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基础确是太差了,没法教. 中学基本没上课,照进大学

                              俺爹娘工作中都带过.我记得笑话有:以为从南京到北京要经过广州(信不信由你,我还记得该人姓韩)

                              • 家园 地理知识糟糕在当代大学生中间也很常见啊

                                我还记得当年我们的TA,不知道顺长江从四川到江西要不要经过湖北呢。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不是做这个么。

                                而历史专业不知道三国是哪三国是不应该的。但问题是,基础要差到什么程度,才会连“三国是哪三国”都没法教呢?跟个不认识字的娃娃说,人家也能记住啊。

                                所以,我认为,根本不是“基础差没法教”,而是根本就没教,甚至是根本就不想教。

                  • 家园 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制度作为一项实践和实验

                    无疑是失败的,上大学还是应该以文化素质作为主要参考和选拔基准,但它和唐代以前的乡荐孝廉的制度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的,虽然形式相似。

                    70%的数字我很怀疑,虽然是一项失败的实践,但工农兵大学生制度还是有人为丑化的因素存在。

                    • 家园 丑化工农兵大学生势力扭头又鼓吹大学自主招生

                      还有一帮以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制度为由力挺高考的,难道没有发现这些年来,大学里尤其是重点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在严重下降吗?没有看到从娘胎子里就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就早早开始的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残酷竞争吗?这是最公平的吗?

                      就这样一个社会氛围,还有脸去指责文革时期工农兵大学生制度的”不公“和”弊端“或者被”权势者利用“?

                      如果要说被权势者利用,权势者最郁闷的就是文革时期了,大字报就够可怕的。

                  • 家园 消极的人当然会抱怨

                    积极的人也会想方设法进行课本的改良,以适应‘工农兵学员’的实际学习水平。

                    所谓

                    “工农兵学员”是世界教育史里的一大笑柄。
                    也不过是一家之言。

                    因为很简单,在过去的教育史当中,全是上层社会的教育史,以‘贵族’的眼光看泥腿子进大学,只怕会认为,这帮人连摸一下大学门的资格都没有。

            • 家园 推荐?那一准成腐败温床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