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形形色色的驸马(上) -- 履虎尾

共:💬63 🌺1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形形色色的驸马(上)

    “驸马”是皇家门婿的俗称。这个“驸马”本来是个正经八北的官名,全称为“驸马都尉”。据《百官公卿表》所载,驸马都尉设置于汉武帝时期,其职责为“掌副车之马”。到了魏晋时期,曹魏的何晏开了先例,以帝婿身分授官驸马都尉。接着,西晋杜预尚(娶)安陆公主(宣帝司马懿之女),王济尚常山公主(文帝司马昭之女),都被授予驸马都尉官。于是乎,就成为通例,此后尚公主者一律要加授驸马都尉官号。就连此前的尚主者,也为民间百姓追称为驸马爷。

    提起驸马,人们最先联想到的,就是“忘恩负义的陈世美”了。舞台上的各类驸马中,以陈世美最有代表性。陈世美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负心汉薄情郎的典型。自从出了陈世美,其他的负心者们,不论是李益王魁,还是李甲莫稽,通通背靠大树好阴凉了。直到今天,只要有男人移情别恋,就必然会被骂作“陈世美”。而陈世美所抛弃的妻子秦香莲,则是世间一切怨妇冤女的代表,直到如今仍然被寄予无限的同情。

    陈世美与秦香莲的事迹,是通过传说演绎产生的。其故事渊源,是宋代南戏《赵贞女》。这本南戏已经佚失,其故事情节大致是赵贞女的丈夫蔡伯喈进京赶考,中了状元。蔡伯喈贪恋富贵荣华,入赘相府,抛弃了妻子双亲。赵贞女在家乡独力支撑门户,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兜土筑坟;然后身背琵琶,进京寻夫。谁知蔡伯喈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妻子赵贞女。蔡伯喈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人神共愤,天上的雷霆将其震死。明代文人高明根据《赵贞女》的故事,写成传奇《琵琶记》。高明对原故事的主题进行了篡改,把原来鞭笞负心男儿的故事,改写成一部劝忠劝孝之作。而现代舞台上的各种《秦香莲》,恢复了原型南戏《赵贞女》鞭笞负心男子的主题,并将故事的时代改为北宋,借清官包拯之威,将陈世美铡死在虎头铡刀之下。

    有出京戏《铡美案》,演绎的就是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不过,在五六十年代文革之前,舞台上最出采的可不是京戏《铡美案》,而是评剧《秦香莲》。

    在中国的当代戏剧中,以观众听众戏迷众多影响大小而论,京戏是无可争议的老大,老二呢,是河南豫剧,而评戏则是老三。中国评剧平白如话,易懂易学,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因此风靡北中国。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评剧大戏有四本,这就是《小女婿》,《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以及《秦香莲》。其中的《刘巧儿》和《秦香莲》还被拍成了电影,更是扩大了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茶瓶记》,《小姑贤》,《刘云打母》,《王二姐思夫》等等众多的小戏。

    在文革前的电台广播中,俺曾多次收听此评剧。若论起剧中人物陈世美的性格形象,其简直就是今天网上经常出现的暴发户的化身。从戏的开头直到结束,陈世美有过多次缓和矛盾下台阶的机会。妻室儿女找上门来,他本可以立即认下,而将皮球踢给第二个妻子“皇姑”;待到王丞相上门拜寿替其说合时,他更可以就坡下驴,把球踢给王老相爷;直到韩琪死后,他对证到了开封府,包拯也反复苦劝其悬崖勒马,可是他还是死鸭子嘴硬,自以为自己是皇家门婿,别人奈何他不得。呵呵,你当你丈人是李刚啊——

    舞台上再一个人们熟悉的驸马形象,就是《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了。金沙滩一战,只杀得刀光剑影,血雨纷飞。杨家将七郎八虎,经此一战,仅剩下六郎七郎二人,带伤逃回。在混战中,杨四郎延辉遭遇了辽国铁镜公主,交起手来。十几个回合之后,铁镜公主抛出暗器红锦套索,将四郎生擒活捉。四郎被俘后改名换姓,拆“杨”字自称姓木名易,被辽国招为驸马,与铁镜公主结为夫妻,困在北国一十五年。京剧《坐宫》是《四郎探母》的第一折,更多的时候是单独出演,是非常有名的一出折子戏。《坐宫》中的人物就杨延辉与铁镜公主夫妻二人。两人这一番对唱,时而曲折委婉,感人肺腑;时而慷慨激昂,直抒胸怀,真可谓是唱尽了人间的夫妻母子家国情也。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舞台之上还有个另类驸马,居然还有个“女驸马“,这就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贞。提起黄梅戏,不能不提严凤英。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场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唱红了全中国。严凤英在剧中扮演七仙女,另一个著名演员王少舫扮演董永。想当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同院的邻居阿姨婶子们,一个个穿红戴绿,梳妆打扮得齐齐整整,她们嘻嘻哈哈吵吵嚷嚷涌进了电影院。俺母亲抱着俺三弟,挤在阿姨群中。俺当时刚六岁才上学,牵着俺二弟,跑在母亲前边,跟孩子们混在一起。电影院里那个噪杂,都开演老半天了,大家还不闭住嘴巴。在“路遇”时大家一起开心;“织锦”时大家一起跟着犯愁;“还家”时大家一起跟着哼唱;演到天兵天将拉住七仙女和董永,夫妻二人生离死别时,有两个阿姨竟然低声抽泣起来……到五十年代末,另一部黄梅戏电影再次引起了轰动,这就是严凤英主演的《女驸马》。在戏中,严凤英出演主角冯素贞(“董永”王少舫此次扮演糊涂媒人老丞相),塑造出一位善良聪明机智勇敢的少女形象。冯素贞父母嫌贫爱富,将贫穷的女婿李兆廷陷害入狱。冯素贞离家出走,冒死救夫。这一去经历种种: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驸马,洞房遇难,宫廷逢险,尝尽了酸甜苦辣,直到最后皆大欢喜……整个剧情看似离奇古怪,然而毕竟还在情理之中。

    戏的第二场,考中状元的冯素贞,心花怒放,得意洋洋,这一段唱如行云流水,脍炙人口,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12156—5,32356—5,1216562766135656)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56535653212532—)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56535653212532—)

    人人夸我潘安貌,怎知纱帽罩(哇)罩婵娟(哪……)

    关键词(Tags): #驸马#陈世美#秦香莲#女驸马#严凤英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trunkzhao,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很早之前,曾经看过一本诗集,里面有一首诗,作者简历是这样的。在宋朝中的进士,忘了封的什么官,后来被辽国扣留,被辽国公主看上,招为驸马。后来因为图谋行刺萧太后,事发被杀。我想着世间的事情真是无奇不有,杨四郎这样离奇的故事也有原型。

      不过后来再也查不到这个故事出处了。

    • 家园 黄梅戏是49后大陆输出最成功的艺术形式

      《天仙配》(54年)在香港也是大卖。香港本地的影业公司逮着了发财的机会,拍了许多黄梅调电影。台湾星加坡也拍了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港台东南亚地区中文荧屏上最拉风的是黄梅调电影。黄梅调电影的风头直到七十年代才让武侠电影抢去。

      大陆地区最熟悉的黄梅调电影应该是《三笑》。《三笑》69年拍摄,文革后在大陆播放。那时我还小,只记得有一段时间老太太小媳妇常提到三笑,唐伯虎,秋香什么的。

      《天仙配》后来生了克隆双胞胎。63年,邵氏公司和李翰祥(拍了N多黄梅调电影)准备重拍《天仙配》。后来双方闹矛盾,一拍两散。邵氏公司重新组织人马,李翰祥则到了台湾的国联公司。双方同时翻拍,同时完成,都改名为《七仙女》,用的都是原版的音乐,唱词,对白。

      油管上找到了一段邵氏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常听戏的能听出味道不一样。

      外链出处

      SOS 怎么插入视频?

    • 家园 我很喜欢虎老师最近的唱戏文。

      科普一样。

    • 家园 【商榷】中国戏曲剧排名

      新中国成立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评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期。除上演传统戏以外,还演出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使评剧流传范围更为广阔。这是评剧发展史中最鼎盛时期,评剧成了除京剧外最大的戏曲剧种。除了“中国”京剧院外,就只有一个“中国”评剧院。以履尾虎老师的生活经历,认为评剧是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正是来源于此。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古典戏曲全面下滑。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之后,我国273个戏曲剧种中,国家文化部确定的中国五大戏剧是:名扬全世界的京剧;听众和流传最多的河南豫剧;东北、华北、西北都流行的评剧;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的越剧及安徽、湖南、湖北的黄梅戏。

      合并称为“五大剧种”,并没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

      最新中国戏曲各剧种排名

      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25261/

    • 家园 发现虎老师故意卖了一个破腚

      居然在文章中潜伏了一个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内的最强的驸马爷。

      各位观众,猜出是谁了嘛?

    • 家园 我也来剧透,金刀驸马郭靖
    • 家园 看我猜的对不对,下一篇会提打金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