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文化、文化输出和信仰 -- 天涯睡客

共:💬1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文化、文化输出和信仰

    脑袋:从输出价值观和抢夺话语权来看,儒家比社会主义更有利用价值

    契子

    写这篇的主要契机是因为看了上面那篇文章以及相关的讨论。我和脑袋兄一样,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关于我们文化的去向和出路。在我27岁以前,或者准确的说,是在来到中国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和亲身体会到中国人民生活的现况前,我是倾向于儒家思想的。或者严格的说,是儒家思想封建社会下的生活文化的。但是来到中国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我现在觉得,中国文化的突破口,在毛泽东思想。姑且不论我们对他个人的好恶,如果客观评价他的思想体系,就可以发现一份中国人独有的思想宝藏。

    前言:什么是文化?

    我想在进入主题前先来讨论一下我们口中的“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中国最早出现“文化”两个字连用是在刘向的《说苑。指武》里:“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当然这里面“化”是动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从我们民族产生的一开始,文化就是一种统治和在某种程度上侵略的工具。但是在现代常用的“文化”,则已经和英文里的Culture意义比较相近了。

    我比较喜欢把“文化”定义成“习惯”。展开来说就是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习惯。这样的定义我认为是比较精当的。当然,这样的定义必定要面对一下几个问题:

    1。文化有没有优劣之分?

    我个人以为是没有的。文化,或者说生活习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比如中国的茶文化不能在早期的欧洲兴起,原因不过是欧洲没有茶叶。同理,咖啡亦然。所以,一种文化的存在,无论是否科学,都有其合理性。

    2。已经不在正常生活中实行的习惯,可不可以称之为文化?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把已经被淘汰的“生活习惯”称为历史。比如说,对封建社会里那种君臣父子的应对方式,已经是一个历史了。

    处理了这两个小的问题,下来要区别一下文化和思想之间的差异和关系。

    文化和思想

    这个话题扯开了没边。简单的说,我们常说的儒家文化,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思想系统,另一个则是儒家思想在和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客观现实结合所产生的种种社会风俗和习惯。我个人更加倾向于把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区分开来。毕竟,当我们说到“好莱坞文化”时,只是指向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个思想系统。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思考模式。我知道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里,文化包含了其主体思想。你如果觉得更加容易接受的话,不妨把文化分为两个部分:指导思想及反映到现实中的社会现象。

    文化输出的真相

    文化输出的真相我总结一下不外两点:

    1。文化产生地生产力的先进。由于文化产生地生产力的先进,周边生产力较为落后的社群便会模仿产生地的生活方式等。

    生产力的先进和文化的“优劣”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其中客观因素占了很大的成分。而且通过文化输入而达到生产力提高的例子,其中科技的引进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生活方式。

    当然,科技的发展和成果往往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做一刀切的区分,但是我要阐述的不过是,我们在谈论文化传播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客观情况的影响。

    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美国文化的全球输出。美国文化之所以为很多国家所模仿,就是因为他社会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全世界最高的。当然,这种模仿的后果是很杯具的。其原因不但是由于各国和美国国情的不同,更加由于那些“被输出”的美国文化力缺少了很大一块真正维护美国生产力的内容。这个我就不多展开了。

    2。在模仿地没有一个完整并且明确的中心主题思想时,很容易接受模仿对象文化里的主体思想,并以之为主体思想。

    比如朝、日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比如伊斯兰教在中亚的迅速传播。等等。当然这个原则反过来说也说得通的,比如中国会学习美国一些先进的科技,甚至模仿一些社会活动,但是中国的主体思想并不会轻易的被取代。同样的原则还适用于印度。所以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想头注定是要落空的。同样的,(原教旨)马克思主义一直没有办法再中国扎下根。(指责中国共产党是西方舶来品是很无稽的,这个有许多河友写过,我就不展开了。不过如果有哪位河友有链接的话,还望回帖提供。)

    许多人都喜欢拿儒家文化“同化”了元、清两朝外族统治者来论证儒家文化的优越性,包括以前的我,其实大可不必。我觉得主要是由于蒙古人和女真人没有一个主体思想的直接结果。而且,如果你接受“文化是一种习惯”的说法,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外来统治者很难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了,特别是人口庞大的中国。其实,蒙古人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也只有在中国地区采用了儒家的朝廷系统。

    儒家文化的输出价值

    我用了那么大篇幅,无非是要说明我对“文化”这个概念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对我对儒家文化判断的影响。

    1。儒家的中心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里其实也找得到。而且儒家思想和西方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开始了。

    2。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在中国封建农业社会产生的“儒家文化”,已经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而被扫进历史堆里了。况且,人类社会已经走出封建农业社会的形式,要“输出”一个那个时代的文化,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

    3。有没有由于儒家思想或者文化提高生产力的例子?脑袋兄在其文中提出了日,韩,台,港等地,我还可以加入一个新加坡,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儒家文化,而很大程度是由于引进西方科技的后果。儒家思想是否有助于他们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凝聚力?肯定有所帮助。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今天的成就是否为儒家文化的成果,我相信很少人会这么认为。

    一个没有办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文化是没有输出价值的。

    更,西方国家(我假定中文化输出的对象)更加会把韩,日,台,港,新等等国家的成就,看作是他们西化的成果。

    中国文化“被输出”的秘密

    如果我们的焦点是在“被输出”,则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综合国力达到世界第一时就会发生了。生产力落后的国家会模仿一些他们认为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但是这种“被输出”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会被我们这里讨论的课题所影响,即: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思想是儒家还是毛主义(或者更加不堪的课题: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思想应该是儒家还是毛主义)。

    西方的学者依然会将中国的儒家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共的执政纲领统统拿来分析,无论他们的结论是什么,他们都只会提取其中对他们可能有帮助的成份,而他们中心的哲学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类似尼共的革命组织,依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毛主义来武装自己,而李氏父子则会利用中国的强大来论证他们儒式家族执政的正当性。

    而我们这里讨论的儒家思想VS社会主义或者说毛泽东思想,其实与文化输出无关,只关系到中国人的信仰。

    结语:没有信仰的年代。

    中国人的自信心一直以来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上的。当然,这文化里边包含了什么,普通中国人也未曾去细想,统统被冠上儒家的名头。而这种由强大生产力带来的文化的优越感,是中国人2000年以来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在1840年被西方相当彻底的粉碎了。

    而毛泽东也给了中国人一种新的信仰,可惜这种信仰也被他自己在文革中无情的粉碎了,至少对某部分人而言。

    所以就造成了中国人信仰空虚化的现象。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现代文化的空虚化。你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你观察到的生活习惯,制度,思考方式,等等,都是新中国茁壮成长的文化。而这个新产生的文化,注定是要“被输出”的。

    如果你觉得儒家思想可以填补你信仰的空虚,不妨去研究,不妨走进去(虽然我个人认为你不过是在走老毛的老路子而已),如果你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填补你信仰的空虚,你也不妨走进去。或者,一个更有意思的选择,则是从观察身边的现象做起,重新塑造一个属于新中国的文化。

    信仰这个。信仰新中国。信仰未来。

    一下写了这么多,没有草稿,难免凌乱,盼诸兄见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