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中日救灾比较 -- 哈哈一笑

共:💬225 🌺3236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以参看郭安宁写的《唐山大地震》,

        技术上的因素非常简单。唐山大地震后,由于唐山大地震预报的失败,当时全国的地震群测体系处于几近失控的状态。由于虚警率过高,直接导致了全国近一半人口处于应急状态。这一结局,最终使地震局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出准确的短期地震预报,只能做出时空范围更为宽泛的预报。最后,因为那个你知道的谁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有效地控制人群的恐慌情绪,做出的决策趋向于保守。自然也就倾向于将中短期的地震预报结论控制在小范围内讨论。

        对于长期的预测地震局还是做的。也就是所谓的全国抗震设防区域划分。这个结论在理论上是个法律结论,如果真的执行的话,汶川这样子的地震,blah, blah, blah,你知道的。

        至于是不是像楼下那样刻意不提倒也不见得。主要是人们更喜欢忽略长期上的风险。所以,地震局就算做了划分抗震区这样的工作也会被人们自动忽略。人嘛,就是这种动物。

        关键词(Tags): #地震预报
      • 家园 主要是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很低

        影响中就一个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是最出名的。

        • 家园 据说当年是毛远新拍了板

          没有人能承担预报失败的责任,都在推委。但是毛远新下了决心。才有了海城的成功经验。唐山不也有一个县因为领导敢负责成功避险啥事没有么

          • 家园 唐山那个县的情况有些争议

            主要是离震中远了点,据说原来属于别的地区(?秦皇岛地区),后来才划到唐山地区的。受的影响本来也不大。如果是在震中,事先有准备,一下减少很多伤亡,那说服力就大多了。

        • 家园 不低,看我上面的回贴。

          那还是75-76年的事,这三十年是基本放弃了,如果不放弃,应该还会有不少成功案例。

          • 家园 太祖时代,对地震是群防群测。。。

            打对抗地震的人民战争。。。

            总结建国60年对地震预防、救灾工作的文章很多了;讨论70年代中期的地震成功与失败经验的总结也很多。

            对于当时的成功经验,主要就是发动人民群众,群防群测;普及地震知识,见微知著,等等。

            就和太祖时代普及核武器知识,搞三防一样。。。搞了后,就没有谁敢对全民皆兵的中国进行战争威胁了。

            ~

            现在看来,太祖的一套哲学思想是落后人民对抗强敌(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敌人。。。)的不二选择和制胜武器。

            河里那篇激光父亲的帖子,还有几位大牛对太祖的解读,以及我的几个小回复,都说明太祖的思想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犯了唯心论了)

          • 家园 汶川之前,30年基本无大震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损害比较大的地震时1998年的张北地震

            外链出处

            据说,云南省内也有几次成功预报的记录。

            以中国的辽阔国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一项三十年赶不上大用的事业,坚持下去,有难度。而云南正是地震多发省份,所以预测成功的次数就比较多。

            至于其他地方,有过报道,原来的地震台网由于经济发展,很多不能用了,而新的又没人投资建,所以监测力度确实也差了很多

            30年一代人,正好是记忆消退的时候

          • 家园 这个不低是怎么统计的?总样本数有多少?

            你不会要说75-76年以外的就是因为“放弃”了?那75年以前呢?你拿撞大运的次数比那段时间的总次数有说服力吗?

            这种科学的问题那么多人攻了那么多年的你就一句“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看来下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不缺人了

            • 家园 75年以前?你大概不知道地震预报是什么时候开始搞的吧?

              两年预报了三次大地震,是撞大运?你也撞几个看看?

              你不知道还有个翁文波吧?

              政策能不能影响研究方向,在中国你还不知道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