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军笑话之变脸 -- 潮起潮落

共:💬75 🌺5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大可能是未婚女军医吧,护士或实习女医生还差不多

      貌似那个时代剩女不多,女军医年龄不会太小,而且那个时代组织上很关心个人问题,一般都会帮助解决,不然在那个观念相对保守的时代而且又是军人,个人压力会很大。当时一般的女军医未婚的应该很少吧,漂亮的更少了。

      • 家园 未婚女军医有的

        有的女军医是太挑人,相貌啊、职务啊、籍贯啊、身高之类,最后成了剩女。我原来部队就有一个女军医,人长得挺好的,高挑个,上海的,长得有点像空政的陈瑾(陈瑾去年还是前年转业了)。

        传说她看上了一个美男子副艇长(当然,后来当艇长了),总托人从上海买凤凰烟、大前门什么香烟(那个年代可是要烟票的哈)送给那个副艇长,女方挺一往情深的。后来不知因为啥,俩人关系黄了。有一段时间她情绪挺低落的。

        几年后,她找了个也是上海兵的汽车排排长,算是下嫁吧。实话实说,在潜艇部队,陆勤干部的待遇和仕途前景要差多了。后来两口子调回上海基地了。

        就我所知,类似女军医(我分类没分那么细,把实习军医也归类为女军医)的例子还有一些,就不说了。

        那时还有一个特点,许多人当兵都是小兵,14~15岁就入伍的不少,家里都有些背景吧。在一个部队过渡一下,然后七调八调,上学的上学、提干的提干,所以不好以文革后考上军医大学那帮按部就班上学、就业的军医年龄套的。那时的军医大学学制也短。南京有个海军军医学校,好像才3年,毕业后大专学历。当然,上海二军大还有个海医系,学制4年。现在学制几年懒得放狗搜了。

        那个时代剩女应该比现在少,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吴仪就是单身,她的相貌、气质、水平也都很好。老一代的还有林巧稚,人品、医术、医德、相貌、气质没的说,按一般标准不该会单身,但架不住造化弄人啊。

    • 家园 要不怎么说人民战争天下无敌呢

      在南京炮校军训,听教官饱吹饿唱,他们靶场常见老百姓捡炮弹皮,后来干这个营生的多了,就开始竞争,炮一停老百姓就往靶场冲,拦都拦不住,到后来老乡们熟能生巧,都敢追着弹幕抢炮弹皮,教官们说,该给这帮老乡登记造册,打起仗来直接征召入伍,至少步炮协同不用练了。。。

      • 家园 吹破天也就是秦舞阳而已
      • 家园 勇敢的人不要太多啊

        常常能碰到在交叉口闯红灯的;过马路不观察情况的,就喜欢从汽车前面过的;喜欢在快车道上撒欢的。在欣赏他们这份从容和淡定,或者是为了一、二分钟也要拚命的架式,总会猜测,是不是监控都会录下来,编成档案,有机会就实施定向招募。不知道他们在战场上会表现出怎样的大无畏?

      • 家园 哈哈

        这事儿我也见过,某次演习,某大型野战医院通过铁路机动,当天上午卸车、架设,结果下午就送来一个全身震爆伤,骨折无数,但貌似人没什么事儿······

        呵呵,这也是个捡弹片的主。

        当时那位野战医院的院长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那个气定神闲啊,整个事件经过让他非常满意,他说这是绝对的实战,比真打仗的检验效果都好~~~

      • 家园 北方老百姓也这么干

        据说战术动作极其娴熟,从一个弹坑滚到另一个弹坑,追着徐进弹幕走... 绝对是炮弹打出来的老兵油子,那战术素养没得说...

      • 家园 这个我在某靶场见到过!

        一个老百姓听到炮声停了,冲进靶场里面抢炮弹皮!结果那只是一个营齐射完的间隙!

        一分钟后,悲剧来了!又一个营齐射过来了!

        然后,就是那个“敢死队员”被警戒哨抬了出来(身上没中几个弹片,致命伤是头上的两个弹片),赶紧从阵地往医院送,路途遥远啊!救护车开了二个小时,还没到医院他就挂了!

    • 家园 这个可以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