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谈】精英们的高贵谎言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6 🌺3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谈论一些基本常识

      可以聊聊犬儒主义,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吗?

      谢谢。

      • 家园 嗯,简单说说

        这三组概念里,内涵比较明确的是犬儒主义。

        而理想主义嘛,这个很难说是种思想流派,或者说各种思想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大概就是指精神层面,信仰层面的东西。

        实用主义的内涵比较庞杂。这个还真的有些一言难尽,无法望文生义。如果你真的感兴趣,我推荐你看看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詹姆斯本人一般把他当成当代西方实用主义的三大巨擘之一。不过他自己颇有些腹诽。

        犬儒呢,比较有意思,狭义的犬儒主义是内容比较明确的哲学流派,这点无论是网络还是教科书都有相应的介绍。

        我个人闲聊几句,我觉得东西方思想都可以发现犬儒主义的影子。犬儒主义应该说是一种极端道德主义的思想,就是说,从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来看,古代的人类感觉到一点,就是自然界有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但限于当时科学发展,人们无法准确的描述。只是觉得非常神妙。而把对这种规律感悟用到人类社会,就可以是犬儒主义的起源之一。早期的犬儒主义并不否认某种终极的规律,终极的善,终极的道德。他们用这种终极的思想来否定世间的陈规。中西早期的犬儒主义者多半有些愤世嫉俗。不过后来呢犬儒主义后来的发展走向他的反面。彻底的形而上与彻底的形而下,有时真的只是一步之遥。

    • 家园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精英是必要的

      不能因为统治者害怕精英,反对精英,就忽视社会真正是需要精英的。

      关键词(Tags): #精英必要
    • 家园 火堆后自由人手中的东西,怎么可能:

      说有个深处地下的洞穴,一些人生活在洞穴中,他们全身被禁锢,不能转身,只能看着前方的矮墙。在他们的身后有个火堆,火堆之后有自由的人举着东西走来走去。囚徒们只能看到这些东西在矮墙上的投影,

      投射到不自由人眼前的矮墙?

    • 家园 怪大叔这篇是显白的呢?

      还是微言大义呢

    • 家园 那理想和信仰是什么?

      是谎言还是头脑病毒? 能不能根据传播和执行头脑病毒的机器(人?)是否有病毒抗体(言行不一的传播者?)来承认病毒的功效性? 能自我实现的信仰是不是必要的, 容入人类本身进化的信息DNA? 就拿教育来举例吧,我们往我们年幼无知的后代头脑里灌输的东西,哪些是我们已经经过科学实验后判断是有利于我们族群进步发展的? 哪些只是我们被人灌输了所以我们继续执行往后代灌输的程序?

    • 家园 只要精英的生活水平不比平民高,他有多少权利我都不在乎
    • 家园 一旦开口说为平民发声,则立即陷入悖论,

      如果说

      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人是超越众生的存在,他可以告诉你自由,也可以告诉你平等,也可以告诉你正义,他告诉你什么并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听从他的教诲

      那么无论左派右派,一旦开口,他们即已超越了其所代表的众生的存在。以为平民发声的名义,晋身精英的序列。

      Populism, 这个词汇指向ordinary people或general population或 the mass。他们被预先假定为被某个精英集团统治者剥夺了身份和话语权。

      (One of the latest definitions of populism comes from Daniele Albertazzi and Duncan McDonnell who, in their volume 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ism, define populism as "an ideology which pits a virtuous and homogeneous people against a set of elites and dangerous ‘others’ who are together depicted as depriving (or attempting to deprive) the sovereign people of their rights, values, prosperity, identity and voice".)

      外链出处

      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ism: The Spectre of Western European Democracy

      Edited by Daniele Albertazzi and Duncan McDonnell

      外链出处

      但是,在高等教育日渐普及、分工细密的现代社会,平民和精英还能若柏拉图时代那般被简单界分么?到底什么才是政治话语体系下的平民?然道“平民”们真得不懂得“精英”的高贵谎言么?

      也许我们可以在西西河进行一个这样的调查,即每个人自认为是精英还是平民。当我自问自己这个问题时,就我的教育背景和所处阶层而言,仅从common sense出发,我应该是一名“精英”。但是,就我在中美两国的政治体系或制度变革中都无任何发言权,我的权利从来不曾由自我行使过,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被统治者,我毫无疑问是一名“平民”----如果“我们”的身份都从来不曾清晰过,那么“他们”在哪里?

      正如怪兄说的,“用精英和民粹来分析社会,总归是件不那么严肃的事”,问题的核心从来不在精英和平民的对抗,因为精英和平民的对立统一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运转必然产生的,这本质上体现的是效率和公平的二律背反。

      如果我们非要以精英和平民作为讨论的二元对立框架,我们就必须承认这样的客观必然:社会运作的效率和专业分工决定了精英政治是必需的,不要忘了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利益的TG也必然也只能由先进分子组成。所以,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于推翻精英政治,而是

      (1)如何保证精英或足够比例的精英来自平民(或来自构成平民的不同阶层和团体);

      (2)如何将精英和平民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这个距离首先不能太远,以至于精英听不到平民的声音,不能反映后者的诉求;也不能太近,以至于影响到行动的效率,并使得大众失去“往上奋斗”的动力。

      一个相对稳定的政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经过平民和精英的讨价还价,通过一系列制度和公权力将双方能够接受的距离予以明确并提供保护。

      而稳定的另一面就是调整。调整的动力和需要一来自社会经济的变化,二来自精英们自我巩固的天然倾向,三来自平民晋身精英的渴望。当稳定下来的制度不能够容纳这些调整的需要时,暴力就会被采用,和公权力直接对抗。

      于是对怪兄说的“美国的民粹运动常发生在体制内”,在我们曾讨论过的美国国民对其体制的信仰之理由外,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即其体制提供了“平民”晋身为“精英”的路径。11月美国的中期选举即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茶党的代表是否被选入两院本身相对地不那么重要,他们能够成为候选人,能够循体制提供的路径走过两端之间的那个距离,这个可能性就是对制度本身进行的一次检测和证明。而可与此形成对比并予以思考的就是铸剑兄的《看上去很美》。

      让我们回到怪兄说的“高贵的谎言”,无论谎言是什么内容,其本质只有一点,让其成为“平民”或普罗大众的信仰。无论是罗马教廷,还是美国政府,都在努力给世界人民提供一个这样的“谎言”,或提供一个目标。而我们,也在邓的效率优先之政策导向下暂时解决了功利性目标诉求后,遭遇了该如何提供我们的“谎言”的难题,这不仅仅是左派的困境,我觉得也是右派的困境:即百年心事归平淡之后,我们要打造一个怎样的新梦,以及是否能,如何做。

      但是,我们的旧梦真得就被抛弃了么?或他国的实践能给我们的旧梦以怎样的借鉴和修饰?没有目标的行动总是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而目标的拟定必须牢牢立足于对现状的客观观察和基本判断。但恰恰是后者,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Tags): #精英政治(wfan)#点滴思考通宝推:何求,秦筝,大眼,不远攸高,leqia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