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一) -- 方解石

共:💬64 🌺20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往医院送吗?现在很多会在医院去世吧

      这是老死的情况,还要判断的很准,否则换上了寿衣,再放入水晶棺中,但最后缓过来不走了。是不是就很麻烦了?怎么跟人交待呀?

      我们当地的习惯是人未断气的时候就开始穿寿衣。之后家人会尽快叫水晶棺来,将人身体放入。

      • 家园 我姥爷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

        老人还没有死透,但已经换上了寿衣,儿孙披麻戴孝跪了一地。

        我当时在场,看着老人的呼吸慢慢减弱直至消失。

        当时不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感触颇深。

      • 家园 未断气就儿孙就跪满一地了,农村就这样,亲身经历过

        能想明白中国人的好多习性。

      • 家园 老兄啊,万不得已送医院的,差不多了都要赶快接回家过气

        不然的话:

        首先逝者的灵魂就没法归宗,就算可以页的左一刹那个很大的法事。一般人家在医院熬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能办的起法事的也不是很多见啊。

        现在很多(广东粤西地区)医院里太平间连空调都舍不得开的,听说也已经外包了。他们行内的人说把死人往太平间送,叫作拉柴(财)。

        不是你想中的那么美好。

      • 家园 对这个问题,我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说明是没有经历过。在医院穿寿衣的没有吗?

        而且,快要离去的人,征兆是很多的。

        都是自家人,哪里有那么难交代的。

        • 家园 这个真是不好理解

          别的地方没见过。没别的意思啊。

          你说现在这个葬礼有多少是老习俗,有多少是行业为了搂钱搞出来的?

        • 家园 对不起,

          我想能开葬礼这类话题,谈论送亡者的,可能比一般人勇敢一些、忌讳会少一些吧。

          因为只看到过城里的情况,绝大部份人都在医院里去世,故有一些疑问。一是医院里随时可能要抢救,插管子什么的,一般也不容许换寿衣;二是从病人的角度来看,自己代入、设身处地想想,活着就换上寿衣,心理上什么感觉呢?大家都放弃了!是不是很绝望。

          其实,即使是西医也未见得能很准确地预计死亡时间,经常被判死刑-不超过两个月、或一个月之类的,还可能多活不少日子。

          • 家园 哎,这正说明了你缺乏生活实践
            通宝推:大圆,
            • 家园 非常对不起,没想到是这样。

              由于我的提问,让您又回忆起那段痛苦的经历,向您道歉,请原谅。

              之所以关注这些,是因为我做过一些“临终关怀”,由于佛教很重视这个阶段-从活着到咽气及之后的8~12小时,这个阶段一定要让走的人平静、无痛苦、安详,还要通过念佛引导病人的注意力,当时不仅不能换寿衣,任何可能导致病人痛苦的动作都不容许做。

              关键是预计病人走的时刻,基本上没有准确过,医生也不行,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临终关怀”小组的成员,大部份都有工作,没法一直守在病房,很容易错过病人的最后一口气。所以,看到有这方面经历的案例,就想请教一下,看能否更准确地预计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合理安排大家的“临终关怀”的时间段,把大家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关键的时刻。非常感谢您的回应!

              • 家园 老人的想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人提前为自己准备寿衣,甚至要亲身穿戴,试试合不合身。有的老人,死前的想法不是希望儿女不放弃救治自己,而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后人,希望他们能赶回来看最后一眼——既是儿女看父母的最后一眼,也是父母看儿女的最后一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