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弟弟的故事 -- 老光

共:💬85 🌺438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人家辛苦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还是要赞啊

                  真是明白人

                  我二舅,那时我们村的人才啊。原来我们县里化肥厂从锅炉工招进去,后来做到科长厂长,农村里的化肥厂,那个真是金饽饽啊。记得有人给他送礼,就说要进厂把地给扫扫,然后把那些个土装袋子运走,因为装化肥的拖拉机颠吧颠吧弄了好多化肥渣子到路上,扫点土回去也就当肥料了。我小时候记着他日子红火的很,每次出差都给我们哥几个带好吃的(我们都是我外婆带大的),从他那里第一次吃到面包饼干麻花。。。然后赶上下岗,最后四十多岁和我妗子两人跑到街上去卖菜。我寒假去帮过忙,大早起来蹬着三轮车去进菜,大冷天冻得要死,手真是不想扶那个车把,忙乎一上午还赚不到钱(卖菜也要门路)。卖完了菜,两个人再去编织袋厂去织编织袋。后来还卖过春联,摆过小摊。我妈第一次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相信,那么潇洒的二舅怎么能沦落到这个地步。那你有什么办法,世事比人强啊,总是要吃饭。

                  这次回去,老表要结婚了,老人家也精神多了。老表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上海房子一套100多万,老人家又去借了不知道多少钱帮忙弄了首付,然后爬上爬下的帮忙装修新房子。

                  晚上和他睡一块聊天。我就跟他说,二舅,你这辈子啥都赶上了,上山下乡没受过教育,然后没有学历下岗,说下海那就是卖苦力,现在到老了总算是赶上好时候了。现在这世道一天一变啊,电脑,网络,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个十多年前你哪想到啊,你能做的就是把身子养好,多活两年。

                  老人家还说要回县里接着卖菜来还账,我说你就歇了吧,卖一个月的菜还不如我老表媳妇的一件大衣(4000多我弟妹买回来就不想要了,说送给我妗子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你们老人只要不得病,把身子养好了就算是最让人放心的了。你忙乎半天,大冷天把自己弄病了,我老表请假来陪你,一天扣得工资顶你大冷天卖一个月菜的。

                  我老表跟我开玩笑说,平时工作生活受什么苦,想想国外的我一个人打拼,觉得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好过多了;我跟他说,你别看我了,你看看你爹我爸那一辈的经历与阅历,我们这些,太浅薄了。。。

                  说起我爸我妈,两个人两地分居一直到我上初中。每次两人要见一面,我爸骑上自行车,前面带我,后面带我哥,骑上3个多小时。陕西那些个大土坡,每到一个土坡面前,我哥就得跳下来在后面跑着推自行车。我都不知道我爸这不到一米六的小老头怎么那么大精神. 你要我前面驼一个后面驼一个,再登上几个小时自行车,在上坡下坡搞一搞,我哪受得了啊。

                  老年一辈人吃得苦哪是我们这些个x0后能想得到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难得呵呵……

                    难得现如今还能有你这样的年青人,心里头还念叨着老一辈的,看得俺鼻根一酸,就想号啕一场呵呵!!!我们这一代人吃尽了的苦,图的个啥哟!还不是像修房盖屋一样,为后来人打下个好基础呵呵!!!可有些人就不领这个情,不但不领,还觉得你傻乎乎一个!!!

                    • 家园 说实话,这次回去,还是震撼挺大的

                      老一辈的苦,现在还是有人在吃。大家都是要生存,没有别的想法。

                      老家在江苏,亲戚属于脑子很活,先富起来的一拨。当时大伯种田之余,就抓黄鳝来卖,伯母就编草席来卖,几个堂姐全做裁缝(当时江苏裁缝做到全国去了,光我们陕西一个小镇上当时就有5,6个),堂哥就去做木匠。我90年代初去看大伯,人家已经在住洋楼,看sony 画中画了,我们家还是挤破脑袋走后门才买的老黄河。结果这次回去,他们还是在看画中画。。。。

                      堂哥中学毕业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去做木匠,现在给人做装修,还是打工。

                      可怕的是堂嫂的工作。每天的工作中午12点多吃完午饭走,第二天上午六点回家,大伯跟我说是做吨袋,也是一种编织袋。一个月也就不到2000块。

                      回到我们厂,我哥从10年前到现在几乎天天连班(就是白班上完了连上半个夜班, 12个小时),从来没休过啥周末。回到家里只要吃完饭还剩下10分钟都要去躺一会的人,你要他有啥想法?回来陪我玩了几天,他说把十年的假都请完了。他天天跟我念叨的就是车间里谁的活没干完,忙乎一个月最后还欠厂里钱。我们厂也是几千人的国有企业了,sigh...就这样,在当地,想进我们厂还是很难的。。。

                • 家园 谢宝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老哥说得好!评价政治人物,如果带入太多的个人利益和情感,这样的“评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 家园 是的沙……

                    这就叫作讲句“公道话”么!都从个人的所得所失,去评价别人,又怎么扯得清哟!为么得史家说:不评价当代人物呢?个中原因就是同时代的人还在,一谈到某个问题,就各取所需了!!!

            • 家园

              60多岁。。。

              想想我老爸老妈到现在还在电脑面前一筹莫展,赞一个先

    • 家园 这次下乡,应该是由政府组织落实的吧?造反派没这个能力

      这次下乡活动,是全国范围的,应该是由政府组织落实的吧?68年底时造反派是秋后的黄叶,没有这个能力。给您一个网上的参考资料外链出处

      这次下乡,对很多人反倒变成了好事,下了乡是知青身份,后来招工回城成了国营单位的正式职工或干部,因祸得福。反而是当时留城未下的一直呆在街道或城镇自办小企业里,没有国家正式职工或干部身份,也就没有了向上发展的余地。

      也有一些下乡的,或是自我选择、或是受经办人员强迫,就此转成了农业户口,在乡下一无祖屋,二无劳动技能,三无人际关系,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又因为没有知青身份,招工招干也没份儿,结果比较惨。但也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到实际情况,在招工招干时把这些人当知青待遇的。

      • 家园 那时的政府是革委会。

          按当时的说法是三结合组成:造反派、革命干部、军代表。这“革命干部”实际上是顺着造反派的。

          下乡的知青身份户口一样要迁到农村,与农民的区别大概只是在公社有份档案。

          文革中后期下放的基本上有五种身份:(文革前也有下放的,有所不同)

        1、下放干部,一般是被“打倒”后没有被“解放”,没有被结合进革委会,而又没有大“错误”的,下放时带生活费(比文革前本人工资少,但比一般工人多一些)。这些人因为岁数较大,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有生活费吃饭不愁,多数在下面也不怎么干活。到七0年前后部分人在下放当地安排了比打倒时职位低的工作,再后来就是回城复职。

        2、插队知青,这大家比较熟悉,下放头一年有生活费和安家费。俺当年插队时是每人四百元,其中有一套被服(一套棉衣、一床棉被),第一年的生活费和盖一间房的钱。第一年口粮是国家供应,我们第一年是每月四十三斤。第二年钱就靠劳动分配所得,口粮是与农民一样。知青因为大多数父母在城里有工资可以接济,生活还将就能过得去,父母也下放的如果在集体户大家一起吃也还将就。

        3、回乡知青,单独回老家去的中学“毕业”生叫回乡知青,这因为我没有接触不大了解,表面待遇可能与插队知青一样,应该也有第一年的生活费和安家费。他们因为环境比较熟,社会关系可能好些,多数也有亲戚帮衬,但他们回城好象困难一点,也许是档案不同的原因。

        4、兵团战士和农场,这两者差不多,兵团的发“军服”,都拿工资比城里一级工少比学徒工多。我们一开始对兵团很羡慕,至少能过过穿军服的瘾,也算半个当兵的。后来发现兵团战士还不如我们,主要是“管理”太严。而他们已经算国家职工,对知青招工时没有他们,直到八十年代大回城时才有机会回城。

        5、下放户,这就是象老光家一样的了,所谓在城里没(正式)工作的都要全家下放,参照知青头一年生活费应该有的。相对老光家能回到老家还算比较好的,有的下放户一家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数还是比较穷的地方。家里没劳力又不会干农活挣不了几个工分,村里又不熟指望不上别人帮忙,一年以后要靠工分了那真是苦不堪言。下放户回城也比较迟,而且回城时因为是一整户住处也难解决。

          这五种人下放时都需要把户口迁到农村去,回城时再迁回来。

          到七0七一年以后基本上只有插队知青和建设兵团的下放了,(那时已下放的才刚开始招工回城),这时插队知青多数在近处插队,也多数只把户口迁下去,本人还在城里打流混尸,直到回城风刮起。

        通宝推:leqian,
        • 家园 基本同意你的说法,但是

          我不记得插队知青的待遇有那么好,头一年的生活费和口粮是有的,一套被服却是没有的,盖一间房的钱也没见着。我们刚下去的时候是住在村子里的旧祠堂的偏房里,原来生产队放农具的地方。有窗洞没窗户,有门的一间让女生住了,男生的一间没门。三四月天,墙上、板壁上都发霉了,好几个女生见到这样子都哭了。后来跟当地农民熟了以后,才搬到老乡家去。

          也许各地的待遇不一样,也许盖房子的钱和被服的钱让谁给贪污了?

          我们那儿有一家下放的,就是给盖了一间竹棚安置下了。

          到七0七一年以后基本上只有插队知青和建设兵团的下放了,(那时已下放的才刚开始招工回城),这时插队知青多数在近处插队,也多数只把户口迁下去,本人还在城里打流混尸,直到回城风刮起。

          所以许多70年以后去的和我们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现在的回忆也大不相同了。

          • 家园 是这样的

              被服我们可能是从华东到华北,自己解决冬装比较困难,钱是一个方面,布票、棉花(不记得当时棉花是怎么供应了,反正不能随便买)更不好解决,所以只发了冬装,反正都包括在400元安家费里。我们发的棉衣在内蒙只能将就,没多久就在大队领了(好象是第二年扣钱)皮袄。

              建房费是由大队掌握,(我们那里人口少大队相当于内地的生产队,不知内地谁管)400元中的120元用于建房,包括国家供应必需的木材钱,我们那里是国家调拨的东北红松。就在我们那个旗也不一样,有的公社知青第二年底住房就建好了,我们公社把红松盖了公社的房子,买了当地产的柳木发到大队。大队又把这较好的柳木盖了大队的房子,再买了差些的柳木给我们盖房子。这样拖下来到第三个年头,70年才开始给我们盖。当地牧民又没这个技术,盖第一处两间时请了陕北来的木工,往后就是知青自己盖,我与另外一位知青两人盖了五间,十二个人的房子到71年走时还没盖完,最后剩下的钱也不知被谁吞了。估计连当年盖的房子一起成了大队的资产了。

              刚下去时都住的是队上的公房,对知青来说头两年谁也想不到长远的事,有个地方住就行,两三年后就只想怎么走了,所以对住房大多不上心,公社、大队挪用我们的木料也没一个人想起来找一找。

              08年回到当地看了看,我们盖的房子因为时间紧没看到,当时住的公房因为撤销了农业小队已经只剩废墟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光从我们两人的经验来看,给知青盖房的政策并不成功

              贪污、层层克扣即使在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中也是常见的。

              我们那儿有一家是作为漏划反革命被遣送下乡的,那是什么安置费、生活费都没有的,全靠善良的老乡帮衬全家才活了下来。后来平反也就补发了工资,就作为搬回城的费用了。

              北方的农活比南方要轻松不少,我们那有个在东北插队两年转回来的,天天叫苦后悔转回来。当然我们那儿吃的要好一点。

              • 家园 这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如果我们不那么早被招工,这房子总是要盖的,我们那里其他公社的有些早就盖好了,我去看到那又圆又直的红松。我们公社只能算层层克扣,贪污还算不上,因为他们扣下都用在公房上,公社是用来盖了礼堂和食堂,如果没有我们的木料公社真还盖不起来,当时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好的木料。

                  最后几个没盖好的房子与知青自己也有关,我们当时是住在农业小队,大队把我们的房子盖到牧业队。牧业队因为有奶制品和自己种些地,比农业队只有工分收入要高一些,大队让我们放羊或放牛是照顾我们,但有几个怕孤独不想去就拖下来了。不过如果再在那里插几年肯定是要盖的,我们走后没几年农业队就取消了。

                  北方农区俺没去过,牧区的活路是比南方轻很多很多,我们去除头一次(一个月评一次)以外评工分都是当然的最高分,根本不用讨论,女生也是一样。南方插队的同学顶多能拿七、八分(十分满分)。

        • 家园 njyd 兄这个解释是正解。 可惜没有资格宝推

          njyd 兄这个解释对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兵团知青,及下放户的解释和描述和我们那里的实施情况是一样的。

          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对于那些未被结合进革委会而暂时靠边站的干部的使用,不是把他们下放回乡劳动,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两到三个人组成一个工作队,分派到农村大队常驻蹲点,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农田基本建设。效果还不错。这些干部的工资待遇不变,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仍留在原单位。

          俺71年就目睹过这样一组蹲点干部在农村推广杂交玉米和农村用电的过程。这些未被结合进革委会的干部,在城里是靠边站干部,相当失落,但作为工作组在农村蹲点,是受组织委派的“钦差”,相当有权威,经常把那些工作怠慢、或保守抵触的的大小队干部尅的灰溜溜的。这些驻队干部一般见识广、有政策水平和领导经验,上下联系广泛,使得杂交玉米和农村用电在当地得到迅速推广。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因对行距株距要求过分严格死板,引起生产队干部的抵触甚至被当成笑话,但总的来说是对农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比如说,当地玉米的平均亩产量从两百来斤一下子提高到七八百斤,高产地块能到千斤以上。

          当地的农民直到现在提起他们来还在念想他们的业绩,这些干部自己当时也颇为这些工作成绩感到自豪。到了文革以后,他们总结这段历史时,都是说----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到了他们退休以后,不用再考虑政治上和上级保持一致了,又开始把那段历史当作个人功德来吹了。

          这历史呀,真是一时一个“真相”,一人一个“真相”,最后还会有真相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