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击溃战与歼灭战:质疑侵华日军高将领的军事指挥素养 -- 2313234454dfsd

共:💬237 🌺1611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击溃战与歼灭战:质疑侵华日军高将领的军事指挥素养

钓鱼岛撞船事件空前绝后火热,很多人群情激愤。我却天马行空,想的是9.18事变前的南满铁路被炸,7.7事变前的日军士兵失踪。

今年似乎是松山年,关于松山战役特别热门。延伸至抗战时的一系列的会战,加之钓鱼岛事件的触发联想,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似乎很少有人去关注。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将日军高级将领在军事指挥方面的特点比较一下。参照的对象主要是国军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共军,以及苏德战场的苏德双方的高级将领。

当然,在好奇之前,我们应该细数并记住中国战场上发生的那些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局部军事失败而告终的战役、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忻口战役、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衡宝战役……

我们都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要消灭敌人,从战役角度来说,就要进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我们在苏德战场上可以看到,无论苏德哪一方,动辄俘虏敌军五十万;我们在解放战场上,看林彪、粟裕打仗,尽是以歼灭战为主,如果战争打成了击溃战,就要受到批评。林彪因为在关门打狗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被多少人口诛笔伐至今,粟裕因为吃了一锅夹生米,至今令人津津有味,赞誉有加。即使是烂泥如雄奇公麾下八百万国军,偶尔也可以打个歼敌几万的袖珍版歼灭战。何以日军无论装备机动性、火力配置、军队训练、战术素养均优于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场上却没有打出一场以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目标的出色歼灭战,最终使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获得了喘息之机。

原因似乎并不是因为中国军队有独门看家本事:望风而逃!如果当时的国军有风一样的逃跑本事,何以在10年之后,被两条腿的共军追的满地找牙,难道共军有比风还快的行军速度?要知道,抗战日期的共军是不敢与日军进行大规模兵力对抗的,原因即在于日军的增援速度太快,也就是日军的机动能力与中国军队相比,是令人恐怖的强大!

日本当时具备比中国强大的机动能力,陆军可以基本实现摩托化行军,甚至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降作战。可是,中日对决,日军从来没有如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般的光辉胜利,关键时刻,总让中国军队的主力从容撤退。而中国军队偶尔还可以打个歼灭战的冷枪,虽然样子难看,但布口袋阵的模样与意识毕竟是有了。如台儿庄,李宗仁能够寻找战机,于台儿庄布下口袋阵,张网以待,取得了歼敌上万的骄人战绩。

而日军将领似乎在此方面,乏善可陈。甚至连布口袋阵、打歼灭战的军事指挥意识都没有。日军一直想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但运用于歼灭战的战术却从没有在日军将领中上演过,如穿插、迂回、分割、包围。这是打歼灭战最基本的战术,或者来个“围点打援”的战术也可以,但很遗憾,无法找到这些出色的地方。抗美援朝的第一、二次战役,志愿军的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十分精彩,38军因为对美军过于尊重,错失战机,被彭德怀骂了个狗血淋头。相比之下,难道当时中美的差距比抗战时中日差距小吗?

最后,日军将每个战役都打成了击溃战,而中国也在击溃之后,能够溃而重聚,重新组成抵抗力量。

从大战略来说,运用大迂回、大纵深战术,实现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的战略企图是必然之选。李宗仁评说日军应该以北京为据点,兵出两路,一路入山西,过黄河,据西安,经成都,入昆明;一路沿平汉线,下武汉,直逼重庆,两路合围,其基本思想就是大迂回的歼灭战思想。《亮剑》电视剧里楚云飞对毛主席渡江战役后的用兵与蒙古灭宋的战略相比较,很有历史感。蒙古是从里向外打,把中原的抵抗力量向海边赶,最后南宋皇帝殉于大海,而中共当时由于国际环境以及军事态势特点,采用的是从外向里打,最后将国民党的抵抗力量聚歼于广西、云南。但观于日军将领,这方面似乎边想都没想过。如果日军当时采用从里向外打的大迂回战略,又利用其海军在西太平洋的绝对制海军,以台湾为支点,巡航中国海岸,实现聚歼“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战略企图是可以实现的。清兵入关之后,采用的就是这一战略,最后在四川、云南一带彻底消灭了明的抵抗力量。哪些,即使国军有闻风而动的强大嗅觉、有风一样的逃跑速度, 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从单个战役来看,日军同样缺乏运用迂回、穿插等手段达成聚歼中国军队的战役目标。淞沪会战时,战争打到中后期,才想起杭州湾登陆以袭其后,但为时已晚。而后国军溃退,日军的机动优势也没起到作用,空中支持也没出现,国军竟然成功溃退,还在南京组织了一场窝囊的抵抗。在淞沪会战之后,日军形成了从济南、南京南北两个方面对徐州之敌的夹击态势,但又同时给徐州之敌预留了河南平原以及平汉线的后门,这么宽大的纵深,日军却没有任何动作,放任中国军队在徐州歼敌两万之后撤退。日军的包围圈总是在中国军队行将撤退之际才想起来,这样的高级将领,整天囔囔灭亡中国、称霸世界,再联想这次钓鱼岛事件,一百多年了,小鬼子的本色仍然不改,搞小动作小鬼子在行,但说到大的方面,用四个字形容日本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志大才疏。

日本从甲午之战后,就对中国觊觎,吞灭中国的野心已成。然而,从1895年算起,至1931年,整整36年,没有认真研究中国地理特点,蒙古、满清的成功案例,也没有培育出新式的、适应中国战场的军事指挥思想,真不知道我们所称道的日本大和民族“爱学习”、“认真”等优点,从何说起。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即不知己——缺乏大兵团作战以及打歼灭战的指挥思想,又不知彼——不知中国地理特点,以及征服中原政权的成功案例。日本想胜利,真的很难。

日军将领这种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没有形成大纵深战役理论、没有打歼灭战的军事指挥思想,不知是否与日本本土狭小有关,还是我们常说的岛国心态所决定,我们无法得知。日本当时与德国也算友好之邦,德国当时的闪电战,坦克集群理论,似乎日本一点都没在意,不知日本当时军队在干什么。我们今天还搞新军事变革,深入研究美军战法,难道当时的日本在睡觉吗?如今,我们在研究运用海军舰队在太平洋某一海域作战并歼灭敌方舰队的军事构想,不知如今的日本军方又在干什么呢?

在日本军界,有点歼灭战影子的大概是日本海军,有如教科书经典的珍珠港战役是一次成功的歼灭战役。但日军在此时似乎又犯了陆军的毛病,仅仅以为歼灭太平洋舰队就达成战略目的了,殊不知,战端一开,日本海军的对手就将是美国海军,而不仅仅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关键词(Tags): #大兵团#歼灭战#抗战#军事#论兵通宝推:sixue,故乡在喀什,杨微粒,联储主席,打铁的,史老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