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五 风动、幡动和心动 -- 任爱杰

共:💬42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禅宗是不完全的怀疑论

        禅宗其实并不排斥客观存在。但如前所述,他们认为无法从探索外部世界而得知世界的本源。《金刚经》里所说的名实关系其实就是在否定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而得到事物的实在。

        这其实就是怀疑论的基本观点。而禅宗认为虽然无法通过外部研究而得到大道,却可以通过内省而得到明悟。

      • 家园 倒不是一棍子打死

        而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即是色。

        • 家园 打不打死,是起头处

          谈道论玄,引人入胜,总是忍不住插嘴

          禅宗对世界的一个基本观察,是“意识的连绵不绝”。这个“意识的连绵不绝”的存在是不可否定的。其他的存在,都是假定其存在,也可以说得绝一点:不存在。风、幡、动、名风、名幡、名动,都是五蕴间的攀援纠缠,都是妄想,要截断。

          意识的连绵,有过去,有未来。比如,“如何是老祖西来意?”,这是个错误的提问。因为老祖的心意在他心中掠过,已经不在了。现在发问,乃是对过去心的攀援妄想。过去心不存在,未来心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当下的心,也是唯一可确认处。公案中一有人问“如何是老祖西来意?”,得到的不是一记耳光,就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如“厅前柏树籽”,把学生的心意拉回到当下。

          心意流转,因缘前后承接。当下心其实也是过去心的攀援持续,因此到头也是妄想。据说体悟到此,就算“契入空性”了。

          我敢我说得都是正确的,因为都不是我想出来的,也没有一个我想得出来,都是书上看来。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最有趣的部分,是禅宗认为如上认识毫无价值,在实践中、一举手一投足间用心,和空性浑然一体,才是真正的修行。此中感受是无法言说的,可言说的都是错;也无所谓会不会的,会的、不会的都是错。赵州一生大概讲过无数次:老僧不会。两个都得的人,只能设法、用动作或语言印证一下,但也可能被不得的、会演的给骗了。这里头用语言也往往用的不是语言的本意。

          佛祖捻花,用的不是平常心,伽叶一看,oh yeah,the same way I feel!心心相印,混到个工作,一衣一钵,吃饱穿暖。

          回到风幡的case,高级的解释,乃是慧能在示禅心,但是动作等等并无记载,仅从言语看不出什么来。而且以其他人的水平,慧能当场显示他的证量,他们似乎应是看不懂的。所以,这里也可能是一个相对低层次的交流,慧能直接用言语的本来意告诉小学生:回到对心意的关注才是正道。或者,也可能如你所言,这个话头在禅宗的课程里有专门的意思,待考。

          禅宗的感觉,我和你类似,如虫御木,越钻越深,但不知其必要性何在?当然可能很有趣,但不也太累了吗?我有个猜测:这些修行的都是大批男人聚集在一起,天性就要竞争,所以越研究越深,越研究越深,不深不足以出人头地。当然,这个想法不君子,禅门子弟是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郭德刚。

          平常翻翻,有机会谈一谈,能稍解尘劳倒是真的。

        • 家园 呵呵,佛教这些话最能蒙人

          一下子就把人绕晕了,崇拜之心顿起。我觉得佛教毒害人,其中一点就在于此。我觉得我这人就是完完全全的老实头,天生反感这种不着调的东西。从辩论的角度,我觉得我并一定辩得过高僧们,但是他们这些东西,真的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 家园 武断了吧~~~~

            佛教研究的东西,最根本的就是生死问题,也可以包括人生的价值问题——人活着为什么,有什么意义?每天吃喝拉撒睡,高兴平静苦恼,富贵贫穷,建功立业或庸碌一生,但最后都是白骨一堆,所建立的、创造的,或归他人所有、或随风而逝,意义何在呢~~~

            假设说一个人来到这世界是一个偶然(当然,逝去是必然),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将随着他的死亡一了百了,“死了拉倒”,那还遵守什么道德法律呀,只要有机会,就“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好了,当好人太吃亏~~~

            生活中的你是这样的么?我想不是吧,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骨子里的价值观都还是受儒释道三家影响的,而这三家,骨子里还是一致的。诚然,49年后,大破大立,削弱了很多,这也是当今国内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

            • 家园 佛教的主要问题在于走了极端

              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追求梦幻中的净土。

              • 家园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 家园 人生的意义啊,一个是人,一个是生

                  人生人生,不是佛生,也不是神生,而是人生,所以本来就应该立足于人本身,追求的是人之性,而不是佛之性和神之性。

                  人生人生,意义在于生,而不是在于死,也不是在于死后。生命,生气,生活,就是人生所应当关注的。

                  • 家园 呵呵,老兄很高明,但我认为不太究竟~~~~

                    什么叫人?如我前面提到的,世间包括自己身体在内的所有事物,都不过是脑子里的投影而已,都不过是一组神经信号;心理活动同样也是一组神经信号,除了这个能思的本体是确切存在的以外,其余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办法证明,什么是人呢?~~~

                    什么叫生?你可以说这个躯壳能心跳、能喘气、能活动叫生,没有这些表现了叫死,但是生和死能打断么?你能证明是你的精神、你的意识能力究竟是随着肉体死亡而消失,还是精神与肉体分离而导致死亡呢?

                    老兄很达观,但在这些问题上采用的基本属于回避的办法,多数时候确实能回避,但终究是回避不了的~~

                    你要是让我证明我的说法,那我肯定没办法,要是能用逻辑证明的话,那么人类社会早就塌掉了~~~~逻辑,是会把自己绕进去的~~

                    • 家园 我不回避,

                      无非是死亡嘛,但是我讲的你肯定不接受,人嘛,总想着灵魂不灭,躯体死了,灵魂通过某种方式还“存在“,基督教说你只要信了它你就可以上天堂,永远在天堂里(估计天堂存在的话,现在也跟澡堂子差不多了)。佛教说,佛教说的乱七八糟的,大体上有那个什么净土,有说在西,有说在中,好象还有说在东,也有的大概觉得这么描述不对劲,就不描述,反正你了悟了就能摆脱生死,实际就是自我安慰,不断强化这种意念,不致怀疑,所有修行的手段都是为了这一目的。玄奘临死旁边人问他往生吗?玄奘正在行正念,要旁人别打断他正念,过一会,临死前一刻说,往生。又有说玄奘看见白马、还是白象什么,莲花什么的来迎接他。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那只能说明玄奘临死出现幻觉了,正如佛教所说的空,幻觉才是空的。在我看来,玄奘挺可怜的。

                      世间包括自己身体在内的所有事物,都不过是脑子里的投影而已,都不过是一组神经信号

                      这是错误的说法。你试试不吃饭看看,你不吃饭肚子难受,吃了肚子好过了,说明饭是确实存在的,是确实影响到你的脑子的,如果完全是你脑子的事情,你可以在那里冥想,自我暗示自己吃饱了,这样短时间确实可以撑过去,但最多几天头。道教里面有辟谷的传说,那恐怕也要进水的,也有时间限制和其它的关节。人是铁,饭是钢。没有食物,你的脑子的神经活动就动不了,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的一个小例子。

                      人死了,躯体解体,化为尘土,灵魂这个东西,自然随着躯体的解体也随之失去了,但是别害怕,你所害怕的无非是“我”的消失,当你转变一下看法,不要太执着于“我”,可能你就比较坦然了。“我”的物质来自于外部世界,按照某种模式的一种组合。“我”的灵魂是在“我”的物质基础上接受外部的社会意识而产生“我“的意识,而“我”的意识反过来也影响到社会。比如杜甫的诗歌,毛主席的思想,人虽死了,但都还在宇宙中流传,你可以认为他们的灵魂还是存在的。就象计算机软件,无非是程序从一个机器换到另一个机器上运行罢了。所以,“我”的意识在死亡后可以说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物质呢,也是如此,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身体的物质每天都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有个数字,多少天之后,身体里面,大概除了钙质,其它的都要整个换一遍。

                      所以,无非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要执着于“我”。所谓的“我”实际上是统一在这个宇宙之中的。

                      佛教说明心见性,他们的性是佛性;我认为明心见性是对的,但是这个性应当是人性。人需要明了的是自己的人性,什么是人(你问什么是人那是问对了,比问什么是佛要好),怎样做人...

                      要真想永生,就把自己的思想流传下来,去考虑怎样使得自己和他人更多的联系在一起,你和别人联系得越多,你影响的人越多,你的存在性就越高。一个相关的理念是利他主义(利他思想其实是解放自己,执着于己是束缚自己)。但是人跟人之间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

                      总的来讲,还是注意身体,安心生活,对于自己不爽的事情不认死理,尽可能活的愉快一点,精神一点。

                      佛教呢,是这样的,根和主干不可取,一花一叶有许多还是可以参考的。

                      就此说一点自我的感想,不在于说服和改变任何人。

                      • 家园 哈哈,老兄不学佛有点可惜~~~~~~

                        郑重的说一句,你说的部分东西与佛教暗合~~~~而且心量广大,上根人呀,自愧不如~~~~~~

                        你说的饿与不饿的问题,其实仍是不能用来当证据的,具体的就不讲了,以免别人以为我传教。简单的说,佛教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自己先给自己拍了部电影,然后又抱着电影里的景物说这是真的真的,唯物和唯心都有正确的一面。在逻辑上反驳很简单,你说“心生则种种法生”,那你给我变出堆金子来,呵呵,不能,还在电影里的人肯定不能~~~~

                        到此为止啦,祝老兄万事顺心!

                      • 家园 111

                • 家园 人生为什么就非要有意义拿?

                  人就是混吃等死来的不行吗?出生既然不能选择,死亡既然不能避免,讨论这些幺蛾子佛理有什么意义。除了骗吃骗喝骗香火这帮和尚能做什么好事。这些烂事讨论清楚了又如何,能不死还是能成佛。都是一帮骗子神棍,只恨时间武宗太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