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勤工俭学棉花地 之2 -- 不感冒

共:💬57 🌺2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嗯,乌鲁木齐自来水主要来自乌拉泊水库,还有地下井水泉水

            乌拉泊水库的水都是冰川冰雪融水,在八一闸水源地混合井水,泉水再进入水厂经过处理后输送到千家万户,所以也冰凉。。。

        • 家园 还是喜欢原来的土坯墙的房子

          冬暖夏凉,感觉特别好。现在的砖房子,冬天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反正有炉火热着,夏天就觉得闷热了些。记得以前土坯房子,夏天时候一进屋,绝对凉快的很。

          • 家园 其实在新疆,夏天只要没有太阳晒到,都还可以

            当然碰到非常热的时候就不行了,楼房没有平房凉快,楼房里面,越是底层越凉快。

          • 家园 的确,土坯房夏天可凉快了

            新疆大夏天中午的时候太阳特毒,地皮晒的都特烫,俺试过光脚走,没走几步就烫的受不了,那时候看地表就看到水蒸气往上窜,电影或者纪录片常常有那种镜头,就是特别热,水蒸气呼呼呼蒸发,画面变虚。

            可是走进土坯房,就可凉快了,睡觉还得盖点东西,不然会冷,记得那时候常常是中午睡过头了,睡得头昏脑胀,还冷,就走出房子,坐在太阳底下晒会儿,缓一缓。

            小时候可没少干大太阳下拿玻璃瓶底聚光烫蚂蚁,烧焦毛毛虫,蚂蚱,点火柴,点纸的游戏。还记得有种疯蚂蚁,暗红色的,就在大中午的时候疯跑,跑得可快了,性子也极烈,咬人也挺疼的,拿水一泡,就蔫了,但晒一会就又疯了。。。

            还有黑蚂蚁,大中午的成群结队护送许多长翅膀的雄蚁沿着土坯房墙上往高处爬,爬到屋檐上,然后飞到高空和蚁后交尾,好多飞不起来的雄蚁,是一遍一遍掉下来再往上爬,掉下来再往上爬,有些就被俺抓到啦,观察一下蚂蚁是怎么长翅膀的,揪了翅膀怎么飞,还做过水浸实验,也拿玻璃片烤过。。。

            土坯房里面容易生老鼠,老鼠很轻松就能打洞,铺上砖或者弄成水泥地就能好不少。

        • 家园 原来如此。

          两边用木头夹住,然后就地挖土一层一层往里填,不断用木把的石锤砸瓷实,往上垒。

          我们这儿叫打墙。八十年代,我们这儿盖房基本都是这样。谁家盖五间大瓦房,腐败了。

          而是自个儿用麦草(小麦秆子)和泥,然后填到长方形的木质模子里,一块一块做,晾干了之后再用麦草和泥一块一块垒起来,外表再用麦草泥抹一遍,抹平。

          我们这里叫拖胚。

          ,外面一层用砖,里面还是土泥块

          我们这儿叫里生外熟。

          以上三种,都是同时代。以前地主家的房子讲究,就里生外熟。老百姓家的,一般就打墙或者拖胚。

          • 家园 实质一样,叫法不一

            看来你们那里雨还是多些,新疆少雨,所以屋顶不用瓦片,直接抹草泥,不过每年冬天完了之后,快开春时必须得扫雪,把屋顶上的积雪铲下来,不然热了积雪化了之后屋顶就要漏了。。。

        • 家园 80年代初,铁路上盖了一批板楼

          后来去了几个地方,发现沿线到处都是那种小楼房,一张图纸盖了无数幢。楼前自己盖小厨房。我们是自己打土坯,自己盖房子。抹墙泥用很多的麦草,还是在附近的村庄买的。

          那时候,经常干筛沙子,打土坯这样的活儿。很久远的事情了。

    • 家园 阿弥陀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像个一个大和尚

      从卫星图上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竟然像个脖子粗壮的和尚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把大概轮廓描绘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吉木萨尔县就有一个千佛洞,阿弥陀佛。。。

    • 家园 地窝铺里电灯是怎么弄的?

      90年代早期,有一次上学途中去昌吉找一兄弟玩,他搞种子的,恰好下乡了,和他朋友找了辆自行车就去,从黄昏到半夜,一路颠簸了好几个乡,那时好像叫三公,六公的,还隐约有一点公社的影子,许多地方就是土坯房,零零散散的,每个村都有狗,一路狂吠中穿村过乡,挺招摇的。老乡对外面来的人都很热情。

      • 家园 呵呵,拉的电线。

        地窝铺离户主家不算远,破木头电线杆子拉过去的,要是点蜡的话,太容易着火了。。。

        90年代那时候,已经有一些自发上新疆拾棉花的拾花工了,那个地窝铺子估计以前也用来招待过拾花工,要么就是当过仓库,不然也不拉电灯。

        您当时走的是不是这条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好多土坯房都换成砖混房了,俺三年前回去一趟,有钱的房子盖的都不错呢,大院砖房,屋里也是磁砖沙发客厅,变化挺大。

        俺大姨他们镇搞城镇化建设,要上楼了,俺大姨还交钱定楼了呢。

        有机会再回去看看,呵呵,一定会再吃一惊的。。。

        • 家园 哦?还有图?不错啊,不过事隔多年,俺记不得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的狗吠,这村刚过,下村又起。

          原来是工业的工啊,我一直以为是公社的公呢。

          90年代中后期,还有很多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安排拾棉花,好像还有具体任务指标。我一中学同学的妹妹在乌市上大学,班主任恰好是我大学维族同学,带他们去拾棉花,城市孩子还从来没干过这活,累是蛮累的,不过时间短,很多小朋友就当野营了。俺那维族哥们在大学时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不知道他怎么熬过去的。

          • 家园 呵呵,老师一般是不用下地的

            俺们那时候,还真没碰到老师下地呢,老师要是没户主领着,是找不到俺们干活的棉花地的,一般户主都很忙,没空搭理俺们老师,抢收要紧那,老师一般都是晚上到户主家看看,发个通知啥的,大白天老师基本上都在连部打打牌啥的。

            大学还是好一些的,分配的地方都是近的,像俺们那种乡村中学第一次就一杆子支到沙漠边上了,后来上了高中稍好一点。。。

            在新疆上学可真不容易呢,呵呵。

            • 家园 俺们没怎么干过农活

              俺那同学当时刚毕业,也就比学生大个几岁,干活是逃不了的,不过他家在巴楚,家里也种棉花,全家除了他之外,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南疆城市里的孩子,俺们这一拨的,赶巧了没怎么干过农活。比俺们大一些的大哥大姐,听说每年还有去农场锻炼的科目,不知道会不会玩玩偷菜。到了俺上学的时节,顶多也就搞点鸡粪种种花,周末全校大扫除,然后就是冬天的时候,劈柴生炉子,上房顶扫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