙的话上喙长,没法咬管头向下的饮水器。

            所以切喙只是切上喙,而且基本不出血,那张照片是为了增强书中说法的效应忽悠人的。

            那本书其中许多地方是夸大了的,比如说现化化养猪场都会很注意卫生、通风,否则猪很容易生病,不搞好卫生是场主自寻死路。肉用的猪、牛等大牲畜都得去势,否则肉没法吃。你如果有幸买到一股骚味、硬得咬不动的猪肉,那么恭喜你,买到没去过势的老公猪肉了。

        • 家园 工厂化养殖密度太高,动物很容易争斗,把喙切掉是为了防止

          争斗中的受伤几率。

          另看到一条说明 “适时正确断喙 去喙比不去喙的鸡节省饲料6%左右”,不知道节约的饲料是不是因为减少了争斗行为的结果。

          至于去喙跟饮水器的相关性,我暂时还没有找到。

      • 家园 铺稻草是很人性化了

        猪的习性是喜欢稻草的,但是大规模养殖厂是水泥地,不提供任何稻草。

        本书作者所描述的对象主要是那种超大型的工厂农庄,以养猪为例,至少是百万头量级的单位养殖规模。小型农场(比如您提到的),养几百头上千头,这都有可能更加人性化对待动物,而规模庞大的农场却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cost-benefit分析下来,那样不够划算。

        如果您感兴趣这个话题,推荐读一本书《动物革命》。该书记叙了几十年前的美国工业农场。而Eating Animals这本2010年的书,看起来动物的状况并无多大改善。我并不是很有发言权,只是猜想中国的情况也许比美国要好一些,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动物饲养的集约化普遍而言还没有达到美国的规模。

        另外中国的动物法规还是比较宽泛的。我接触过一两家北京和上海的动物实验公司,是给美国大的制药公司做动物实验外包的,听企业老板说起用白鼠、狗、猴子做药品实验。这些国产动物一来便宜,二来国内没有法规限制。

        • 家园 水泥地就是为了好清洗,否则泥地成本更低。
        • 家园 我不认为是成本效益分析导致的

          就我所在那个小养猪场,都极其重视成本效益分析,更不要说国内大的养猪场了。比如为什么烧煤给猪圈保温。道理很简单啊,一卡的热量,是煤便宜还是玉米便宜?你不给猪舍保温,猪就把吃下的玉米给转成热量了。还有为什么要上褥草?因为冬天地上很冷,猪直接躺在地上会拉稀,影响生长,甚至会传染其他的猪。成本效益分析到什么地步呢?我们的猪的品种有料肉比曲线,这个曲线的峰值在180斤附近,也就是说,养到180斤卖理论上是最合算的。但我们都是200斤的时候出栏。因为国内屠宰税是按头征收而不是按重量征收,所以这个曲线需要被修正,峰值就成了200斤。当我听到这个说法,只能由衷地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比经济学的课本强大得太多了。

          而且我们不光换褥草,还会检查每个猪的屁股。如果哪头屁股不干净,那就是拉稀了,需要把药片混在饲料里面骗它吃下去。像高朋满座所言,我们也不给猪另加抗生素,在正确的措施之下猪的发病率很低的,也不需要瘦肉精,一定的活动空间加好的猪种可以保证的一定的瘦肉率,同时也不需要安眠药,靠的是避光的猪栏,和饲养员不去打搅。靠正道也许比玩邪门的劳动投入大,但收益率相差应当不多,随着检测手法的进步,玩邪门的损失会变大。另外高朋满座有点说的不对,这样养比农户散养的每头猪的成本也许高,但总体效益也大。我们的猪四五个月就出栏,全年无休,资金周转率高得多。在最后的出栏价格上,以及屠宰场关心的胴体率等指标上,农户散养的猪也完全没有竞争优势的。

          而原文中提及的很多问题,如母猪的疾病,小猪的高遗传病比例和高死亡率,小猪的腹泻问题,阉割处死的方式,在我看起来是完全不符合cost-benefit分析的,和我在养猪场里面学习到的东西正好相反。

          现代的养猪场,极其重视猪的品种问题。我们养的叫外两元猪,就是两种引进的优质"纯系"种猪杂交以后形成的杂交系。所谓"纯系"猪种,就是指通过反复近交得到的纯合系。你可以假定它们的基因组的姐妹染色单体是相同的,因此,同一系的父本母本交配以后会产生和他们自身几乎完全相同的子代,而不同系杂交之后的第一代杂交系的性状也是可预测的。尽管纯系猪有诸多生产性能上的问题,例如不耐疾病生殖性能差,但性状应当非常稳定,不会有高比例的遗传疾病。有高比例的遗传疾病,甚至同一批小猪长起来以后形状差异过大,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种猪退化了。美国的养猪场不需要考虑引进时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他们的种猪的突变率非常高,而这又与种猪的饲养有关。种猪要吃好睡饱身体健康精神舒畅,吃好不是吃饱,要营养均衡多青饲料,精神舒畅就是要有一定的活动,massage啊music啊那是奢侈糜烂的资本主义社会,至少也要接近猪的自然状态。像那样虐待母猪,甚至搞注射荷尔蒙这样恶劣的手段,是成心要把猪种搞垮。引进一个猪种的代价极其昂贵,光引进怕是就要几百万人民币,而且,搞垮一个种母猪,报应会在小猪身上显现出来,一头种母猪对应的是几百头商品猪,几十万人民币啊,再怎么计算成本效益,也要拿出几千块改善改善种母猪的生活环境吧。而且国内的商品仔猪,母猪多用的是本地猪种,生殖性能好,一胎几十只,是洋猪的好几倍。这个做法肯定比提前断奶激素刺激更符合成本效益分析,而且小猪抗病性能对粗饲料的耐受都好,生产性能损失也不多,这才是正道啊。

          还有我搞不明白虐待小猪怎么能提高benifit,降低cost呢。这就和养孩子一样,小时候没教好,这后面要改过来,那耗费可就大了。前面养僵了,后面所有的饲料钱都白费了。而且这小猪也是钱啊,现在一头仔猪几百块,又不经折腾,谁都会小心伺候啊

          所以按成本效益分析,老美应该用自己的畜牧业书本上那些正确的科学的看起来也人道的手法,可是为什么他们却走上一条文章里面描述的邪路呢?我想了好久,最后我的结论是:制度问题。

          我看到的制度问题有两点,首先就是垄断问题。一旦垄断,他们对降低成本研发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兴趣都缺乏了,小猪在大量死亡,可是不影响盈利,死猪的损失都被加到消费者头上,反正消费者没有选择。同时在寡头垄断下面,又有低水平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下,改造猪舍改进猪种投入高风险高,属于不合算的投资,所以大家把精力和钱都投到怎么瘦肉精荷尔蒙这样的短平快项目上。美国瘦肉精一直是合法的,而且被广泛使用,荷尔蒙我之前没听说,但是想想也一样。更聪明的应当投资在政治上,比如组个行业协会投资几个国会议员,呼吁呼吁放宽对畜牧业的管理啊,相比费心考虑怎么提高猪的瘦肉率,投资少,收益大。所以老美的肉,激素抗生素怕是过不了中国的标准的,他们的疯牛病检测更是儿戏。

          还有一个制度问题在管理上。国内百头规模的养猪场,老板会参与劳动,万头规模的养猪场,老板能直接管理到各个猪圈而不依赖于一个中间的管理层。猪对老板来说是赚钱的机器,雇工虐待猪就是破坏机器,嫂可忍叔不可忍啊。老板在第一线,会直接阻止员工一切有损于劳动生产率的行为,比如砸死养僵的猪。几百块的电击棒,一下午能处死几千头猪呢,省下来的时间精力,用在给猪换褥草上多好,不行的去休息搞劳动力再生产也行,现在员工是发泄了,可一面墙全是血,还要打扫是不是。现在呢,股份制+职业经理人,管事的只要下面的别玩得太狠影响到他自己,多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外加有工会这一大杀器,员工还能隐性怠工。比如阉割,用把手术刀多好,可效率上来了,就会减少就业岗位啊,所以还是直接用手扯,至于小猪的痛苦与死活,那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通宝推:秦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