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共和国走过60年 -- 吴非

共:💬269 🌺971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你也是死扣字眼的迂,要不就是“以迂充傻”。

                      淮海战役过去几十年了,你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吗?

                      战略决策的核心与主要功劳是毛泽东,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的主要功劳是粟裕和刘伯承。

                      邓、陈毅、饶漱石、邓子恢、谭震林等的功劳主要是统一调度、协调中原局、华东局和两大野战军的后勤工作。

                      其中,陈毅、刘伯承还承担了两大野战军的军事协调工作。

                      邓做总前委书记,既没有担当战略决策的核心作用,又没有承担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工作,主要就是在总前委里就后勤方面统一调度、协调起了牵头作用。淮海战役首功要记在邓头上,那是笑话。而记在粟裕头上,是比较合理的。

                      总前委里,中原局有两个(邓、刘),华东局有三个(陈、粟、谭)。军事指挥主要靠粟裕和刘伯承,后勤方面调度、协调具体工作在华东局、华野主要是饶漱石、谭震林,在中原局、中野主要是邓、邓子恢,真正起统一调度、协调工作的恐怕还是陈毅呢。

                      按说饶漱石党内职位、地位比总前委的5个都要高,为何没有进总前委呢?在俺看来是因为陈、饶之间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陈毅在总前委就两大中央局、两大野战军在军事指挥、调度和后勤保障上统一与得力的作用,是不好将饶也纳入总前委的,于是总前委华东局进3人但书记名头则挂在邓上了。

                      综合起来,淮海战役领导人的功劳排名如下(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委员以上的方可进入排名,排名分先后):

                      第一级功劳:毛泽东;

                      第二级功劳:粟裕、陈毅;

                      第三级功劳:邓小平、刘伯承、饶漱石、谭震林、邓子恢等。

                      毛泽东是无需跟下级争功劳的,首功自然是粟裕,其次是陈毅,邓充其量是三功。说什么淮海是我领导的,名头上似乎是这么回事,实质呢?还电报呢,电报一出就吓到大家了?

                      • 家园 我看是“以傻充迂”

                        淮海战役谁是实际一线指挥者,谁为首功。这是老早有事实定论的。要不然粟会为一将(乃至元帅的可能)。

                        • 家园 将饶漱石考虑进去就更微妙了

                          七大之后,饶邓同是中央委员,饶排名在邓之前好多位。

                          ————————————

                          解放战争时期,饶是华东局书记、山东军区政委、三野政委兼华东军区政委

                          建国后,饶任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1952年调北京,任中组部长。

                          ————————————

                          解放战争时期,邓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委。

                          1946年8月,邓被任命为中原局第一书记。

                          1949年底,邓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

                          ————————————

                          高饶事件之后,邓接任中组部长(前任是饶,后任是安子文)。

                          ————————————

                          由以上可以看出,自解放战争开始至饶出事(邓任总前委书记在其间),饶的职权与邓大体相当,而政治地位高于邓。

                          总前委的邓、陈、刘、粟、谭,其职权和政治地位,均不能说高于饶的。那么,淮海战役这么重大的战役,设立总前委为什么没有饶的份?俺的看法是,协同两大中央局、两大军区、两大野战军,是除了中央军委战略决策和粟裕战役指挥之外最重要的事。这件最重要的事,只有陈毅才能担当。但陈毅和饶、粟之间的矛盾比较大(陈粟之间矛盾几何有争议,或许没后来人说道的那么大,但陈饶之间的矛盾比较大是少有争议的),在毛那里:既能发挥陈毅的协调作用,又能让粟裕在战役指挥上不受陈毅的干扰而独立自主发挥作用,同时又能让饶、邓、刘、谭震林、邓子恢等各安其位发挥自己的本职作用,那毛的人事安排是怎样的呢?结果是:陈毅调至中原局,任中原局第二书记(1948年5月)、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三野司令员及政委。

                          如果想明白了这些人事安排,了解淮海战役整个进程,知道胜负成败的关键在于战略决策、战役指挥与两大协同的话,就知道淮海战役的功劳前三位是毛、粟、陈,自然也就明白邓的总前委书记这个名头的含金量及其名不副实的程度了。

                          再说,对比饶,总前委书记对淮海战役胜败如果真的如名头那样是第一重要的话,那邓面对饶后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组部长的职位,应该觉得很不公平吧?

                          • 家园 总前委是刘陈邓粟谭
                            • 家园 你看完这个帖子了么?俺不至于总前委哪几个人都不知道吧?
                              • 家园 注意排名

                                注意排名,邓虽是总前委书记,排名却在刘陈之后。而平津战役总前委排名是林罗聂,林为总前委书记。所以邓和林虽然都是书记,其实是有微妙的差别的。

                                • 家园 多谢提醒,这个排名还真很重要的。

                                  俺重新看了相关淮海战役方面的文章,说说自己对总前委排名的理解。

                                  在小淮海变成大淮海而成立总前委,俺将这个总前委理解成TG淮海野战军群(辖华野,中野,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华东局、中原局下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总兵力大约60万):

                                  刘任淮海野战军群司令员兼中野司令员,

                                  陈任淮海野战军群第一副司令员兼中野第一副司令员及华野司令员政委,

                                  邓任淮海野战军群政委兼中野政委,

                                  粟任淮海野战军群第二副司令员兼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

                                  谭任淮海野战军群副政委兼华野副政委。

                                  若如此理解,则常委排名刘陈邓就顺理成章了。

                                  淮海战役实际战争进程表明,淮海野战军群主力华野基本是在中央军委遥控与适度放权、淮海野战军群司令部知情的情况下由粟裕独立指挥的。刘贵为淮海野战军群司令员兼中野司令员,基本只能指挥中野、中原军区部队和中原局下的地方部队,而华东军区部队、华东局下地方部队主要是饶、粟、谭、许世友等人直接指挥的。这恐怕说明总前委这个因战役而临设的野战军群比野战军、兵团、军等实际军事单位要有不少水分的。

                                  林彪在平津战役总前委里好比平津野战军群司令员、政委,虽然都有总前委书记,但要成为一把手,还得靠野战军群司令员这个职位。

                                  如此说来,总前委书记如果不是军事主官的话,未必是一把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