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空概念1、引子 -- wqnsihs

共:💬328 🌺81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哈,这段已经是明代及以后三教合流的情况了

      时间是存在于无穷无尽的无限永恒中的,生命结束不过是肉体的解脱,或者说灵魂与载体分离而已,与时间无关。所以不管道家,佛家还是儒家(王阳明的心学,朱熹的理学以及张载的气学)都是以超越生命载体的有限和无常,使灵魂(各家表达单词不同而已)进入无限和永恒的境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修炼的最高目标:成为儒家的圣人,道家的真人或佛家的佛。

      推荐大家看一张古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品说明】

        这是一幅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根据陶渊明、陆修静与惠远法师三人发生在庐山东林寺虎溪前的“虎溪三笑”故事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一首。

        很久以来,儒、释、道三教一直影响我国文化的三大主流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各自教派相互对立,必然消耗体力力,不利于社会安定发展。成化帝所绘《一团和气图》乍看如同一人,实为三者。根据《御制图赞》推测,图中笑面弥勒应为惠远法师,左侧着道冠者应为陆修静,右侧饰儒巾者则为陶渊明,三人各为儒、释、道教代表,整个画面布局巧妙,和睦喜气。体现“三教合一”思想

      此图构图奇巧,设色典雅,人物衣纹采取战笔画法,流畅自然,曲折有致,为朱见深早年佳作。

      本幅自识记其创作缘由,后署“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钤“广运之宝”(朱文)大印。另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大方。《盛京故宫书画录》、《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著录。

      【作者简介】

      朱见深(公元1448-1487年),即明宪宗,年号成化。善画人物、山水、花卉。

      其他就不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吧。三家之前不是没有争执的,其和谐,是反复博弈后的结果。

      顺便说一下,算卦理论上来说可以用计算机,只不过,计算机只能算不能解,解读呢,还是要卦师,或者自己来根据卦象考虑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呢?因为算卦的都说,算卦,无论是八字还是六爻,其实是数学方法,但是,解卦就不行了。因为解卦的时候涉及到不同的选项,如同一个卦象可能意味着蹲牢房,也可能是医院~~~这样的话就必须注意,解卦的时候就需要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了。

      • 家园 那画,有没有一些后现代的感觉?

        去博物馆看一些古物,很是震惊于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家园 古人的想象力的确很超级彪悍的,胆小勿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画家李嵩的一件名作。李嵩(1166—1243)钱塘(今杭州)人,少年时为木工。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山水、人物、花卉均擅,尤以风俗画见称于画史,存世作品《货郎图》、《市担婴戏图》、《骷髅幻戏图》等均是写实之作。但《骷髅幻戏图》还有“超现实主义”成分在内。

          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着一个小骷髅。这是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之一种--悬丝傀儡演出。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表演是由人来操纵的,而以骷髅为主角的寓意大约是反映了人生命运的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你今天是操纵者,或许明天你就会成为一具被操纵者。因此,人生被看透了,大约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骷髅旁有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骷髅身后有一哺乳婴儿的妇人,明显是他的妻子,画面表现了傀儡戏艺人携妻带子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写照。

          骷髅骨骼画的比较准确,表现了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了解,画面干净、利索。工笔设色,技巧熟练。此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团扇纸本设色

          纵14厘米横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的含义至今仍是引人争论、莫衷一是。图中大骷髅披衣戴帽,操纵着提线骷髅,正在引诱一个小儿。画面怪诞奇诡,将生死两界,统于一画。作者用线坚韧扎实,富有变化,染色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至于画中是写生死转化、因果轮回,还是庄子的“齐生死”观,尚待详。 '

          李嵩(1166~1243),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颇远绳墨,后为画院待诏李从训养子,随从习画。历任光宗赵淳、宁宗赵扩、理宗赵昀三朝画院待诏。擅画人物、佛道像,尤擅界画。传世作品有《花蓝

          图》、《骷髅幻戏图》、《货郎图》等。

          这幅我一看就抓狂了,这个比例的把握和写实啊~~~~这是差不多近一千年前的作品。更不要提他里面反映的中国古代的那种生死观和世界观。

          那个一团和气图的确很后现代的。其立意之深远,其文化蕴育之厚重,我从来不觉得日本的绘画能够强过中国,浮世绘虽然在国际上大流行,但是我个人总觉得浮世绘不过是一种装饰性效果比较强的,技法上奇崛的作品。真要说立意,要说风格,还要看中国的传统绘画。可惜的是,宋代的绘画,后世没有继承太多的传统,到了明代,除了八大山人等有些奇崛突兀,震撼人心的力量外,大部分流为技巧性的,山水,花鸟,技法上不如先朝,只不过是一味流俗罢了。

          我不是学绘画的,这不过是个人的感觉。原来买过本中国古代绘画的画册。看着就是这种感觉。我在看那本画册的时候,对中国古文化充满了崇敬。宋代人的心灵很丰富。

    • 家园 凑忙总的热闹,关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术语,见于宋朝张载的《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往前推,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也有相似的说法:“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再往前看,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有这种观点,如《庄子达生》:“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其内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学派中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天”的不同理解。道家的“天”多指日月星辰,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立论;儒家所说的“天”则带有意志或伦理的烙印,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立论。但两家都认为,人与外界是相通或相类的。

      • 家园 “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

        《周易·文言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 家园 是的是的,中国人对天的理解非常复杂,不但多义,而且歧义

        实际上任何最高等级的范畴都可以用天来表达:相当于例如时空,存在,意志,超越,道,终极,无极等等概念都可以用。

        所以中国经典的确也不好读。同一个概念可能有N种表达,或者N个概念一个表达。

    • 家园 水平有限基本没看懂

      作为接受系统西式教育的一代(80后),忙总写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有隔膜感,呵呵。读古文有障碍。

    • 家园 坐在沙发上听忙总讲课。
    • 家园 【整理】3、《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

      这里我想粗陋的总结一下《黄帝内经》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1)、天人合一

      《内经》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表现形式为“天人相应”。

      (我认为这个认识来自于《周易》)。所以治病养生本质上就是顺应天理而已。

      天人合一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天”与“人”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一样。例如“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等。

      《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天人感应假设上,这种感应在中医名之曰"气"。

      (2)、天人气交

      另外《黄帝内经》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素问·六微旨大论》)

      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假设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六微旨大论》)

      也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也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化。

      "气交易位"是指气候的太过和不及而导致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由于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时有定位,气无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寒凉的秩序是不会错的,但,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

      (3)、天地同律

      《黄帝内经》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时空合一的天地同律。

      律数属于声学,由于古代天文学在制定历法过程中需要数学运算,便借用律数来完成这一过程,而产生了律与历的结合:律历一体。也即产生音律与天之气相应的观念。

       《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中国传统的类比思维方式就是"同类相动",推想互相感动的事物之间通过气传递着它们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律吕与"气"密切联系起来。

      汉代有"候气之法",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在一个密闭的室内,把端部塞上葭莩灰的律管按一定的方位加以布置注意观察就可以看到,每到一定的节气,与该气相应的那支律管中的灰就回逸出。这种把律管的长短和天地之气联系起来的实验,对我们理解五气、五藏与五音相应等问题至关重要。

      就这样,人们把不同音频的乐音同一年中的不同时令,同该时令的气候、物候联系起来。

      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过是天"气"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种或七十二种表现,同时造成了不同季节中声色味的不同。因此,五音、十二律可以说是关于"气"的量化的另一种表达。

      十二律的名称表示着"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作用。如:

        黄钟:黄者,中之色,钟者,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汉书·律历志》)

      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史记·律书》)

      蕤宾者,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汉书·律历志》)

      夹钟者,言阴夹助太簇,宣四方之气而出物种也。(《汉书·律历志》)   

      这样一个自然的推论就是时间周期(历)与天地之气的运动相应 。

      我们祖先早就发现地球特有的时间周期与地球在太阳系的特定位置相关,如昼夜、24节气、四季、年等。昼夜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节气和四季的变化是由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造成的。这些时间节律的背后,是地球所受太阳能量辐射的周期性改变,人的生命节律也是由地球的这种特性造成的。因此,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有着相动一致的特性,人体生理功能节律也随天地四时之气运动变化而改变。

      因此,《黄帝内经》依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建了的独特的"五运六气"历。这种历法特别注意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现象与时间周期的关系。

      所以《内经》中时空合一概念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角度反映了天地人的统一,反映了人与天之间存在着随应而动和制天而用的统一。

       就一年四时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

        

      就一年十二月而言,"正月二月,天气始言,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素问·诊要经终论》)

      随着月份的推移,人气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

      就一日而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人体的阳气发生相应的改变。

      (4)、人天同构

      《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例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灵枢·邪客》)

      也即人体形态结构可以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

      (5)、人天同类

      人天同类是为了寻求天人相通而互感的共同律则。《汉书·董仲舒传》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但《内经》所强调的人天同类与董仲舒的神秘的天人感应不尽相同,他自己独立发展了一套特有的阴阳五行概念系统,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

      这是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来识别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灵枢·通天》还以阴阳为原则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认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和平之人"阴阳之气和"。以气论人性,从先天生理因素寻找人性的根据,关注五态之人的发病及其治法,为养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这种将先天阴阳之"气"作为人性的基础,是《内经》独创的。

      (6)、人天同象

        《内经》另外一个理论基础就是人天同象。

      天人合一必然表现为重道、重神、重无、重和谐、重势,其核心则是"象"与"数"。

      "象",指的是经验的形象化和系统化。"象"的特征是动态的,不是单纯地模仿其形,而是模仿其变。

      就《内经》而言,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五藏之间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

      其中,"象"又分为法象、气象、形象。

      "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法象。

      “阴阳四时,"其华在面"(《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所见气象。

      "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所见形象。

      藏象理论作为《内经》理论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将五藏联系六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情,以五行理论进行阐释的五大"象"的系统,认为人体内部与人体外部都是按照"阴阳五行"这一基本法则统一、整合起来的。

      《内经》中的藏象理论则以五元序列来表现。自然界以四时阴阳为核心,四时阴阳涵概了五方、五气、五味等自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人体以五藏阴阳为核心,五藏阴阳涵概了五体、五官、五脉、五志、五病等形体、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与人体的五藏阴阳相互收受、通应,共同遵循阴阳五行的对待协调、生克制化的法则。

      人天同象目的是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藏的内藏功能。如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而不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

      (7)、人天同数

      人天同数是人天同象的自然推论。

      "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化、应用化和实用化。它不同于西方的数学概念,不是描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是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描述时间方式和运动关系。

      《左传》描述了象与数的关系:"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内经》认为生命运动与自然一样,有理、有象、有数。通过取象比类,可知气运数理。

      《素问·六节藏象论》先论数理,后论藏象,深意寓在其中。

      因此,人天同数是《内经》把时间的周期性和空间的秩序性有机地结合观念的体现。强调人体自然节律是与天文、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节律,故有气运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周年节律等。其基本推论是以一周年(四季)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四季有时、有位,有五行生克,因此,以一年分四时,则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月节律则与该月相和所应之藏在一年之中的"当旺"季节相关。其昼夜节律也是将一日按四时分段,指人体五藏之气在一天之中随昼夜节律而依次转移,则肝主晨,心主日中,肺主日入,肾主夜半。(见《素问·藏气法时论》)

      《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理上的一致性,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起来,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运旋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规律联系起来。如《灵枢·五十营》将人体气血运行与日行28宿直接挂钩,认为太阳一昼夜环行28宿一周,人体气血运行人体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如此太阳每行一宿,血气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6寸,270息,气行16丈2尺,即行人体之一周。由此再进一步,太阳每行一宿,(此指28宿均匀分布的一宿,实际上28宿不是等长的),人呼吸486息,据此推算人一昼夜有13500息。

      《平人气象论篇》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即平常人一息,脉跳动五次,一次脉的跳动,气行1寸2分。如此用气运行的长度表示脉搏的频率,从而表示一种时间周期。这种以大气贯通一切为基点而形成的人体与宇宙的相互模拟,在《内经》理论中比比皆是,强调了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

      (8)、小结

      这样《内经》就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与天相通,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

      也即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

      总的来说,《内经》的天人之间的取象类比,是与西方科学研究范式、框架、逻辑和分析方法完全不同的心领神会的类比。比如五行作为一个大象,是"同气相求",而不是基于物质结构的。而感觉的相似、感觉的类同、感觉的相通这种天人合一的直观生命的体验,是我们文化的特点。如果非要往科学上靠,那就相当于八卦数学化,算命计算机化,书法高能物理化的闹剧,是一些自己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为了欺骗或混饭吃而找的幌子,是破落户攀大款做亲戚的心态。

      中医不是科学,中医西医化是自杀。中医已经生存发展3000多年,自然在人类认识自我和认识自然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根本不需要再去自我丑化自己,非要找个什么科学马甲。

      通宝推:cctothere,方解石,秦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