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一) -- 忘情

共:💬40 🌺4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连得两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三)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一)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二)

      三、 美军的伏击战术

      美军认为,在南越战场上伏击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战法,小径、道路弯曲处、桥梁、隘口、渡口等便于已方军队隐蔽而不便越军运动的地形上实施伏击最易获得成功1969年第一季度,仅美军第9步兵师就实施了6500余次规模不等的伏击战。

      伏击根据准备程度可分为预有准备的伏击和仓卒伏击。预有准备的伏击有较充裕的时间制订计划、熟悉情况、进行演练和组织分队向伏击地区运动。仓卒伏击则在已方部队突然发现越军但未被越军发现的情况下临时组织实施。

      1、 预有准备的伏击战斗

      能否成功地实施预有准备的伏击战斗,主要取决于实施伏击战斗的方法、时间和地点,取决于有无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纪律。组织实施这种伏击战斗,必须控制全部通往“歼敌地域”的接近路和敌军可能使用的后撤路线。

      (1)准备工作

      组织伏击战斗的准备时间往往有限,必须抓紧进行。要事先规定各种有关信号,如敌人接近,伏击分队开始射击、停止射击、搜索“歼敌地域”、撤离“歼敌地域”、撤离伏击地区以及放弃伏击阵地等信号,并使所有参加伏击的人员熟悉这些信号。制订计划后,指挥官应在营地向所有参加伏击战斗的官兵介绍情况。介绍情况应尽可能具体而详细。这样,在最后下达命令时可少占时间。介绍情况应尽量提前,以便伏击分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和演练。

      演练不得在伏击地区现地进行,而应在其他地区选择类似地形进行。演练过程中应设置各种情况,模拟敌军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夜间伏击演练的最后阶段也应在夜间进行。使用照明器材的方法也应同时演练。

      伏击战斗使用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器材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时间允许,应对武器弹药作检查。

      (2)伏击分队的编组和任务

      伏击分队通常区分为警戒组、堵截组和歼灭组。警戒组配置在“歼敌地域”的翼侧、敌可能的接近路附近。其任务是:预报敌情;警戒伏击地区的翼侧和后方;战斗打响后以火力封锁通往“歼敌地域”的接近路。堵截组配置在越军可能的逃跑路线附近,建立辅助伏击阵地,消灭逃跑之敌。歼灭组配置在主要伏击阵地,负责歼灭越军主力和打扫战场,捕捉俘虏。

      (3)伏击阵地的设置

      伏击阵地的设置通常依伏击地区的地形、隐蔽条件以及敌接近路等情况而定。在南越战场,美军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设置伏击阵地:沿道路一侧设置伏击阵地;沿道路设置“L”形伏击阵地和在交叉路口设置“车轮”式伏击阵地。“L”形伏击阵地的兵力配置方法是:伏击分队主力沿“歼敌地域”一侧配置,从一侧射击进入“歼敌地域”之敌;其余兵力配置在“歼敌地域”前端,协同主力歼灭越军。这种伏击阵地的优点在于能够形成交叉火力,给敌以巨大杀伤。但是,设置这种伏击阵地必须预先确切掌握越军接近方向,应在越军进至“歼敌地域”前端再开火。“车轮”式伏击阵地要求在交叉路口每条道路的一侧配置一部分兵力。这种伏击阵地的优点是便于各伏击组相互支援。采取这种方式事先必须周密计划,周密组织协同。

      点看全图

      美军L型伏击阵地

      点看全图

      美军车轮式伏击阵地

      为了取得更大的伏击效果,美军强调充分利用天然和人工障碍物。美军常常选择越军接近路一侧有河川、悬崖绝壁或陡峭山丘的地形设伏;这些地形通常不利于越军机动和隐蔽。人工障碍物主要是使用反步兵地雷、定向地雷、陷阱、尖桩、深壕、铁丝网等,一般设置在敌军逃跑路线上、火力难以控制的死角区以及越军主力可能停留的地点。

      点看全图

      美军沿道路一侧设置的伏击阵地

      (4)占领伏击阵地的行动

      指挥官应到现地具体选定伏击地区和“歼敌地域”,规定各组射向。越军行军时前后距离一般较大,“歼敌地域”长度在60米至100米为宜。阵地一经选定,即应设置警戒,防止敌预先偷偷渗入已方阵地。尔后,指定伏击分队进入阵地前的集结点,宣布后勤支援计划。

      伏击队到集结点听取指挥官的最后训令,尔后进入疏开点,再按战斗编组经选择的路线进入各自的位置。歼灭组由伏击分队指挥官亲自指挥,在“歼敌地域”附近占领阵。其他组分别在各自组长的指挥下进入指定位置。各组配置就绪后,由配置在警戒线上的人员负责进行联络。

      配置兵力时,要求伏击分队切实做到:彻底进行隐蔽;尽量减少伏击地区的活动;所有人员均应从后方进入各自位置;清除和掩盖进入阵地时留下的全部痕迹,尤其不要破坏天然环境的原状,指挥官应位于便于观察和实施指挥的位置。

      如伏击分队在伏击地区待机时间过长,超过12小时,应事先安排好伏击人员轮流休息和用饭间隔。要事先选择休息和用饭的地点,地点与伏击阵地应保持一定距离。要保证饮水的供应、伏击分队如果人员较多,可分三班轮流休息;人数较少时,应在阵地留下足够的人员进行警戒,其他人员撤离阵地休息。休息时要派出警戒。

      (5)战斗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指挥官应尽可能让敌军全部进入“歼敌地域”再下令开火。一旦打响,为便于瞄准,必要时可采取立姿射击。歼灭组的各种自动武器应充分发扬火力,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以高度密集的火力杀伤进入“歼敌地域”之敌。停止射击后,歼灭组一部分人员应及时跃出阵地,冲入“歼敌地域”肃清残敌,打扫战场;另一部分人仍在原阵地上以火力进行掩护。堵截组和警戒组应及时发现和消灭残存的小股逃跑之敌,不使其漏网。歼灭组打扫完战场后,整个伏击分队根据指挥官信号迅速清点人数,撤离伏击地区,前往事先规定的集结点。

      (6)夜间伏击注意事项

      夜间伏击的有利条件是便于隐蔽,不利条件是射击不准确。夜间伏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正确配置武器,以有效控制“歼敌地域”;主要使用掷弹筒和自动武器;所有沿道路走向射击的武器尤其是机枪一定要标定左右射界,以免误伤已方人员;伏击分队一旦进入阵地,应严禁走动;射击指挥措施、命令、集结点、信号都要十分清楚具体;人员间隔小于昼间;夜间占领阵地较困难,最好提前在昼间进入阵地。

      夜间伏击时,尽量使用红外或其他种类的夜视夜瞄器材。但除了晴朗无云的月夜,美军均要求使用人工照明。照明应尽量接近地面进行,以便已方伏击分队观察和射击越军。必要时可采取先开火后照明的方法。美军使用的照明器材有:照明手榴弹、绊索式照明弹,照明枪榴弹、火炮发射或飞机投放的降落伞式照明弹以及人工点燃的照明器材等。

      美军一些伏击战遭到失败的要原因是:拨弄枪支发出音响而暴露自己的位置;进入阵地时留下脚印被敌发现;敌接近时,已方个别人的活动暴露了企图;射击指挥的措施不严格及过早开火;指挥官位置不适当;没有建立环形警戒;武器走火,等等。另外,相当一部分伏击战斗失败的原因还在于越军采取了计划周密的反伏击措施。因此,美军要求,伏击分队在实施伏击战斗的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对付越军反伏击的方案。

      2、 仓卒伏击战斗

      点看全图

      美军的仓促伏击

      美军认为,要有效地实施仓卒伏击战斗,关健在于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熟练掌握有关的行动方法和动作要领,实施仓卒伏击战斗的主要方法如下:

      在分队先头行进的尖兵发现敌军时,应及时发出信号(可规定以手捂嘴作为信号),并迅速指出已方员应占领的伏击位置。尔后,尖兵沿与道路成四十五度角的方向向左前方或右前方的有利地形(灌木丛等)跃进,占领伏击阵地,并向“歼敌地域”瞄准,准备开火。

      在尖兵后方跟进的分队接到信号后,以同样的方式离开道路,占领良好的隐蔽阵地(面向敌行军路线,同尖兵的位置基本一线),以各种武器瞄准“歼敌地域”。所有人员要严格遵守音响管制纪律,准备在分队指挥官统一指挥下进行战斗。

      越军进入“歼敌地域”后,分队指挥官鸣枪为号,指挥所有人员以猛烈的火力射击敌人,直到将敌消灭。指挥官视情况发出停止射击、结束战斗的信号后,分队应稍等片刻,切忌匆忙进入“歼敌地域”,以确保安全和防止敌军有诈。尖兵面向越军接近方向斜走上道路,进行警戒。负责后方警戒的人员重新在原行军队形的后方进行警戒,防止敌人从后方实施突然袭击。建立前后方警戒后,指挥官即派出一个搜索组进入“歼敌地域”,清点战果,搜索残敌。分队在现场停留时间不宜过久,因已方位置已暴露。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四)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五)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六)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伏击战术是以多胜少吧?

      伏击战术可以以少胜多,速决全歼敌人,是积极歼敌的基本战术手段

      实际上,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术主要是以劣势战胜优势。

    • 家园 【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二)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一)

      二、 美军步兵分队在越南反伏击战术

      美军及其扶植的南越伪军在南越战场上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部队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为了使部队适应战斗的要求,美军吸取了屡遭伏击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步兵分队的伏击与反伏击训练,要求官兵充分熟悉伏击与反伏击战术。早在1966年美军大举增兵越南战场时,美军第25步兵师就曾成立学校,对本师官兵进行伏击与反伏击战术的专门训练。

      美军认为,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有效地对付越军伏击或遭到伏击时将已方分队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重要前提。一旦遭到伏击,美军要求全体人员积极果敢地采取进攻行动,摆脱不利处境,从敌突然袭击中恢复过来,以火力和机动相结合的方式接近并歼灭越军。

      1、 行军的组织

      夜间徒步行军时,排以下分员(人员)之间的距离应缩小,但以不影响各班组迅速展开为宜;昼间行军时各班组(人员)之间的距离可拉大一些,但应保证各班组(人员)能对其前方的班组(人员)迅速提供火力支援。分队指挥官的位置应适当靠前,以不影响临战指挥为宜。

      无论徒步行军或乘车行军,都应建立前后方警戒和侧方警戒。排以下分队徒步行军时,向前方100米处派出警戒。前方警戒小组与尖兵应携带足够的无线电通信或烟火信号器材。小组的人数应能保证小组坚持到本队展开、抗击敌军伏击为止。侧方警戒小组沿行军路线附近的地形行进(如地形条件许可,可交替前进),也可沿与分队行军路线平行的道路前进。如有可能,上级还可派飞机在行军队形的上方担任警戒。美军第1步兵师连一级分队在有敌情的情况下,曾普遍采取“三叶草”式行军队形。其具体做法是:向前方100至200米处派出尖兵班,各排则派出直接警戒(由班、组担任),连的后方警戒由一个火力组或班担任。尖兵班采取交替掩护的方法运动。尖兵班和各排的直接警戒在两侧50至100米范围内实施游动警戒。后方警戒在本队后方适当距离上跟进。据美军称,采用这种行军队形,可以及早发现敌伏击企图,防止已方主力遭到伏击。

      点看全图

      美军三叶草行军队形

      2、搜索与组织协调

      分队在行军中,为了有效地实施反伏击战斗,通常要求携带必要的工兵工具、探雷器、爆破装置等专用器材。通信器材尤其要充足,其中包括为飞机指示目标用的信号布板和发烟器材。

      行军搜索时,用眼睛搜索接近路、桥梁、渡口、壕沟、田埂、植物丛生的小径路面上有无新土痕迹、修理道路的痕迹、木棍、泥土、牲口粪便、枯萎变色的植物和因雨水冲刷而露出的覆盖物等。注意有无敌遗弃的东西。

      为了提前发现敌情,美军行军分队广泛利用警犬报警,效果较好。此外,美军还采用火力侦察的方法迫使设伏之敌提前开火,过早暴露伏击企图。

      美军要求指挥官充分利用一切现有通信手段建立不间断的通讯联络,以保证指挥控制,并利用行军目的地和调整线协调分队行动。遭至伏击后,指挥官应尽快报告上级司令部,以便上级及时通报附近的友军分队或派出支援部队支援。

      3、由上级建立必要的快反部队

      上级司令部应建立一支随时待发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旦已方分队遭到伏击,快反部队即迅速步行或搭乘直升机前往增援。快反部队应事先研究和了解各行军分队的行军计划,以便据以制订增援计划,提高增援速度。快反部队前往增援时,遭到伏击的分队指挥官应借助检查点、事先规定的直升机着陆场、地形地物、烟火、信号布板或其他手段指示自己的位置。如情况允许,应派人前往事先规定的地点引导增援部队进入反伏击阵地。

      4、 遭遇伏击时的战斗实施

      越军可能采取远距离伏击或近距离伏击方式实施伏击。近距离伏击系指越军预设的“歼敌地域”在越军手榴弹投掷距离(50米)以内的伏击。在这种情况下,遭到伏击的分队往往没有多少时间和余地实施机动,寻求隐蔽,因此应立即以火力还击,积极进攻,以突入和占领越军伏击阵地,打乱越军伏击部署。未陷入“歼敌地域”的人员应迅速实施机动,由翼侧接近并攻击越军伏击阵地,或以火力压制敌人,支援陷入“歼敌地域”内的人员摆脱被动局面,必要时应以拦阻火力阻止越军实施机动。

      美军遭到越军远距离伏击时,通常有一定的机动余地,容易利用某些地形进行隐蔽。因此,应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展开兵力,建立火力队。未遭伏击的人员应在现场职务最高的人员指挥下实施机动,由翼侧进攻越军伏击阵地。若整个分队均遭伏击,则全体人员立即进行火力还击,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尔后,一部分人员建立火力队,其余人员向敌薄弱部位实施机动,并在火力队支援下发起冲击。分队遭敌远距离伏击时,如遭伏击地点距已方炮兵阵地或上级部队较近,则应迅速召唤炮兵火力和其他支援火力进行支援。

      分队两翼同时遭敌伏击时,指挥官应立即指挥部属伏击敌较薄弱的一侧阵地,并力求迅速攻占之。攻占敌一侧阵地后,指挥官要冷静分析敌情,查明敌部署,决定下一步行动。

      点看全图

      美军遭到近距离伏击时行动方案

      尖兵分队或后卫分队遭到伏击时,应立即高声呼喊“左边有埋伏”或“右边有埋伏”,通报越军伏击阵地的大概位置,以便未遭伏击的人员迅速脱离行军道路,向越军伏击阵地的侧方机动,对越军展开火力攻击或实施冲击。

      点看全图

      美军尖兵或后卫分队遭到伏击时其余分队行动方案

      在越军火力下运动时,应以两人一组,利用地形,运动路线不得脱离班的运动轴线,在有利的地形可资利用,通常在有良好的遮蔽、能见度不良或植被茂密的条件下,宜采用高姿快速前进的方法:当运动路线上的遮蔽物不足一英尺高、能见度良好时,宜低姿葡匐前进;在开阔地条件下,宜采取跃进动作;在长有高草的地形上运动时,因草动暴露目标,一般也应采取跃进的方法。跃进以短促跃进为主,每次不赶过三至五秒钟,因而必须由个隐蔽点进入另一个隐蔽点,这样可以防止越军自动武器跟踪射击。跃进时还应注意不得直接从原来的位置出发,而应滚向或爬向左边或右边,然后突然跃进前进。两名士兵应以口令或信号进行联络,相互掩护前进。

      在夜间遇到地面照明时,单兵应立即脱离照明区,尔后判明方位,继续运动。在班组队形内遇到地面照明,应分散脱离照明区后再会合。遇到当空照明时,如事先听到发射音响,应迅速隐蔽,如突然遇到照明,应迅速卧倒,并应睁一眼闭一眼,以保证夜间观察能力。受到照明并同时受到火力射击时,应尽量采用昼间的火力与机动相结合的方法行动,跃进或低姿葡匐前进,并进行火力掩护。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三)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四)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五)

      忘情:【原创】越南战场上的伏击战和反伏击战(六)

      通宝推:johny,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