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化工艰难的腾飞(一):发轫 -- 黄河故人

共:💬70 🌺11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化工艰难的腾飞(三):商战

      1913年我国进口洋碱为488255担,其中英国洋碱占了87.81%;1915年我国进口洋碱为481148担,其中英国洋碱占了89.78%。

      中国制碱最重要的原料食盐控制在英国人手里。

      以上是范旭东等人打算制碱的时候面临的情况;

      1936年年产纯碱30000多吨,市场占有份额达到了60%

      以上是他们的奋斗成果。

      商战的一方是范旭东为首的永利,另一方方是神一样的对手卜内门和猪一样的队友孔祥熙等人。

      起点是卜内门当时在中国的纯碱市场,那是绝对的统治地位,范旭东他们,连纯碱都没有。,而且原料的供应也同样掌握在英国人手里,盐税大概是成本的几十倍。

      先说说队友吧,这个比较简单。孔祥熙、宋子文都曾长期想注资永利等其他范旭东门下的企业,也曾经想放弃把这一行业给英国人。范旭东多次软软的顶了回去,这个不需细表。倒是有几位有骨气的中国官员需要表一表

      虽然当时的民国政府卖国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中没有一心为国的中国人。别的不说,就现在的外交部,也不是全是洋奴软骨头;中宣部,里面也有共谍在卧底,要不然《士兵突击》这种好片子怎么可能处得来。

      首先是曾经的财政总长陈锦涛。汇丰银行曾经找过他,如果纯碱能够让英国人专营,他们就可以贷款。陈锦涛前脚送走他,后脚就去找范旭东。最后为范旭东争取到塘沽百里之内不得再设碱厂,特许免税用盐三十年(英国人不批),股东仅限中国国籍人士(这一点很重要)。

      其次是孔祥熙手下的邹秉文等三人。邹秉文是农学家,茅以升、杨杏佛等人同学。在筹建硫酸铵厂的时候一样是顶住了英国人的压力。现在有位河友和这个厂子有关系。

      这里还要提一句陈公博,虽然这厮是个大汉奸,但是没把硫酸铵产业直接卖给英国。不过他掌握实业部权力的时间很短,想卖国也要有那个能力才行。

      这这里需要多说两句注释一下。硫酸铵不是好化肥,但是不好的化肥也是化肥,没这个粮食产量就不行。而且硫酸铵厂背后是合成氨、硫酸、硝酸工厂,军事工业的意味很深。可惜的是,这个厂建成之日,就是被炸毁之时。悲剧的是,这么重要的工业,是范旭东自己贷款搞的。

      好吧,我们还是回到纯碱上。

      首先是原料谈判,英国人最后准许永利的工业用盐免税一年,条件是所生产的纯碱售价必须高于卜内门。当然大家都知道,协议这种东西,只不过是用来撕毁的。

      然后是卜内门要趁着永利刚做出不合格的红色纯碱而且干燥釜还给烧坏了的时候要收购,其时永利财政极为困难,花费超过注册资本八倍,超过股东注资一倍半,裁员一半,就靠着范旭东的盐业公司吊着一口气,设备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去哪儿买。就在这时卜内门来收购,被范旭东用股东必须为中国人顶了回去。

      第三是卜内门降价倾销。范旭东的做法是你降我也降,协议还不是撕着玩的,赔钱也降。卜内门为了倾销,就往中国调运了大量产品,使劲赔钱倾销,就等着把永利的血流干。范旭东虚晃一枪,利用三菱和三井之间的矛盾攻下了日本市场,而卜内门因为产能不足,机构僵化(中国区管不了日本市场)只能被动应战,最后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这次漂亮的商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化工界的抗美援朝。虽然最后的协定上来看,英国人还是占了便宜的。可是要知道,范旭东他们是从绝境翻盘的,抗美援朝我们是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的。)

      第四是硫酸铵,当年硫酸铵卜内门在中国一年只销售十几万吨,收入是两千万银元。这利润率TMD卖的不是化肥,简直是白面。这次卜内门拉上了在中国硫酸铵销量第二的另一家德国公司一块下手。范旭东去了美国,找了美国氮气公司援手。这个时候的范旭东已经世界闻名,而总工程师侯德榜的名气则因为彻底破解了苏尔维法的秘密并且公之于世而大得更多,所以美国人很愿意和他们合作。

      第五,和美国人熟归熟,谈生意侯德榜下手可不是一般的狠。美国人要设计费十九万美元,侯德榜给他砍下去差不多一半,成交价十万零两千。至于说和这家谈设备,从那家买图纸,顺便再捎带着要点用不着的技术,侯先生那可是刀刀见肉。而趁德国人经济危机落井下石买他们的技术,侯先生也不留情。

      第六,机制灵活。侯德榜在美国买了很多的设备、技术之类的,合同却不是他签的,范旭东早就和李国钦商定,签合同让李国钦签。合同出了问题,不会牵扯到侯德榜

      第五,商业谍战。商战从来都不缺乏这项内容。就在卜内门和永利使劲赔本压缩对方市场的时候,卜内门收买了一个中国人让他打入永利。这人收了卜内门的钱,扭头就到范旭东那里把英国人给卖了。(他的做法是多么的让带路党和汉奸们心寒啊!)然后范旭东也给他一份报酬,让他传给卜内门,永利已经奄奄一息,只求能保住天津市场,然后英国人就信了他。趁着卜内门疏忽,永利的红三角纯碱一举打入日本市场,确立的永利的江湖地位。

      第六,黄海化工社。黄海化工社是解放前给中国化工培养人才的,负责主持的是哈佛的博士孙学悟。他是范旭东三顾豪宅从外国人掌握下的开滦煤矿化学总工的位置上低薪挖过来的,图的是干一番事业。

      第七,抗战。抗战之初,他的左右手侯德榜、李烛尘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天津。在南京的侯德榜悲痛欲绝,耗尽心血刚刚建成的工厂就被日本人给炸了,宁可死在工厂,是范旭东把他硬拉走的,,当然也同时带走了永利所有的员工。在天津的李烛尘冷静得多,和日本鬼子左右周旋还不忘临逃跑前把永利的设备给毁了,然后把图纸带走。要是这两个人换个位置,恐怕中国化工要少一块柱石。

      第八,再斗盐商。抗战期间,永利撤到四川。但是四川的盐商们却不让永利开张,因为永利的盐一卖,他们就等于放弃市场。最后范旭东以所制精盐不在四川销售为代价,换到了食盐的生产权。

      盐商的压力加上四川是井盐,成本高,导致纯碱生产难以为继。这一次绝境,为中国带来了联合制碱法。

      下一部分:摘星。

      关键词(Tags): #中国化工(大圆)通宝推:黄锴爱李莹,akan,springisok,老树,王树,p3p2p1,夏至欧锦,随性自在,迷途笨狼,逐水而行,天狼星,抱朴仙人,廖石,读书点com,回旋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头几天抓了驻冰岛大使,给日本人情报,汉奸。

        “虽然当时的民国政府卖国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中没有一心为国的中国人。别的不说,就现在的外交部,也不是全是洋奴软骨头;中宣部,里面也有共谍在卧底,要不然《士兵突击》这种好片子怎么可能处得来。”

      • 家园 多乐士油漆与帝国化学工业

        维基百科上面的ICI:帝国化学工业于1926年12月由4间化工公司:卜内门(Brunner Mond,现时在香港及台湾仍称ICI作“卜内门”)、苏格兰诺贝尔工业(即现在的诺贝尔企业(Nobel Explosives),由日本稻畑产业株式会社持有)、联合碱业公司(United Alkali Company)及英国染料公司(British Dyestuffs Corporation)合并而成。4间公司之所以合并,是为要面对美国杜邦公司及德国法本公司(I.G. Farben AG)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当时主要业务包括:制造炸药、农药、染料、杀虫剂、工业用化学品、印料及油漆。首年営业额达2700万英镑。实际上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多乐士油漆就是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产品。

      • 家园 一个轮回啊

        现在的中国化工行业分为两种:产能过剩的、技术壁垒没有突破的。后者一旦技术壁垒突破,项目会一窝蜂地上,然后产能过剩。我所在的行业,未来三年即便陶氏化学、阿克玛、三菱、巴斯夫集体故障退出市场,咱们也能挑起大梁(品质当然要次一些)。无奈人家没事儿,只好过剩。

      • 家园 花那个打了汉奸和带路党脸的双面间谍
      • 家园 看着真生气,自己的国土上,生产的东西,还要看外国人的脸色

        当时的政府有什么用处?

      • 家园 每吨100多银元,怎么可能?

        “当年硫酸铵卜内门在中国一年只销售十几万吨,收入是两千万银元”,每吨100多银元,怎么可能?

        2000万是不是包括其它产品销售额

        • 家园 这个是原文

          还不算太离谱。

          • 家园 可以算一下每亩地产出和当时售价

            可以算一下每亩地产出和当时售价

            好像一袋白面(50斤)才2块大洋,每吨就是40

            每吨硫酸铵100多银元,地主成败家子了

            • 家园 尝试算一下,我不是农家出身

              对解放前的农业更不了解了,临时百度一下试试。

              每吨150大洋,每吨2000斤,每斤0.075大洋;

              每亩地施肥算20斤,费用1.5大洋;(现在用尿素大概是20kg左右)

              一袋白面(50斤)才2块大洋
              ,就算两块大洋

              假定施肥前每亩小麦地出白面150斤,施肥后产量250斤,则产量增加100斤,那么收入净增4.0块大洋;(70年代亩产二三百斤,好像)

              故投入增加1.5大洋,收入增加4.0大洋。

              合算

              • 家园 似乎算错了

                化学算错了

                尿素含氮量至少是硫酸铵的两倍多

                另外70年代两三百斤亩产是“八字宪法”推广后的结果

                水、土、肥、种、密、保、工、管

                农业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

                即:   

                土 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   

                肥 合理施肥   

                水 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   

                种 培育和推广良种   

                密 合理密植   

                保 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   

                管 田间管理   

                工 工具改革   

                因地制宜地采取这些措施,对农作物稳产高产是很有效的。简称八字宪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644134.htm

                • 家园 不是这么算的

                  尿素的这个用量,是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走的。现在已经是五百斤这个规模了。

                  刚才查了一下,30年代的产量大概是100多斤,这个没估计错。

                  一亩地用20多斤硫酸铵的话,增产100斤左右。按照30年代的地力,应该不算差得太多。

                  河里哪天找找上了年纪的下过乡的问一下,在50年代小氮肥厂铺开后,大概的施肥量和产量。

                  • 家园 感觉不靠谱,虽然不清楚化学转化分子式是什么

                    “一亩地用20多斤硫酸铵的话,增产100斤左右”

                    感觉不靠谱,虽然不清楚化学转化分子式是什么

                    • 家园 我看了一下30年代的华北亩产量

                      一般的亩产量小麦是100多斤,高的亩产量是近300斤。

                      这样我就取了施肥前150斤,中等产量;施肥后250斤,接近最高产量。

                      这个不是似乎不是按照质量守恒这么简单算的。

                      没氮肥一样有产量;加了氮肥,还是有很多随水分流失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