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击溃战与歼灭战:质疑侵华日军高将领的军事指挥素养 -- 2313234454dfsd

共:💬237 🌺1611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除非美国允许日本成为亚洲或是太平洋首屈一指的大国,

                  否则制裁是必然的.资源的安全也就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了.

          • 家园 李宗仁回忆录在战略方面有过反思

            日本方面:既然要打淞沪,又派兵不足,看打不下来,才逐渐增兵,丧失了战机。

            常凯申方面:一开始只知道在淞沪死扛,精锐尽失,失败后完全无章法地乱跑,完全不是战略撤退。

            很久以前看的李宗仁回忆录,记得不清楚了。

            • 家园 李宗仁典型的空想思维方式

              开战伊始,双方都无完全准备,蒋军精锐逐次添加,日军再添油加醋,最后成黏着状态,狭路相逢时后退者即自寻死路,尤其是在机动力和火力大大不如对方的形势下。以李宗仁的思维方式,那日军倒是战略构思巧妙了,逐次添兵最后大包围,把蒋军精锐完全吸引到日军火力下填坑埋了。

          • 家园 宝推不小心点成了花

            老铁知我心意,他送你一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这种观点的,河里还有:

            国军输了战役,赢了战争。国足呢?

        • 家园 战争初期也没机会,英美苏不会坐视日本灭亡中国的

          日本最大的假想敌根本就不是中国。连经济命脉都控制在敌人的手里。这种情况下,日本那里敢发动一场倾全国之力的大纵深攻势?

          别的不说,日本的石油都来自南洋,人家一禁运,你还玩什么?

          之所以在42年才有五号作战方案,那就是因为东南亚都打下来了,有底气了。

          • 家园 李中堂也是这么想的

            他就没想想,洋人等你全国沦陷了,不也可以从立足未稳的东方鬼子手里敲诈来一块利益,或者乘火打劫、直接出手再来个多国分华,这一点都不为难。

            给不给援助,首先要看看你们自己是否能扛得住那三板斧,能扛一会的,那才会给点援助把小鬼子多拖一会儿,否则给的援助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他们绝不做赔本的买卖。

            其次,当时在欧美人眼中,黄皮肤的都是一个概念,出卖一伙来贿买另一伙,搞个东方慕尼黑,他们一点都不会犹豫。

          • 家园 是不坐视,还卖日本石油呢,扔重庆的炸弹就有美国造的!
            • 家园 您还是学点逻辑基本知识,还有胡总的八荣八耻

              我早说过了:

              这三年多里面,老毛子大力援助中国的时候,英美两个国家讲得多做的少。等到老毛子开始不给钱了,美国人就开始送贷款了。

              洋人不希望中国被彻底打败,但是洋人们也不是什么慈善家,当然要算帐的。你有老毛子送钱能维持下去,美国人当然就没必要浪费纳税人的公帑了。

              当时日本人也没公开和中国宣战,就算罗斯福总统有心要制裁日本搞禁运,盛行孤立主义的国会会同意吗?

              • 家园 应该说国会就是要么都禁运,要么都放行

                所以国府和日本连打几年就是不宣战,老蒋也是没办法的。所谓离岸平衡原则,美国也有希望日本北上打苏联的算盘。

                • 家园 这是一把双刃剑,但拿这个做理由是不靠谱的,

                  禁运对于中国的影响,就算不是远小于对日本的影响,至少也会差不多。而且,抗战初期最大的援助方是苏联,而不是英美,所以一开始指望不上英美的时期拿这个理由,是很荒唐的。持这个观点的确实有很多,但我不这么认为。

                  英美最终开始限制与日本贸易的时期也不是在与日本开战以后,恰恰相反不是与日本开战导致英美禁运,而是禁运引发日本与英美开战。要知道苏联逐渐停止对中国的援助与美国开始实行对日本的钢铁原油禁运,同时加强对中国援助都是在1941年。

                  苏联对中国停止援助的主因是苏日冲突的平息与苏联要集中力量准备对德战争,而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的直接原因是中日媾和的失败与日本指染东南亚。其背景都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在即。

                  而1940-1941年正好是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时期。

                  这个观点就算要站得住脚也需要经过非常精心的计算,但有一些事件至少在我看来,如果在1937年对日直接宣战,以下事件是肯定会发生的:

                  1. 苏联不会停止对华援助;

                  2. 英美同时宣布对双方禁运;

                  3. 英美禁运实行的力度必然会不同,对华禁运实行力度小于对日禁运;

                  4. 英美与日本的冲突加剧;

                  5. 德国援助立即停止。

                  以下是几个时间点: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1937年10月,第一批苏联军火运抵中国。

                  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签立反共协议。同时,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空军援助。同时,苏联拒绝向参与对日作战。

                  1938年2月,德国内阁改组,其外交政策转向,承认伪满洲国

                  1938年1月,美国宣布对日实施道义禁运(仅限航空材料)。

                  1938年6月,苏联向中国派遣高级军事顾问。

                  1938年7月,德国军事顾问团经过香港离开中国,同时德国对中国军援断绝(最后一次交货)

                  1938年12月,美国表示不承认日本的“东亚新秩序”主张,同时对华贷款2500万美元。

                  1939年7月,美国通知日本《美日商约》在1940年1月到期后将不再续约。

                  1939年9月,苏联再次拒绝参与对日作战。

                  1940年4月,美国再次对华贷款2000万美元,同时开始限制对日贸易。

                  1940年9日,德日意三国轴心军事经济同盟确立。同时,美宣布追加对华贷款2500多万美元。宣布对日禁运废钢铁。

                  1940年11月,美国对华贷款1亿美元,同时提供 50 架战斗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美国再次对华贷款5000万美元,同时组建飞虎队。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1941年5月,美国宣布中国为《租借法》受援国。

                  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1941年7月,日军进攻东南亚(法属印支)。同时美国开始对日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并向中国派遣了军事顾问。

                  1941年8月,美国宣布对出口日本石油实行全面禁运,同时中断美日会谈。

                  1941年7月,德国承认汪精卫政权,中德断交。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事实:

                  1. 1938年前的小段时间,中国以德国军火为主;

                  2. 至1941年前,中国以苏联援助为主;

                  3. 从1941年开始才以美国军火为主。

                  我们可以看出以,美英的态度作为不宣战的理由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唯一的可能是德国的态度,但是这在1938年2月以后,这个理由也已经不存在了。

                  当然回过头来,最令人惊奇的事,花生米在自己都没有对日宣战的情况下,竟然请求斯大林出兵,这脸皮要厚到什么程度

                  关键词(Tags): #军争(马克沁)#抗日(马克沁)
                  • 家园 商榷

                    苏联对中国停止援助的主因是苏日冲突的平息与苏联要集中力量准备对德战争

                    也许因为诺门坎之后,日本已经放弃北上,苏联可以不必费心资助中国以牵制日本。

                    没一个好人,总之

                  • 家园 苏援物资有很大一部分由海上进来,宣战的话日本也可以查抄

                    中国需要进口的民用物资,大部分还不是来自苏联。这些都是通过越南缅甸运进来的。

                    一宣战,日本就可以仿效一战英国封锁德国的做法,在公海检查运往中国的货物。

                    • 家园 滇缅公路在1940年7月就被封锁了一次,3个月以后,

                      重新开放。要知道,这个时候中日还没有宣战。结果就是日本尝试对公路进行战略轰炸。从这一事件,我们就可以知道,英美法“配合”日本执行对中国的封锁,是与中国在战场上的表现直接相关的。

                      1938年,中国已经丢失了广州,1939年,广西交通已经被日军切断。海运的物资在那个时候,大部份已经从南中国海上陆,变成了在印度洋上陆。日本如果要行切断,就必须跑到印度洋上执行封锁任务,我不知道这会是一个怎样的胜况。但这个时候,日本在东南亚还没有海军基地。执行封锁的船只要从台湾或者干脆从本土出发。

                      日本为了关上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通道,曾经大举轰炸西北的公路、铁路枢纽。结果并没有切断这一通道。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时,总的驱逐舰以上舰只数量接近200。二战时,德国的岸线有多少,而且就在英国家门口。现在以这个数目的海军舰只,远距离对从缅甸到广东的海岸线进行封锁,先不管日本可不可能得到这么多原油。你觉得这个封锁实际吗?我认为就跟日本搞的“战略轰炸”一样,达不到真正切断对华援助的目的。

                      很显然,要真正要切断对华援助的海上通道,日本就必须向英美宣战。除非英美自己主动把东南亚整个都让给日本。

                      • 家园 那些物资卸载的港口无非就是仰光西贡,看住这几个港口不难

                        “要真正要切断对华援助的海上通道,日本就必须向英美宣战”

                        没那么严重,英国人在欧洲焦头烂额。亚洲。根本就顾不上

                        美国人直到日本炸了珍珠港才宣战。

                        宣战不是那么轻易的。

                        • 家园 原来是嘴上说不难就不难的,这样的话,我架空一下好了,

                          1937年,日本直接对中国宣战,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基于国际法,派其超级无敌的“八八”舰队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封锁断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同时,日本派超级无敌的“战略轰炸”机队,空中遮断了西北通道。于是中国失去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抗战处于困境,中日媾和,蒋介石宣布投降,中国加入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中国宣布驱逐英美在华势力blahblahblah

                          中日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总应该是对其中一方有利的,双方怎么可能同时认为对自己是有利的呢?日本早期不宣战是为了不刺激英美,到了最后才宣战是为了达到突袭效果。那么花生米早期不宣战是为了什么,也是为了不刺激英美?最后跟着美国宣战是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达到突袭效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