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俺也来谈谈人海战术――评《浅谈人海战术》 -- 马前卒

共:💬25 🌺10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俺也来谈谈人海战术――评《浅谈人海战术》

    文章写了好久 如今我来加个确切定义

    当指挥官在行动前就清楚自己派出的某些部队之任务只是为了给火力占优势(可能是局部优势 也可能是在某个时间段的优势)的敌人提供射击目标,从而使其他部队能够达到战术目标时,此战术应视为人海战术。

    当然,如果你开出一辆KV2 放到敌人的三号坦克前面任它打 这就不能算了 因为敌人根本打不透你 这和古人披重甲出阵是一个道理 不算人海。

    俺也来谈谈人海战术――评《浅谈人海战术》

    所谓人海战术

    确切的说是用人命换时间的战术

    在后膛枪出现以后 战争有一个新的特征 (机枪出现以后更明显)

    ――――小部队可以有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冷兵器时代 和火枪时代 一个连的兵力就地据守 如果敌人来的是师级编队 直接踏过去就是了 基本不考虑你的骚扰 但在后膛枪出现以后 由于交火距离增加 小部队可以给同样想踏过去的大部队巨大损失――但这并不是说规模优势不起作用 如果大部队凭人力和火力优势慢慢围攻 可以获得比冷兵器时代更好的战果 如果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师打一个连需要付出一个排的损失 在后膛枪时代或许只需要付出一个班的损失

    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小部队不免被歼灭 但人力上占优势的一方只有2种选择

    a 慢慢围攻 以微不足道的损失拿下

    b 一拥而上 几分钟解决问题 但损失巨大 可能要为了消灭一个连 减员一个营

    当你选择了b 只要你在一个战线上展开的人数超出了对方的射击能力(直瞄射击能力和压制能力之和) 就叫人海战术 至于是否真正靠人上 倒不一定

    如果对方有2挺机枪 每分钟杀400人 你的部队1分钟就能冲过对方工事前的开阔地 你派500人去一定能拿下

    如果对方有3门反坦克炮 每分钟打18发炮弹 你派20辆坦克 只要1分钟能冲下阵地 也一定能拿下

    这就是人海战术

    显然,在不急于突破的情况下没人愿意这么做

    但如果突破的必要很大(突围 ,打开缺口) 那么 在重要阵地上 唯一的办法是人海战术

    志愿军打朝鲜战争 前期多次使用人海战术 就是为了在运动战中打开一个缺口 围歼对方部队 用某次人海战斗的损失换战役胜利 用某次战斗的坏交换比 在总体上提高整个战线的交换比(围歼大部队的关键在于断绝对方补给线,伤员不能下送,弹药食物 备件不能前送,现代军队的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会迅速崩溃)

    同样 基辅战役中 苏联为了突围 也有人海战术(虽然是步兵和坦克编队冲锋) 少将带先锋连突击 虽然面前的德国人实力不如自己 但如果用正常战术 或许1个星期才能拿下 这期间自己的部队已经被赶上来的德国主力吃掉了 所以必须人海 (当然最后没突破)

    前面说的是中国苏联 但别以为人海战术只有人力资源多的东方国家会用 其实 这和人力无关 苏联41年的人力也是捉襟见肘 但为了突围一样要人海――时间不足

    美国人登陆欧洲大陆 滩头一样是人海 因为没别的办法,你用海军火力轰个3个月 未必做不掉海岸工事 但到那个时候 德国装甲部队早就在岸上等你了 所以只好玩人海战术 用美国大兵的血肉躯体去冲德国人的水泥工事 在海滩上展开的部队人数超过了对方机枪大炮能压制的极限 打剩下的人就自然能踏尸冲过去了

    D日之后2周 苏联人发动总攻 数周内灭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顺便说一下,这次战役无论从战果还是意义来说,都比诺曼底大,面对的对手也和西线的德国垃圾部队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如今英美势大 世人喜欢看电影学历史,自然是美国大兵的血更显眼)在这次战役中 德国人先是奉命死守 然后顶不住了又在慌乱中后退,突围的时候 首选战术自然是人海,只是战果比基辅战役中苏联西南方面军更不济,被苏联人轻松屠杀。不久,德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又重演了这一幕。

    至于《浅谈人海战术》 说的只是一个词汇的起源 与目前这个战术的真实含义无关。

    再补充几句

    望文生义 人海战术不是战略 是为了更高的目的而使用的战术

    只有国民党那种军官靠势力而不靠能力的军队才会把战术当战略 还动辄说120万共产党靠人海战术大战800万国军 最后还剩600万的神话

    国军玩人海 往往是为了人海而人海 为了战斗而战斗 在东南亚 多次靠美国援助的火力优势围住日军 本来可以慢慢困死敌人 或靠火力逐渐啃下来 却非要靠人海战术 以10倍伤亡冲击 打下来却不利用战果 继续缓慢推进 下一个据点继续玩命 这种人海战术上升成的战略 纯粹是自杀

    等到了需要人海的时候 譬如塔山 国军倒不是一拥而上 而是逐次投入兵力 当然死的很难看 (将官保存实力也有关系)

    还有 也是朝鲜战争 仅仅是因为38军穿插部队先敌5分钟抢占三所里 美国就不得不对志愿军玩人海 本来美国人都是要用大炮把山头翻一遍才冲的 但志愿军合围部队从北面下来了 只好简单的炸一炸就把步兵赶上山头

    可惜的是 人海战术1靠人数 2靠纪律 3靠意志 美国兵还是在意志上缺了一点 输给了最可爱的人 终究没能使用松骨峰下的那条公路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通宝推:真不知道,大漠老兔,
    • 家园 楼上不对

      看一些传记就该知道,果军没有战场规划,松山上占一区丢一区,作战的连续性不强是一直的,也就是部队在移动中的指挥和协调、协作能力很低,甚至是没有,只能是一次一次的打击,形成添油作战,只能是按一次次战斗进行系统对比。而不能形成战役合成的系统叠加。

      比如双方在一次战斗中兵器和作战方式的结合水准相当,就可直接用双方人数的平方差计算双方损失。但战役集成不好时,自己的战斗指数只能是每次战斗的参战人数平方的和。而集成得好就是各次战斗的参战人数和的平方,这差距就大了去了。

    • 家园 听说老马有个私群,能不能让我也加进去学习学习?
    • 家园 泛指人海可以这么理解

      现代战争中,由于杀伤火力的极大提高,这种方法已经很难实现了。十年轮战中,张右侠那一仗,一个团抗住越南六个团的攻击,对方死伤累累。

      就算是红军的时候,靠人数优势来突破阵地也是不大可能的,一战时期英军一天伤亡7万人,已经宣告了这一战术的破产。当时集中兵力其实是集中火力,火力压制住敌人,步兵才可以冲,否则人数再多也活不成。

      2个步兵班对1个步兵班,每班都是1挺轻机枪10挺栓动步枪,那么当一个班压制对方班机枪和步兵的时候,另一个班向前挪几十米,然后他们负责压制,原本压制的向前跃进。不断交替跃进,直到进入手榴弹范围,然后就是拼刺了。

      如果没有压制住对方机枪,那么你就是一个连也冲不上去,十倍兵力优势也白搭。没有集中兵力带来的集中火力效果,就没有兵力优势发挥的余地

      换句话说,从机枪普遍装备之后,就没有人海战术这回事情了,有的只是火海战术。只不过在远程打击能力不行的情况下,实现火海的手段是人海,如此而已

      • 家园 机枪时代当然有人海战术

        一战西线的情况很特殊:泥泞狭窄的战场、密集的铁丝网+壕沟、重炮、充裕的后勤,而机枪只在堑壕里扮演一个角色。红军时代国内战场才多少机枪?机枪面对人海可以完全克制?就算架空一下机枪和弹药很充裕,多数都是轻机枪,也就玩玩点射。重机枪只要不是预订冲锋路线上遭到交叉射击,人海也不见得就灭的了。

        北伐时期,北伐军也玩人海。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说解放军人海,陈毅等人都是承认的。解放军胜在政治、经济、情报等方面,多数地区解放军的战术素养很差。所以“解放战士”才那么受欢迎,而根据地培训的新兵没人要,以至于解放军不得比规定国军战俘的比例。陈毅曾经组织手下旅团营长搞战术演练,结果发现很多当连排长都不合格,只会用战士的人命挤在一起往里填。为此,陈毅痛心疾首,痛斥拥上拥下扎堆的人海,不珍惜战士生命。这种人海与前面有人说的那种不是一回事,主要是不懂战术挤在一起的冲锋,而绝非象某些人说的“人海战术多么合理或有效”。

        林彪大练兵以后另说,多数时候解放军基层干部是因为不会练兵、不懂战术,加上一定程度的漠视人命,才自决不自觉的使用人海的。这都是有解放军高级干部的总结为证的。

      • 家园 如果不是炮团的赵扣斌团长团长,张又侠至少得被撤职

        当时,听说炮团的炮弹没了,张又侠就昏过去了

        不过,越军真的顽强

        不管是西西河,还是天涯都有人给我纠缠邱少云是否真实

        这些人有良心的家伙不知道,越军在松毛岭一战中还真出了邱少云

        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 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倾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蜇伏如前, 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凌晨5点(情报很准确!),越军偷偷地摸了上来,一瞬间,全线开火。我立即还击,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弹道发出的光亮密如雨丝。由于越军是偷袭,我守卫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 家园 当然有人海战术

        所谓“人海战术”,根据中印战争中被俘的达尔维准将转述的美国人的解释,就是“用人填满战场上的每一个缝隙,数量之多让敌方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杀死他们。”

        我认为,美国人对“人海战术”的这个印象,其实来自于日本。日俄战争中日军进攻旅顺口203高地的方式,就是典型的“人海战术”。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动辄发动“板载冲锋”,更是加深了美国人的这个印象。这个来自日军的印象与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近战战术相互叠加,就构成了美国人的“人海战术”观念。

        • 家园 日军的万岁冲锋

          日军的万岁冲锋不是其标准战术,甚至不是日军战术原则赞成的。那不过是局势无可挽回的一种体面的自杀手段,跟手持炸药包冲向敌人一样,不指望成功只希望成仁(鬼子当然就是成鬼、成魔啦)。如果万岁冲锋是日军的典型战术,二战鬼子还能那么嚣张就活见鬼了。部分国军德式整训后,类似万岁冲锋的战术在国军比较开明的正规军里,都不是受鼓励的通行战术了。

          描述日军战术的文章不少,可以参考一下。鬼子的轻步兵没得说,一流的。在没有绝对优势的后勤和火力优势下,多少盟军重装部队成了鬼子轻步兵的枪下鬼,看看沙漠之鼠吧。

        • 家园 嗯,解释的通,不过正好证明了人海战术的无效

          日俄战争那时候火力还很弱,尤其是俄军已经被日军的重炮压制住了,当时日本人重炮调了很多,绝不是单纯的步兵冲锋。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自杀冲锋有几次规模挺大,但是都没给美国人造成多大麻烦

          志愿军近战战术完全不同,战术素质哪是日本扔到太平洋上的那些炮灰部队可以比的

    • 家园 【商榷】挖河泥—顺便问下 “人海”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印象中见过 “把敌人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 这种词句,一直觉得应该是形容人民战争的。文中的“人海”其实上就是集中突击吧。

      不知道这个词最开始做这种用法是在什么地方.

    • 家园 加个定义

      顶一个

    • 家园 好文,这个说得清楚。
    • 家园 改名

      自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