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北抗日联军轶事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共:💬101 🌺7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的是这样吗?

          看来朝鲜垮掉是可以预计的。

        • 家园 老金独揽大权以后就是不识时务,经济上尤其如此

          从金日成搞七年计划开始朝鲜就企图建立完整、全面的工业体系,工业建设上四处开花,什么都想搞。对于一个两千万人的小国,朝鲜的工业体系是非常齐全的,几乎所有现代化工业体系科研、生产朝鲜都有涉及。

          偏偏朝鲜资源、人口规模又太小,很多原料、市场都没有着落,根本支撑不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工业母机到原料、市场,朝鲜必须依赖外国。苏联一垮台,朝鲜经济立即陪绑完蛋。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

          这种“小而全”的工业体系,造成工业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以朝鲜汽车工业为例,仿制嘎斯51的胜利58和南京跃进几乎同时投产,直到80年代和CA141这样的中型货车比,朝鲜的技术水平和中国的差距也只有3~5年而已。但是朝鲜汽车产量规模就实在是太低了,其载重汽车在顶峰时期产量也不到11万辆。想依靠出口市场扩大生产也很成问题。这样的规模,经济效益总规模肯定是不高的;如果算上其他开销,汽车工业配套产业体系和科研设施建设,这个产量能不亏损就不错了。汽车产量就这么点,门类倒是齐全,1.5~2吨级的胜利、4~5吨的千里马、8吨以上的大同江,还有仿制苏联MAZ的特种车、仿制日本小松的矿山用大吨位自卸载重车。乘用车从和平牌轿车到公共汽车都有生产。

          事实上以朝鲜国内市场容量和本国技术水平,根本支撑不起来这样门类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强行建立这个体系,除了名义上的“自立”以外,经济上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看起来,朝鲜搞工业投入巨大,工业发展的数字也很好看;实际是在政府指令计划下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背离市场规律去搞经济。花钱,却不能做到钱生钱;财富很大程度上就是变相挥霍掉了。小国就要有小国的觉悟

          现代的经济和工业体系已经不是三四千万的小国可以独立支持的起的了。

          朝鲜的经济,即使是在经互会体系内也是入超。亏得经互会内部是物资折算挂账,年终结算。朝鲜连年积欠,一旦经互会要他还账,朝鲜一样没法还。他的工业产品在经互会内部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农业即使巅峰时期,也要少量进口。没有中国的农产品,苏联的工业设备,朝鲜经济无以为继是必然的。就算今天经互会不垮,朝鲜经济也必然要有大波动。

          朝鲜经济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畸形的自尊心下,非要搞小而全的工业体系,经济效益实在低下。

          1、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开始按苏联的斯大林-费尔德曼模式,试图通过建立基于“煤铁复合体”的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进而实现工业化。然而这需要先进行原始资本积累。于是朝鲜的农业和农村成为积累的来源,于是开始几十年的“夺取粮食高地”。

          2、由于“小国寡民”的客观条件,企图单靠“自力更生”完成积累和工业化证明行不通。于是眼光向外,到处寻求援助,甚至借债、赖账。后来,索性加入“经互会”。这实际上已经表明,靠自己的力量搞重工业根本不行。但朝鲜领导人并不放弃,只是将经互会当做从外部输入资源、完成积累的工具。所以,从外部输入的宝贵资源被用在了根本不可能成功的重工业建设上,对这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一段黄金时间白白浪费了。

          3、苏联解体后,外部资源输入一旦中断,灾难立刻降临。朝鲜在90年代遭遇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朝鲜战争。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又回到原点去了。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小国寡民搞重工业体系的不可能。

          4、然而,朝鲜领导人仍然不放弃。所以在国内要搞“先军政治”,想通过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来人为地支撑住危在旦夕的重工业,与此同时,还试图通过搞核武、火箭,保住重工业的核心部分。

          5、一旦局面稍有缓和,外部援助有所增加,朝鲜就又试图恢复其工业体系。但由于90年代的损失是几乎毁灭性的,现在要恢复就得从“原始资本积累”重新开始。这一回,新领导打算走一条时髦的捷径,于是搞了“货币改革”。然而货币改革失败了,就是说,这回连原始积累都没弄成。这再次证明了小国搞重工业的不可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依赖农机和化肥的现代化农业,离不开石油和化肥的供给

          温铁军、董筱丹、石嫣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成果),专门有一个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训与经验:朝鲜与古巴的农业道路》:

          朝鲜在20世纪90年代所遭遇的饥荒及随后的长期粮食安全困境是近年来最不为人所真正了解的农业现代化灾难之一。人们一般都意识形态化地归因于某种政权的统治,理由就是一个控制了一切的政府就必须为粮食的歉收负责。这掩盖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依赖农机和化肥的现代化农业产出水平必然受石油和化肥的供给能力的影响,只要突然地出现这些投入品短缺,产量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

            朝鲜是依照前苏联的“机械化+化学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农业的,进而形成了对技术、机械、石油、化学肥料以及杀虫剂等农业物资的进口依赖。在前苏联维持经互会体制时期,这种模式使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期朝鲜在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人口高达70%。但由于前苏联在1991年解体,随之是维持前苏联东欧内部换货贸易的“经互会体系”1992年解体,对朝鲜石油、农机设备、化肥和杀虫剂的供应突然急剧减少,而在传统农业生产力条件下靠30%的农村人口从事体力劳动却根本不可能养活70%的城市人口。就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于1998年11月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

          “朝鲜高度机械化的农业面临着一种严重的窘境,因为其4/5的机动化农业机械和设备由于荒废以及缺少配件和燃料而无法使用……事实上,由于找不到运输卡车,已收割的粮食被长期堆放在地里。”

          另据第一作者实地调查,大约1/3的粮食产量之所以成为“收获损失”主要在于缺乏机械和人工。

            饥荒发生后朝鲜粮食安全形势长期严峻,仍然拘泥现代化目标的政府在封锁的条件下并没有可能做出根本改变。更需要警惕的是,任何石油短缺的国家都有可能经历相似的灾难

            古巴也曾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古巴面临的挑战甚至更大。在1989年以前,朝鲜的粮食是自给自足的;而据估计,古巴有57%的粮食要靠进口,这是因为其农业长期受殖民地种植园经济单一作物规模化生产的影响,尤其是其国有农业部门主要集中于食糖专业化和大规模的产业化大生产。在前苏联解体和美国加紧禁运之后,古巴的贸易损失了85%,而其以矿物燃料为基础的农业投入(化肥、农药、石油等)减少了50%以上。在随后发生的粮食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地方每天的粮食配给量就是每人一根香蕉和两片面包。针对这种情况,古巴发起了全国动员以重建农业;比朝鲜幸运的是加勒比地区不仅无冬天,而且天然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现在,古巴的农业包括有机农业、永续农业、城区菜园、畜力以及生物性肥料和害虫管理等多种形式,其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1999年,瑞典国会向古巴颁发了“优秀民生奖”(即人们所讲的“另类诺贝尔奖”)。

        • 家园 其实老金能力不错

          朝鲜的矿藏也很好。只要不胡搞,哎··

          • 家园 89年之前都不错,韩国人有记载,80年代朝鲜曾援助韩国

            有文章引用(韩)梁荣植《统一政策论》(汉城博英社1997年版)的记载:

            1984年夏季,南方连降大雨,遭受严重水灾,有20万居民受灾,财产损失约达9,600多万美元(当时)。朝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南方提供了5万石大米(注:296万公斤)、50万米布匹、10万吨水泥和一些药品等救灾物资。这是自1945年南北分裂以来第一次正式物资交往。

            • 家园 不能这么说!

              我记得80~90年代早期,我国发生水灾,朝鲜也捐助水泥,在上海港卸货,当时有报道的。因此不能由此来判定朝鲜经济状况。

              • 家园 查到的,1993年朝鲜水泥产量多达二千二百万吨

                虽是90年代早期经济已遇到困难,但此时捐助水泥,还是很轻松的

                而84年可以援助韩国的不止是水泥,主打是大米和布匹,以此可以侧面看出朝鲜经济状况

                前几年的朝鲜似乎也是开始缺水泥了,需求水泥援助。

            • 家园 苏东集团解体摧毁了朝鲜的经济。

              朝鲜现在的困难,有一部分是西方封锁的结果,这一点不能忽略。

              • 家园 苏东集团解体了快20年了

                苏东集团解体了快20年了,朝鲜刚开始的极度困难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为无能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极端排斥,才会有20年粮食不能自给的惨状.

                • 家园 化肥的生产能力不是想拥有就可以有的

                  1965年,金日成就指出“肥料就是粮食,粮食就是社会主义”。

                  朝鲜80年代的粮食可以丰收——《今日朝鲜》1982年第1期的一篇访谈,采访朝鲜轻工业委员会副局长,朝鲜的这位副局长说: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苏东剧变之后,化肥的生产能力不是想拥有就可以有的,于是朝鲜的化肥供应一直都是严重缺乏的。

                  朝鲜“2002年肥料施用量仅为 18.9万t ,国内现有肥料厂的肥料生产量仅能满足肥料需求量的30%, 约70%的肥料供应来自国际社会。”

                  顺带说一句,半岛这地方粮食生产都不好,2003年韩国粮食自给率只有25.3%

                  而中国不缺化肥,首先归功于“四三方案”引进的这些化肥项目:

                  1972—1973年,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准,从国外引进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48—52万吨尿素装置,1976年陆续建成投产。1978年中国化肥生产能力达到1183.5万吨,比1965年增长6.98倍。

                  这13个项目是——

                  河北的沧州(沧州化肥厂)、辽宁的辽河(辽河化肥厂)、黑龙江的大庆(大庆化肥厂)、江苏的南京(栖霞山化肥厂)、安徽的安庆(安庆化肥厂)、山东的淄博(齐鲁第二化肥厂)、湖北的宜昌(湖北化肥厂)、湖南的洞庭(洞庭化肥厂)、广东的广州(广州化肥厂)、四川的成都(四川化工厂)。沪州(沪州天然气化工厂)、贵州的赤水河(赤水河大然气化肥厂)、云南的水富(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