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大使馆紧急通告;美帝开始介入。动态资料 -- 土拨鼠yuanap

共:💬237 🌺188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电已经说要放弃1~4号堆了。。。同时,日本拒绝对

          日本拒绝对所有的核电站进行安检。。。

          专制的TG都干了的活,民主的泥轰为了不浪费公帑,只要萌大奶(日语“没问题”的发音)。

          另外三一的长颈鹿开始浇花了,但日媒对这个一点都没报道;还有那些要求中国自己花钱租车送救援物资到灾区、索要我“和平方舟”医疗船各种机密资料后又拒绝医疗船前去救助。。。等等

          更甚的是,今天小日本公布了把钓鱼岛称为其领土的教科书;上周海自还跑到春晓来骚扰我正常作业。。。

          看来日本有骚扰邻居的油、钱、物资和心情,没有救灾的油、钱、物资。。。

          葡萄说:日本已经做好关东陆沉的计划了,思考回迁京都

    • 家园 实时云图:没事看看云图,心中有点儿底

      实时东亚云图没事看看云图,心中有点儿底,只要不往这儿吹,就是最大的心理安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几天北京沙尘暴。就现在的情况,怎么吹都不怕。。。o(∩_∩)o 哈哈,把北京的风沙吹过去有利于掩盖辐射。

      其他该干嘛干嘛去。

      加州大学:“反应堆融毁”到底有多严重

      How Bad is the Reactor Meltdown in Japan?

      总结:

      1.切尔诺贝利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不是辐射,而是无意义的担忧;

      2.公众需要认识辐射值并通过它来理解泄漏的真正影响;

      3.福岛事故在最糟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日本公众安全造成影响;

      4.对全球的影响是零,降低城市辐射的最好办法是不要再烧煤;

      5.请节约用电。

      由于中国用电量多来自火力发电厂,以及城市工业发达,因此城市辐射本底都较高。。。这个事实,国人以前都不知道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今日介绍说,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时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这是摘自网站上的原话,把图表解释得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图表中的辐射物含量,用的单位也是nGy/h,这样比较起来,一目了然。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http://s12.sinaimg.cn/middle/4da1087eg9eb7e965453b&69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我的一点图解。图中,我用绿色圆点,横滨市环境局的网页:标注了横滨14日以来大气中辐射物的瞬间最高值 - 150nGy/h,也就是我们新闻里叫嚣的“超标”数值。这一数值,还在数个城市的天然本底辐射量范围之内,这些城市包括:丹东,青岛,威海,温州,福州,深圳,广州(这城市的数据有点悲剧),重庆,南宁,桂林,兰州,西宁,南昌,成都,昆明,拉萨(此城市数值偏高,原因不用我解释了吧)。

      而横滨市今日的数值呢?是35nGy/h,图中我用黑点以及箭头作了注解。是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个“超标”的辐射物含量,远远低于中国环境部提供的图表上所有城市的“正常”辐射物含量。图中红色的柱体,也是我加上去的,这是横滨的天然本底辐射量,看到区别了吧。

      天然本底辐射量,取决于所在城市的海拔,地址,工业,等等,这个数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大多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一如图中可见。比较一下加拿大各个省份的天然本底辐射量,加拿大各省的数值在30nGy/h到80nGy/h之间,比日本普遍高一些,但是大多低于国内城市的数值。[URL=http://www.hc-sc.gc.ca/ewh-semt/contaminants/radiation/crmn-rcsr/data-donnees-eng.php ]加拿大的数据来自加拿大健康部的网页[/URL]:

      • 家园 核微粒已到加州;日将向中韩通报,富士山比较危险。。。

        【共同社3月18日电】日本外相松本刚明18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将在19日的日中韩外长会议上通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情况。鉴于海外对日本核电站信息的公开程度提出质疑,松本表示将向中韩两国“切实通报海啸造成的损害与核电站的情况”。

          他同时指出:“防灾及核能安全在东亚地区已成为议题。希望这些领域的讨论能够深入下去。”(完)

        看来以前都不老实啊。

        日本辐射微尘抵达美国本土 距离危害健康尚远

        美联社消息,美国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外交官表示,来自日本的辐射微尘今天抵达加州南部,但是最早测到的数值距离危害健康的水平“还差几十亿倍”。

        @

        ~~~~~~~~~~~~~~~~~~~~~~~~~~~~~~~~~~~~

        多国将驻日大使馆迁往关西地区。法国救援队好像撤走了;美国几乎把关东附近地区的军人都撤走了。。。

        今天。毛子勘察加半岛南部连发5.2和5.0级地震。

        @

        富士山可能真的要爆发

        静冈这两天小震不断。。。

        大致是在18/03/2011 - 13:19:17测到在富士山区域有火山活动

        EDIS Number VA-20110318-29984-JPN

        Event type: Volcano Activity Date / time [UTC]: 18/03/2011 - 13:19:17

        Country: Japan Area: Mount Fuji, Chubu Region

        County / State: Honshü Island City: -

        Cause of event: Unknown Log date [UTC]: 18/03/2011 - 13:19:17

        Damage level: Time left: -

        Latitude: 35° 21.480 Longitude: 138° 43.860

        Dead person(s): N/A Injured person(s): N/A

        Missing person(s): N/A Infected person(s): N/A

        Evacuated person(s): N/A Affected person(s): N/A

        来自匈牙利火山地质探测局的消息。

      • 家园 核辐射?热辐射?烧煤有核辐射?
        • 家园 很早之前支持核电建设的

          文章就专门说过正常情况下核电站的辐射比相同规模的火电站低很多,故而不必特别担心。

        • 家园 自然界中,岩石、土都是多种元素的混合物,

          基本上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只是一般含量都极低,这也是自然本底放射线的由来。

            煤也不例外,煤也不是单纯的碳。单就煤来说,放射性极低,但其中的碳燃烧以后放射性元素不会被烧掉,剩下的灰(包括烟尘)被浓缩了,放射性就提高很多。不过一般来说还都在安全范围内,只是比各地自然本底要高。

        • 家园 煤炭是有放射性的。中国城市本底辐射高,但都在正常值范围

          疏漏,很抱歉。。。详细解释下:

          煤里面可能含有K40、铀,只是很小罢了,辐射量远远低于标准,不会造成危害;但足以影响火电厂周边环境的辐射本底值。

          关于煤中的铀和钍这两种放射性元素尚无定论,它们遵循这样的轨迹:在自然状态下,或者说完整状态下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当煤燃烧变成飞尘后,铀和钍的浓度就变成原初状态下十倍的水平。

          建筑用的粉煤灰混凝土,相对于普通的硅酸盐混凝土,其辐射量就高。当然,这个辐射量还是远小于城市装修用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辐射危害。其实城市环境中,一般室内装修花岗岩等的放射性环境危害最强。

          通过把煤烧成粉尘,发电厂集中了黑色岩石里面大量的放射性元素。
          煤炭粉尘辐射
          这样惊人的结论:煤电厂产生的废弃物实际上比他们核能对应物更具有放射性。事实上,燃烧煤产生的副产品——飞扬的粉尘,含有的放射性比核废料高出100倍。
          科学家们评估了在煤电厂周围的辐射暴露,然后拿来与核电站的沸水反应堆和压水反应堆的辐射暴露作比较。

          研究结果是:住在煤电厂周围的人们摄取的辐射剂量和住在原子能设备周围的人们摄取的剂量相等或者更高。最后,科学家评估出每年在每个个体骨骼中的飞尘辐射含量大约是18毫雷姆(1雷姆的千分之一,一种测量致电离辐射剂量的单位)。然而,两个核电站在同样时期内的剂量,范围大概只是3——6毫雷姆之间。而且当所有的食物在这个区域种植的时候,煤电厂附近的辐射剂量要高出50%——200%。

          美国地质勘探局提供了一个关于美国各个站点的飞尘中铀含量的在线数据库,在大多数区域,飞尘中的铀含量比普通的岩石还低。比如说,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叶岩里,磷酸盐岩石中的铀含量更高。   罗伯特-芬克尔曼,美国地质勘探局关于煤的质量的前管理员,检查了20世纪90年代飞尘中的铀,估测出在总的背辐射暴露中,每个人只占小于0.1%的比重。按照美国地质勘探局的计算结果,在距离煤电厂半英里到一英里的范围内买一个房子的话——在0.6英里(1平方千米)范围内,你暴露在辐射中的可能会增加5%。但是仍然少于常规状态下每年暴露在x射线中遇到的辐射。

          健康威胁

            核电站和煤电站的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机会都很小——但是有时候煤电站的机会要大些。“你们谈论的是,一个人有十亿分之一的机会受到核电站的辐射,” 克里斯坦森说:“而煤电站是百万分之十到百万分之百的机会。”   煤里面的铀的辐射可能只是对矿工的健康构成真正的威胁,芬克尔曼解释道。它更是一种职业病,而不是一种全面的环境危害。他说。“因为矿工们被岩石所环绕,还在含有氡的地下水中走来走去。” 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公布新的煤电站——在后发展国家,这个比率是每10天七分之一。美国的电能仍然有一半是来源于煤。但是还有另外的理由反对煤电站——它们释放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中国城市本底辐射高,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属可控状态运行良好

          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和纬度和海拔等有关系,和当地的地理地质、城市发展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国内的数值均在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

          中国辐射高,主要还是地质原因,国内铀矿资源在南方多些(尤其是江西等),但品位低,一般达不到可开采的程度。现在大量进口。

          另外城市工业化、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包括放射性污染(装修、医疗等)。。。还有煤电+盆地等聚集效应。另外四川酸雨也是最厉害的。其中广东的天然本底非常高,最高的是阳江,后来还建了个核电站不过讽刺的是阳江的居民平均寿命很长。

          国内科研工作者对辐射本底的研究工作还是做了很多的。

          yuanap:【整理】ZT综述:核事故对人体的损害和核防护常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底来源于各种矿物、土壤、水源。这些东西各地都不一样,所以本底也不一样。

          根据核能专家介绍,辐射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辐射无处不在,存在于地表、医院、太阳和星辰。小剂量的辐射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电视机、夜光手表、烟雾探测器和建筑材料都会释放出微量辐射。甚至一些食物中也会有天然放射性,比如胡萝卜、香蕉和啤酒都存在着放射性。

            据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中国某些高本底地区每年辐射量是3.7毫希;砖房每年放出0.7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放出0.25毫希;一般的土壤每年放出0.15毫希。

          据《华尔街时报》援引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话,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接受的全部辐射量,大约为6.2毫希,这样的剂量对人体无害。

          有一半的辐射来自自然界,比如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以及宇宙射线。另外一半来自人为因素,主要分为医学疗程如电脑断层CT扫描以及X射线扫描。前者会释放1.500毫希的辐射,而整套的X射线扫描会释放0.5毫希辐射。

          [URL=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3/detail_2011_03/15/5166372_0.shtml]我们身边的辐射

          [/URL]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

          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

          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

          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

          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

          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

          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

          每天吸20支烟每年约0.038-0.075毫希伏

          一次X光检查约0.50-2.0毫希伏

          我国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3.70毫希伏

          放射性工作者的职业剂量限值每年50毫希伏

          世界最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120毫希伏

          • 家园 这样就不好解释日本公布的电站数据了

            据说电站内辐射式3.7毫希每小时,也就是一小时就差不多是一年的辐射量。那么在里面工作一小时轮换应该没问题吧。这么就说太高了呢?

            • 家园 你相信日本公布的数据么?如果你相信,那么那些抢险的人

              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

              而且每小时3.7msv;对比我上面的帖子,很多是每年的量。

              就如吃饭喝水一样。。。如果让你一小时吃一周的米饭,你也会胀死的。。。

              另外,上面关于煤的放射性的帖子,我更新了,谢谢

              其实煤有没有放射性,不用我来科普,大家摆渡下就OK了

              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还是很多的。

              我也只是干了一个图书馆员的工作。

    • 家园 【整理】ZT综述:核事故对人体的损害和核防护常识

      新浪微博上比较有料的两个人

      叶千荣(日本东海大学教授)

      王以超(核能记者)

      日本地震滚动播报(原新浪国际新闻微博)

      ~~~~~~~~~~~~~~~~~~~~~~~~~~~~~~~~~~~~~~~~

      发信人: ptca (哈狗帮), 信区: HuiLongGuan

      标 题: 这个算个综述吧,呵呵。。。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r 18 01:17:50 2011), 站内

      今天被领导抓住写的,赶了一晚。非专业人士!单位内部科普用,所以引用资料没有写明出处,一并谢过了,明早交差,呵呵,抄来抄去有提高。。。最后还是要为灾民祈福!虽然一直抵制日货,但这次真是有些动摇了,感同身受吧,想起512。。。祝福!

      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核反应堆近日发生氢气爆炸并有放射物质外泄。核电站以南的部分地区辐射值是正常时期10倍至100倍。关于核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及各种预防手段成为尤为关注的焦点,更有地区出现盲目抢购碘盐等状况。不安和恐慌往往因不了解而产生,现就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加了解核辐射问题,从而减少心中的不安并掌握基本的核防护常识。

      一、福岛核电站事故近况及短期对我国的影响:

      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它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 3月投入商业运行。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 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75年11月开始施工,1981年7月并网,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2号~4号机组分别于1984年2月、1985年6月、1987年8月投入商业运行。

      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现状如下:

      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地震后丧失冷却功能,反应堆部分“堆芯融化”,蒸汽已排出反应堆安全壳。12日发生的氢气爆炸导致反应堆厂房受损,注入海水后堆芯冷却。

        2号机组:丧失冷却功能,燃料棒一度全部露出水面。14日3号机组发生的爆炸导致反应堆厂房受损。15日上午,安全壳的压力控制池附近传出爆炸声。反应堆安全壳可能部分破损。

        3号机组:13日丧失冷却功能,可能发生堆芯融化。蒸汽已排出,向堆芯注入海水。14日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厂房受损。16日冒出白烟,据推测为核废料池蒸发。17日上午陆上自卫队直升机开始注水。

        4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检修。15日上午反应堆厂房发生火灾。核废料池水温异常上升。16日再次起火。不能排除重返临界点的可能性,考虑喷洒硼酸水。

        5、6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检修。水池中水温有一定程度上升。

      第二核电站:1至4号机组在地震发生后全部自动关闭,3号机组立即进入“冷温停止”状态。截至15日,1、2及4号机组全部实现“冷温停止”的稳定状态,脱离紧急状态。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根据大气和海洋环流状况分析,受黑潮和亲潮流系及沿岸地形的共同影响,日本福岛近岸海水受沿岸流系控制,向偏南方向流动,流速25厘米/秒左右,到达东京东北海域后,受黑潮流系控制转向,海水向东流动。预计未来3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偏南方向漂移扩散,在海水中漂移扩散速度较为缓慢,受影响海域主要局限于福岛附近海域,未来放射性污染物有可能到达东京东北海域。此前已到达东京东北海域的放射性污染物受黑潮控制,向东漂移,进入大洋,短期内对我国海域环境无影响

      由于日本灾区出现降水,核污染物空气扩散分为两方面,沉降物通过中低层大气扩散,未沉降的污染物通过高空大气扩散17日至19日,日本灾区盛行偏西气流,高空风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中低层以西风和西南风为主。20日至21日,中低层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或西南风为主,高空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气流为主。22日至24日,中低层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或西北风为主,高空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气流为主。因此,近一周内,日本核污染物扩散对我国无影响。

      @

      二、核事故对人体的损害

      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重轻,会快速消散,对人类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它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

      熔解中产生的最危险的释放物质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如果核反应堆的堆芯完全熔解,很多极度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如铀和其他重金属,将掉落到反应堆安全壳的底部,不会进入大气。而后需要专业的核危害处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一些释放出的颗粒状放射性化学物质,这些颗粒仅仅是沙粒大小的四分之一,它们包括碘-131、锶-90和铯-137等。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些对人类极其危险,因为它们酷似人体天然所需的物质(如碘),并极易进入人体的组织。只要条件合适,放射性的碘可以在空气和水中快速消散。但碘-131则不同,它的半衰期是8天,意味着它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放射性的碘可通过摄入或吸入进入人体。它可能落在草上被牛食入,并最终通过牛奶进入人体,也可能落在带叶蔬菜上或聚集到海鱼和淡水鱼体内,被人食用。过量放射性碘进人体内后主要浓集在甲状腺,影响甲状腺机能,并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增加的危险。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1年。在化学性质上它与钙相似,趋于进入人的骨骼和牙齿。锶-90主要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摄入锶-90会导致骨癌(骨骼附近软组织的癌症)和白血病。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铯和碘

      三、核辐射应急防护

      当需要对辐射进行防护的时候,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时间、距离和屏蔽。前两个显而易见,接受辐射的时间越短,离辐射的距离越远,接受的剂量就越少。屏蔽就是利用铅板、钢板、墙壁等阻挡或降低照射强度。

      1、心理防护 — 认识放射性

      放射性是宇宙与生俱来的,只是到了1896年,贝可勒尔才发现了这种特殊的现象,自然界环境中存在着微弱的放射性,人们每年都要接受一定的放射,其中有113种分别来自宇宙射线、食物和大地。可以说、放射性与我们同在,人体承受一定范围的照射对健康没有影响。

      2、获取核事故信息

      发生核事故时,公众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1)、地方行政系统的传达,当地警报系统发出的警报或通知,广播,电视发布的进人应急状态的通告;

      (2)、地方核应急指挥部在该地的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上对外发布有关核事故方面的通告;

      (3)、在当地的报纸上报道和刊登的核应急信息、通知和通告。

      3、服用碘片

      (1)、防护原理— 在发生放射性外泄的核电厂事故时,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放射性物质就是碘-131。人类的甲状腺能吸收碘,但不是无限制的吸收,当甲状腺“吃饱”了碘,就不再吸收了。我们服用的药称为“放射性碘阻断剂”,成分是碘酸钾和碘化钾,它的作用是先用不带放射性的碘把

      甲状腺“喂饱”,使甲状腺不再吸收放射性碘-131,从而减少碘-131对人体的放射性危害

      (2)、服用时机和方法—在核事故发生放射性碘泄漏前夕,服用稳定碘片可以有效预防人体甲状腺受到过量照射。因此,准确掌握服用稳定性碘的时间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为了尽可能降低因摄入放射性碘对甲状腺造成的辐射剂量,应在摄入放射性碘之前,服用稳定性碘。提前6小时,几乎可以提供完全的防护。与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对放射性碘的阻滞效果可达90%。如果在摄入放射性碘几小时后,再服用稳定性碘,阻滞效果就只有二分之一了。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所以为使效果明显,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预防药物的服用方法是成人每日一片,儿童减半,幼儿再减半,可能只服一次药,也可能连续服用。其他要严格按照通知的方法规定执行。

      4、隐蔽防护

      在接到核事故警报或通报后,必须做到:

      (1)、不要恐慌,迅速进人室内隐蔽,等待救援工作小组的指令和安排;

      (2)、关闭所有门窗,防止室外污染空气流人室内,同时关掉换气扇、空调等,在室内应洗脸洗手;

      (3)、立即打开广播、电视、收音机,收听相关信息,要按广播、电视、当地行政干部和核应急救援小组的命令行动,千万不要擅自到室外走动,更不要听信流言;

      (4)、请暂停使用电话,以免占线而影响正常消息通报;

      (5)流在室外或者移动过程中,应着长衣长裤,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且需带上口罩或用打湿的毛巾、手帕等掩住口鼻,防止“体内辐射”,就近找一掩体或建筑物进行隐蔽;

      (6)、在隐蔽状态下,居民只能使用家中的食品,不能食用室外的蔬菜、食物和水,因为室外的食物和水可能已受污染。

      隐蔽地点的选择:

      (1)、 房屋为砖或混凝土结构的居民以自己的住宅作为隐蔽地点;

      (2)、房屋为木质结构的居民到就近具有砖或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或隐蔽所隐蔽;

      (3)、行人到就近的集中隐蔽所隐蔽;

      (4)、学校、工厂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到具有砖或混凝土结构的教室、 厂 房、办公楼、商场等地点隐蔽;

      (5)、船员可到陆上集中隐蔽所隐蔽,也可直接将船撤到8KM以外的海域;

      (6)、集中隐蔽所由各村(居委会、工区)、镇(乡)和企事业单位预先选定,并设立明显的标志;实施隐蔽时,由村、镇组织人员在通道上设明显的导向标志。

      5、配合做好撤离工作

      居民在接到应急撤离的通报命令后:

      (1)、应做好准备工作,可携带少量生活必须品及家中的贵重物品;

      (2)、要关掉电器设备和自来水、煤气(液化气),锁好门窗;

      (3)、要尽量提醒和帮助邻近的老弱病残人员;

      (4)、正在海上作业的人员,要根据通知要求尽快到指定水域或码头向岸上撤离;

      (5)、必须服从现场指挥有组织的撤离。

      @

      ~~~~~~~~~~~~~~~~~~~~~~~~~~~~~~~~~~~~~~~~~~~~~~~~~

      目前中国不受核事故任何影响,无需恐慌。

      了解辐射剂量及防护知识,有助于大家理解核辐射。

      辐照剂量相关:

      一次受照剂量 对人体的影响 (单位:毫希弗 mSv )

      <100 无

      100-250 观察不到临床反应

      250-500 可能引起血液变化,但无严重伤害

      500-1000 血液变化,且有一定损伤

      1000-2000 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易治愈

      2000-4000 明显损伤,能引起中毒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4000-5000 能引起中毒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中50%可能在30天内死

      亡,其余50%能恢复

      >6000 严重放射病,致死率较高

      还有一些随机效应,如白血病,致癌,遗传疾病等。它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一定的

      关系,但严重程度与剂量值关系不大。1毫希=1000微希

      数据来源:核安全局文字资料

      剂量对人体伤害示意图:(日文)

      辐射防护:

      防护小知识:在进行放射性诊疗或治疗时,有时所受到的剂量相当大。用 3.7 X 107Bg(1mCi)的22P作肿瘤安位,全身剂量约80-100mSv,此时骨骼受到的剂量为200-400mSv;用7.4 X 106Bq(0.2mCi)188Au作肝扫描,全身剂量约2-4mSv,此时肝受到的剂量40-80mSv;

      用CT作脑扫描,全身剂量约0.6mSv/次,每次胃镜透视时,皮肤的剂量最大处可达400mSv;牙科X射线拍片;照射部位所受的剂量可达150mSv,可见,诊断和治疗时受到的剂量是比较大的,即使如此,也没有给治疗者造成严重的放射性危害。

      核安全分级:切尔诺比利为7级,三里岛事件为5级,日本核事故目前为6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你吃半碗盐是想自杀啊

        方舟子:回复@ncvzzbzxncbzmcn: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你吃半碗盐是想自杀啊? //@ncvzzbzxncbzmcn:刚才吃了半碗盐,太咸了,请问方老师能不能喝点水?又怕浓度太低不起作用

        yuanap:本人是中盐总公司的,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zz

        如果靠吃盐来防辐射,那就得把盐当饭吃。。

        美国人抢购碘片还有道理,你中国老百姓。。。被人骗了抢购含碘食盐。。。比较晕

        抢购食盐毫无必要,理由如下:

        1、全国每年的食盐总消费量基本稳定在800万吨(这个量跟人口成一定比例,只要人口不发生大的改变,就不会有大的波动),而全国一年的盐产量超过8000万吨,绝大部分用作化工原料,一旦有需要,这些产能很容易生产出足够的食盐。

        2、目前全国的食盐里面,海盐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家平时吃的大部分都是井矿盐,主要原因:一是海盐中含杂质较多,要提纯成本较高,不经济;二是海盐场占地太大,现在海边的滩涂都很值钱,都在逐步转向海鲜养殖和土地开发,制盐利润率太低了。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海盐场早就式微了,这纯粹是经济规律使然。

        (浙江人难道不知道自己那边海盐工业如何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