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宜将剩勇追穷寇,anti-wsn贴系列之一——败坏的世界 -- 酥油茶

共:💬67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不能先请您为您系列中的WSN下个定义?

      中国的社会,从很多层面上来看是个失败的社会

      从您的文章里看,WSN好像是个祸国殃民的坏东西,必自绝于天下的样子。我百度了一下,搜到的定义是这样的:

      外型上猥琐,贼眉鼠眼,形象邋遢一股猜疑和对别人的险恶用心。不敢光明正大的与人接触,心里有鬼似的,还有的人对异性有很强烈的渴望但是又不敢光明磊落,总是暗地里窥视异性,甚至没有一点选择性,只要是女的就行。行为上有些变态。 --------男性

      另外一种类型为害羞腼腆,不敢正面与女性接触,但内心充满 猥琐男 激情,不善表达,久而久之给人以猥琐之感

      不知道上述说法是否就是您心目中的WSN?还是另有所指?

      • 家园 严重而且严正地反对。

        在这种逼仄的环境中,男性被压迫着去猥琐卑贱的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女性则主动抑或被动的回归传统男权的奴役,出卖原始资本——可以说这是个逼良为娼的社会。当今中国,很多时候,女人依然还是被看成是砧板上的肉,只有新鲜和腐旧之分。

        不同意。如果采访一下男性,他们会说自己才是砧板上的肉。被女性从身高,收入,房子上挑剔着。而对女人,被男人痛是天经是义。女人高,是高挑;女人矮是小巧。女人发脾气,男人要大度。男人要养女人,女人要在家管钱。还有女人说,如果你爱我,就应该让我不工作,或者作一份轻松的工作。男人说,那你不工作,做家务就好。还有女人要问,我也不愿意作家务,你能接受吗?

        就上周。和朋友闲谈。朋友说,愿意作家务(不是说做得好)的女生已经是极品了。的确。我们招租过两对情侣。都是男人做饭做菜。女方不太会做,也不做。

        而且女性的嫉妒心和疑心又重。检查男人手机。对男人和女人的接触表示怀疑和不满。等等。现在是女人在以三从四德要求男人的时代。

        所幸的是日本社会对女性对家庭的贡献非常认可。日本大多数公司的惯例是每个月丈夫的工资都打到他太太的帐上。

        我知道作者本意可能不是如此。但我还是想题外说一句:难道女性看着钱就有了安全感吗?也许的确是这样吧。在中国一些家庭,男是男人赚,但男人的零用钱要女人规定,可悲不?

        再来谈谈欧美,美国德国是有离婚赡养费的,男人要离婚的话得大大考虑自己的离婚成本,对妻子孩子的责任。更不用提北欧了。。

        之所以要男人支付大的离婚成本。不就因为男性就业和收入情况好于女生而不得不做的补偿吗?这本身就是男女不平等导致的恶果。如果女性有工作,为什么要离了婚还要前夫赡养?凿骨吸髓吗?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根本地是由于女性收入有限,离婚后,考虑女人的青春贬值,再嫁有困难。——这不仍然只是对“这个社会所认可的女人的价值似乎仅限于女人们18~30岁这十几年的白嫩面庞和紧致阴道。”这一态势的补偿吗?

        北欧的女性不会发生像我们这里的情况,因为没有收入而嫁人;因为经济原因,即使早到离婚的地步,为了孩子,也不离婚。

        为了孩子而不离婚,对孩子是否好,应该由个案具体分析。经济原因是外力因素,但“为了孩子”只能从心理文化上分析。男人为了孩子而不离婚的照样大有人在。

        至于经济原因,在女方,“因为经济原因,即使早到离婚的地步”而不离婚,被认为是可悲的。

        那么,在男方“美国德国是有离婚赡养费的,男人要离婚的话得大大考虑自己的离婚成本,对妻子孩子的责任。”,这就不可悲了吗?

        理想的婚姻只应当是因感情和对生活本身的意愿而存在。经济原因而不离婚或结婚,对于任何人,都不是美妙的存在。

        如果女权的追求者,以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本身就没有什么道义优势了。即使在女性弱势时受到支持,在女性强势之后,也必将被众人指责。当然,实用主义地讲,如果女性强了,恐怕也不怕什么指责了吧?因为指责常常只是弱者最后的武器。

        中国女性至今还活在非常深的男权阴影之下,以前是块破布,现在是张挂毯,价格是提高了不过本质没有变,仍然是一件商品,商品的价值不由自己本身决定,而是由买家决定。

        男人不是吗?

        关键词(Tags): #女权
          • 家园 佩服飞天鸭女士的海量,希望在下的言论没有刺激到您。

            佩服飞天鸭女士的海量,希望在下的言论没有刺激到您。但是,人和人之间的言语很难讲的。以男人和女人的对话而言,有时说不准哪句话,或什么观点,就刺激到女性了。然后,一个平时很理性很明白的女人,就开始不明白了。开始歇斯底里了。然后就把那些很没逻辑的东西联想到一起,执着不放。最后折腾得男女双方都歇菜。

            当然,上述情况,在男人之间也会发生,不过在下以为,在男女之间发生的几率似乎更大。

            如果您不借意,我还会继续讲。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在竞争的社会中,都面临着选择和被选择。男人被要求赚钱,和女人被要求美貌都是对等的。

            女人不愿意了,还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人就不能了。

            女人打男人,也可能被骂泼妇、悍妇。但男人打女人,就犯了大忌。好男人的标准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男人必须要会赚钱。女人活不下去,还可以嫁人了事。男人不行。

            马诺、朱真芳标榜要嫁有钱人,虽然也被骂。但性质和一个男人要求找富女却完全不同。朱真芳被骂。孟非对观众说,有一句话,小孩子都会背,叫作我不同意你的每一句话,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而节目现场提出找富女的男嘉宾,被现场女人轮翻痛骂。之后。孟非对他说,你讲了那些话,就应该想到这种结果。

            同样的事情,孟主持有两副嘴脸。

      • 家园 同意楼下瓦斯的说法

        但是有一条要说明,相比与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的相对稳定性,中国的现状只说明了一件事情。

        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黄帝,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相对于美国妇女漫长、痛苦而缓慢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争取过程,中国妇女被赐予的高地位,来的快,也去的快。

        羡慕北欧,呵呵,去看看北欧的女权运动历史吧。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可是写于1879年。从觉醒到享受权利,经过了100多年,的漫长斗争。

        你不去争取,就不要怪拿不到。

        这很绝情,但是也很现实。

          • 家园 我觉得女权运动者们大概不会同意您的观点

            而且“女权运动”根本上不是“夺权运动”,因为女性并不认为权利是需要夺的,

            美国妇女的选举权是什么时候才被确定的?

            是1920年,从最初的运动开始算起,已经经过了81年。而各州直到大萧条过后才真正的认真执行了这一规定。

            如果大家只需要坐下来想一想就可以决定从新定义社会组织和权利的问题的话,那么,那些先驱者们的努力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笑话。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从投票权开始,到同工同酬(这个依然还没有争取到),到拒绝性别歧视。。。每一项运动背后都是泪水和汗水交织的一个个故事。

            也许你听说过海伦凯勒的故事,也许你读过她的传记,但是你或许没有听过她的这句话: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在社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向上爬的能力和机会。。。”

            很多东西,得到的时候,不会觉得珍惜。只有你得不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和珍贵。

            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

            争取不到的话,也不是女性倒霉,男性光荣了,是整个社会一起衰落败坏。

            按照你的理论,那么整个中华历史,从晋以后,尤其是从宋朝开始,都是衰落败坏的历史喽?整个西方历史,从雅典时代之后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也都是衰落败坏的历史喽?

              • 家园 中国呢

                在西方发展史上,教会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动对外侵略时,曾经非常重视教会的作用,派遣大批传教士到殖民地传教,试图为其武力进攻扫清障碍。教会、传教士之所以受到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教并不仅仅是教义的传播,而且是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外拓。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成为西方女性观输入中国的重要媒介。

                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女性观的输入主要通过两大途径,一是通过报刊杂志进行理论上的宣传,二是通过实际活动,如创办女学、组织“天足会”来扩大西方女性观的影响。

                19世纪50、60年代,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了《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等。在这些报刊上,西方传教士发表了许多讨论女性问题的文章,他们在把西方女性观介绍给中国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女性观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批判。许多传教士在文章中还特别强调女性教育与国家文明教化之间的关系。传教士花之安曾指出“观教化者,必观其国中女人之地位,以定其教化之等级。”[7]“妇女有学,今在泰西甚要,有关于政治民生”。[8]对中国女性教育用力颇多的传教士林乐知也提出“观教化者,以女人为定格。”[9]“女俗为教化之标志。”[10]“西国教化之成为文明,未始不由于振兴女学之功。”[11]“观泰西之国,男女未曾读书者,皆引以为国耻,民间崇重学问,国家培植人材,其国所以蒸蒸日上也。”[12]《万国公报》中《论崇实学而收效》一文中介绍“泰西各国,莫重于读书,有得教化之源。……无分男女,例必入学。故通国男女,皆可挥写诵读,研究各种学问,为人所必需。……女徒入院读书,美国最多,其学问造于精微,英、法、德三国亦然。”[13]传教士韦廉臣在1889年发表的《治国要务论》一文中也同样强调了女性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妇女失教,非惟家道不成,而国亦坏其强半矣”,“坏其国之半,几将通国之人而尽坏矣”“教训妇女一端,尤国之所万不可缺者矣!”[14]西方传教士在宣传西方女性观的同时,对中国传统女性观也进行了批判。传教士林乐知认为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是极其荒谬的,指出“中国理学家常言:女子无德,以无才为有德,推其言外之意,实见夫有才之女子,决难必其为有德者也。”认为“中国女人之地位,所以不能振拔者,明教纲常有以限之也。”[15]缠足是中国延续千年之久的陋习,对中国女性伤害极大,传教士到中国以后,对于改变这种陋习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19世纪70年代,西方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上发表了多篇反缠足的文章。英国传教士秀耀春指出“夫上帝生人,不分男女各予两足……今任女子缠足,竟将重用之肢,归于无用之地,辜天恩,悖天理,违天命。罪恶丛生。”[16]厦门的一位牧师也指出“今观天下,除中国以外,妇女均无缠足,可见上主造人之足形,男女无二致,此古今之通义也。”[17]

                西方传教士对于西方女性观不仅有理论上的宣传,而且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从而扩大了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影响力度,为中国女性观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其实践活动之一,便是在中国创办教会女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女性一直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一直到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爱尔德塞在宁波创办女塾,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所女子学校。之后,教会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开办了女学,出现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据统计,到1877年止,基督教在华所设女日校82所,女寄宿学校39所,共招收女学生2101人[18]。

                19世纪70年代以前,教会女学的办学层次很低,主要相当于小学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教会开办的女子中学也开始出现。如1890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中西女塾,就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一所相当于中学水平的教会女学。到20世纪初,教会又开始关注女性高等教育,开办了教会女子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据资料《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中记载,到1922年时,在教会学校学习的女生,初小为48350人,高小为9409人,中学为2569人,师范为262人;专门为159人,圣经为1635人,医学为78人,盲童为508人,总计62970人。[19]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女学,是对中国传统女性观的极大挑战,为中国人自办女学树立了样板。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实践活动之二是成立“天足会”。传教士不仅撰写文章对女性缠足的危害性进行宣传,而且还成立组织,推动禁缠足活动。伦敦传教会的牧师约翰·麦克高望会同一些在厦门的传教士,在1875年组织了“天足会”,该会规定凡不愿为女儿缠足者,均可入会,入会者要立约划押,保证履行公约。1895年4月,西方传教士又在上海成立“天足会”,尽管这些组织的活动主要局限在教徒范围内,但其客观的示范作用却是很大的。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女性问题的关注,主要还是出于宗教的目的,但对西方女性观的介绍,对中国传统女性观的批驳,却开通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传统女性观的变革起到了启蒙作用。

                屈指算来,也恰好是100多年的铺垫。

                中国自己独立的历史,从思想上来看,后期是走上了死胡同的,从男女地位问题来看,是僵死住了,从个人的素质来看,是很不堪的,

                按照您的观点,自己独立的不行。那么请问,外来的推行了以后,好了一点么?

                按照您的解释,我看答案是否定的,或许是我比较愚钝,不能理解您的高论。但是您的文字,似乎没有任何异议的支持我的看法。

      • 家园 女性地位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改革开放以后明显下降了

        没仔细看你的转帖,我只看了你的题目而说的:

        当年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地位的确非常之高,堪称世界第一了。中国直到现在还在享受这个红利,比如说国际体育比赛中,中国的女队仍然要比男队获得更多荣誉。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女性地位一直在下降,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真的。从这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有钱男人包二奶三奶,没钱的男人就只有猥琐了。而大量的情况是年轻女性不以做二奶三奶为耻,女大学生会为喜儿不做黄世仁的二奶而疑惑,甚至凤凰卫视的著名女主持人都说做二奶一不偷二不抢有什么可耻的?

        • 家园 女性当时地位高的表现就是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一切工作

          同时还要生孩子养孩子。

          然后,在做铁娘子号召下不顾一切的干活。。。

          我有个师兄,母亲是清华毕业的,一天妈妈的奶都没有吃过,很小就被扔到全托的幼儿园去了。虽然他成长的很好,没有什么毛病,我却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越少越好。

          我觉得还是换一种方式比较好。该休产假休产假,该将经历放在孩子身上就放在孩子身上。

          • 家园 我所认为的考量女权的标准。

            女性当时地位高的表现就是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一切工作
            从女性可以作男人作的一切工作的角度看,女性地位的确是高。但是,如果(我只是说如果)由此限制和否定了女性爱美、温柔的权利。那么,女性的地位真的提高了吗?

            我以为,应当以自由和平等,以及有针对性的保障来考量女权的进步。即女性是否有自由职业的权利。女性在装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是否有足够的自由选择权。女性在职场和家庭生活中,是否和男性一样被免于歧视地对待。最后,社会和家庭,是否针对女性心理和生理的特有特点,对其进行了保障。

            关键词(Tags): #女权
          • 家园 这是没错的,自然规律方面的特点还是要考虑

            从大的政策方面宏观来讲,要男女平等。

            从具体的工作来讲,还是要照顾到男女生理上的差别的。当年大寨的铁姑娘队伍,有人就留下伤病。

            平等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政策,一方面是自尊。今天的社会,政策上仍然是男女平等,但是一些女性自己的自尊丢失了,成了拜金的奴隶,这是让人感觉到女性地位下降的一个因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