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2) -- 江南水

共:💬91 🌺7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tg的牛人班底,也是几百年才出一回啊

          自明初老朱家君臣以降,就没出过这样的team了吧。且老朱家的人虽牛,也是文武分明的,要出将入相,还是李唐家的传说了。。。

          不过我觉得一个班底的高度,和领袖能达到的高度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碰到几百年一出的领袖,才有几百年一出的班底,同样的人在项羽手里就成不了三杰。

          同样,一群牛人才能成就一个牛B领袖,领袖光杆也干不成大事

          • 家园 在战国,就有了将相分家的苗头了

            春秋时期,战争还都是贵族战争,出去打仗的时候,贵族们是将,回来治国的时候,他们就是相,将相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这一点,管仲就是突出的代表。齐桓公的九合诸侯,是政治军事双管齐下,里面都没少了管仲的影子。

            到了战国,平民成为战争的主力军,战争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分支,需要专门的人来负责。

            这一点秦国、赵国表现得比较明显,白起、王翦、廉颇、赵奢、李牧,这些人的功绩主要是战功,没留下更多的政治建树。

            自西汉以来,每个朝代的开国之初,还都有一点儿出将入相的影子。我觉得这是因为开国之初人才储备不够,再加上功臣需要安抚,才会出现将相合一的情况。

            等到后来局面安定了,新的人才出来了,开国的功臣死得差不多了,将相又得分家了。典型如卫青、霍去病这爷俩,他们的功绩也主要是反击匈奴,政治上没有特别的建树。

            也有特例,像王阳明、曾国藩,这俩人在政治上虽然没有到“相”的高度,但也算是文人带兵的杰出代表了。

      • 家园 从关中带到太平洋,水兄这是横扫六合的能力啊

        给我一支大秦帝国的精锐,我睁着眼都能把他们带到太平洋去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9)

      鸵鸟秦二世的幸福生活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九月,安葬了老爸秦始皇后,秦二世胡亥就忙不迭的干了一件大事儿,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和蒙毅。

      这个……,怎么说呢,我只能说,胡亥这么做,只不过是继承了嬴氏家族的光荣传统而已。

      自秦惠王继位后杀掉商鞅开始,嬴氏家族就有了一个清算前朝重臣的优良传统。

      秦武王一继位就给张仪下了逐客令,当时张仪刚刚给秦国争取到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秦昭王也不含糊,登上王位没多久,也让前朝丞相甘茂,滚出了秦国。更了不起的是,秦昭王不但跟前朝旧臣过不去,连自己的功臣他也不放过,让舅舅穰侯魏冉提前退休,赐死了战神武安君白起。

      秦昭王能干得过了头,以至于他的孙子庄襄王继位后,想干掉前朝旧臣,都抓不出个够分量的典型,拿来祭刀,差点儿就让这个优良传统到此断根儿。

      到了秦王政,总算是把这个传统又给续上了,他干掉了老爸的恩人、秦国最后一个相国吕不韦。

      看看老祖宗的那些光辉事迹,秦二世胡亥要是不去找蒙氏兄弟的茬儿,他反倒是成为嬴氏的不肖子孙啦。

      至于用什么借口赐死蒙氏兄弟,重要吗?

      在赐死蒙氏兄弟的时候,李斯、赵高有没有在背后煽阴风点鬼火,重要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要是扶苏上位,蒙氏兄弟应该不会得到这么一个下场,不过,李斯得到这么一个下场的概率,根据前面的数字统计显示,能够达到80%。

      明知道一架飞机要出事儿的可能性达到了80%,谁还会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岳父母(一个微型的三族),一块儿坐上去,飞越太平洋?

      前朝旧臣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用起来顺手不顺手的问题,抓一两只典型的猴子杀掉,吓唬一下其他的鸡,差不多就够使的了。

      另一类人就没这么简单了,哪怕是只留下一个,都能让自己获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黄金机会。

      想当年,胡亥的爷爷的爷爷嬴稷,在舅舅魏冉的力挺下,不明不白的坐上了哥哥秦武王留下的位子,史称秦昭王。

      秦昭王二年(前305年),咸阳城里血光冲天。

      血光过后,除了秦昭王那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秦惠王其他的儿子都手牵着手去向他报到了。(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

      官方的说法是,秦昭王的这些兄弟不地道,阴谋颠覆秦国的政权。(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

      胡亥登上皇位,跟秦昭王坐上王位,有点儿不一样,他好歹是明诏册封的太子。不过,这道立太子的诏书,是在先皇巡狩的途中出炉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让兄弟们全票无异议认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自己的兄弟跟秦昭王的兄弟一样,都有些满腹狐疑,自己跟秦昭王又不一样,没有一个像魏冉那样牛X的舅舅,胡亥不敢托大,等兄弟们发难后,再进行正当防卫,只好选择了先发制人。

      秦二世胡亥一通忙活后,秦始皇那二十几个儿子,差不多也是一个没剩。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注:可能是同母兄弟),在帝国的皇宫里自我了断,公子高自觉的选择了去给秦始皇殉葬。其他的,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六个死在了咸阳附近的杜县,十二个死在了咸阳的闹市口,临死前都受尽了侮辱、折磨。

      在学习秦昭王这个好榜样的时候,胡亥有继承有发展,除了跟自己的兄弟们过不去,他还把手中的刀挥向了自己的姐妹。

      在胡亥的屠刀下,大秦帝国的十位公主,也在杜县惨遭虐杀,香消玉殒。(十公主矺死于杜

      公主都是这个下场,公主的老公怕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看来,在清理嬴氏门户的同时,胡亥这小子还没忘了冲前朝功臣下手。

      合理推测一下,李斯的儿媳妇们应该躲过了这一劫,多活了一年多。

      这是嬴氏子孙的最后一次手足相残,但不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唉!……

      踏着前朝功臣和手足兄弟的鲜血,秦二世胡亥进入了工作状态。

      新官上任,可以马上就烧自己的三把火,把前任的一切全部推倒重来,以证明前任的愚蠢透顶,同时也证明自己的英明无比。

      接老爸的班上任的新皇帝,万万不能也来这么一手。他要是非得跟老爸拧着来,后果很麻烦:先皇没有对的地方,那选你继位是不是错上加错呢?

      就是为了自己,继位的皇帝也必须跟先帝保持高度一致,维持先帝的方针路线不变,哪怕是暂时的呢。

      胡亥虽然年纪不大,这点儿头脑还是有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是一切向老爸看齐,老爸干啥他就干啥。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在咸阳城里忙活些什么,天下人并不是很明了,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皇帝陛下喜欢四处溜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内行人,胡亥知道老爸不是旅游狂,他老人家那么起劲儿的折腾,不过是想通过展示自己的强势来加强人民对帝国的认同感。(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

      胡亥觉着,自己刚刚即位,就呆在咸阳享清福,不出去转一转,将会削弱先帝打下的良好基础,后果不堪设想。(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

      为了跟老爸保持绝对一致,也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胡亥必须出去走一走,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秦二世元年春,我觉得应该是在正月或者二月,秦二世离开咸阳,在外面转了一大圈儿:东边到了碣石,南边到了会稽郡,就连老爸秦始皇没去过的辽东郡,他都开创性的跑了一趟。(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遂至辽东而还。

      秦二世胡亥出去转的这一圈儿,效率极高,在当年的四月,就回到了咸阳。

      回到咸阳后,他想起了先帝那个未竟的事业,阿房宫。

      在胡亥看来,阿房宫要是就这么着算了,变成烂尾工程,那他将成为先帝决策失误的活广告。(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为了维护先帝的一贯英明正确,阿房宫必须继续建造下去,直到建成的那一天。

      从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到秦二世元年四月,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刚刚参加工作的胡亥,很忙。不过,忙来忙去全是继承,不是继承老祖宗,就是继承老爸,没有一点儿他自己的原创。

      事实上,胡亥压根儿就没打算搞什么原创。他曾经对自己的老师赵高,说过这么一番掏心窝子的话:人这一辈子太他妈的不经混了,说完就完。我想好了,趁现在当了皇帝,这辈子啥事儿都不干,就是吃好吃的,玩儿好玩儿的,怎么舒心怎么来。(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

      可惜,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老爸留下的大臣还对自己不大服气,兄弟们也都一个个的心怀鬼胎,想啥事儿不干,也不行。有些事儿,不想干,也得干。

      这会儿,兄弟们都死光了,大臣们该杀的都杀了,该换的也都换了,是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三个月后,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原来的楚国地盘上闹腾了起来。

      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

      下去视察工作的谒者,回到咸阳后,把关东的严峻形势,一五一十的向秦二世做了详细汇报。

      一听是这种倒胃口的消息,秦二世就上火,二话不说,就把这个实话实说的谒者,交给了司法机关。

      后来的人也就学乖了,秦二世再问起关东形势的时候,他们就说:几个小毛贼而已,都已经被抓起来了,放心吧。(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一听是这种天下太平的消息,秦二世就高兴得像是中了几个亿。

      这就是传说中的鸵鸟心态。

      秦二世要是不这么鸵鸟,而是勇敢一点儿,鼓起勇气,面对现实,最后能不能挽救大秦帝国覆灭的命运,说不上来。不过,总不至于让函谷关变成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吧。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8)

      虽然在谁当楚王这个原则性问题上,陈胜跟张耳、陈馀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双方还是很一致的,比如,双方都认为应该让大秦帝国忙着四处救火。

      坐上了楚王的位子后,陈胜马上就安排人在关东大地四处点火,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篇生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

      当时的关东大地很热闹,从黄河以北到长江以南,人们以几千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处处播撒反秦的火种。

      这些人一见面,甭管见没见过陈胜,张嘴就是“当年兄弟我跟陈王一块儿撒尿和泥的时候,……”,一口地道的楚地腔,倍儿有自豪感。(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亡秦的风暴,在关东大地,刮起来了……

      风暴的始作俑者陈胜,没事儿人一样静静的呆在陈县,眼睛的余光都懒得去瞄身边的这场风暴。

      他的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那个无比平静的地方,关中!

      在下达这道点火命令的同时,陈胜还做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军事部署:任命吴广为代理楚王(假王),代表自己前往了陈县西北的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安排宋留率兵南下,去了南阳郡。

      荥阳西边的不远处是函谷关,南阳郡的西北邻居名字叫武关。

      无论是函谷关还是武关,都不是这两个人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一样的……

      咸阳!

      忽然想到了一个京剧名段中的一句唱词:怀王也曾把旨降,两路分兵定咸阳。

      把“怀王”换成“陈王”,就符合历史事实啦。

      不知道陈胜的这个安排,是自己胸中的竹子,还是受到了张耳、陈馀的启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吃甘蔗,拣甜的吃,讲故事,拣有料的讲,按下没料的宋留暂且不表,表一下有料的吴广。

      吴广要去的那个荥阳啊,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地方。从荥阳到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直线距离只有二百公里左右,两者之间还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年,东方六国合纵攻秦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从这里挺进到函谷关的。当然,他们每次从函谷关灰头土脸撤下来的时候,也是从这里夹着尾巴的回家的。

      对荥阳,陈胜、吴广也下了血本儿,所有有两下子的将领,全让吴广带到了荥阳。(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说实话,荥阳也的确值得这哥儿俩下点儿本钱。

      看一下今天的地图,在荥阳的西北有一个县城,名字叫济源。济源,顾名思义就是济水的源头。

      在今天,济水没啥名气,当年他可是跟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的哦。

      荥阳的北边还紧靠着另一条大河,鼎鼎大名的黄河。

      哪怕是在今天,大宗货物的运输,要想降低运输成本,还得指望万吨巨轮,即便是送给海盗俩儿过路钱,运输成本也比其他的运输方式便宜不老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这么两条大河,荥阳也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一个物流中心。粮食等重要的战略物资,要先从原产地输送到这儿,然后再统一调配到关中地区和北方边疆。

      荥阳东北的敖山上,修建的各种数不清的仓库,就是这些战略物资的集散地,统称敖仓。

      拿下荥阳,反秦的队伍不仅能够沿直线,走最短的距离前往函谷关,还顺手把自己的吃喝问题全解决了,这是一举多少得啊?

      荥阳这么一个地方,陈胜他们哥儿俩知道是个好东西,大秦帝国的上下更是把他当成了眼珠子,要想拿下荥阳,不咬咬牙是不行的!

      荥阳是个硬茬子,很硬很硬的茬子,在这里,吴广碰上了他一生中最强硬的一个对手,三川郡的郡守李由。

      李由知道,让吴广过了荥阳这一关,自个儿的脑袋要保不住,自己那个丞相爹的脑袋也很悬,自己那个皇帝小舅子的脑袋怕是也够呛。

      就是为了这些脑袋,李由也没理由让吴广大摇大摆的通过自己的防区。

      深感责任重于泰山的李由,也豁出去了,告别了自己的安乐窝三川郡的首府洛阳,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抵抗反秦队伍的第一线,荥阳。

      主观上,李由没有放水的意愿,客观上,李由有严防死守的能力,死死扛住了反秦队伍的一波又一波攻势。

      吴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荥阳在自己眼前昂首挺立,一点儿招儿也没有。

      荥阳前线陷入胶着状态的消息,传回陈县后,陈胜召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开了一个诸葛亮会。(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

      条条大道通罗马,去函谷关,也不是非得啃荥阳这块硬骨头不可,绕过这道铜墙铁壁,反秦的队伍一样能够迅速抵达函谷关。

      这会儿,反秦队伍的全部资源,固然是都投放到了荥阳前线,三川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所有的战争资源也都集中到了荥阳前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势篇》

      荥阳前线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战场,下面就看谁能做到出奇制胜了。

      不得不说,在出奇方面,李由有先天的劣势,他再牛,也只能是在三川郡说一不二,出了三川郡,他说的话就不好使啦。虽然他是丞相的儿子、皇帝陛下的姐夫,他也没权力对附近其他郡的郡守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下达作战命令了。

      陈胜就没有李由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他是楚王,一切他说了算,他想干啥就能干啥。

      当前陈胜最重要的工作是,找一个人,带着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函谷关。

      这个人还真给陈胜找着了,他就是陈县本地人,周文。

      当年,周文曾经在春申君门下混过饭,是春申君的门客。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政变中被李园干掉,到这会儿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算起来周文得有个五十来岁了吧。

      春申君死后,周文投身军旅,跟着项燕在楚军中混过一阵儿。他在军队中的工作,带有极强的封建迷信色彩,视日。

      简单说就是,每次军事行动前,周文要根据行动的开始时刻,来推测行动结果的吉凶。

      说起来,周文勉强还可以算是项燕的情报参谋,只不过,他的情报不是来自对手而是来自老天爷的暗示。

      听说有大任务,周文来了个毛遂自荐,告诉陈胜,自己的特长就是带兵打仗。

      从在大泽乡举起反秦的大旗到现在,虽然发生了很多事儿,但是全部的时间加起来,也就一个来月。

      在攻打陈县之前,这支队伍都没打过像样儿的仗,在有限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将领,还全都跟着吴广去了荥阳前线,陈胜就是神仙,也没法改变这个客观现实啊。

      剜到筐里就是菜,周文好歹在正规军中呆过一阵儿,行不行的就是他了。

      陈胜把将军的大印交到了周文的手里,也把自己的未来交到了他的手里。

      接过将军印,周文上路。

      主力部队在荥阳啃硬骨头,小股部队也在关东的其他地方忙着点火,陈胜手头也没有更富裕的部队交给周文。最重要的兵员问题,还得周文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会儿,周文就是一匹可怜的马,肚子里没有草,还得快点儿跑。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这个神一样的对手,一路上,周文边行军打仗边扩充部队,等走到函谷关的时候,他就富得流油了:战车一千乘,步兵数十万。(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

      我看了一下今天的地图,感觉周文的行军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从周口市的淮阳县出发,穿过许昌市和平顶山市之间的平原地带,抵达洛阳市,最后到达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也就是函谷关的所在地。

      在这么一片不大的区域,能够让周文征集到这么富裕的兵员,大秦帝国还真不是一般的配合啊。

      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合纵不管前期多么牛气哄哄,一到函谷关准得晕菜,没有一次例外。

      时代不同了,一切也都变了。

      这一次,周文没有走上六国合纵的老路,不仅突破了函谷关,还深入到了关中腹地。

      大概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底,周文率领大军来到了戏亭(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并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戏亭离咸阳很近,直线距离大概在五十公里左右。

      陈胜的秦始皇梦,就要变成现实了。

      秦二世胡亥的好梦,也就要醒了。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 家园 这个“视日”有没有可能是类似于军事天气预测之类的东西

        如果是的话,周文也算是个技术参谋,懂点军事也不算奇怪。如果精通地形气象的话,攻进函谷关还真有可能。

      • 家园 合纵联军也攻破过函谷关

        “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5万,并占城邑l0余座。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取得胜利。”

      • 家园 周文是个人才啊

        秦国再怎么烂,能够一路无阻地打进函谷关,我还不相信是个人就能做到。

      • 家园 晕了,怎么突破函谷关的?

        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合纵不管前期多么牛气哄哄,一到函谷关准得晕菜,没有一次例外。

        时代不同了,一切也都变了。

        这一次,周文没有走上六国合纵的老路,不仅突破了函谷关,还深入到了关中腹地。

        大概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底,周文率领大军来到了戏亭(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并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 家园 不是我偷懒,我也恨不得写一个详细的函谷关大会战

          可惜,手头就这点儿东西

          《陈涉世家》: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

          《秦始皇本纪》: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从周文进函谷关到周文出函谷关,就这么几个字儿。

      • 家园 陈胜的身世是个迷

        从他在大泽乡前后的表现来看,政治军事权谋即便不是天才,也是天分极高。对时局的掌握,更不是一般的富贵子弟能达到的。其领袖魅力和两千多年后的那几个伟人们几乎可以比肩。可惜在中国历史上,他只是一道最明亮的闪电,瞬间即逝。

    • 家园 正史的造反故事里头,最喜欢读史记的《陈涉世家

      》因为司马迁还没什么偏见,越往后的史书,写“叛乱”的时候越要讲“政治正确”,文字读起来越不纯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