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敦刻尔克小艇,“发电机”的真正动力 -- 妖猫drake

共:💬78 🌺1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惜了 法军不是血性 只是高层水货太多了

              二战前后在战略战术上面好像只有戴高乐比较牛逼 至于战后 戴高乐的下台比较怀具 戴高乐被愤青们赶下去时 法国经济军事等很不错

            • 家园 嘿嘿,法国人也是有自尊

              何况这是在自家的土地上......

              • 家园 法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可说是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共同作用

                约米尼重视军队组织,而克劳塞维茨重视士气和精神力量。法国人倒霉,就是被闪电战率先敲残了军事组织,等到军事组织逐步回复的时候,部队却又已经被追打到没有士气了。应该说敦刻尔克和之前的一段,法国人已经恢复了水平,打得不算可歌可泣,至少可圈可点。可惜上帝没有留给法国人足够的时间,而斯大林通过战前的东方战线为苏联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从震荡和崩溃中重新振作。

    • 家园 对于英法来说,还是人更重要啊

      对于同时期的中国来说,就是武器更重要了

      相信不管是国还是共,都宁愿用20万人命来换那些被英法军丢弃的装备

    • 家园 根据王外马甲《蒲公英》的描述,就连叔侄关系的美帝

      在上军事课程的时候也是花2/3的时间讲如何撤退。

      而中国传统的军事教程则是花2/3的时间讲进攻,1/3讲防御。

      美帝军人一上来就算帐,讲我有多少物资,如何分配;中国人一上来就讲我的优势在哪儿,敌人的劣势在哪儿,如何避实就虚,一举制敌。

      • 家园 就在中国这个范围内,TG的“逃跑”本领也不差。

          在解放战争中,除了金门那样无法逃的地方,TG没有一个团以上的建制被对方灭过。

          经常有果粉说当时国军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能扭转局面,实际上从这段历史看,国军指挥正确也只能保自己在当时不被歼灭,想围住TG的大部队而列灭之是难之又难,因为TG撤退的本领比国军高不知道多少。

        • 家园 这就是撤退和溃退的区别

          TG退的时候谁掩护谁撤退都是计划好的,该撤退的你退你的,该掩护的一步不许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所以TG不怕撤退。

          您再看国军,一退就放鸭子,该掩护的跑的比该撤退的还利索,跑快了可能挨校长的骂,但实力丢了就真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想让校长骂都没人搭理你。

          国军就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去重新来过,也还是回台岛钓鱼吃菠萝的命。

          • 家园 按冯小刚的说法,就是不人道,没人性

            该撤退的你退你的,该掩护的一步不许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按冯小刚的说法,就是不人道,没人性

            所以他拍了那个大烂片

      • 家园 这就是日本陆军遗风所致

        日本陆军始终搞的就是勇于进攻,耻于防御,宁愿搞肉弹突击也不愿意闷头挖工事。

        不过这也是没法的事情,其实防御方对弹药火力这些的要求更高,中日当年没这个本钱,不如用人去找对方防御漏洞,渗透突击,这样反而可以发挥有限的炮兵火力。

        以中国人当年掌握的本钱,美国式指挥,这仗是怎么算都没法打的。

    • 家园 英国人撤退一向是最拿手的,比如在缅甸

      所以作其盟军胜利时未必捞得着好处,失算时却肯定要做垫背,就是不想做也没办法,谁让你跑得没他快?英国人直到在朝鲜碰到了美国表弟才知道原来当人垫背的滋味真不好受。可惜,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现在只有当人垫背和炮灰的命了。

    • 家园 国民的责任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敦刻尔克的小艇又让我想起了马尔维纳斯的大船,当时,铁娘子振臂一呼,不少船主撕毁合同就近下客、卸货,然后赶赴集结地点为远征军服务。

      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国民的责任感。

      日不落帝国(现在好像也快落到海平面了)的国民一直不缺乏这种责任感,尽管他们中不少人的手上沾满了殖民地人民(也包括我国人民)的鲜血,尽管为了利益他们自己互相之间也会打的头破血流。

      其实,我国人民的国民责任感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二千多年前的商人(最唯利是图的人)弦高,以派人回国报警和警示性犒军这双管齐下的手段让秦军“灭滑而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到了近代,感觉这种所谓国民的责任感离我们有了不小的距离,甚至发生了国民打国军缴枪5万的例子(当然,百万民工的独轮车是另一个相反的例子)。

      也许,几千年太多的历史沧桑销蚀了国民的激情,太多的变换迷惑了国民的眼神,太多的腥风血雨冷却了国民的热心。我们无法指责他们,因为还有最重要的——“皇上”是否把他的国人当成了国民。

      幸好,二年前的地震让我们感到,二千多年前那个商人的灵魂侵入到了很多国民的身上和大脑中。——我们是有希望的。

      • 家园 这不完全是国民的责任感

        当时,铁娘子振臂一呼,不少船主撕毁合同就近下客、卸货,然后赶赴集结地点为远征军服务。
        当国家征用时,船主不同意也不行,也可以说是被自愿的。撕毁的合同也不需要赔偿,就是要赔也是国家赔,不用船主出钱。

          各个国家对此类事基本上都一样,中国的例子是53年(?)东山岛之战,当时华东军区手上没有汽车,部队接到增援东山岛的命令后在路上见到汽车就拦,当场下客下货,增援部队才能比胡将军预想的快得多的速度到东山。按文章介绍,堆在路边的货无人看管,车主送完部队后回来一件不少。

        • 家园 因为船主与国家签订合同在前

          强行征用私船的滥觞就是敦刻尔克,我文中提了一句,其实丘吉尔政府当年的强行征用行为是违反当年英国宪法的。

          但从这次开始英国人开始建立一套完善的战时民船动员体系,马岛的动员战胜利,首先还是制度的优势,其次才是民众的热情。但是敦刻尔克的胜利却完全是民众的,因为船可以强征,难道可以抓船员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