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我家乡的变化看森林覆盖率变化 -- 可梦之

共:💬79 🌺1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赞,但是各种垃圾是个问题

      现在农村的垃圾出产量也越来越大,环境已经没有办法自然消化,建立农村的垃圾处理体系越来越紧迫了。

      • 家园 解决办法就是城市化

        把城市的各种设施扩展到乡镇,把乡镇集中到城市周边,远郊区、深山区人口减少,适合耕种的自然可以实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不适合耕种的正好可以自然恢复生态。人口少了,垃圾自然也少了,处理起来也方便了。

        • 家园 城市垃圾更多

          城市化正在进行,很多农村的人都搬出来了。农业机械化之后剩余劳动力是个问题。而且很多耕地不是在平原上,机械化比较难。

          • 家园 垃圾多是因为人多

            只要有合理的组织,垃圾减量化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就目前的城市组织,距离这个目标还远。

            不在平地上的耕地也可以机械化的,日本的平原也不多。

            • 家园 人均垃圾城市也多的多

              就目前情况来看,越发展的地方垃圾越多。

              小型机械化在农村也越来越多。现在还有多少人大夏天的割麦子去,都是机械了。但是有些还是离不开人,比如水果之类的,北美很多也是人摘的。

              而且日本的农产品多贵啊,纯粹是拿钱砸出来的,就是为了“粮食自给”。

      • 家园 垃圾的确是个问题

        原来垃圾都扔猪圈,化成肥料,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垃圾。现在养猪的越来越少,都用化肥。不能分解的塑料袋,建筑垃圾越来越多。把河道都填满了。当然很多人在河道里种地,盖房。现在是雨水少,要真是像小时候那么大雨,洪水会更加严重。因为山上下来的水早没河道了!

    • 家园 只要没人上山上割草烧柴禾,n年后就能自然恢复。

      n可能大于10到20,如果能人工撒合适的树种恢复的就快些。

    • 家园 我家附近大别山区基本都次生林,郁郁葱葱,都是一个岁数

      所有树木的年龄都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归零了,所以树都不粗。

      不过前几年去看,发现开始有整片山坡的砍伐,非常触目惊心。不是那种间伐,而是一座山一棵不留的全砍光,不留一棵木本植物。砍下来的都不是堪用的大木头,而是最多碗口粗,大部分都是胳膊粗细到手指粗细的木条, 编成木栅栏,据说是卖给煤矿用。

      那种一座山光秃秃,只留下林下植物,比如兰花,在炙热的阳光下等死的情景绝对让人难忘。

      我还去过内蒙古,正好碰到林业局的职员带亲戚在周边玩,在沙漠边上聊天。那个职员指着前面沙地上孤零零的几棵半死不活的小树苗说,就活了这几棵,报上去的数字是几十亩。

      我在当地还拜访了一家老农,在他家坐了一下午。老农小孩都出去打工了,他自己从村子里面搬出来,住在沙地里面。 用德国人资助的环保资金,在沙漠边缘种了几万棵树,所有的树都是老农自己所有。可能由于是个人的财产,维护的很精心,所以树都长到胳膊粗细了,而且一片林子基本上都活了。老头很得意的对我说,这些树,每棵树每年长一块钱,等到XX年后就可以收获了。 老头在树下种的西瓜那叫一个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