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68年福建沿海发生的一件事,求证一下 -- yg1993

共:💬72 🌺2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是没听说谁家孩子生5个

            妹子排老五的事了。不过俺读书的时候好像北方的大学都流行寝室按年龄排老几,女生宿舍也不例外,理论上超过5个人的寝室都可能排出一个五姑娘来的。

    • 家园 作为一个普通乘客,他怎么来给一个“巨大的气球"充氢气?
    • 家园 感觉上不是真的

      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福建前线来的,他们家是白石桥公安部一所的。 他说福建海边前线那边连小孩都听得见,飞机一架多少两黄金,快艇一艘多少黄金。 经常有传单,互相广播。 前线就是前线的样子。

      • 家园 国民党的传单还是捡到过的

        国民党往共产党这边放飞气球,下面挂着一大包传单。到了大陆上空就炸开,传单到处飘落。许多都落到山里去了。谁也捡不到。那传单都是钞票纸印刷的。不怕水。还有尼龙丝袜子等等小商品。我们战友碰巧捡到一张。几个人偷着看。按照规定是不许看要上交的。

        共产党往国民党那边放飞的气球木排除了大标语之外,还有茅台酒金华火腿等等各地区的名产。当时国民党兵有许多大陆籍的,看到家乡特产那是灰常灰常滴思乡哦。这也是所谓的政治攻势。国民党那边抠门,就几双尼龙袜,其他屁也没有。

    • 家园 1968年福建前线没这回事

      作家文摘的文章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不能当真的。你说的这个故事漏洞很多。

      1.搞粮食的没情报。

      2.载人气球当时中国没有。坐着气球跑到金门更是瞎扯。

      3.蒋介石那边都是奖励投诚者黄金。所以我们这边也是一样。

      双方都在对方安插卧底。我方一些不坚定分子被腐化拉拢有变节的但是我们这边情报部门基本上都掌握。我还亲自给那个特务洗过照片。是一个高炮部队的小干部。那边情报学校刚毕业的学生,我们这边就拿到了他们的拍照胶卷。那胶卷到我们这边手里的时候还是湿的。

      那时候时兴办学习班。情报部门也以这个名义审查干部。还真有人在学习班上自杀的。估计是暴露了。走投无路只好死掉。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一个割腕,一个坠楼。不过都不是什么大干部,就是情报参谋之类的小角色。如果有军衔的话最多是个上尉吧。

      福建前线敌特很多,但是俗话说虱子多了不痒。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后山上时不时的就有信号弹升起来,那表示自动发报机工作完毕自毁了。

      警卫连曾经抓住一个,但是看的不严,押解途中给他跑了。跑了也就算了。反正以后还会来。

      司令部大院里面还有台湾的一部电台。我写的纪实小说“小明从军记”就是说的破获这个电台的故事。

      通宝推:surfxu,
    • 家园 我记得这个大飞机的情节最早是小说《亮剑》里提到的

      其实《亮剑》后半段更精彩,可惜限于某些原因,电视剧没有往下拍

      • 家园 楼下电子赵括说的对

        亮剑扯得没边了,尤其是后半段!

        用SC上引用老干部的话说:(都梁)连党委会都没参加过也敢写政治斗争。

        另:关于独立团就是李云龙的天下一说,王外马甲的骑兵团里有一段写的特别好,就是骑兵团这样的头等主力,主官政治上出了问题都是该处理的处理,该拿下的拿下,更何况独立团。共军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军队,讲政治是个最大的要素。

      • 家园 前半段就够扯了,后半段更扯

        那小说我看了两页就懒得往下看了。不在于具体情节精彩与否而是当时就明白作者到底想扯什么。接下去看了看,还真没超出我的想像。

    • 家园 两个疑点

      我老家温州,根据我八九十年代的经验,对这故事里的两个细节提出疑问。

      台湾一直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还一直对共军官兵喊话,但是赏格从来是用黄金计算的,我没听说过给美金的。联想到1968年是文革中前期,民间收藏的美金经常被当作四旧焚烧,大陆的老百姓对美金可不会像八十年代那么崇拜。但是黄金的价值可一直没变。

      厦门到上海的定期客轮航线是否存在过?在九十年代初,上海到比较远的港口的航线包括大连,青岛,温州,福州马尾港,在公平路码头出发。这里大连是辽宁的第一大港,青岛是山东的第一大港,温州是浙南闽北的中心,福州是福建的省会。而当年的厦门不是什么大地方,客流量不大,又是军事前线。所以我对当年沪厦航线的存在存疑。

      • 家园 70年代厦门到上海有航线...

        那时还要到庐山玩就没选这航线去上海...

      • 家园 80年代上海到厦门是有船的

        当时情况不知道,但80年代上海到厦门是有船的。到上海35个小时。但我怀疑这件事真实性。因为船过金门要求关窗拉窗帘。发信号基本没机会。

      • 家园 那时两岸都以黄金计。
        • 家园 记得电台里都是明码标价

          两岸的播音员报出的一串串数字都是以千两为单位,价格最高的好像是处于试验阶段的战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