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创造生命还是山寨生命,这是个问题 -- 二胡

共:💬189 🌺9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藻类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主要是觉得这是块硬骨头,很好奇最后谁能把它拿下.

                Exon给他六个亿,不就是做这个方向么?

                • 家园 司马昭指的是Craig

                  其实Craig的野心不光是藻类,他是想当King of Microbe

                  • 家园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出个类似的人物。

                    如果中国能出这种人的话,自主创新就大有可为了。

                    要有这种人物,一个是打破院士、学霸们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有形无形的等级制度。千人计划就是一次很好的对现制度的冲击,所以那些院士们很不高兴。二是对少数证明有实力、有能力的科学家倾斜,比如说给潘正伟的几个亿就是相当不错的投资。对这些有成绩的人就应该给他们发笔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管的很死,毕竟管理者并不会真懂。

                    • 家园 莫谈国事啊

                      中国的这种人才全跑米国了,看看某院士拿着国家的几十个亿,手下将近一百个研究生,将近十年也就发了那么几篇好文章,这投入产出比足以把真正有才的人都吓走了。

                      千人计划又如何,只要三年一过,必需自己申请经费的时候,就必然要融入国内的系统中,想和院士作对,那就是死路一条。

                      • 家园 这方面话题应该不是禁区。又不是政治、宗教类

                        去中国开过几次会,了解了些实际情况,觉得还算情有可原,因为投入产出比不能完全按美国的方式来计算。第一中国还是比较侧重应用,做应用不容易发好文章。第二中国基础差,能在差的基础上多花钱做出好工作也不过分。第三中国自己也能意识到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国外死命拉人去帮中国的科研花钱,诚意不可谓不足。认识的一个千人计划,最初决定每年回去呆两个月。后来国内给了个行政职务,就决定每年回去半年。上个礼拜听到的消息是他觉得这样飞来飞去太累,干脆全职回国,已经从单位离职了。所以中国的手法还是很厉害的。

                        • 家园 手法很大可能就是钱

                          当然君子爱财无可厚非,希望他们在国内可以把科研的风气摆正,多招一些真正的科学家回去,如此下去,加上国家每年递增的投入,10到20年后,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就绝对可以超过美国的NIH了。

                          • 家园 也许我比较唱高调,我认识的千人计划钱都不是主要因素

                            有人给我算过,他家拿千人计划,家庭收入按美元汇率换算损失更大。他们回国,一还是想给中国帮点忙,二是在国外只是高级打工仔,在国内就众星捧月,能有更大的舞台。要是我是《人民日报》记者,大概就要用爱国情、事业心来形容他们了。

                            即使真的有滥竽充数之徒,也是不可避免的,总体还是不错。

                            • 家园 不错,这样的人民日报应该要表扬

                              另外,待遇上也不能亏待,说实话,在京津沪地区白手起家,如果薪资在实际购买力上不能和美国持平的话,再有小孩的话,那生活水平肯定要下降太多。

                              不过,你这个朋友在我知道的例子里绝对是个特例,他是不是在美国还没有tenure吧?

                              • 家园 他是一公认的年轻大牛,在国外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要混日子养老分分钟的事。不过国内给了个极有权力的位置,有希望成为中国科研界的一面新旗帜,挡不住的诱惑,就回去了。

                                • 家园 是不是去中科院了

                                  现在tenure了回去的,又是大牛的话,中科院的待遇可能是最低的一个。NIBS的薪资和科研经费支持早就和美国同等水平持平了(实际购买力更是高出一大截),最近新建的一些大学,尤其是南方的,更是决定学习香港中文大学,要用钱砸出一个世界名牌来。北京的Top2在待遇上也十分灵活。相反,一向灵活的上海反而在这方面落后北方不少。

                                  当年饶毅他们建议国家拿出10亿美刀的外汇按国外薪资和科研支持招几百个个学科带头人回去,现在看来,这种支持力度正在实现,而且是更大;可喜的是很多情况下都不用国家出钱,地方政府随便一出手,都是几个亿。有这种强力支持,中国的科研前景是大有可作为的。

                                  我这个圈子里留在美国的AP有4到5个,回国拿百人计划的有将近10个,总体来说,国内的那些朋友实际可用经费大概是我们这的三到五倍,最高的可以达到我的10倍(国内的人工太便宜了,我一个fellow的工资在国内可以养8个研究生)。照这样下去,等老的一代彻底退休,新的这一批人掌握了科研决定权后,中国的强大就进入快车道了。

                                  • 家园 那个,我打个岔

                                    最近新建的一些大学,尤其是南方的

                                    您说的是不是南方科技大学?

                                  • 家园 不是中科院,是高校的一个位置。

                                    大牛极其年轻,已经一堆荣誉,还去白宫蹭过总统的饭局。所以在美国已经很大牌了。不过咱们别说详细了,人也许不愿意被八卦。

                                  • 家园 现在国内对这方面相当舍得砸钱。

                                      不说那些国家计划,单就大学自己出的钱对一般的牛人也有相当的吸引力。我所在的系是学校中三大穷系之一,大约七八年前每当开大会系主任都要提谁有关系给拉几个博士来,现在是排着队挑挑拣拣,想进来还不大容易。

                                      从某些方面的揭发看,国内对大牛们的管理也相当宽松,对揭发出的不符合规定的全职兼职、学术造假等一些问题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我有点千金买马骨的味道。这可能对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中国比较有利,但在学术环境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发展。

                                    • 家园 真正的大牛是很爱惜羽毛的,你说的这种造假的“大牛”

                                      那肯定是学校负责招人的那位被忽悠了,好好查查那个“大牛”的CV,估计也是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