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组大陆赴台历史系的学生拍摄的关于,台湾大学生认同 -- 从北苑到太古

共:💬216 🌺2117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错了,对一些特别行业的人士,我们是法律上都有义务去做的。

          例如警察看见盗窃,是要去进责任的。

        • 家园 说到底还是一个道德问题

          台湾网友的言下之意是:消防员不应该为了火灾现场可能还生存的人命,而放弃自己的享乐与休假。

          大陆网友的言下之意是:消防员不应该为了享乐与休假,而放弃火灾现场可能还生存的人命。

          双方的言下之意,都和法律无关。

        • 家园 当你这么开始想的时候,你的思想就已经入套了

          我比较赞同上面大陆网友的回答,其实他已经表述的非常非常客气了,但是直指要害。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千万不要跟白痴辩论,他们会把你拉到同一智商上,然后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击败你。

        • 家园 固然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语言是内心的写照

          一个人优先说什么,他也会优先做什么。

          从某些角度来说范跑跑也是有道理的,你认同他吗?

      • 家园 我K,国内论坛脑残的人还少么

        你这也太为大陆网友贴金了,不值

      • 家园 你这个是特例,但是是有市场的特例

        别说ww了,看看人人网易腾讯上的留言,比这脑残的都有。

        每次都看到,我就有一段时间失去嘲笑别地方人民的勇气,沉默好几天^_^

        我比较受不了是他们的什么“名嘴”常常胡说八道,上电视的门槛总比网络上发帖要来的高一点吧,但是说话的水准有时还不如一般网民呢,就跟你举的这例子差不多。

    • 家园 用不着太把认同感当回事

      俺是福建人,福建自己一个省的人,彼此之间由于方言不通,都还存在着不少隔阂,像台湾这样,与大陆分离六十多年,社会形态差异巨大,再加上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能彼此认同才怪。

      以前,大陆在国际上的能见度非常小,其他地方的人一说中国人都指的是港人台人,那个时候他们也乐意自称为是中国人;可是现在,大陆已经俨然要与美国玩G2了,满世界都是中国大陆人,现在其他地方的人一说中国人,心里想的就是整个中国(主要是中国大陆)的人了,而实事求是地说,港人台人与大陆人之间,确实是不小的区别,作为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的一方出来的港人台人,自然会想强调自己的这一特点,而不愿意再统称中国人,这个,从人之常情来说也完全可以理解。

      个人意见,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细枝末节,没必要一看到就着急上火,觉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是大非,非要对方如何如何,反而把关系越搞越僵。说到底,统一不统一这事,与认同不认同,关系并不大。不认同?就让他不认同好了。俺也不认同他呢,那又怎么样,你想独立就是没门。

      再说,看开点,认同不认同这些东西是会变的,认同感的基础是共同的生活经历,以往两岸隔阂的厉害,大家各走各的路,自然就生分了,但现在至少政治层面的交流障碍是越来越少,而且最基本的东西,两边都还在说中文,而且是普通话,这一点上比香港人都强;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只要语言一样文字一样,交流就没有大的障碍,这样,隔阂是有,但从长时间段来看肯定是逐渐淡化而不是加强。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大陆搞简体字汉语拼音,台湾搞繁体字汉语注音,连输入法都是各拉一套井水不犯河水,而最近俺上台湾的论坛,就发现不少台湾人说已经非常习惯用汉语拼音输入汉字了,至于说简体字,的确还是天天吵架,但连小马不都说要书正识简吗,以前台湾人可以关起门来自成一统,但现在面对海量的简体字资源,要么接受,要么被淘汰,我看接受是个大势。当年文化上大陆是单向接受,但现在晋江文学城上来自港台的流量已经各占5%、9%,台湾论坛上到处是关于大陆小说的讨论。这些都是共同的生活经历,也就是认同感萌发的基础——互联网时代,这个基础只会越来越厚实。

      再举个眼下的例子,台湾人在讨论大陆撤侨的时候,说了各种怪话,但有人说的很有意思,说他爹是深绿死忠,但却跟他说,如果在海外遇到生命攸关的大事,就立马要把意识形态的东西搁下,拉下脸向中国大使馆求助,比台湾的办事处强的多。说白了,意识形态的东西,有时候很顽固,有时候就是张纸,只要有足够的现实利益基础,用不着把这些东西太放在心上。

      通宝推:temptempl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简体繁体这个问题以后不会是问题

        同意楼上所提到的:当台湾不得不面对海量的简体信息的时候,它们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开始使用简体字。出差去台湾时专门问过那边的客户简体字对他们是否OK,得到的答案是:没关系,我们都看的懂。只是我会出于礼貌在和他们交流时转换成繁体而已。

      • 家园 大赞最后一句话

        实在是不二法门。

        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即便体制里有很多傻瓜无用贪婪的,总还有智慧、有前瞻性的人。

      • 家园 给你一个例子吧。河友的发言。

        这些台湾小孩子以后的记忆恐怕就是上海了,去台湾而不是回台湾了。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快的。

        本人自己在上海一家私立学校教语文,学生中台湾学生的比例很高,一般在30%,某些班能达到50%。台湾孩子小学是在大陆读的还好,如果是直接到大陆读中学,那他的语文水平是比较令人担忧的:错字连篇不算,文言功底一点都没有,因为现在台湾小学是完全不教文言文的,连古诗都不教,很多台湾人父母完全不对台湾的教育报以希望。之前我也信台湾人比较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但现在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美化台湾的神话,等到现在这批台湾的中生代或者台湾人说的5/6年级生老去之后,台湾人的国文水平会降到很可怜的程度。

        /article/3306473

      • 家园 举晋江为例,其实这有点特例

        毕竟有些给女生看的东西如耽美之类是不能在大陆出版的,只好在对岸出,由此大陆写手培养了不少两岸读者。

        • 家园 晋江的特例在于它给出了具体的统计数字

          根据俺在台湾论坛的观察,起点的名气还远在晋江之上,甚至去台湾开了个分站,来自台湾的流量应该是只多不少,不过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字,这里就没提。不管书在哪儿出,俺看重的是,大陆已经开始向台湾输出原创文化产品了,俺算七零末,同辈人应该都能体会到这个震撼——俺们小时候听港台音乐、看港台电视剧、看金庸琼瑶的时候,怎么会想到有今天。

      • 家园 汗,晋江原创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各种好奇
      • 家园 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鸡没有认同感没关系,养起来,下的蛋孵出的小鸡就有认同感了。

        认同感很重要吗?很重要。危急时刻,有认同感的人一起在黑暗森林中保住了中华民族的火种,浴血奋战开创了新的世界。

        认同感很重要吗?很不重要。不能强求囿于个体生命认知能力的当代台湾人的认同感,要相信中华民族的远大未来,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改造他们的后代,让他们融入到有认同感的滔滔主流里面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