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黄连腌制的橄榄 -- 史文恭

共:💬212 🌺1678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这个常识有错误。

          回乡知青有两个概念,一是文革前的,是农民子女出去上中学的,毕业后没有在外面找工作回生产队的;二是文革后的,是已经有了城市户口,还有亲属在农村的,下乡时回到亲属所在地。

          从人数上看,下乡知青比文革后的回乡知青要多得多,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从比例上看,参军,当赤脚医生和地方干部的比例,回乡知青远高于下乡知青。因为回乡知青所在的地方一般知青很少甚至没有,“知识”又在当地比较突出。同样多的参军,当赤脚医生和地方干部的名额,分到下乡知青头上比例就很少了。

          招工有所不同,至少我们那时头几批招工名额是指定给下乡知青的。

          招工数量也不超过下乡数量,我们南京到内蒙下乡的一千多知青中,至少还有三分之一是后来顶替父母工作和考大学离开的。

         

        • 家园 那个时期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就被你开除到知识青年队伍之外了

          从人数上看,下乡知青比文革后的回乡知青要多得多,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可能,几个屯子去一个知青点,难道知青比这几屯子本地中学生还多?

          招工数量也不超过下乡数量,我们南京到内蒙下乡的一千多知青中,至少还有三分之一是后来顶替父母工作和考大学离开的。

          难道招工名额非得都给下乡知青才叫超过下乡数量?

          • 家园 看来你还是有误解。

              当年的知青是特指从城市把户口迁入农村的中学生,原本户口就在农村的中学生毕业后如果考不上大学或没能参军、被招工,原本就是留在农村劳动的,他们不属于当时特指的知青。(颜色图标怎么没了?)

              因为在下乡知青大批下乡的同时,还在大规模招工,征兵。来源就是这两种人。招工数量还略超过下乡数量——当然招工数字也被回乡知青分享,所以下乡知青颇为不满。但为啥不满呢?为啥这个特权天生是你的呢?
            我对你这段话的理解就是专给知青的招工名额“还略超过下乡数量”,我们下乡处头两批招工就是专招知青的。

            • 家园 既然定义都改了 您说的对

              反正对于我而言

              城市的中学毕业生和农村的中学毕业生应该得到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所以知青政策是正确的决策。如果您反对这个立场,我觉得那也是您的思想自由

              1978年中国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但如果没有下乡知青这个公平政策,我很有兴趣知道,农村人是否还有那么高的动力送子女去读书。

              • 家园 应该得到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是另一个问题。

                  我不反对知青下乡,但我认为当年的政策是错误的,应该用鼓励、自愿的政策,而不应该用当年一刀切的办法。

                  在当时,农村的教育比城里差的太多,我们到的大队,大队小学的汉文教师本身才是初小毕业生,也就是只上到小学四年级。所以在有知青去的地方,一两年后中小学教师、生产队会计基本上都被知青占了。我们大部分知青走后,剩下不多的几位都当了乡长或乡党委书记。

                  就是在现在,城乡的教育资源相差也很大。一般来说城市犹其是大城市里的中学毕业生学到的知识比农村的多,眼界比比农村的宽阔,这是无法否认的。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包括种地,城里的毕业生发展机会就比农村的多。当然这只是说普遍现象,特例就另说了。

                • 家园 当时并非所有青年都得下乡

                  一个家庭可以留一个小孩在城里,参军的子女不算在内。

                  俺当年就不用下乡,哥哥当兵,姐姐下乡。

                  另外,下乡2年后还是有很多机会回城的。

                  1)推荐上学。除了大学之外,中专也面向知青招生;

                  2)城里招工。

                  这两条都要看本人表现,表现好的等的时间短。

                • 家园 对号入座的立场问题

                  所以知青政策是正确的决策。如果您反对这个立场,我觉得那也是您的思想自由

                  我不反对知青下乡,但我认为当年的政策是错误的,应该用鼓励、自愿的政策,而不应该用当年一刀切的办法。

      • 家园 把对别人的一个回复搬到这里来,见谅

        大多数极左派的年龄不大,比如他们的代言人之一马前卒不过是刚30岁的年轻人,连文革的尾巴都没有经历过,怎么可能理解文革的极端错误和对国家、党、人民造成的极大损失,反而因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而幻想回到他们假想的那个公正公平的黄金时代。应该说有些80后、90后确实有点倒霉,一次没赶上趟后面就难了,这里确实有社会过度右倾导致的不公平,需要大力呼吁纠正并完善分配体系。不过现在无论他们怎么举例论证,怎么为文革时代涂脂抹粉,怎么忽悠,这个社会绝对不会不会回到过去的,老百姓是最现实的,好多人对文革的灾难记忆犹新,为什么毛主席去世刚几天四人帮就被逮捕,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中国就完全从毛时代的路线走向相反,老百姓即使在最困难的国企破产潮中也没有引发全国性的“回头看”革命,已经说明了人心向背了。

        注一下,我会写的头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就用毛笔在我家白墙上狂写,被老妈打了屁股。文革后期到处弥漫的都是理想破灭的情绪,那些大字报揭露出的阴谋阳谋、上层领导的权利斗争,尔虞我诈,早已把人们的激情耗尽,只想安稳过点日子,尽量别饿肚子。那些当时台上的共产党领袖哪还有当初打天下造福中国人民的基本信念和做法。毛主席去世的时候至少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很多人都是假哭而已,大家只是感到恐惧。

        • 家园 被你妈打了屁股,哈哈,该吧,谁让你瞎写啊

          为什么毛主席去世刚几天四人帮就被逮捕,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中国就完全从毛时代的路线走向相反,老百姓即使在最困难的国企破产潮中也没有引发全国性的“回头看”革命,已经说明了人心向背了。

          从红字部分就知道你不了解当时的情况,至少后来30年里没有去读那段历史。

        • 家园 要是口号里加点数据和逻辑,会更有味道的

          我口重,没看到盐,所以抱歉不评论了

      • 家园 你说谎会脸红不?

        1.知青就是失业青年。

        2.农民进城渠道取缔是中共作的决策,此即农奴化是也。

        3.岗位不足源于民企死亡。

        4.超国民待遇的知青平均遭受刑事犯罪率是社会3倍以上,70年代在周恩来亲自干预下一次性处理云南知青建设兵团干部200多人,其中恶性刑事案伯如强奸,杀人不绝耳闻,仅1978年云南建设兵团知青自杀35人。

        • 家园 不知谁不会脸红。

          1、农业也是业,外国计算失业率时也没把有地种的农民计算在内。

          2、除了因困难时期影响,大约62年到64年和文革初期66年中到70年中这段时间没招工外,一直都有农民进城当工人。雷锋就是农民招到县里当通讯员再到鞍钢当工人的,我姐夫是七十年代初进的城。

          3、自五七还是五八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已经没有民企,文革中也没有一个企业倒闭。

          4、我所插队的公社,69个知青中,除一人因撕毁老毛像被打成反革命,约71年初被平反(71年10月与我同时被招工)外,没有一人刑事犯罪或被刑事犯罪。

          通宝推:wxmang的书童乙,kmy18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