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5年前的一个低碳想法 -- 大道无痕

共:💬40 🌺9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很久了

      利用大自然存在的温差来提供能源的想法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现代的角度来看,利用海洋能量最晚在18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具体方法。工程上也已经有了不少尝试甚至实际应用。主要问题是整体的能量效率,还有投资问题,具体有一些与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关的工程问题。维持这样的一个循环,本身耗能还是很大的,保证产出的能量大于所消耗的能量,需要一些工程技巧。管道的费用也是很昂贵的,是投资的主要问题。

      使用温度稳定的地下热源(冷源)来进行住房的加热,制冷,已经有不少应用了。

      • 家园 这个自然温差绿色能源的技术

        在中国可能反而更容易付诸实践,西方国家,尤其老美,利益团体的lobby太厉害了,反而推广不了。

      • 家园 曾经看到上海在建地暖示范住宅

        去年底还是今年初的新闻。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 家园 华北地区已经有不少了

          特别是地热资源本来就丰富的天津,似乎应用到数千万平米住宅了。具体技术方案很多。一般使用水为传热介质,冬季可以供暖,夏季制冷,很方便的。安装成本也可以接受。

        • 家园 好象是有个实验性质的小楼建成了,

          是上海交大搞的,所有能源供应均来自地热。

          年初或者去年看到的,今天摆渡来摆渡去,楞是没找着。

    • 家园 想法很好,多伦多当年有类似的提案。

      是反过来的,不是你那样抽空气到水底冷却,而是把湖底冷水抽上来制冷。

      多伦多的downtown紧靠在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Ontario Lake),这是世界第十四大淡水湖,面积19554平方公里,最深处有244米,平均水深85米。百度:安大略湖

      靠近多伦多的downtown的湖底有近百米深,湖底水温5~6度(具体度数忘了,肯定不到10度),四季都比较恒定,而downtown是密集的商业区,有很多高楼大厦。设想是可以用管道连接各个楼,让低温的湖水流经各楼,再循环回湖里。

      这是个很环保的设计,但最后论证的结果是经济上不合适,没有实施。

      你的设想是抽空气到水底冷却,好处是循环空气需要的能量比循环水要小,但是所含的热量也小,最后的效率到底哪个高,要仔细计算才知道。

      但在水底,一要铺设很大面积的散热管道,二水底的水流动性很差,温度越恒定的地方,水越不流动,这对热交换相当的不利。估计这也是考虑抽水上来的原因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