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时代真的比现在公平吗? -- 油炸辣椒

共:💬658 🌺3469 🌵2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招工指标一般农村也是有的

          普通农村都有招工指标的,指标分配到公社,一般优先从中学毕业生和复员军人中选拔,有走后门现象,总的来说还是公平的,本村(非现在的村,以前的生产队)100人出头,据我所知70年代以前有3人进城,一人军人复员进本县公安系统,两人初中毕业,一进本县工厂,一进外地地质队...还有一人女的似乎是养女,嫁人还是自己招工进城的我不清楚,走了后没见个影,父母成了五保户,从我小时侯记事起就吃五保(我70年代初人),老头80年代去世,老太太前几年才去世,活了100多岁,不知道现在农村这类老人怎么生活的...总的来说,在70年代农村人眼里,进城的都是幸运儿.

          以我老家情况来看,招工比例确实不高,而且70年代进城的很少甚至没有,很奇怪...想了想,应该是被下乡知青占用了大多数指标,如果按文化程度招工,知青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7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很快的阶段(本人所在公社70年代初建了本县第一家机器制砖的大型砖瓦厂还有70年代末的小型农机修配厂,作为对比,我查了本县县志,49前本县能叫厂的大概就县城的酱油厂,其实是作坊式的),如果当时的政策延续下去,前景应该很不错的.

          当时回家务农的中学毕业生其实也是很吃香的,本村似乎是本县农机普及的一个试点,本地是丘陵山地地形,但联产承包以前我村用过的农机我见过的就有:插秧机(效果不好,漏行很多,经常需要人工补插),机耕船(水稻田带水平整田地用的),手扶小型收割机,三个铧的中型耕田机(在本地算大型的了,不适用,丘陵地带田块小,转不过来),脱粒机(这个是电动的),还有几台拖拉机...这些机器都是优先从中学生里找操作手的,选上的人是很有优越感的,虽然农忙的时候经常要五更半夜的起来加班.

          本村70年代末还办了个5、6台轧油机的小型食用油加工作坊以及一个鱼苗培育场(本村范围内有个超小型水库,49前就有的,本地人叫大塘),这些地方开办的时候都请了技术人员来指导,也需要本村文化水平高的学习操作技术并带领其他人继续运作的.按本村情况,中学毕业生都是不够用的.

          然后就是联产承包了...一切都杯具了,上述机械全化为废铁,本地水牛养殖业到是多繁荣了近30年,油作坊也废铁了,鱼种苗场到是有人断断续续到现在一直有人经营...看看华西村的历史,真让人感慨.本地水稻收割现在已经机械化了,基本往家里背稻子就可以了,外地收割机,不过有黑社会操控,弱势村民选收割机要看人脸色.

          现在村里年轻人到是基本进城了...去年过年回老家,村里一个智障小伙在失踪一年多后也回家过年了,还带回近2000RMB,引得村民当传奇到处传说,这小伙父亲是我小时的玩伴...

          • 家园 花你是我也有同样的感慨,

            我现在都没搞清楚,那时候的社办企业和村办企业为什么一到分田到户之后就慢慢消失没有踪迹了,那时候的大型排灌站现在却是一堆锈铁,成了来往路人的五谷轮回之所,那时候的大型排灌渠现在是流满污水的小河沟,那时村里的小学校和卫生室,现在片瓦无存,那时到了十五六可以读初中或高中的年轻人,现在差不多年纪的却有很多是只知道上网游戏,终日东游西逛的小混混

            • 家园 关于社办企业和村办企业的消失,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社办企业和村办企业的消失,我觉得主要还是当时在集体解体的大环境下个人资金支持和风险承担能力不足导致的,个人承包本来也是一条路,象我所说到的本村的榨油作坊,我记得好象还是螺旋千斤顶式的压榨方式,电动还是人工的我不记得了,现在来说还是很原始的,但对当时有些农村偏远地区仍有使用的木杠杆式的榨油作坊还是很有优势的,这种木杠杆榨油我好象见过,只是不记得在何处见的了,本地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种植的很普遍,原料没问题,问题是流动资金在当时个人很难支持,也许还有市场意识的欠缺.

              农机也是如此,本村的农机在集体时期使用比较充分的是脱粒机,机耕船和拖拉机,这些农机如不能充分使用,个人承包了能不能保证不亏损就很难说了,而一般农民的意识是能自己用汗水加时间干完的活为什么要花钱请人去干?那是败家子和懒汉...实际上如果大家都请机器干,也只能是机器承包者迅速发家,无论无何机器的效率和人力畜力的效率的对比河里的河友应该都是有认识的...结果就是只有拖拉机有人合伙承包了几年,因缺乏保养很快损坏了也废铁了.也有人买得起的,本村村长也就是原大队长的弟弟分田没几年就买了一台小功率的拖拉机,似乎每个小队也都有人买了这种功率的本地俗称三马的微型拖拉机,不过每组(原来的小队)只有一两户人家买得起,买得起的还有个保有成本的问题,这种微型拖拉机农忙的时候生意还是不错的,平时就很难充分使用了,保养和使用技术也是个问题.于是直接结果就是本村的板车数量暴增,这种板车比北方的马车小,是人畜两种动力兼用的,因为人力畜力两用,所以牛是不能拉的,本地没马,只能是驴了,其实也是殷实人家才置办得起,一般人家只能人拉.本来我村原来集体的拖拉机有好几台不同功率的,都没什么板车了的...想来那个时候农村做板车的木匠应该生活很滋润,驴的种族也应该庆幸春天好日子的到来...我在联产承包以前见到一头驴都觉得很稀罕,承包了之后有将近20年时间在本地到处可见了,现在又没有了,毕竟社会是进步的.

              农机的命运如此,本公社农机修配厂的命运也就可知了.

              已有的农村工厂雏形就此湮灭...

              新的工厂诞生在沿海,如温州,珠三角等地,其实长三角的村办社办工厂因为早发优势,80年代曾经也辉煌过一段时间,后来的发展怎么样我就难说清了,华西村是个幸运儿.沿海外向出口经济模式的快速增长我以为除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因素外,中国的重工业基础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我们村的年轻人现在进城拿工资没什么限制了,只是只能把孩子老人扔在家里,骨肉分离千里奔波去沿海打工了,反正现在交通条件改善了,无论沿海哪里,两天时间就可到家了...恩,春运是个问题,就此打住...

            • 家园 花谢支持...
        • 家园 难道郊区不是农村? 另外,郊区就提供了几千万壮劳力?

          城乡差异当然存在

          否则如何保证工业优先得到最优秀的人口?

          • 家园 郊区也分远近

            不知道你是哪里人 青岛就大把这样的例子 在郊区建个新工厂 大量市中心的初高中毕业生到那里去上班 用北京比的话 就是六七十年代在现在的回龙观建设新工厂 大部分工人来自西单和王府井这样的中心区 少部分才是回龙观的当地人 而且仅限于建厂涉及到的那几个村 之外零星入围的 比例上可以忽略

            而且为了方便这些家在市中心的工人上下班方便 公交公司专门开通了几条专用线路 一天就三四趟车 一站的距离基本是普通公交车的四或五站 始发站就在厂门口

          • 家园 我说了

            1,招工人口来自三个地方

            2,城乡差异在毛时代并不比现在小,确切地说我认为更大。

            另外毛时代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机会,换句话说就是老子是农民那么儿子也是。

            因此我认为毛时代并不比现在公平。

            • 家园 不集中人力物力,建立基础工业,任何人都永远没机会,

              而且所谓JY们,绝不会主动跑去,分担工业进化的成本.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78395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83082

              什么是公平,公平就是,在要生产出力时,最大限度的一起干,和得利后,最大限度的共用所得.

              毛时代在建立中国工业化时,没有只叫农民承担全部成本,而是按着JY们一起承担相应成本.

              这就叫公平,也是JY们恨他之处,因为他们原计划是全由农民承担,他们自己不出力,或少出力的.

              另,毛泽东建那些工业,不是为了看景的,建了就要用工,用工就不可能不用相应人力.

              现在老拿这个说事,也无非是想,在下面的发展中,不出力或少出力,但在新生产出的东西分配上,多拿罢了.

            • 家园 要是有数据 这个看法就更好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