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君仔 -- 柳叶刀

共:💬74 🌺478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管中可以窥豹

                      我确实只了解我所待过的农村,但是这河里很多谈农村问题的人只是纸上谈兵。

                      说说我见到的家乡农民自主权的变迁吧。生产队时期,集体说了算,农民每天出工,自主权很不大。承包后,我们的粮田只能种水稻,但是农民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出工,投入多少也由自己决定,但是土地转包给别人不可以,抛荒不可以,多余的粮食也只能卖给国家。后来变成可以土地转包,多余的粮食也可以卖给任何粮贩或国家粮站。我这几年看到,土地的用途也不限制了,很多水田种上了藕和菱角,也有部分用来养青蟹,瓯江蟹(大闸蟹的近亲)和甲鱼。当然最痛心的是我们的良田被无良房地产商开发成别墅,现在基本上在喂蚊子,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民不是土地的真正主人(法律规定了不是)。所以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老家农民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 家园 我也不懂,但种田种地最起码的东西还是了解

                    之前的一个 严重反对 里的回复也许语气有点重,在此说声道歉.

                    但里面的观点并不是专门针对老兄的,还请明察.

                    一块土地,什么季节,什么土质能种什么基本没有太大的选择范围的.加上农田水利,种子化肥等等各方面的外在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就基本决定分田到户对生产力的影响绝对是一个倒退的政策.是严重破坏生产力的.

                    但是,是不是生产队的形式就是正确的呢,我可没有说过那样的话,在一个国家里,一刀切的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对农业生产来说,只能是悲剧.现在包括土地流转,林权流转(?),等等,个人认为,未必不是分田到户的政策修正.不过现实中貌似搞到土地私有去了的话,那样估计还是歪路.

                    方向错了,其他的再怎么搞也是没有用的.南辕北辙么。

                    另外,对农耕技术的认识和个人联不联系老家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但是要是说中国有几亿真正懂农耕技术的,好像也说不过去吧。

                    我的观点就是搞好农业生产,国家的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相关的税赋政策,是提高农业稳定产出的必要前提。分田到户是错的。

                    • 家园 大家的侧重点不一样

                      我作为农家子弟,更关心每个农民个体的生活质量,而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样的大课题我不关心。我本人接触到的老家农民,他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前确实提高不少,这我就很欣慰了。至于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什么的,说实话我不关心。至于我说和老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我想突出我一直在关注农村生活,而不像好些人谈农村问题时只看统计数据(这里不针对具体什么人)。

                      至于农耕技术,我了解水稻耕作的整个流程,包括早稻和晚稻。能分辨南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西瓜,葫芦苗。其他的就不吹了。

            • 家园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富足的社会里,卖淫现象反而更多了呢?

              户口制度是从何年开始的?在当今社会,户口又能限制个人的什么自由呢?卖淫只是农民进入城市后诸多犯罪行为的一种,以此类推,是不是要说飞车砍手党也怪户口制度?

              • 家园 卖淫这罪能和飞车党相提并论吗

                首先在毛时代的卖淫现象非常少见,乃至消失,这是毛的一大功绩,别的国家在这一社会经济阶段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帮助达成这一目标又很多因素,如人们思想单纯,妇女地位上升,对组织卖淫打击严厉,人们的迁徙权受到很大限制等。而改革开放后重新出现卖淫嫖娼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常态。中国现在搞得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都会出现,国家的任务是如何把不好的方面降到最低。

                其次目前中国法律确实把卖淫定成犯罪,据说公安部门和意识形态部门反对卖淫合法化最坚定。但是欧洲大部分国家卖淫合法,没见到这些国家娼妓泛滥。所以中国现在的卖淫问题是众多社会问题的体现,不是单纯的犯罪问题。

                再说户口问题。户口制度当然还在限制人的很多自由。民工到一个城市打工,也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法在那里落户,子女只能读民工学校(现在有所好转),然后还不能在那里升学,而他们自己的养老保险也是大问题。这难道不是限制个人自由吗。

                "卖淫只是农民进入城市后诸多犯罪行为的一种,以此类推,是不是要说飞车砍手党也怪户口制度?"针对这句话,我非常不厚道地揣测楼上的把进城的农民看作麻烦制造者,没有把他们看成和你拥有同样权利的共和国公民。

                • 家园 不用扣帽子

                  楼主将毛时代偶尔出现的卖淫行为归咎于农民没有自主权,归咎于贫困(但愿我没有理解错误)。如果他这种说法正确的话,我就很奇怪为何在自主权和生活水准远高于那个时代的现代,卖淫等犯罪行为会更加猖獗。

                  而您把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归结于毛时代就已经存在而且比现在更加严格的户口制度,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所以才有上面的问题。

                  既然是户口限制个人自由导致卖淫泛滥,那么在户口限制更严格个人自由更被压制的时代,为什么这些现象反而不如现在呢?

                  在给我扣“歧视农民”的帽子之前,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这两种犯罪的主要群体同样是进城的农民,为什么不能类比?既然户口限制自由是导致妇女卖淫的一大关键原因,那么当然也和飞车党息息相关。难道不是吗?

                  至于进城农民是不是没有户口限制就不会犯罪,又有另外一个问题了。比如,不知道印度农民有没有户口?好像是没有的,具备迁徙自由的印度贫民,是否就不会犯罪或者很少犯罪?真实的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换言之,户口的存在对卖淫泛滥根本没有促进作用,反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减少犯罪行为起过积极的作用,跟您说的正好相反。

                  而楼主为偶发的一个卖淫事件找的理由,更加可笑荒谬,为自圆其说不惜满口胡言,贻笑于人而不自觉,实在可怜可悲可叹。

                  • 家园 小说么,当不得真。送花竟然得钱

                    私活太多,导致好好的故事变了味。

                    讲故事,我还是喜欢河里的七哥。他的黑帮系列我是一次看完的。可惜现在更得太慢了。

                    送花赞扬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 家园 卖淫和抢劫的可比较性确实不大

                    看来楼上更关心的是农民进城后的犯罪问题。而我则试着根据我的经验对现在和以前的农民生活进行比较。

                    卖淫嫖娼这事有一个市场供求的问题。如果一定要给卖淫嫖娼定罪的话,我认为嫖客的罪行更大。如果说卖淫嫖娼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危害的话,嫖客们完全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所以他们应该对这些危害负主要责任。另外卖淫嫖娼不是暴力犯罪,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按违反治安条例处理,连犯罪都算不上。

                    而飞车抢劫是非常严重的暴力犯罪,严重威胁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社会的危害极大。

                    这两者的可比性还真是不大。

                    • 家园 没有什么好争的,显然卖淫最大动力是没钱闹的。

                      但嫖娼就不好说了,表面是有钱闹的,但实质是天赋“欲”权驱使的。细究下来,就像房产有刚需和改善投机需求一样,有钱有妻的玩玩情调,穷光棍就只能去嫖了,不过也是刚需,是天赋的,怎么办?

            • 家园 头脑清醒,花!

              哎呀,还得了宝,谢谢了。

    • 家园 赞,汪曾祺的味道都出来了
    • 家园 故事讲得不错, 就是私货夹带的太多

      小陈站在门口呆若木鸡,完全懵了。在短暂的惊慌失措之后,床上的两个人迅速分开,抖抖嗦嗦地穿上衣服。秀兰低着头绕过站在门口的小陈,赶快下楼了。老陈扑通一下就跪下了,苦苦哀求小陈替他瞒住这件事。

      哈哈,你当时一定在场围观!

      要说老陈那人,只能用猥琐二字形容。君仔个子虽小,却是一脸英气。但是老陈口袋里有几张钞票,虽然不多,却是本地老乡们在大田里挣不到的。后来大家知道,秀兰愿意干那事,只是为了每次事后老陈塞给她的五毛或一块钱,我想在村子里和老陈有过这种关系的大概也不止秀兰一个。这些钱秀兰是用来贴补了家用,还是想攒起来寄给娘家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老陈自此以后再也不敢在村中出现。

      这种不断暗示的手法,说实在的,并不高明。。。

      再说了,你凭啥认为人家老陈和秀兰不是真爱呢?

      • 家园 Hello, Horny.

        看来数千字的文章只有这一段让你兴奋和激动。

        如果按你的标准,那就没有报纸的报道和纪实文学了,因为非亲历者写的都不可信,像我这样把亲历者说的写下来都不算数了。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高明,也没学会暗示。不过呢,你倒是也写一篇那个时代的回忆让大伙儿瞧瞧,我倒也不在乎你有没有“暗示”。

      • 家园 Man, you are so funny.
    • 家园 是呀,五毛一块,在农村是个大数目呀.

      到1977年,贵州,云南广西很多人带着自己的女儿下广东找人嫁.也就是给他们一二百的路费就成了.而那个时候也有人贩子,从人贩子手里接一个人又就三四百块钱.

      记得有一年,母亲的一个叔叔重病.我妈妈给了他们五块钱.这五块钱虽然对我们家也是大数目,但亲戚家里,那是更大的数字.

      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表舅舅,为后来为我们家做了两张小椅,一个脸盘架还有一个碗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