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疆行见闻 -- 细密

共:💬237 🌺74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放开兵团的计划生育?

        新疆人口已经超载了,还要增加人口?将来的人去哪找水?去吃什么?

        另外,兵团不是只是汉族人的兵团,尤其是南疆兵团少数民族比例并不低。

        生产建设兵团曾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度面临裁撤的问题,不过九十年代出的问题是被民兵搞定的,所以就保留住了。说75兵团如何如何,纯粹给兵团自己脸上抹粉。如果75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事件的民兵策略,根本不会出这么大问题,想淡化政府角色,民兵是最好的暴力手段。

        • 家园 兵团

          兵团少数民族人口在13%左右,生育率大概是汉族的三倍,过上二十年兵团的民族构成大概会很复杂了。

          • 兵团
            家园 这13%基本上是集中在南疆的

            北疆兵团基本无少数民族,南疆兵团和地方是连在一块的,人口也是连接的极其密切的。复杂的话也就是南疆兵团汉人会减少,但会被去南疆的汉人逐渐弥补。

      • 家园 顶西藏生产建设兵团!
      • 家园 兵团

        中央民族大学一个博士论文

        兵团人口

        长。年末,兵团总人口为31.13万人,比1954年增长59%。其中,除了原部队集体转业的10万名指战员外,1954年接收山东支边青年6531

        人,1955年招收河北、河南、四川、江苏、上海等省市初高中毕业生和支边青年3800人,1956年接收河南支边青壮年5.5万人,招收四川、广东、江苏等省知识青年4900人,三年来安排刑满就业新生人员2.6万余人。随着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了明显变化,35岁以下的青壮年15万多人,占职工总数84.1%,其中半数未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近3万人。

        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根据新疆地广人稀、急需劳力的现状,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从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四省动员200万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1959年5月一1961年,新疆兵团接收和安置内地支边青壮年和家属近10万人。1959年,兵团安置江苏、湖北、安徽三省青壮年和家属4. 829万人,包括青壮年4. 3352万人,家属4938人。其中江苏青壮年1. 1282万人,家属620人;湖北青壮年3. 0848万人,家属4271人;安徽青壮年1222人,家属47人。在此期间,兵团又接收和安置了自治区分配的江苏、湖北、河南三省的支边

        青壮年和家属5万多人。在三年困难时间,兵团还吸收了甘肃、青海、河南、山东和四川等省的灾民20多万人。’“

        1963年7月一1966年10月,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兵团接收和安置了内地城市支边青年12. 67万人。包括上海知青9. 7048万人,北京知青440人,天津知青7900人,武汉知青7900人,江苏知青2900人,浙江知青4800人,其他知青1752人。后因国家调整安置政策,通过知青转点、顶替、工作调动、退职等途径,先后有8. 55万人返回原籍,其中因顶替或转点返回原籍的有3. 55万人。

        到1985年底,留在兵团参加屯垦戍边的这批支边知青还有4. 12万人。他们的分布状况是:北京知青3100人,分布在农二、三师、兵团二二一团和自治区工建局。上海知青3万人,分布在农一师的有1.巧万人,农二师的5900人,农三师有1600人,农四师有1500人,农五师有600人,农六师有500人,农七师有800人,农十师有700人,乌鲁木齐地区和兵团直属单位有3300人;天津知青3100人,分布在农五、六、八、十师;武汉知青2300人,分布在农四、七、八师;江苏知青1300人,分布在农一、三、六师和和田地区;浙江知青1400人,分布在农三、四、八师。

        另外,兵团在1973 -1983年,还接收和安置了2. 1925万名城镇知识青年。其中1973年382人,1974年5828人,1977年7602人,1978年2455人,1979年1719人,1980年2007人,1981年1077人,1982年618人,1983年237人。

        叫苦的部分

        一是社会保险费逐年攀升。目前全兵团社会保险统筹平均费率达到26. 46%,超出国家要求兵团将统筹费率控制在23%的三点四六个百分点。在国家每年给了大量养老保险金补贴的情况下,大部分团场“五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统筹费扣除个人缴纳部分,单位负担比例已达到年工资总额的41. 6%,其中仅养老统筹一项就达38%6。如某团,2002年全团在岗职工1195人,其中农业一线包地职工554人。全团退休人员达 1009人,师一线包地职工的1. 8倍,按每个退休人员平均收入6000元计算,全年需要养老统筹费率605万元,扣除补助部分的429万元,剩

        余的176万元就只有分摊在地亩里。团当年播种面积5. 09万亩,平均每亩分摊35元,554名包地职工平均每人要负担退休职工的养老统筹费3177元,包地越多,负担越重。兵团职工认为比地方农民交得多,负担重,创造多,所得少,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青年人员外流严重。

        二是社政开支不断加大。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团场要承担医院、学校、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小城镇建设、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职能。腹心团场在小城镇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方面还享受不上边境团场的政策。近几年来,虽然国家支持力度很大,但尚不能满足实际支出,相当一部分经费需要团场自筹,团场只能转嫁到包地职工的土地承包费中。如农六师某团场,2002年上级用于教育卫生的拨款为87万元,实际支出266万元,尚有179万元需要团场补贴。2002年该团播种面积5. 1万亩,包地职工1055人,每亩要分摊35元,承包土地职工人均

        负担1697元。

        三是戍边维稳的直接费用逐年增加。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中发生了大量的日常性直接费用,边境团场要比腹心团场所支出的费用更高,这些费用都要摊在承包职工身上。如农五师某团每年用于民兵训练、执勤、物资装备、设备维护以及工资等费用在120万元左右,而上级每年核拨的费用只有1万元左右,还不够团场专职人武干部的工资,不足部分由团里贴补。2002年该团播种面积9万亩,包地职工2565人,每亩分摊13元,包地职工人均负担468元的戍边维稳费用。

        另外一篇文章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兵团人口出现持续的

        低增长,2005年底,人口出生率下降到千分之6.38,自然

        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1.73。如此低的增长率必然造成劳

        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2.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失,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

        目前,兵团屯垦戍边队伍的主体即农牧团场职工

        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职工队伍不稳定。减少的原囚是

        老一辈军垦战士和五六十年代参加兵团开发建设的

        支边青年已大量退休,农场青年大多数不愿意务农承

        包上地。2005年底,兵团各师国有单位共有离退体以

        及离职人员48.04万人,兵团职工人数由1991年的

        101万人持续减少到2005年的66.54万人,}一儿年内

        兵团职工总人数减少了近一半。而从1990年到2005

        年兵团农场总播种面积从780.8千公顷增加到985.8

        千公顷,需要大量拾花劳动力的棉花播种面积从

        170千公顷增加到471.74千公顷,种植面积在不断增

        大而劳动力却持续的在减少,囚此,农场一线劳动力

        严重短缺。兵团迁出人口以青壮年居多,而且是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工及其子女.他们熟悉

        农场生产,由于这些人员的迁出,造成兵团的职工队伍

        不稳定,劳动力后各资源不足。

        3.人口季节性流动过强,短期劳动力人口加大,

        职工队伍素质下降

        由于兵团有大量的可耕地,吸引内地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来兵团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民工大多

        以季节性候鸟式的方式来疆,他们或春季来兵团承

        包上地秋收后返乡,或在拾花季节做短暂的劳务输

        出,成为兵团的劳动大军。同时还有一部分内地

        人来兵团从事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虽然,

        这些劳动力暂时缓解了兵团劳动力的燃眉之

        急。但这些劳务工和移民,他们来兵团的目的主要是

        谋生或获取经济利益,一旦经济利益不能满足,就会

        动摇扎根兵团的信念。同时,新迁入的人员大多不

        熟悉兵团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技能低下,使兵

        团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下降。

        (二)人口素质低下

        由于不同的迁移机制作用,兵团人口素质差异

        较大。目前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的人员极少,大专

        以下文化程度人员较多,其中不识字的人数就达20

        万之多。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

        囚素影响,兵团获取掌握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专业

        技术能力较弱。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引进的

        劳工大多来自贫穷、边远、人多地少的地区,文盲和

        半文盲占较大的比例,综合素质偏低。据2003年抽

        样调查,新职工中文盲占15%,小学和初中文化程

        度占80%,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5.5%,其

        中,大专学历的不足0.5%,从‘五普”统计看,全国文

        盲率平均为6.7%,自治区为5.6%,而兵团为7.47% ,

        团场为10.9%。外来务工低素质人员的引进以

        及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外流创,必然使兵团人口

        素质旱现下降趋势。

        不过暂时对农业资本家一说还是不能证实或者证伪了,用廉价人力和用机器生产同样可以成资本家。看人口减少导致的分摊到个人的养老和安全费用跟利润增长速度比较如何。这种情况对边境和内部农场是否一致也不好说。农场主怎么承担兵团原有任务也是个未知数(雇佣军?)

      • 家园 兵团基本生活是很成问题

        负担挺重,收入一般,福利也不太到位。

        我认识的一个人,他母亲讲了几十年的话是“当初他爹把骗了来....”

      • 家园 兵团

        中央民族大学一个博士论文

        兵团人口

        长。年末,兵团总人口为31.13万人,比1954年增长59%。其中,除了原部队集体转业的10万名指战员外,1954年接收山东支边青年6531

        人,1955年招收河北、河南、四川、江苏、上海等省市初高中毕业生和支边青年3800人,1956年接收河南支边青壮年5.5万人,招收四川、广东、江苏等省知识青年4900人,三年来安排刑满就业新生人员2.6万余人。随着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了明显变化,35岁以下的青壮年15万多人,占职工总数84.1%,其中半数未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近3万人。

        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根据新疆地广人稀、急需劳力的现状,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从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四省动员200万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1959年5月一1961年,新疆兵团接收和安置内地支边青壮年和家属近10万人。1959年,兵团安置江苏、湖北、安徽三省青壮年和家属4. 829万人,包括青壮年4. 3352万人,家属4938人。其中江苏青壮年1. 1282万人,家属620人;湖北青壮年3. 0848万人,家属4271人;安徽青壮年1222人,家属47人。在此期间,兵团又接收和安置了自治区分配的江苏、湖北、河南三省的支边

        青壮年和家属5万多人。在三年困难时间,兵团还吸收了甘肃、青海、河南、山东和四川等省的灾民20多万人。’“

        1963年7月一1966年10月,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兵团接收和安置了内地城市支边青年12. 67万人。包括上海知青9. 7048万人,北京知青440人,天津知青7900人,武汉知青7900人,江苏知青2900人,浙江知青4800人,其他知青1752人。后因国家调整安置政策,通过知青转点、顶替、工作调动、退职等途径,先后有8. 55万人返回原籍,其中因顶替或转点返回原籍的有3. 55万人。

        到1985年底,留在兵团参加屯垦戍边的这批支边知青还有4. 12万人。他们的分布状况是:北京知青3100人,分布在农二、三师、兵团二二一团和自治区工建局。上海知青3万人,分布在农一师的有1.巧万人,农二师的5900人,农三师有1600人,农四师有1500人,农五师有600人,农六师有500人,农七师有800人,农十师有700人,乌鲁木齐地区和兵团直属单位有3300人;天津知青3100人,分布在农五、六、八、十师;武汉知青2300人,分布在农四、七、八师;江苏知青1300人,分布在农一、三、六师和和田地区;浙江知青1400人,分布在农三、四、八师。

        另外,兵团在1973 -1983年,还接收和安置了2. 1925万名城镇知识青年。其中1973年382人,1974年5828人,1977年7602人,1978年2455人,1979年1719人,1980年2007人,1981年1077人,1982年618人,1983年237人。

        叫苦的部分

        一是社会保险费逐年攀升。目前全兵团社会保险统筹平均费率达到26. 46%,超出国家要求兵团将统筹费率控制在23%的三点四六个百分点。在国家每年给了大量养老保险金补贴的情况下,大部分团场“五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统筹费扣除个人缴纳部分,单位负担比例已达到年工资总额的41. 6%,其中仅养老统筹一项就达38%6。如某团,2002年全团在岗职工1195人,其中农业一线包地职工554人。全团退休人员达 1009人,师一线包地职工的1. 8倍,按每个退休人员平均收入6000元计算,全年需要养老统筹费率605万元,扣除补助部分的429万元,剩

        余的176万元就只有分摊在地亩里。团当年播种面积5. 09万亩,平均每亩分摊35元,554名包地职工平均每人要负担退休职工的养老统筹费3177元,包地越多,负担越重。兵团职工认为比地方农民交得多,负担重,创造多,所得少,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青年人员外流严重。

        二是社政开支不断加大。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团场要承担医院、学校、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小城镇建设、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职能。腹心团场在小城镇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方面还享受不上边境团场的政策。近几年来,虽然国家支持力度很大,但尚不能满足实际支出,相当一部分经费需要团场自筹,团场只能转嫁到包地职工的土地承包费中。如农六师某团场,2002年上级用于教育卫生的拨款为87万元,实际支出266万元,尚有179万元需要团场补贴。2002年该团播种面积5. 1万亩,包地职工1055人,每亩要分摊35元,承包土地职工人均

        负担1697元。

        三是戍边维稳的直接费用逐年增加。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中发生了大量的日常性直接费用,边境团场要比腹心团场所支出的费用更高,这些费用都要摊在承包职工身上。如农五师某团每年用于民兵训练、执勤、物资装备、设备维护以及工资等费用在120万元左右,而上级每年核拨的费用只有1万元左右,还不够团场专职人武干部的工资,不足部分由团里贴补。2002年该团播种面积9万亩,包地职工2565人,每亩分摊13元,包地职工人均负担468元的戍边维稳费用。

        另外一篇文章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兵团人口出现持续的

        低增长,2005年底,人口出生率下降到千分之6.38,自然

        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1.73。如此低的增长率必然造成劳

        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2.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失,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

        目前,兵团屯垦戍边队伍的主体即农牧团场职工

        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职工队伍不稳定。减少的原囚是

        老一辈军垦战士和五六十年代参加兵团开发建设的

        支边青年已大量退休,农场青年大多数不愿意务农承

        包上地。2005年底,兵团各师国有单位共有离退体以

        及离职人员48.04万人,兵团职工人数由1991年的

        101万人持续减少到2005年的66.54万人,}一儿年内

        兵团职工总人数减少了近一半。而从1990年到2005

        年兵团农场总播种面积从780.8千公顷增加到985.8

        千公顷,需要大量拾花劳动力的棉花播种面积从

        170千公顷增加到471.74千公顷,种植面积在不断增

        大而劳动力却持续的在减少,囚此,农场一线劳动力

        严重短缺。兵团迁出人口以青壮年居多,而且是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工及其子女.他们熟悉

        农场生产,由于这些人员的迁出,造成兵团的职工队伍

        不稳定,劳动力后各资源不足。

        3.人口季节性流动过强,短期劳动力人口加大,

        职工队伍素质下降

        由于兵团有大量的可耕地,吸引内地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来兵团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民工大多

        以季节性候鸟式的方式来疆,他们或春季来兵团承

        包上地秋收后返乡,或在拾花季节做短暂的劳务输

        出,成为兵团的劳动大军。同时还有一部分内地

        人来兵团从事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虽然,

        这些劳动力暂时缓解了兵团劳动力的燃眉之

        急。但这些劳务工和移民,他们来兵团的目的主要是

        谋生或获取经济利益,一旦经济利益不能满足,就会

        动摇扎根兵团的信念。同时,新迁入的人员大多不

        熟悉兵团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技能低下,使兵

        团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下降。

        (二)人口素质低下

        由于不同的迁移机制作用,兵团人口素质差异

        较大。目前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的人员极少,大专

        以下文化程度人员较多,其中不识字的人数就达20

        万之多。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

        囚素影响,兵团获取掌握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专业

        技术能力较弱。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引进的

        劳工大多来自贫穷、边远、人多地少的地区,文盲和

        半文盲占较大的比例,综合素质偏低。据2003年抽

        样调查,新职工中文盲占15%,小学和初中文化程

        度占80%,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5.5%,其

        中,大专学历的不足0.5%,从‘五普”统计看,全国文

        盲率平均为6.7%,自治区为5.6%,而兵团为7.47% ,

        团场为10.9%。外来务工低素质人员的引进以

        及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外流创,必然使兵团人口

        素质旱现下降趋势。

        不过暂时对农业资本家一说还是不能证实或者证伪了,用廉价人力和用机器生产同样可以成资本家。看人口减少导致的分摊到个人的养老和安全费用跟利润增长速度比较如何。这种情况对边境和内部农场是否一致也不好说。农场主怎么承担兵团原有任务也是个未知数(雇佣军?)

        • 兵团
          家园 我的同事是兵团子弟出身

          她父母都是60年代过去支边的农工,在昌吉州,马上就要退休了,但是她和妹妹都离开了新疆在内地安家落户。理论上,她们家还有将近一百亩承包地,她和妹妹都有资格去继承,但是她们已经决定不回去了,等父母退休就把地交回连队。她的同学里面,除了回内地的、到乌鲁木齐安家的,还留在兵团种地的、都已经是农业资本家了,少的也承包了几百亩地,雇佣内地来的农工,种棉花、种啤酒花。

          兵团的正式农工都是有退休金的,还有医疗保险,老职工退休的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留在兵团的越来越少,社保统筹的负担自然不断加重。

          • 家园 兵团现在是鼓励子女回内地的

            兵团内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边远地区的就差一些。我去过接近赤贫的兵团地区,不过说实话,那些地区也的确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发展,将来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会成为趋势吧。

            我也见过好多子女回了内地,但父母退休后仍留在新疆的,没别的,新疆的慢节奏和不错的环境还是利于养老的。

          • 家园 兵团

            资本家这种做法在看到营收状况前不好说前景如何。不过兵团若果蜕变成农业资本家大会,那样它如何执行党最初设计的功能就是个严峻的课题了。搞不好某天出来痛诉兵团对雇工如何不仁的事情,到时候又是公关灾难。而且一个人口少数的兵团能否承担边防任务是个问题,一旦有事,雇佣工恐怕不会像土著一样坚守自己的土地,能跑则跑。

            • 兵团
              家园 在今天,寄希望于兵团这样的屯垦机构巩固边疆,是不现实的

              兵团必然要走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运行,兵团的第二第三代必然要发生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必然会分化、各自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能寄希望它继续担负原有的军屯角色了。中国历史上搞军屯是有传统的,但是这些军屯在延续了几十年之后,又都无一例外地,要么转为民屯、要么因为军户大量逃亡而形同虚设。新疆农垦建设兵团已经延续了五十多年,也到了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分界线上,不可能背离这条历史的周期律。

              首先,肯定是不能用强制手段把兵团的第二代第三代强制捆绑在这个机构中,封建时代的军户制度尚且做不到、今天更是做不到。其次,如果要用经济手段把人捆住,又面临一个经济负担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很多军屯被主动裁撤的关键原因,这也是无法长期维系的。再次,用淘旧补新的办法维持旧体系,也面临复杂的利益调整问题,很难处理,甚至可能导致“新”、“老”兵团人之间严重的矛盾冲突。

              顺应潮流,把兵团转变为一个按照商业规律运作的大农业集团,类似黑龙江农垦集团那样按照公司模式运作的农、工、商联合体,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出路。时代变了,已经不可能把兵团建立初期被赋予的军事、政治职能原封不动继承下来,不如顺水推舟,让兵团扮演新的角色、发挥新的作用。

              • 家园 1

                这要视乎兵团不再承担的功能由什么人来接手了。现在来看兵团原本承担的负荷并没有太大的减轻(安全支出任务依旧),但是额外的负担出现了(社保)。能否理顺有待观察。需要军屯的地方往往不是良地,良地自有民众去开垦,无需多加干预。不逃亡才怪了。

                在经济上看自然资本化公司是一条出路,但是若果没搅清原有关系的交接,结果未必就是好结局。不过新疆的稳定并不单纯寄托在兵团上,即使兵团出了各种问题,也未必影响大局稳定。

                说不好会把兵团跟在疆的不少国有企业部门重新组合成新疆有限公司这样的巨无霸,学习ATT在不少国家的作派。

                • 1
                  家园 新疆屯田的特色是好田基本上都在兵团手中
      • 家园 戴旭吹牛说:兵团已经彻底烂了,基本依靠不上

        也不知道谁在吹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