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 -- 桐桐木

共:💬146 🌺9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25

      为了说清楚这个田令孜有多大能耐,先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先看看田令孜是怎么忽悠僖宗, 为僖宗的统治出谋划策的。 僖宗即位后, 立刻上升为全国头号烧钱败家男, 成为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做到了视钱财如粪土的人才之一。 史载他“荒酣无检, 发左藏 、 齐天诸库金币,赐伎子歌儿日巨万, 国用耗尽” (新唐书), 作为皇帝的“爹”,眼看干儿子花钱没谱儿, 田令孜跳出来出了个主意。 由于担心影响自己的收入, 他没劝谏皇帝“节流”, 而是在“开源”方面狠下功夫, 具体的做法就是派出城管(使者), 哪儿有钱财就到哪儿查收, 哪里的生意好就派人上哪儿蹲着, 谁要是不服敢告状, 直接打死了事! 史载如下:“ 劝帝籍京师两市蕃旅、 华商宝货举送内库, 使者监閟柜坊茶阁, 有来诉者皆杖死京兆府。”(新唐书)。 都觉得卖炭翁生活的年代比较黑, 跟田令孜时代的人相比, 卖炭翁真得要庆幸早生了几十年; 都说现在的城管比较凶恶, 要是跟田令孜时期的城管比, 完全有理由把对城管们的好感提升一个档次!

      第二个例子, 再来看看他的政敌, 他的反对者的下场。 有个大师说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俺来狗尾续貂, 补充一句:江湖里面有好鱼也有臭鱼。 左拾遗侯昌蒙就是一条好鱼, 田令孜这个臭鱼污染大伙儿的生存环境, 这条好鱼受不了, 不胜愤怒, 上疏“指言竖尹用权乱天下”, 结果奏疏交上去, 不仅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 反而“赐死内伺省。” ----其实赐死就算比较有震慑了, 但注意到侯拾遗遇难的地方----内伺省, 田令孜的地盘, 这个处理结果传达的信息就是, 你骂田令孜, 就把你交给田令孜处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除了自寻死路的, 以后还有哪个敢跟田令孜唱反调。

      田令孜就这么对上忽悠, 对下棒杀, 导致朝政极端腐坏, 太史公对他的评价如下“令孜知帝不足惮,则贩鬻官爵,除拜不待旨,假赐绯紫不以闻。百度崩弛,内外垢玩。既所在盗起,上下相掩匿,帝不及知。是时贤人无在者,惟佞鄙沓贪相与备员,偷安噤默而已”。 有这么个人左右朝政, 也难怪黄巢总能一呼百应。

      广明元年十二月, 黄巢打到潼关。 见自己的摇钱树有被人掀翻危险, 田令孜也开始着急了, 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 毛遂自荐, 被皇帝任命为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 为了表示荣宠, 皇帝亲自到章信门为田令孜饯行。

      当了天下兵马都元帅的田令孜, 在守潼关归他调遣的人马有三类:

      1. 赶来勤王的诸侯部队;

      2. 可调动的天子禁军-神策军;

      3. 卫兵----长安城的防卫部队。

      勤王的诸侯部队估计平时还有的仗可打,锻炼的机会多有点实战经验, 战斗力强一点; 神策军属于特种兵,是皇帝的贴身本钱,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拿出来用,遥想当年李世民曾带领神策军纵横天下,威震寰宇, 但是到了当下, 由于没什么实战, 战斗力如何还不好说。卫兵是群什么样的人呢? 说简单点, 可以算是雇佣军, 玄宗朝以前, 长安的卫兵都是从各藩镇抽调, 弊病较多, 玄宗后来干脆从京畿地区招募, 待遇很高, 结果卫兵就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了父子相承的家庭式行业, 积攒个几代人, 就变成了京畿地区的中产阶级甚至有产阶级。 这个兵制的缺点, 时间长了就看出来了, 雇佣军们会变成外包商, 自己从朝廷领钱, 把事包给别人做。 到了僖宗朝, 这些现役卫兵很多生下来根本就没打过仗, 现在听说真要选人上前线, “皆哭于家”, 哭完之后就搞工程外包, 雇人顶缸。 被顶缸的人, 史载都是些“贩区病坊, 不能持兵”, 结果这些人跟大军开赴前线, “观者以慄”, 还没开始表演, 先把观众给吓了一大跳。

      到了这里, 大家都知道这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 没有悬念没关系, 好歹算是战斗过。 为了表示对一千多年前的战士们的尊重和追忆, 不妨把战斗过程交待一下。

      十二月,黄巢的先头部队到达潼关下, 随即开始发动攻击。 此时朝廷驻守在潼关防外的, 是老朋友云海军节度使齐克让。

    •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24

      广明元年十一月,占领东都洛阳的黄巢, 分毫也不肯耽误, 挥师直扑潼关。 十二月黄巢先头部队便抵达关外,唐皇朝的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 一转眼就变成了的保家卫国的运动。

      眼看攻守易势, 形势急转直下, 朝廷这边又准备的如何?

      还在黄部西进的同时, 大唐的现任一把手李俨就抽出宝贵时间, 亲自到神策军阅兵, 并火线提拔了左军骑将张承范为先锋,右军步将王师会督粮道; 最为醒目的是, 在这个命运攸关的当头, 田令孜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田令孜, 蜀地人, 本来姓陈, 从他的兄弟陈敬瑄的履历来看,凭他的出生, 要是按部就班顺利长大成人的话, 将会是武大郎的同行, 成为一个买烧饼的个体户。 他的兄弟陈敬瑄在发达之前, 职称就是“饼师”。 好在那个年代也有他的优越性, 广大青少年要想出人头地, 除了出身好, 会读书, 比现在还多了一条捷径----当太监。 晚唐的那个陈姓少年在前两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 毅然选择了走捷径, 认了一个田姓太监为父, 忍住疼痛毅然挥刀自宫。 结果他这一刀下去, 堪称历史上威力最大的一刀之一, 因为这一刀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族的命运, 而且把晚唐的历史, 给砍的变了一张脸。

      先看看田令孜当太监后的人生轨迹:

      1. 职业初期的懿宗朝:任弼马温的跟班----小马坊使。 主要职责: 伺候马;

      2. 职业初中期, 还是懿宗朝: 转岗任王府太监, 主要职责:伺候小王爷;

      3. 职业中期: 僖宗即位后: 左神策军中尉。 伺候皇帝。

      从第一步到第二步, 服务对象由马变成人,是关键转变。 养马养的再好, 能当个弼马温已经很得瑟了; 伺候对了人的话, 那才是个有前途的事业。 现在已经搞不清田令孜是怎么转岗的, 自己跑门路, 或者是多方推手, 抑或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偶然, 让他来到了小李俨的身边。 这个转岗, 对他个人来讲, 为他日后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埋下了伏笔; 对整个唐朝的命运而言, 确是非常沉重的一笔, 从这时起, 每当决定唐朝命运的关头, 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问题是, 王爷自有一个不小的班底, 凭什么他田令孜就能赢得李俨的青睐, 跟着一步登天? 这个叫田令孜的太监, 到底有什么常人不具备的绝活?!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 我左思右想, 最后还是觉得《卖拐》这个经典节目, 能够让俺们这些局外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田令孜和李俨是怎么回事。 说白一点, 借用卖拐里的人物, 田令孜就好比晚唐版的赵大叔, 是忽悠行业的500年一遇的超级天才。 我们都知道太监是不能生儿子的, 但是他就能忽悠得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皇帝叫他爹! 就凭这一成绩, 不知道能不能让当代忽悠界的大腕儿赵大叔折服?

      其实赵大叔也不必惭愧, 田令孜能在忽悠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根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晚唐的君主们, 大部分都是太监拥立的, 这个现象也被公认为加速唐朝灭亡的弊政之一。 试想赵大叔要想多卖出几付拐, 会不挑智商低的范伟下手? 可怜的是李俨不仅不幸成了被挑中的范伟, 并且从小被赵大叔刻意照着范伟的模样培养, 这就是为什么田令孜的成就能超过赵大叔最重要原因。 我想, 要是赵大叔如果也能从小栽培范伟, 他也绝对可以靠卖拐过上小康生活的。

      特能忽悠, 再加上认得几个字能读懂文件, 使得田令孜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把小王爷(后来是小皇帝)给哄得昏天黑地, 以至于李俨命他“同起卧”,以父称之, 在朝夕相处中, 他以前读过一点书的事儿被小皇帝“挖掘”出来, 于是乎觉得他“知书能任事, 具以政事付之”, 自己当甩手掌柜, 专心玩乐。

      事情到了这步, 其实还不算最糟糕, 历史上权力大的太监多了去了, 这其中也不乏对主子忠心耿耿, 为主子的事业奋斗终身, 从而在以一个好太监的形象在史书中出现的, 比如他的同事杨复光; 问题是田令孜从小皇帝李俨那里窃取权力, 却从没替他主子干成过一件好事。

      通宝推:领班军机,
    • 家园 写的很长哦,慢慢看..

      写的很长哦,慢慢看..

    •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23

      广明元年秋冬之际, 溵水屯不攻自破, 通往洛阳的门户就此洞开。 黄巢机敏的抓住机会,率领全部部众一举渡过了淮河。 这个经历过千辛万苦, 九死一生的“流寇”, 终于爬上了擂台。 从这里到洛阳, 将再无险阻。 所有的噱头都可以退场, 真正的较量就要开始了!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职业选手, 黄巢做了以下几件事:

      1. 对自己重新包装, 自封“率土大将军”, 一下子从山寨版变成高端产品;

      2. 上了套新政策, 下令部下不得剽掠,所过之地,只抓壮丁补充兵员;

      3. 搞了套新战略, 兵分两路,一路由李罕之带领,攻申,光,颍,宋,徐,兗州,;令一路由他自己亲自率领, 攻打东都洛阳的桥头堡----汝州。

      效果如下:

      十一月, 李罕之路军攻克申州,所到之处,官兵争相逃跑; 黄巢一路也继李罕之之后, 拿下了汝州。

      动静传到朝廷, 连政治上一向都不太敏感的皇帝陛下这次也感觉到了不妙, 吓得流下了眼泪。 “天子冲弱, 怖而流泪” (新唐书), 这一次朝廷里的衮衮诸公没有再吵, 终于拿出来个一致意见: 保东都洛阳是不太现实了,当务之急是发神策军和关内诸节度兵15万守住潼关,保住长安要紧。 另外, 鉴于卢携宰相的方案不顶用, 紧急启动先前被搁置的豆卢宰相的提议, 封黄巢为天平军节度使。

      可是这项任命书还没有送到黄巢手里, 东都就已经落到了黄巢手里。

      东都洛阳, 历来就是个不尴不尬的地方。 就地位而言, 洛阳仅次长安, 是全国第二号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无比尊崇。 要是皇帝到这里来办公, 就可以挤掉长安上升到第一位。 但从人员成分看, 这里除了老百姓, 简直就是个闲散人员集散中心, 半退休的, 靠边站的, 犯错误的, 候补的, 搞潜伏的, 总之政治上退居二线的, 几乎全被安排到了这里。 这帮人每天除了看看从长安抄送来的文件, 开一些无关痛痒的会, 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的活儿可干。

      朝廷里东都留守刘允章刘大人, 很显然就是个好清闲的人, 他见到黄巢攻破汝州, 兵锋直指洛阳, 他二话不说, 率一大帮人打了白旗, 给双方都省了不少事儿。

      接下来全国人民的视线, 转移到了两个热点上: 其一还是洛阳, 黄巢这个流窜作案的不安定分子, 接管了这个全国第二大城市, 将会干些什么? 其二潼关, 这个横亘在洛阳和长安之间的雄关, 能隔开洛阳和长安么?

      黄巢进洛阳的举动, 将是他的第一次政审, 意义无比重大。 以前造反闹事, 审都不用审, 直接被朝廷贴个反贼流寇的标签, 让你都没地方上诉。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 占据了洛阳, 使得他有资格成为现政权的对手, 挑战者, 在朝代接替政权更迭之际, 迎来普天之下生灵的审视。

      黄巢显然算是个明白人, 这次进洛阳这么个繁华富庶的都市, 他没有跟以往一样, 狠狠捞一票再说, 刘允章率文武百官迎降, 他摇身一变, 从一个山大王变成了“政治家”, 史载:“巢入, 牢问而已, 里闾宴然。” (新唐书)

      第一次政治评审, 被他通过了。

      现在最热的热点, 就是潼关。

      通宝推:九霄云,
    •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22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卢宰相即使打破脑袋也想不到。 被他寄予厚望的国家级重点工程溵水屯, 居然成了全国最大的一块豆腐渣, 这道防线还没来得及等黄巢来验收, 自己就先垮掉了。

      事情搞得这么烂糟, 起因看起来却很简单。

      在朝廷调往溵水的队伍中, 有一支部队番号叫武宁军, 根据兵源, 史书上也叫徐州兵。 这支部队有个特点, 就是名声不好纪律较差, 十几年前还在庞勋的带领下造过一次反, 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但是大家都知道, 部队这个地方是个很讲究传统的。

      徐州兵三千人接到调令赶赴溵水, 碰巧就在快到溵水的前一站许州, 天就黑了, 忠武军节度使薛能不知道是出于人道, 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放这三千人进许州城宿营, 结果这些徐州兵没能管好自己, 破坏了军民关系。 消息传到已经到达溵水的许州兵那里, 这帮许州兵担心自己的家眷被侵扰, 就在部将周岌的带领下连夜赶回许州, 趁天黑也犯了一次罪, 尽杀徐州兵, 还顺便做掉了放人进城的老领导薛能, 周岌自称留后; 先期到达溵水的徐州兵听说弟兄在许州遭袭, 惊惧之下在大将时溥的带领下溜回了徐州老巢, 也顺便做掉了自己的领导支详; 其他诸镇兵见徐、 许州兵溜了, 也干脆都就吹号回家了。 第二道防线还没浪费掉黄巢的一枪一炮, 就这样熄火了。

      第三道防线汝州的主心骨, 兗州节度使齐克让见状也有了想法, 为了避免自己的部将学习周岌和时溥, 把自己变成下一个薛能或支详, 也率部众撤回了老巢兗州。

      东都洛阳和黄巢之间的这两道防线, 就这样在短短几天之内变成了豆腐渣。

      事情就是这样, 被一步一步的从小摩擦搞成了大杯具, 到底怨谁?

      徐州兵听了朝廷的征召, 不过是途中不守纪律, 动了老百姓的东西而已;

      薛能让徐州兵进程宿营, 不过是招待兄弟部队, 尽点地主之谊而已;

      周岌率部赶回许州, 不过是担心家人安全, 人之常情而已, 至于一夜之间灭尽城里的徐州兵, 不过是报仇或者防患于未然而已;

      时溥引军撤回老家, 也不过是因为发生了火并, 为自身安全计而已;

      齐克让撤军, 也是看到了许州和徐州发生了一下犯上的例子, 为自身安全计而已;

      其他部队都撤走了, 有样学样而已。

      怪谁, 还是谁都怪? 皇帝李俨陛下此刻肯定很有些想法, 但是不管他有没想法, 也没太多办法了。 帝国走到这里, 已经是沉疴积弊, 务重难返。 巨人要倒下, 就等蝴蝶扇一下翅膀就够了。

      可是已经没有时间让李俨去抓蝴蝶, 豆腐渣一倒, 从洛阳的阳光就再也没有遮拦, 直接就照到了黄巢身上, 让他觉得无比暖和, 浑身又充满活力。 这个半年前还被打得满地找牙, 为了生存到处托人跑关系, 完全不知道前途在哪里的人,溵水屯的这一幕让他眼前一亮, 让他觉得困难好像没有想像的那么大, 人生好像还不算太糟糕, 跌进了低谷, 只要坚持爬上来, 还能看到到处飘荡的祥云。

      广明元年的下半年, 黄巢开始转运。 要是搞个年度最得意人物评选, 我看好他将全票当选。 对于自己的“顺”, 他的智囊团在事后给了一个说法, 解读了一下广明这个年号的问题:“唐去丑口而著黄, 明黄当代唐。。。。。” (新唐书); 而最失意的人, 宰相卢携将是最有力的争夺者, 不用等多久, 他将以自己的方式, 为他所做的一切做个交代。

      历史之所以显得有趣, 值得玩味, 甚至千回百转也难以释怀, 不就是因为总有一些事,扑朔迷离不可思议, 超乎预料又似理所当然, 让人抓狂又无可奈何, 最后总让人感到自己的想象力是多么平庸, 而历史也实在有太多遗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