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谎言重复的再多也不能成为事实 -- 虽远必诛

共:💬113 🌺2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下吵得热闹,插不上嘴,还是回这吧

          根本问题:医生可不可以说“没事的,包治”?

          既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那么这样的话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肯定是可以说的,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场合。

          从道德上来说,医生确实是不可以欺骗病人。但是如果面对的是一个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几乎丧失生存意志的人呢?实事求是得话很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安慰和心理治疗有的时候是辅助手段,有的时候是主要治疗手段。

          医学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性有时候就体现在这里。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咱就别非要划个黑白分明了。

        • 家园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是不是医生职业道德的一部分?

          如果你说不是,那好办,医生都实话实说,“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你病人信心百倍也好绝望等死也罢,不关我医生的事。

          如果你说是,那就麻烦了,你怎么去帮病人树立这个信心?尤其是当病人负担很大,老盯着你说“医生我会不会死啊”的时候?这时候“没事的,包治!”就很可能比“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效果更好,对吧。

          再说了,职业道德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它严重依赖于医生和病人所处的文化环境,随着这个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拿着自己的标准当神圣,不就跟搞一神教一样么。

          • 家园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的技巧有很多种,欺骗并不是其中之一

            比如处理情绪困扰和分享奋斗经验的支援小组,比如让病人学习如何舒缓心情紧张,如何利用各种小练习放松、减轻副作用不适感的技巧锻炼,又比如帮助病人建立正确自我观念的心理教育。这些都是支援治疗的一部份,这也正是帮助,是安慰,是引导,但不是欺骗。

            那些难缠的病,比如癌症,在现在的医疗水平下不可能药到病除,也不可能保证不死,这种病需要医生跟病人一起去奋斗,去努力对抗和适应。如果把这种不能包治的情况说成‘没事的,包治’,给病人描述虚假的前景,这不叫树立信心,这叫害人。病人会因为你的大话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去长期对抗病情,一旦泡沫破裂,谎言拆穿,药到病不除,对病人的信心打击更是毁灭性的。相反,即使确定是绝症,如果心理引导做得好,那么明白实情的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也可以过得很充实很有质量。

            所以说,无论中医西医,夸大疗效欺骗病人都是不道德的。把这种缺德行为跟‘安慰’混为一谈,足以显示出你对健康心理学乃至行医道德的无知。

            • 家园 你搞过支援小组没有?

              要是搞过,就跟我们说说:花了多少时间?收不收费?效果怎样?这种敌意手资料是宝贵的。

              要是没搞过,就算了吧。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病人享受不到你这种支援小组,医生面对外面的长队和眼前心理负担很重的病人,只有几十秒的时间,你必须在这个约束下面谈怎样帮病人建立信心。这时候一切都简化成简单的三选一,能治,不能治,不知道,你选吧。

              • 家园 我主持过小组治疗

                但不是针对体疾病患的。当然,这不代表我对健康心理学一无所知,我认识那样的病人,也认识做有关辅导工作的人,更学习过相关领域的资料。

                其实就算以上经历通通没有,也不妨碍我知道医生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是一种缺德的事,这不是什么专业知识,而应该是一种常识。为什么帮助难治的病人接受真相摆正心态比用虚假的泡沫去欺骗更好,我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如果你真的熟悉这方面的情况,就应该知道本来没事的人突然碰上了大毛病,没人会心情轻松,心理负担没有一个不重的,只不过有些人会反应很大,有些人却不马上表现出来而已。

                除了重伤急救时说几句‘你会没事的’之类的安慰话语外,在真正讨论病情预后时通过描述虚假前景来‘建立信心’绝对是一种饮鸠止渴的行为,无论有没有时间和资源让病人做专业的心理咨询,都不改变这一事实。何况缺乏资源可以慢慢改善,现在在国内也不是真的没有互助小组这样的平台(也许还不够普及不够成熟不够专业,但至少是有,健康心理学在国内也在发展),进行欺骗而使医患之间丧失信任却是没有回头路的。不明白这一点说明你过于想当然,不明白真正得了难治的大病是怎样一种情况,怎样一种心情,‘要是没搞过,就算了吧’这句话返送给你非常合适。

                还是那句话,无论中医西医,在病情和预后上用‘包治’这种话语欺骗病人就是错的。我不希望你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行为暗示成是中医的习惯,实际上这是庸医和骗子的习惯,至于是不是打中医幌子的庸医和骗子特别多,我就不作评论了。我父亲就是行医几十年的中医,他给人诊治我从来没有听过‘包治’这类宣传用语,哪怕是轻微的感冒过敏这类小问题也不会这样说,真诚务实才是美德,无论中医西医。

                • 家园 国外医生,特别是美国医生说话都非常小心的,

                  乱打保票要吃官司的。国内医生我也没见过打包票的,达雅提到的情况至多是在亲戚或家属之间会出现,医生见多了病人都知道意外其实算是意料之中。

                  中医传统上给你治就是还有治的余地,这个治疗不一定就是以治愈为目标,但是一定以好转为目标,要是推辞不治,那就是说医生也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意思。

                • 家园 那你就讲讲你是怎么搞的,效果如何嘛

                  讲述第一手资料,比跟人斗嘴更有价值,在河里也更受欢迎。

                  另一方面,你不要自己树一个“医生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的靶子自己打,这样很没意思的。你自己承认,在抢救现场可以安慰说“你会没事的”,那能不能说:“坚持住!我们一定救活你!”这后一句算不算“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啊?那这和“小问题,包治!”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呢?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的手段。这种手段可以用作欺骗,但是本身并不是欺骗,对吧。

                  • 家园 我说的是靶子,那你说的是什么?

                    如果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把握不大说成包治,这就是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没什么难以理解的。

                    回顾一下你自己说了什么:

                    如果你说是,那就麻烦了,你怎么去帮病人树立这个信心?尤其是当病人负担很大,老盯着你说“医生我会不会死啊”的时候?这时候“没事的,包治!”就很可能比“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效果更好,对吧。

                    对于心理负担很重的患者,冷冰冰地说“疗效因人而异”和信心十足地讲“没事的,包治!”哪个效果更好,就不太好说了吧。

                    这显然是在讲解特定病例的病情预后,而不是抢救时的安慰鼓励之语(比如说楼垮了人被压在里面,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给予鼓励),虽远大夫说的显然也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相信任何智商情商正常的人都能理解救援人员对他们说‘坚持住!我们一定救活你!’的意思是一种鼓励而不是在告知其客观存活几率为100%,这跟医生讲解病情预后是两回事,所以说在抢救时这不是欺骗,在真正的医患交流时却不能自以为要‘鼓励’而乱说。如果你分不清抢救跟治病有什么分别,在两种语境下同样语言的不同意义,那我们也不需要讨论了。因为你不具备交流所需的常识基础。

          • 家园 夸大疗效骗钱也成职业道德了

            恩,干嘛还打假啊,打的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人啊。

          • 家园 哥们你讲的对。
    • 家园 大夫针灸的时候扎什么地方,怎么选的?
    • 家园 其次,你是不是可以做过调查

      在你所在的城市里

      1、每年所有医院的病死患者有多少?含无法治疗,而被医院赶出去的

      2、在以上的数据中,中医院有多少?西医院有多少?各占看病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3、所有中医院治愈的病例,是不是都可以使用安慰剂治愈?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西医院不采用此类方法,至少病患花的钱要少些?

    • 家园 既然用安慰剂都能医好,那为什么西药不能治好?

      你又如何证明所有被中医治好的病都是安慰剂治好的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