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何理解“货币过多”? -- 陈经

共:💬115 🌺69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本来城市周围都种菜的,现在都不种了

      城市范围扩大了,本来都是农地,现在都开发了

      本来自给自足的,现在都是外地菜

      然后油价又涨,运输成本也涨,人工也涨

      最后天气一不好就不行了

      把这种问题归为炒作是种不负责任的说法。要炒先要囤,囤得住才能炒的起来。像大白菜这种,炒什么呀。炒的过成千上万农民吗?

      像邮币卡这种。为什么就只有几种邮票贵。比如著名的猴票,当时大家都当垃圾贴掉了,现在变成物以稀为贵。我有一张85的梅花,现在只卖240。85年的2元,放到现在也至少值个200的购买力。原因就是大家都囤着。印了300万张,谁炒得起来呀

    • 家园 【原创】算一算,汉代的住房值少钱。

      还是要和政委唱个反调。当初政委说,北京的房价要跌60%,北京的童鞋说说那边情况如何了。四环以内有没有大跌。

      实际上,我个人也是希望跌的。跌了我也好换更好的房子,我和老婆的住房公积金都不少了,也都从没用过。但愿望归愿望,老子当年给孔子说:“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

        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无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羣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规律,而规律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我们也许认为这是抽疯,但也许这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房价上涨和炒房有关,大蒜上涨和炒蒜有关,这肯定不错。但仅仅是炒,能让商品违反价值规律长时间的偏离它本身的价值吗?山药,芸豆,白菜,西红柿一类的基本不能储存,也没什么人炒。然而山药的价格已经高位运行了1,2年了,这我们也能简单的归结为炒吗?

      回到政委的关于货币多少的主题,经济发展,生产增加,需要的货币自然就要增加。

      按照费雪方程式

      MV=PT

      M 一一货币的数量 ;

      V 一一货币流通速度 ;

      P 一一物价水平 ;

      T 一一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这里边,V我们基本可以当成一个固定值。农业生产周期是几个月,一块钢板从钢铁厂到变成汽车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看作由技术水平决定,而技术水平短期内(1,2年也是短期)可以认为变化很小。这样M的多少,就依赖于价格P和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T。或者说,如果物价基本稳定,那么M的增加,需要对应新的商品生产能力。

      M平均一年增长17%,貌似是很高。但我把另一个数据也摆在这

      中国历年发电量统计

      1995年: 发电量为1.008万亿度

      1996年:发电量为1.081万亿度

      1997年:发电量为1.134万亿度

      1998年:发电量为1.166万亿度

      1999年:发电量为1.204万亿度

      2000年: 发电量为1.313万亿度

      2001年:发电量为1.478万亿度

      2002年:发电量为1.640万亿度

      2003年:发电量为1.908万亿度

      2004年:发电量为2.187万亿度

      2005年: 发电量为2.475万亿度

      2006年:发电量为2.834万亿度

      2007年:发电量为3.256万亿度

      2008年:发电量为3.334万亿度

      2009年:发电量为3.650万亿度

      2010年:发电量估计4万亿度,极有可能超越美国盘踞了110年的发电量世界第一宝座。

      而1995年, 中国M2数值 60750亿, 2010年 70万亿+

      发电量增加4倍,货币总额增加10倍多,好像有问题了是不?且住,别忘了那个方程里还有个P(价格),

      好,继续贴CPI 指数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

      2008年 5.9 %

      2009年 -0.7 %

      2010年按3%算, P从1995到2010就是从1变成了1.82. 由于技术水平有所进步,1度电生产的东西2010年比1995年稍微多点我认为不过分。那么实际商品生产量的扩张和价格上涨对应的货币需求就是

      4(发电量)*1.82*1.1(技术进步节能系数)

      计算结果8.008, 取整数8。

      也就是说,PT = 1.82 * (4*1.1) = 8

      2010年价格上涨和生产量增加就要求中国货币发行量比1995年扩张8倍。当然,这里有个前提了,就是V不能大变。技术进步导致货币流通周期,有可能导致货币需求量下降。但比如炒房,炒股,炒绿豆等等,会占用大量资金。存量住宅和存量股票的交易应该会分流生产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货币,我在这里暂且认为这2个因素,相互抵消。

      那么60750*8=486000亿, 貌似现在多发了22万亿左右。但是,我们别忘了一个东西,外汇储备。现在最新的数据好像是中国现有外汇储备大约2.65万亿美元,按6.63左右的当前外汇中间价计算,这一块,人民银行需要发行约17.56万亿人民币进行对冲。

      好了,48.6+17.56=66万亿(约)

      那么理论计算出来的2010人民币M2需要量,就是66万亿,那么我们现在的发行量,大约多发了4万亿左右。(这么巧,我自己都震惊了,难道说tb当年的的4万亿就是有意多发来反危机的?)

      好像有点跑题。好了,开始计算汉代房价。先阐述几个基本前提,汉代劳动人民月收入大约1千铜钱/月,汉代一斤和今天250克,汉朝朝廷规定1斤黄金折合1万铜钱(五铢钱),但实际换算率达不到。《九章算数》里1斤黄金折合6250-9800铜钱之间。

      根据当时一头猪价格区间 300-900, 牛1200-3750, 羊150-500来看,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应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4-10人民币吧。而根据黄金换算,现在金价按320元克计算,汉代一斤黄金值

      250*320=80000 , 那么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的8-13元。考虑人民币低估因素,我姑且认为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5人民币。

      汉代的房子比如偏远地区,最低有几千的,一般是要万余。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也是要几万五铢钱的。至于大城市,尤其长安,洛阳之类的房价,一套房子价值百万那是没任何稀奇的。一套房子价值百万铜钱,那么就是相当于今天500万一套,如果按黄金价格计算,则要折合800-1300万之间。恩,这么看来,北京四环内,南北通透,交通方便,生活便利,配套齐全,教育可以的一套100多平米的三居,参考汉代水平价格区间在500万到1300万之间。

      500万人民币,折合黄金15.6公斤左右,体积不到一升,比一个可乐瓶子稍微大点。按汉朝单位,大约是60金。这个单位和不惜千金买宝刀里的千金是一致的。1300万人民币,折合黄金40.6公斤,大约相当于汉代160金。这个体积大约相当于2升装的雪碧瓶子。

      汉代物价水平 (出自陈直《两汉经济史论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汉代房价水平 (来源同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边就有价值百万的房产,三分屋可以值21万6千钱(折合今天人民币100-250万),这可还不一定是长安,洛阳的价格。

      当初我计算认为北京四环内的土地有限,人们可以考虑涿州等地的时候,就有河友认为自己受过良好教育,每天奔波几十公里上下班是不可忍受云云。

      我这里给这些兄弟们浇点凉水,读读白居易和韩愈的两首诗,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太平盛世只要能延续几十年,中心城市的价格大致会在什么样子。

      白居易 卜居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却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移山樱桃》 白居易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

      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韩愈 示儿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白居易是在主动要求分司东都洛阳,上准奏,转迁正四品上阶的太子左庶子,终于在城东南角的履道里买了所房子,因为钱不够,还抵给人家两匹马

      而韩愈在为官三十年后积攒的俸禄加上灰色收入(墓碑润笔收入颇丰,记录在案的就达七十三处之多),才在长安买了一所住宅,这就是上边的那篇示儿。

      有白居易和韩愈在中心城市买房例子在,我感觉汉代长安洛阳房价动辄百万,折合今天500万到1300万,就没啥稀奇的了。当然,唐朝情况特殊些,后来长安房价下来了,因为先是安禄山攻克长安,后是借来的沙陀兵抢掠长安3日,然后是吐蕃攻克长安。所以,唐朝后期长安房价50万钱,20万钱也常见。

      • 家园 【原创】拿汉唐高官的房价对比,应该拿上海的汤臣一品等比较

        先搞清楚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日本等地房屋大小是实打实的实用面积,阳台都不算在内,国内行吗?

        另外,北京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统没统计小产权、单位自建房、打着商用旗号的“商住楼”和“公寓”。

        你拿汉唐高官的房价对比,应该拿上海的汤臣一品等比较才对。另外,那时候房子多大,现在的高价蜗居能比吗?

        明清时代北京南城房子便宜吗?

        另外,那时候老百姓找块空地盖房子,须不需要今天这么多部门审批盖章?

        “汉代的房子比如偏远地区,最低有几千的,一般是要万余。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也是要几万五铢钱的。”

        普通人家盖房子要这么多五铢钱???换算成铜也就是东周的“金”得几百斤重量?

        那时候这么富裕?你说的是豪强或贵族吧?

        http://www.talkcc.com/thread/3169104

        这个贴讨论很多,我就不把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搬来了,免得伤了面子。

        关于济南东关往东1公里说一下,过去那绝对是商业黄金地段。另外济南老城非常小,东西或南北也就2公里,经x纬y路,袁世凯当山东巡抚才开埠。

      • 家园 部分同意论据,完全反对论点

        记得王外马甲的大作里曾经提到,骑兵团打某个集镇,几个战士突击进去,藏在老乡家里,想在镇里放火,掩护部队进攻,结果老乡苦苦哀求,不顾战士们的威胁,死活不让烧房。结果,八路军心软,战斗也就失利了。

        在农业社会里,房子可是祖业,把房子看得比命还重的绝对不在少数。盖房子应该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了吧,所谓“光耀门楣”是也。一个破房子,住上七八代,恐怕也是常事。连皇帝盖个小阁楼都被指作劳民伤财(唐太宗与魏征故事,出处不详)。为啥房子贵?为啥大家都不盖房?是敬畏祖宗?是保护文物?恐怕都不是,应该是“盖不起”。

        就拿你列的汉朝的数据来说吧,普通人的平均收入1000元(五铢钱)/月。那么当时盖一个房子,怎么也得10几个工人,盖上几个月吧?这里头的工钱就得7 8万钱吧。这个数据我也不知道,但我小时候,村里盖房子,没见过少于3个月的,多的盖半年都有,这么算,7 8万钱还是靠谱的,首都的人工贵,还得往上加。至于建材,木料,石块什么的,断乎便宜不了的。我不知道汤臣一品用了多少钢筋水泥,但落到盖房子的农民工口袋里的,肯定没几个钱。

        由此可见,古代房子贵,是因为耗费了太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率低)。工业化的今天,还是当年的生产率吗?

        古代有开发商吗?有中介吗?有为开发商提供贷款的钱庄吗?如果有,那么现在的房子,真不算贵。

        老兄是分开发的,我也分开反对好了,呵呵

      • 家园 只能期待安禄山啦。

      • 家园 我在你原帖里回了

        你对古代房价估算有重大失误。论据不成立,论点我经济学小白,不敢妄评论。

      • 家园 【讨论】打字好累,直接百度抄了,不解释了

        费雪方程式作为货币主义理论大厦的地基,本身是失之于粗糙的,建筑在这样一个有缺陷的方程式基础上的理论大厦,就难免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

        MV=PT这个公式当中,M是指货币总量,V是指货币流通速度,P是指商品的平均价格,T是指总交易商品量。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公式中的四个变量都是虚构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们先看P,商品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统计有何意义?这种平均价格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种“平均价格”存在吗?不但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不存在,而且一筐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一公斤在四川出售的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一筐3月29日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3月27日在四川出售的一斤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而费雪方程式试图将天下所有时间、空间发生的五花八门的交易计算一个平均价格,这个平均价格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单一商品”,其平均价格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比如有人告诉你2009年全国的“平均房价”是3000元/平方米,这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吗?即便是2009年北京的“平均房价”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是“全国的所有时间、空间交易的所有的商品”的平均价格,这个东西是根本无法计算的。

        还有这个T,总交易商品量,如前段所述,我不知道这个总量是如何加总的,一筐苹果+一堂数学课+一套房子等于什么?

        然后,我们来看公式的左边。M 即货币总量,即便是在流通单一货币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界定货币的边界在哪里,现代银行学用M0、M1、M2、M3这些概念来划分不同的货币的边界,那么所谓的“货币总量”到底是指什么?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信用卡、国库券、粮票、布票、商场代金券、银行汇票、债券……这个货币总量到底指的哪些?如果是M2,那么现钞和定期存款、债券、汇票显然不能简单加总,一块钱现钞加上一块钱汇票不等于两块钱。如此看来,货币总量也是一个无法计算的东西。

        至于V即流通速度,这更是一个模糊的比喻。对于货币来说,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经济体当中的简单流动着的东西,所有的货币都是被某个人所持有着。每一张钞票都可能在某天从一个人的现金持有变成另一个人的现金持有,有时候间隔时间长,有时候间隔时间短,但是在任何一个时间,货币总是由某个人所有。个人对现金持有量的决定构成了购买力的根本因素。个人有持有货币的偏好,而个人持有货币的需求是在微观层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以同等程度同时发生在所有人身上。货币量的变化以及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不会同时影响所有人持有货币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社会“总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虚构的概念。

        也就是说,当货币量发生变化的时候,不同商品的价格不会同时和通等幅度受影响,不会存在所有商品价格以同样比例上升和下降的情形。在通胀情况下,新增货币量到了最初受益人手里,每个受益人的偏好不同,其反应也不会相同,他们为他们想要的商品或服务支付更多的货币,这就使得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升。如果这个钱到了我手里,我就会先办个美国公民身份,在美国加州海岸、纽约等地买几万栋别墅,然后买几千辆车,或者买下谷歌公司,买下铅笔社,这就会造成这几个地区别墅价格和汽车价格上涨,造成谷歌和铅笔社股票价格上涨;如果比如到了美国财政部手里,他们可能首先用来支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支出,那么武器、军备物资、军人工资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其他与此无关的商品和服务则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市场上多数人的收入此时并没有上升,但却要为那些首先被通胀波及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变化过程,是从一种商品扩散到另一种商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失去其动能。这种货币累进扩散贬值的过程,改变了不同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在社会中形成了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只要通胀继续,财富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而在通货膨胀所形成的新“平衡”中,价格也不会简单地是以前价格的某个倍数,每钟商品的涨价程度也不相同。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总的货币流通速度”,在通胀的扩散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不同的。

        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分析,我们知道,货币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恒定的关系。米瑟斯在《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中就认为“费雪方程式认为货币单位购买力与货币量成反比,这个假定是武断和错误的。”

        米瑟斯认为建构在费雪方程式之上的货币主义的错误在于:试图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稳定货币的购买力,米瑟斯认为这是徒劳的。

      • 家园 【讨论】闲着百度了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就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苏氏兄弟,远离首都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买的房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房经历更有意思,当时他的官职是校书郎,每月1600钱。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东郊租了4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2个保姆,这样一来每月开销是7500钱,剩下8500钱存起来。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在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这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在城里租房上班。

        上面是百度了一下白居易出来的,百度上也是部分转摘畅销书的,就不做广告了。

        古代的房价是贵,但是和现在毕竟是两码事情。不能说嫦娥奔月是幻想出来的,就说人类奔月就永远是幻想,不能成为现实一样。条件不一样,简单的类比说因为古代的房价贵,现在的房价就一定贵就很无厘头了。

        第一点,造价差的太离谱了。古代房屋很长时间都是木制的为主,(宋的汴梁因为木制房屋导致一个火灾就能名留史册,实在是祸害太大)而大城市周边以农田供养人口为主,木头需要远距离运输,尤其是房屋大梁需要的是整颗圆木。而这种运输需要相当的人力和耗费相当的粮食,毕竟是体力活。而因为小农经济的可供交易量太少,从而导致实际的大城市的房屋建设起来非常的昂贵。

        就像当年电脑在五六十年代只有国家和超级企业可以用的起,和现在老百姓想买就买一样。你不能说因为五六十年代电脑贵的普通人用不起。现在的电脑就应该涨价到老百姓用不起为止。当然现在最贵的电脑老百姓还是买不起的。不过这应该是不同的逻辑吧。

        其次,古代的老百姓也不傻,清高的老白低低头日子不也过的不错么。相对应的古代老百姓有自己的方式建设从小户型到贫民窟等各式满足不同需求和经济实力的房子。

        而这些是属于贱民的,和真正的“普通人”士是不能放在一起说的。用阶级论说,汉还是很“传统”的,你例子里残本中的郑氏光从姓上说就应该算个士了,他的房子是要和现在几百平的联排别墅相提并论的。用联排别墅的总价来比较老百姓的蜗居,也不是很地道呀。

        那些之呀也呀的,看着牙酸。所以老百姓们不喜欢,因为老百姓们站起来了,不再用身份用阶级直接去摆弄他们了,所以电视上低俗的东东多了,不过,我喜欢。

        谈古论今,是为了避免被一个绊子绊了,以后不再上当了。用些这个东东就来清清高也没啥,就是图个乐吧。不过要是想象老祖宗一样弄了劳心者治人啥的就请先提前弄个戏说啦那些事啦啥的避避风。毕竟是和谐社会么,现在都能二十四个mm去细细挑一个帅哥啦。老黄历就让他继续做个摆设吧。挖祖坟很犯那个啥的。

      • 家园 房子数量可以高两个数量级,人口只高一个数量级

        古代长安有一百万人口,全球最大城市。现在1000万人算特大,再往上也不会高太多了,算多出一个数量级。

        古代建高楼不行,现在30层轻松。往上,房子数量可以增加一个数量级。古代城内交通靠腿,马车也快不到哪去。现在城内交通有车、有地铁、城铁、轻轨。四四方方一座城,边长扩成三到四倍不算困难,面积增大十倍。往四周,房子数量可以又增加一个数量级。

        所以,如果开动生产力猛建房,现代特大城市可以比古代房子多出100倍。人口只是多出一个数量级,或者30倍之类的。假设人均面积一样,现代北京比古代长安的住房压力应该轻很多。从古代的房屋格局看,古代人均居住面积也不会太小,没啥研究。

        你如果算四环内,那只是北京的一小部分。以后交通配套完善了,人也会觉得四环外可以住,甚至感觉也不会差太多。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天知道以后基建会搞成什么样。四环外的地可不少。当然,如果政府压缩供地,压缩容积率,使劲炒地,那自然供应紧张。

        所以,所谓的北京房价“自然条件限制”就应该这么高,我是不同意的。这是政府失职。

        • 家园 政委难道没看到昨天上海的那把大火吗?

          30层是轻松,一把火起,已经50人挂了。容积率之所以不能太高,就是因为容积率过高后,消防,安全,疏散,卫生,教育,等等都会有巨大压力。

          我们现在也许还不用考虑恐怖袭击一类的。但房子建起来以后,会屹立百年的。中国将来也未必不会对外使用武力,即使没有911, 恐怖袭击一类的也要考虑。

          人口过于集中,资源过于集中,科技过于集中,教育过于集中,一颗原子弹下来,全都挂掉。核战争的可能性再50年,100年的周期内,不存在?

          今天的人口,是汉唐的25倍左右,今天的人睡觉需要的床的大小和汉唐的床大小也差不了多少。韩愈可以蜗居,白居易可以蜗居,杜甫的草堂能被秋风所破,为什么今天的政府就要保证大家都住到中心城市区域?

          如果开动生产力猛建房,现代特大城市可以比古代房子多出100倍

          对,是的,我们拥有更多的生产力,但我们比古代的土地多了吗?无论什么城市,城市容积率顶大天,也就是3到顶了。而古代的长安,洛阳,容积率就是再低,还能0.3到不了?这么说,人口增加25倍,中心城市可以建房的面积也就增加了10倍,竞争压力是更大了,而不是更小。

          而且,王莽就搞过5大都市,我们今天的所谓中心城市,所谓的房价过高城市有500个了吗?刨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后,大城市里,人口500万以上级别的房价恐怖的还有几个?你开动生产力能多变出土地来吗?离天安门广场直线50公里的涿州市房价有2万,3万了吗?

          唐朝的长安城,已经有84平方公里大了。而四环路以内,面积不过小200平方公里罢了。魏洛阳城的规模堪称中古世界之最。它的总面积为265.5平方英里。这个面积,已经超过了北京四环内加北五环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京就是再扩大,还能大到100*100公里的密集大厦城市?如果真这么大了,这块土地下边的水够不够?污水往哪排?垃圾往那扔?

          今天的政府是不是失职了,我不知道。但既然韩愈和白居易都那么难买房子,班超30岁了还是生活艰辛,那么今天的白领,认为政府应该让他们可以轻松在中心城市买房,这个要求未必合理。

          通宝推:赫然,
          • 家园 哥们,你的论据跟论点拧了

            首先,你说了,

            而古代的长安,洛阳,容积率就是再低,还能0.3到不了?

            那么从你的摘抄图片里能看到,洛阳总面积265平方英里,人口60万。这个面积换成公制就是至少650平方公里,也就是6亿5平方米。平均分给60万人,按一家三口估算,每家至少分摊3000平方米土地。行了,算上住宅、办公(民间不知道有没有,衙门肯定是有)、娱乐(比如戏院酒店),您自己估算一下容积率吧。

            另外,如果不考虑劳动人民自己加建的情况,四合院的容积率通常在0.2-0.3左右,再算上道路、绿地(如果有的话),肯定会更低。万一再做个后花园,整个蹴鞠场,那就更没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