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国特色的滞胀已经来了吗? -- wqnsihs

共:💬1801 🌺5377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说傣族是濮人后代

                      濮人传说中是武王伐纣时的八百诸侯之一,当时应该生活在湖北一带,楚国崛起,秦始皇征珠江,于是几度南迁到中南半岛的.

                      泰人和缅人南迁是不同路线,缅人是沿着青藏高原东部的河流山谷南迁的.

                      党项王族在蒙古南征时跑去阿萨姆地区,说明这条路还挺通畅的.

                      偶一个丽江山区里面的彝族同学,黑瘦小,但是鼻梁挺.能歌善舞会吹笛子.早婚早育,读大学前就有一个娃了,大三时又添了个娃.

                      • 家园 傣族不是濮人,傣族是古越族(骆越)的直接后代,这个

                        已经是定论,与壮族、水族、侗族、毛南族、京族、黎族同源(他们语言基本可以互换),从体质人类学上,也可以看出来。濮人是非常古老的民族,是与汉藏语系民族相隔最远的,最典型的就是佤族,与东亚其他民族在3万年前就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了。

                    • 家园 借地推荐一下《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作者是一位鸟类生态学家,更重要的,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给普通的特别是国内的史学领域带来了不少新知。

                      1,他长期在新几内亚等波利尼西亚群岛区域生活,该区域丰富的社会进化形态,使得其对人类社会几万年来的历史,有比普通历史学家更深入的观察角度;

                      2,他具有生物学家的素养,使得其观察更贴近人类社会的背景。该书是我迄今所见最值得推荐的历史学书籍。特别是,该书对东亚大陆的史前人种动态分布历史有很有趣的推测。

                      3,作者是有一般历史学者所不具备的视野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所谓有所长必有所短。他所依据的大量细节性证据,分布在分子生物学,考古年代分析,语言学,人类学,动植物区划与物种演化,等等,大都是基本进入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范畴了的,但是,正因为如此,这里面有大量的误差分析,是不能忽略的。当然,这是一本科普类著作,不可能更详尽地讨论这些细节问题,但是,作为希望追根究底的读者,不妨把这书作为一个导览,追究一些自己能够够得到的细节。

                      4,再就是,作者在文化的内部选择性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尽管他具有丰富的人类学现场经验,这必然会诱导他给出一个偏向纯环境决定论的形象。

                      电子版下载

                      • 家园 这本书似乎本意是说一种历史方法论

                        而非考古,不过的确考古也是证据之一,最后还是归结到环境决定一切上头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反对环境决定论,不过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

                        • 家园 环境决定论相当粗糙

                          我个人的看法是上面第4点说的,文化具有它内在的选择性,内在的脉络,文化发展的程度越高,这种内部因素的力量越大。这个方面目前人们的认识基本是空白,还需要更多的洞察和梳理。如果您有兴趣,欢迎移步到在下的个人网站进一步讨论。

                          • 家园 谢谢

                            其实我的看法是,一个文明,尤其是比较大的文明,的确可以吸收外界的任何东西,但是核心部分是不会改变的,或者说至少很难改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自己,西方文明这么用力的切进来,而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带有明显的中国气质的人。

                            从这点出发,(高等)文明的冲突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 家园 谢谢,我会慢慢看。搞清楚自己怎么来的,是人类最大的好奇
                    • 家园 中学时的职业理想

                      是历史或考古,可惜后来没上这专业,兴趣倒是一直有,这个有意思。

                      很早看书就有个想法,上古,西北和西南发生过规模很大的民族迁徙,从西北向西南的可能性大,且迁徙之后的人群在西南地区一直稳定到近代,其时间应在商以前,从中原的历史文献看没什么记载。这个路径是不太容易的,迁徙的动因是什么?气候?一个时期内不断自中亚经河西走廊进入的人群挤压?

                      • 家园 书上有一个民族民族迁徙走廊的说法,也有的叫藏彝走廊

                        这里民族混合留下的遗迹很多,我从云南昭通经西昌大凉山地区一直到过四川马尔康(步行兼搭便车),主要看了彝族、藏族、羌族(实际上在宜宾还有相当多的古濮人遗迹)聚居区。留下巨多问题等待请教。

                        • 家园 是的,巨多问题

                          按现在占主流的假说,现代人祖先进入中国,是经东南亚向北,逐步走到两广、云贵,再北上到黄河等处的。

                          后来这个西北向西南的逆向迁徙,规模这么大,随后就又稳定了,动因很值得琢磨。

                          现代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的主要民族,有上古时从云贵南迁而来的说法,这可能与彝族等迁徙有关,或者就是一回子事-被新来的同志们挤出去的。另外,按复旦近年发表的研究,藏族进入、居住青藏高原时间也不是很长,也许一样是这一时期?

                          会不会是在5000-10000年前,气候的变化,使得中亚、新疆、河西走廊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易于通行,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发生,西来的人口冲击,导致一连串的迁徙,(青铜冶炼、车轮使用最早是哪个时期、哪个地域出现的?)而后很快,气候变化使得中亚、新疆再度变得难以大规模穿越,(乃至要到西汉再度凿空西域)人群的分布即稳定下来直到近代?

                          此外,从华夏文明的早期发展看,一直有东集团、西集团碰撞、融合而肇始的假说,厘清上古的人群迁徙,估计也有助于此处研究。

                          • 家园 这个的确与古气候有关,今天的华中平原,以前都是大泽,例如

                            云梦泽之类,根本不适宜人类活动,估计黄河中下游也一样,而现在川西马尔康一带,以前却是水草丰美(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沼泽已经干涸变成草原,马上就会是荒漠),民族迁徙走廊以前自然条件应该还可以。例如北川、青川、汶川都是历史上大禹这个部落的活动地,也是羌族根据地。但是现在你去看,简直难以想象可以住人。再以我小时候生活过的一个仡佬族山寨为例,40年前山清水秀,树木葱郁,土地肥沃。前一段时间去看,因为人口增加,乱砍乱伐,水土流失,已经石漠化,大多数人已经迁徙,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了。我家屋基竟然荡然无存任何痕迹,只有我当年栽种的桃树、柏树已经成为参天大树,巍然耸立。人类的破坏力太强大了。

                        • 家园 很羡慕忙总能够有这么多顺便的实地考察机会

                          而且眼神还挺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