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评林毅夫将钱存银行是补贴富人的谬论 -- hwd99

共:💬49 🌺105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思路很混乱唉

      我愣是没看懂你写的那些和林毅夫说的有什么关系

    • 家园 经济学家的局限

      不错的经济学家, 未必是个好的政治学家.

      经济学是在给定的法律框架下, 研究"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方案. 西方的经济学研究大都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对西方来说当然不是问题. 但对中国的经济学家确是个严重的问题.

      对中国来说, 这个西方"给定的法律框架", 是有可能变的. 当西方改变"游戏规则"时, 西方"给定的法律框架"变了. 原来是"最优"的解决方岸, 在新的"游戏规则"下, 就不是"最优"了.

      以粮食为例, 假如, 既有的国际贸易体系不变, 中国专注于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最优的, 参与国际分工.

      但, 假如, 让美国形成了垄断优势, 而中国对此又有刚性需求. 美国修改国际贸易体系规则, 结果就是美国从中国剪羊毛.

      假如, 有一天, 中国有了制定规则的实力, 中国又比较"王道". "比较优势"还是对的.

      在中国做经济学家, 需要多关注经济学结论所赖以生存的法律和政治基础. 在美国做经济学家, 法律和政治基础由美军搞定, 不需要美国经济学家操心.

      • 家园 楼主这贴可以有效区分谁在国外谁在国内

        基本上,在国内的,除非死硬卖国派和台上砖家,应该都看得懂。

        在国外的,由于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共同的背景体验,基本上看不懂,还会说楼主逻辑错乱、经济学修为差。

        这样背景知识差异产生的争论是永远没结果的,所以还是建议双方多走走基层吧。

      • 家园 重复了,删
    • 家园 支持楼主,并为楼主提供辩护

      本来看了楼主的帖子,也就准备送个花就算了,没想到后面有好几个打着经济学的幌子来藐视楼主。一时气直往上冒。为什么网上总有人说中国经济学家是三流水平,原因就是他们太多的言论脱离中国实际又用来指摘中国的实际。这个天下最大的笑话竟然反复上演真是亲者痛,仇者快。现在貌似还后继有人了。

      当年地心说那一套也是完整的理论,欧洲很长时间认为有热这个元素拼命想从空气中分离他。即使是最注重试错和检验的自然科学都有这样严重的谬误。那种极端依靠完美假设而存在的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各种错误真是不甚枚举。拿着理论自以为正确有没有想过纸上谈兵死的可不是你一个。当年赵括害死四十万同胞。不到百年前宋子文害死民国政府,弄出个害死无数中华同胞的超级通货膨胀。他们学的不可谓不努力,他们的聪明才智远高于现在的你我。可脱离客观现实的理论无论在正确就是个屁。请你在学习理论时无限的背诵它的完美假设前提。没有那个假设前提,这个理论就不如老百姓的常识更有用。

      既然来叫阵了,没点干货那怎么行,真好因为另一个帖子把中国工商银行的半年报浏览了一会,就用里面的数字来好好论论。中国只有微薄的存款的老百姓不存款了又怎么样?

      有人说因为存款利息不足以补偿通货膨胀,存在银行里贬值了,那你不存银行怎么样?(我用中国工商银行半年报的数字来直接说话,因为引用太麻烦了,报表出来是pdf格式的,有兴趣的自己查查原文,我就不在文中说明了)

      就拿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他的存款有10万亿,贷款是6万亿,证券投资4万亿。而存款中有一半是公司存款。个人存款只有5万亿。而个人存款中绝大多数是富人们的存款,因为最基本的说法是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而中国的情况更糟糕。我们就按最基本的来算就是5万亿中只有1万亿不到是属于普通百姓的。老百姓们提完钱了,银行只是少了1万亿。用9万亿去支撑6万亿的贷款是正常人都能做到的。那么老百姓呢,就少了在银行里的利息收入。老百姓不傻。这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银行为了补足资本金,中央银行花印钞票,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准备金。商业银行也可以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这就是形式。最后是钱这种纸更多了。而对应的实物不变自然实物价格上去了。最终老百姓要承担更多的通货膨胀损失。一万亿的钞票多发行了引发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参照之前四万亿的经过(实际上远远不止四万亿)。但是老百姓的痛苦却增加,还有苦说不出。

      那么银行害怕的是什么?是有钱人也把存款取出来,如果有钱人也取了钱,那银行就要付9万亿,其中有6万亿已经贷出去了。如果印出6万亿的钞票,那就是一起去死的超级通货膨胀了,(注意我这里说的只是工商银行的数字)。可有钱人这么做的同时,银行就会上门催债,那6万亿可都是给了有钱人的,这个不会有人有异议吧。好家伙本来我手里有9万亿,贷款出来6万亿,手里有15万亿,物价还不会涨的太离谱。我日子过的很舒服。现在取出来再还上银行债就只剩下了3万亿。缩水了一大半,好家伙,人傻呀,明显一个找锤的。

      既然都不好,那谁好啊。只有人不在国内的好。你想,先是鼓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不存钱,那银行就会使用通货膨胀的手段来平衡支出。于是有钱人也认为钱不值钱了,跟风挤兑。最后超级通货膨胀,吼吼大家都没钱了,钱呢?别忘了中国的钱和国外是挂钩的。人家老美早就准备好了,用几个美元就把我们一辈人奋斗的结果给买走了。听到这你又要搬理论了。我不和你说理论,我摆事实,我摆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你什么时候把那个跟我说明白了,你这个手段就曝光了。

      说到这,后面飞天鸭的指控不言而喻。林毅夫就是个收美国人钱帮人家害人的,你还别骂他,他压根就不是正牌中国出身的,你中国被人搞下去了,和他有何关系?有钱赚的事情对他又没风险,事前跑回美国就行了。

      说到底因为中国的外汇管制,让老美不能用以前的常规攻击,他想弄你,那前提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所以他从内部弄你,千里之提,毁于蚁穴。林毅夫就是打前锋的小蚂蚁,但是蚂蚁虽小,咬死大象。

      人只有靠自己,不要指望的海对岸,更不要指望那些不靠谱的理论。至少没这些理论前,我们不也没饿死的说。

      通宝推:黑传说,
    • 家园 太湖平原和珠三角的粮食产量已经非常低了,

      早年太湖平原一年的产量应该在一千五百万以上,目前可能不到五百万;珠三角一样,甚至更严重。非常可能的,我估计西北的粮食产量都可能比这两个古代粮仓要多出不少。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不是应不应该发展制造业退出农业的问题,而是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制造业,且农业严重衰退。目前主要的增产地区,黄淮海算一个,但问题在于苏北、河南、安徽的工业化也已经开始了。下一个可以指望的还就是东北平原。

      依目前的趋势,过几年,我们要讨论的是多少的粮食自给率是合理的,而不是应该不应该守住百分之百的粮食自给率。

      现实是,不管林是怎么说的,或者你的主张如何,如果一个老百姓有了足够钱可以支付住房的首付,那么他肯定会用这笔钱买一套房子。以目前的财富分配情况,在中国绝对的穷人是相对少数的,大部分地区,其实还是可以有钱支付住房的首付的。也就是说这部分人,不仅不会把钱存入银行,还会从银行贷出至少相当于其储蓄的钱出来。

      真正的问题是,对于一般的老百姓,缺少合适且安全的保值手段。如果银行不加息,那么至少对于我来说,我宁愿把钱全花了,也不会存到银行里去。如果年息低于百分之九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不可接受的。而我的策略,在我接触的人中其实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了。

    • 家园 不懂经济,乱说几句家常,无关乎林的正确与否

      假设有这么2个人,A君,B君。其中:

      A君-没啥本事,做个工,每个月发了工资,将家用留下,余下的都存了银行。

      B君-能够从银行贷了款子。“俺这钱可是从银行借来的,关A什么事儿啊?”

      俺想拿村东头那一亩三分地抵押了,贷款做点儿生意,谁知道信用社刘家那小子张口就来:“就你家那样儿,破房子烂瓦,还想贷款??”

      一笑。

    • 家园 林毅夫是个很烂的经济雪茄

      上过他一门热门课,类似穆斯林的洗脑学校,只给你灌输他那个要素禀赋的概念,课本就是他自己的理论,考试就是看把他的理论背的多好, 不允许任何独立思考。

      好笑的是此人出了个作文题目,类似“大学就业难如何解决”,有人写“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可以组织建设新农村”这样的文章,对他和他的理论处处恭维,于是夺魁。

      这个人是很会抓机会,他能去芝加哥无非因为,第一傍到了老教授一枚,第二中国学生那时侯还是稀有动物。本来学术水平实在一般,他唯一一篇top journal是用大跃进做文章的,靠这种独一无二的题材发表,除此之外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了,但是人时机好,站队好,如是而已,这个人在国际上估计连二流都排不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