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科生和理科生 -- 悲欢

共:💬41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学什么和懂什么能划等号么?理解太肤浅了吧?
    • 家园 不好意思,您踩到我的尾巴了,不得不说几句。

      针对下面的几句话

      再比如说程序员,他会几个语句,就用几个语句,原则上会三句话就能写程序,好不好另说,虽然水平越高会的越多,可是水平低也照样干活。程序员完全可以只专心于自己会的这几句话,一招仙,别的,外界的事情他完全都管不着。没人试图把所有的语句都学全了再去写程序吧?

      您说的大概是编程的初学者,作为职业的程序员,要是这样的话,已经失业很久了。

      作为一个称职的程序员,应该尽可能了解任务的背景,不然很难写出优良的代码的。

      至于您那段搭房子的话,让小弟茅塞顿开,原来豆腐渣工程是这么来的。

      小弟以为,学问到了高深之处,文理科之间都是互通的。

      • 家园 个人经验而已,没打算推广

        谢谢指教

      • 家园 可能我和老兄的理解不一样,我也说两句

        我也是“编程序”的.....您说程序员要尽量了解任务的背景,窃以为那个任务在软件工业里面,不属于程序员该担负的工作,而是设计人员的分内活儿。

        良好的设计,可以让优秀的编程人员集中精力于编码,从而形成明晰的产业分工。那才是软件业的王道~~~~~

        • 家园 软件工业里面,确实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认为软件工业应该象制造业一样,象流水线一样来打造软件产品。

          另一种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个性,昨天正在翻看Tom DeMarco的Peopleware一书,他持这个观点。

          我个人经验来看,很少项目可以见到有很优秀而且全面的设计,可以让编程人员集中精力编程的。而且,编程之前,也要花时间了解设计的要求,了解的越深刻,编程的质量越高。这了解的功夫,就在编程之外了。

          • 家园 俺好像说过这么一件事儿....

            有一次去验收软件外包的工程。

            一半是给中国公司做的,一半是给印度人做的。

            结果没法比。

            印度人写的代码,如同出自一个人手一样;

            中方的则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测试起来出的错儿也是各不相同。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程序员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表现.....

            结果自然也是惨不忍睹,bug率大概是印度人的数百倍。结果工程大头的二期三期自然全给了印度。

            俺感触极深,跟印度比,我们最缺乏的,还是循规蹈矩的软件业蓝领工人。后来俺出差去国内给他们通报测试结果,发现俺们家里那些孩子们,心高手低,总不安于做一个好的程序工,还没学成呢,就急急忙忙地想跳到收入高一线的设计师行列里去,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这样看来,发展中国软件业,使之能赶上印度的水平,最缺乏的还是俺上面提到的软件蓝领工人。也许去上海能多找到一些吧~~~~~印象中那里的人比较安分,干活踏实。

            至于设计师,则是另外一个局面。

            俺周围的很多设计师,都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甚至自己不会动手编程序,但设计出来的东西,照样可以满足客户的业务流程需要。

            分工清晰的软件产业里,设计师和程序员往往是有对立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了。

            现代的潮流,则是在大项目里,咨询公司的人马负责设计,这样更省得软件的最终用户公司自己预备一批专职的软件设计队伍。咨询公司的人学习、熟悉客户公司的业务流程,将其电子化,交给雇来的专职程序员们开发,并且负责验收、部署直到在客户企业的运用、效果评价、乃至下一个pharse的开发计划等等.....

            • 家园 愚以为敬业精神只是其中一部分

              软件开发里,分工合作是必须的,敬业精神也是必须的,但这不能担保开发的成功。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但在软件工业里,似乎没有什么重大的成就。

              • 家园 呵呵,就软件产业的市场规模来说,日本不在美国之下

                说它是世界第一大客户群,一点也不为过。

                • 家园 这不是小弟想表达的意思

                  小弟的原意是这样的,在软件工业里,论开创性的开发,应该是美国算老大,象操作系统,数据库,万维网等等。而软件蓝领,大概印度排头位。软件业里,日本似乎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地方,很少有听到关于日本的新闻,小弟确实孤陋寡闻了。

                  • 家园 呵呵,说起软件产业来....

                    其实我们缺乏的,正是日本所拥有的――大市场。

                    日本的确在技术先端上没有啥贡献。但他们始终是拿“使用者”的目标规范自己的。不追新,只求实用。所以他的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小的民间作坊,软件的使用率都很高......

                    我们看到美国主要提供各种软件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导向;印度提供大量的软件实装,而日本则是美国以外另一处大规模利用软件的地方,普及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

                    我们国家有很多的软件开发人才,但企业的软件使用率、以及对业务流程电子化的促进,则还远远算不上初级阶段.....这个也是我们的机遇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换句话说,啥时候中国的计算机工程师择业的时候有了两个选择:软件开发的公司+软件使用的公司,才算是有了成熟的软件业的,呵呵呵

            • 家园 我服和懒橱强调的不是一件事。天下的机器千千万,螺丝螺母还是

              标准的。

              不过如果什么都有标准的,那不是“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象个机关枪一样,指哪打哪,得心应手。”

    • 家园 【就是】谁再抓住阶级论不放咱就和他急

      咱改抓人性论.人性这东东绝对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象个[GLOW=255,RED,2]机关枪[/GLOW]一样,[SIZE=3]指哪打哪[/SIZE],[SIZE=3]得心应手[/SIZE].

    • 家园 此处理科换成工科更合理

      理科是在公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推理,如果只是学了数学与物理,是搭不起房子来的,算核当量倒是拿手。

      兄台文章倒是颇有道理,创意啊!不过学文的不一定是这么思考,学理的也不一定那样思考,分类分得太清楚就不辨证了,嘿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